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年年底,外桐坞村村民仇晓鹏结婚,举办婚礼的地方,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做设计的吴越老师的工作室。其实,那也是仇晓鹏家房子的一、二层楼。他们把自家的房子租给了吴越做工作室,而自己住到了楼上。从此,他们有了一个喜欢穿长袍、茶不离手的艺术家邻居。
这样仙风道骨的人,在杭州城西留泗路上的外桐坞村里,经常能看到。他可能是留长头发的画家王小松,可能是喜欢摆弄石头、木头的雕塑家沈烈毅,也可能是礼记·中国漆美术馆的主人王鸿。
从2007年开始,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北面3公里的外桐坞村就陆续有一些艺术家们过来,他们发现外桐坞村的美,在这里租房子做工作室。
如今,这个村已经有了40多位艺术家在这里开了工作室,这其中更有10多位是在村里常住的。与政府牵头打造的创意园区不同,这里的艺术家们最初都是自己找来的。朋友带朋友,他们一起看中了这块背靠大片茶园的普通村庄。
这批艺术家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其中的年长者也不过40出头,他们在外桐坞村寻找艺术灵感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这个村子。
对外桐坞村民来说,这些艺术家们的到来,让他们每年或者多了几万元房租的收入,或者能多卖出去一些茶叶。同时,他们能在农闲的时候,去参观一下展览,家里造房子的时候,拉上村里的画家,请他给家里画幅画。仇晓鹏半夜还在自己阳台上,看到王小松和他的老外助手在那里涂涂改改,他问王小松在画什么,艺术家说,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
村子也不一样了。老茶厂成了美术馆,普通的农民房穿上了漂亮的外衣,道路宽了,水也清了。艺术家们带给这个村子潜移默化的变化。
而对艺术家们的来说,他们则爱上这里接地气的生活。谁家嫁女儿了,谁家造新房子了,谁家又生孙子,这些家长里短的农村生活,让他们的艺术创作回归生活。而这才是艺术的本质。
在外桐坞,你能看到所有艺术家、村民、村落之间的和谐美好。
第一次见到这个房子,是在2009年的一天。雕塑家、中国美院公共空间艺术系常务副主任沈烈毅被好朋友黄骏领到了外桐坞村。从城西的家到工作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沈烈毅每天都要路过这个位于留泗路的小村子,可这,是他第一次到村里面去。
目的地,是位于外桐坞村西南角的一个老茶厂。黄骏告诉沈烈毅,那里有个厂房不错,适合做工作室。
吸引沈烈毅的是黄骏说的“厂房”。这是所有艺术家的天性,他们喜欢大的环境,空间开阔,不憋屈,这样才能让艺术灵感天高海阔。“就像做财务的人最好把他放在一个小空间里一样,这会让他更细致。”沈烈毅说。
黄骏、沈烈毅,还有他们的另外一个画家朋友袁进华一起到了外桐坞村。
看到的是一幅破破烂烂的景象。一幢层高将近5米的大厂房,和一排小平房,被一个围墙圈了起来,这就是他们想要租的老茶厂了。
茶叶一直是外桐坞村的主要产业,其中,大部分茶园都是上世纪60年代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开垦出来的。因此,外桐坞村的茶叶一直都不是杭州最好的,却胜在量多,有“万担茶乡”之称。而这个茶厂就是改革开放之后,各村都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时间建的,因此,它的产权仍属于外桐坞村村民集体所有。
在集体经济逐渐改制的那几年,外桐坞村的茶厂也就停办了。厂房也就是这么闲置了下来。
杂草丛生,沈烈毅用了这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旧茶厂。沈烈毅他们并不是第一个到外桐坞村的艺术家,因为跟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不过5公里的路程,经常会有美院的老师到这边写生。而在沈烈毅他们之前,画家徐恒已在2007年的时候,就带着一群艺术家朋友租了外桐坞村另外的一幢房子,做自己的工作室。黄骏就是在徐恒的介绍下来到外桐坞村的。在沈烈毅他们之前,前后有十几拨艺术家来看过这个老茶厂。他们满怀兴趣而来,到最后,却全都打了退堂鼓,可见这老茶厂之前的破败。
老茶厂门口的路是泥泞不堪的,下雨天进来,车子无异于洗了一个泥水澡。茶厂背后的小溪,垃圾成堆,蚊蝇肆虐,它们堵住了溪水的正常流动,让它成了一条臭水沟。
沈烈毅却爱上了这里。他站在老茶厂的空地上,看着背后一整片茶园,心忽然就静了下来。他一直就想找这么一个可以静心的地方,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来。
沈烈毅、黄骏、袁进华一商量,三人同时拍板,确定将这里作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室。
一年之后的冬天,外桐坞村茶园的雪积得要比市区更厚一点。
沈烈毅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正对茶园的百叶窗被拉了起来,边上的火炉里,柴火发出一些轻轻的爆破的声音,火苗自顾自地跳着,室内温暖如春。
那些曾经来看过这个老茶厂最后走掉的艺术家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后悔:“原来这地方能弄成这样。”而他们终是错过了。
弄成这样,沈烈毅他们三个人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因为做雕塑,对空间更有感觉且对材料更熟悉的沈烈毅,是整个美术馆装修的总工程师。对了,他们最终把这个工作室命名为“三咊美术馆”,咊同和,三人虽然是不同专业不同派别,在建造美术馆的时候却特别和谐,这也是三咊这个名字由来的原因。
之所以会称为美术馆,这也是它与普通工作室不同的地方。沈烈毅把老厂房分割成上下两层,下面用作展览区,上面则又被分成三间差不多大小的房间,分别是三个人的工作室。
而原来靠近门口的一排平房,则被用做平时休息起居的地方。同时他还拆掉了一部分车间,铺上了白石子,开拓视野的同时,也引入了外面的景观。
三个工作室都有着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只要往工作室里一坐,满山的翠绿就会扑入人的眼球,心旷神怡。门口的路被修整好了,他们还请了人去小溪清理垃圾,那地方现在已经能洗衣服了。
而类似的变化在外桐坞村屡见不鲜。
村委大楼斜对面的王小松工作室,四米多高的大门一侧是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王小松的四幅巨幅照片,留着辫子,头戴礼帽,或对称,或倒置,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村里最醒目的红房子则是中国美术学院老师陶音的创意家具店,主营法国家具。浙大城市学院老师夏云则经常把一辆哈雷停在名为“谦和创意”的工作室门口,村民没见过这个造型的摩托车,价格一定很贵,他们猜测。 这些艺术家的存在,给外桐坞村带来了不同于其他村子的村容村貌,让外桐坞村有底气提出,要在这里打造“中国版的枫丹白露”,而他们也在朝这个目标努力。
礼记-中国漆美术馆馆长、中国美院教授王鸿给了自己另外的身份,那就是外桐坞村村民、艺术顾问。
问他,为什么会选择外桐坞村。他说,你这个问题不对,“我们讨论的是,作为这个村的一员,为什么‘要’、为什么‘可以’留下来,而不是从游客的角度,过来、喝茶、滚蛋。”
两年前,王鸿“偶遇”外桐坞村,便留了下来。与其他艺术家租用村民房子不同的是,王鸿在这里用自己的双手盖房子、造院子。如今,他就住在这个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的水泥房子里。
盖房子需要工人,而村子里恰好有水电、泥瓦等工种,这是拉近关系的捷径。这里大部分村民认识他,是因为去他家扎过篱笆、拉过电线,或混在一起喝茶、干活、闲话家常。
至于艺术顾问,他是这么当的。在村里转悠的时候,路过一个村民的院子,面对里面的“园林景观”忍无可忍:“那个不要动,我来。”然后挽起袖口,搬石、修枝,纯帮忙。
王鸿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外来客,他更像是这个村的村民。
实际上,艺术家到了外桐坞村之后,便将自己的生活与这个村子紧密相连了。
2010年10月,沈烈毅和自己的艺术家朋友用一次展览,作为三咊美术馆的开馆仪式。
这是一个名为“痕迹”的展览。10多位金发碧眼的老外艺术家来到外桐坞村,他们对江浙一带的农村风情充满了兴趣。所以,他们在三咊美术馆展出的作品中,既有他们带来的作品,也有一些他们根据外桐坞村的风情就地取材创作的。这也是这个艺术团体的特点,在他们还是学生的时候,为了证明不同背景不同形式的创作方式能够联合,做了第一次的联合展览,结果非常成功和有趣。这个展览的特点就是作品与展览地点的融合,每到一个地方,艺术家们总是要做一些可以反映当地文化脉络和地理关系的作品。
展览的那几天,来了很多圈内的艺术家,也来了很多外桐坞村的普通村民,他们抱着小孩进来,看到自己熟悉的村里的小狗、村口的老井,成为艺术作品中的一部分,充满了好奇。
艺术家们在外桐坞村像个普通村民一样自由穿梭,他们丰富了这个村子,同时,这个村子也为他们带来创作灵感,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27岁的仇晓鹏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在突然来了这么多艺术家,整个村子的氛围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原先可能闲着没事就午睡,或者看看电视,现在就不一样了,可以带着孩子去各个工作室转转,看不懂也觉得挺新奇。与艺术家们交流多了,自身素质也在提升,比方说原来都是自家人,平时就随意点,现在有了外人,那自然要拘谨点,好多不良的习惯都逐渐在改掉。
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有人说,艺术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东西,它并不需要每个人都真正去懂艺术是什么。仇晓鹏经常去看各个工作室的展览,可他也说,纯粹就是图个热闹,过去转转,不求甚解。有一次,他特意去看画家王小松究竟在画些什么,结果是一幅密密麻麻的画,都是线条和框框,看不明白。后来去多了,仇晓鹏才听他提起,密密麻麻的线条就是一个人。仇晓鹏又说,你看似不明白,其实艺术已经悄悄影响你了。外桐坞村原本有一个书法爱好者,与他们交流多了,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平时就是练字。这在三五年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至于外桐坞村的将来,仇晓鹏觉得顺其自然就好,这就像当初艺术家来到这里就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我从小生长的外桐坞村从来都是一个平静、安宁又温馨的小村子,当初艺术家们看中的也是这一点,他们住进来了,我们也不当他们是客人,见面了就笑一笑,到了饭点就相互招呼一下,生活没多大变化。关于村子的特质一直保留着,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特质继续保留下去。”仇晓鹏说。
这样仙风道骨的人,在杭州城西留泗路上的外桐坞村里,经常能看到。他可能是留长头发的画家王小松,可能是喜欢摆弄石头、木头的雕塑家沈烈毅,也可能是礼记·中国漆美术馆的主人王鸿。
从2007年开始,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北面3公里的外桐坞村就陆续有一些艺术家们过来,他们发现外桐坞村的美,在这里租房子做工作室。
如今,这个村已经有了40多位艺术家在这里开了工作室,这其中更有10多位是在村里常住的。与政府牵头打造的创意园区不同,这里的艺术家们最初都是自己找来的。朋友带朋友,他们一起看中了这块背靠大片茶园的普通村庄。
这批艺术家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其中的年长者也不过40出头,他们在外桐坞村寻找艺术灵感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这个村子。
对外桐坞村民来说,这些艺术家们的到来,让他们每年或者多了几万元房租的收入,或者能多卖出去一些茶叶。同时,他们能在农闲的时候,去参观一下展览,家里造房子的时候,拉上村里的画家,请他给家里画幅画。仇晓鹏半夜还在自己阳台上,看到王小松和他的老外助手在那里涂涂改改,他问王小松在画什么,艺术家说,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
村子也不一样了。老茶厂成了美术馆,普通的农民房穿上了漂亮的外衣,道路宽了,水也清了。艺术家们带给这个村子潜移默化的变化。
而对艺术家们的来说,他们则爱上这里接地气的生活。谁家嫁女儿了,谁家造新房子了,谁家又生孙子,这些家长里短的农村生活,让他们的艺术创作回归生活。而这才是艺术的本质。
在外桐坞,你能看到所有艺术家、村民、村落之间的和谐美好。
第一次见到这个房子,是在2009年的一天。雕塑家、中国美院公共空间艺术系常务副主任沈烈毅被好朋友黄骏领到了外桐坞村。从城西的家到工作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沈烈毅每天都要路过这个位于留泗路的小村子,可这,是他第一次到村里面去。
目的地,是位于外桐坞村西南角的一个老茶厂。黄骏告诉沈烈毅,那里有个厂房不错,适合做工作室。
吸引沈烈毅的是黄骏说的“厂房”。这是所有艺术家的天性,他们喜欢大的环境,空间开阔,不憋屈,这样才能让艺术灵感天高海阔。“就像做财务的人最好把他放在一个小空间里一样,这会让他更细致。”沈烈毅说。
黄骏、沈烈毅,还有他们的另外一个画家朋友袁进华一起到了外桐坞村。
看到的是一幅破破烂烂的景象。一幢层高将近5米的大厂房,和一排小平房,被一个围墙圈了起来,这就是他们想要租的老茶厂了。
茶叶一直是外桐坞村的主要产业,其中,大部分茶园都是上世纪60年代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开垦出来的。因此,外桐坞村的茶叶一直都不是杭州最好的,却胜在量多,有“万担茶乡”之称。而这个茶厂就是改革开放之后,各村都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时间建的,因此,它的产权仍属于外桐坞村村民集体所有。
在集体经济逐渐改制的那几年,外桐坞村的茶厂也就停办了。厂房也就是这么闲置了下来。
杂草丛生,沈烈毅用了这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旧茶厂。沈烈毅他们并不是第一个到外桐坞村的艺术家,因为跟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不过5公里的路程,经常会有美院的老师到这边写生。而在沈烈毅他们之前,画家徐恒已在2007年的时候,就带着一群艺术家朋友租了外桐坞村另外的一幢房子,做自己的工作室。黄骏就是在徐恒的介绍下来到外桐坞村的。在沈烈毅他们之前,前后有十几拨艺术家来看过这个老茶厂。他们满怀兴趣而来,到最后,却全都打了退堂鼓,可见这老茶厂之前的破败。
老茶厂门口的路是泥泞不堪的,下雨天进来,车子无异于洗了一个泥水澡。茶厂背后的小溪,垃圾成堆,蚊蝇肆虐,它们堵住了溪水的正常流动,让它成了一条臭水沟。
沈烈毅却爱上了这里。他站在老茶厂的空地上,看着背后一整片茶园,心忽然就静了下来。他一直就想找这么一个可以静心的地方,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来。
沈烈毅、黄骏、袁进华一商量,三人同时拍板,确定将这里作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室。
一年之后的冬天,外桐坞村茶园的雪积得要比市区更厚一点。
沈烈毅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正对茶园的百叶窗被拉了起来,边上的火炉里,柴火发出一些轻轻的爆破的声音,火苗自顾自地跳着,室内温暖如春。
那些曾经来看过这个老茶厂最后走掉的艺术家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后悔:“原来这地方能弄成这样。”而他们终是错过了。
弄成这样,沈烈毅他们三个人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因为做雕塑,对空间更有感觉且对材料更熟悉的沈烈毅,是整个美术馆装修的总工程师。对了,他们最终把这个工作室命名为“三咊美术馆”,咊同和,三人虽然是不同专业不同派别,在建造美术馆的时候却特别和谐,这也是三咊这个名字由来的原因。
之所以会称为美术馆,这也是它与普通工作室不同的地方。沈烈毅把老厂房分割成上下两层,下面用作展览区,上面则又被分成三间差不多大小的房间,分别是三个人的工作室。
而原来靠近门口的一排平房,则被用做平时休息起居的地方。同时他还拆掉了一部分车间,铺上了白石子,开拓视野的同时,也引入了外面的景观。
三个工作室都有着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只要往工作室里一坐,满山的翠绿就会扑入人的眼球,心旷神怡。门口的路被修整好了,他们还请了人去小溪清理垃圾,那地方现在已经能洗衣服了。
而类似的变化在外桐坞村屡见不鲜。
村委大楼斜对面的王小松工作室,四米多高的大门一侧是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王小松的四幅巨幅照片,留着辫子,头戴礼帽,或对称,或倒置,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村里最醒目的红房子则是中国美术学院老师陶音的创意家具店,主营法国家具。浙大城市学院老师夏云则经常把一辆哈雷停在名为“谦和创意”的工作室门口,村民没见过这个造型的摩托车,价格一定很贵,他们猜测。 这些艺术家的存在,给外桐坞村带来了不同于其他村子的村容村貌,让外桐坞村有底气提出,要在这里打造“中国版的枫丹白露”,而他们也在朝这个目标努力。
礼记-中国漆美术馆馆长、中国美院教授王鸿给了自己另外的身份,那就是外桐坞村村民、艺术顾问。
问他,为什么会选择外桐坞村。他说,你这个问题不对,“我们讨论的是,作为这个村的一员,为什么‘要’、为什么‘可以’留下来,而不是从游客的角度,过来、喝茶、滚蛋。”
两年前,王鸿“偶遇”外桐坞村,便留了下来。与其他艺术家租用村民房子不同的是,王鸿在这里用自己的双手盖房子、造院子。如今,他就住在这个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的水泥房子里。
盖房子需要工人,而村子里恰好有水电、泥瓦等工种,这是拉近关系的捷径。这里大部分村民认识他,是因为去他家扎过篱笆、拉过电线,或混在一起喝茶、干活、闲话家常。
至于艺术顾问,他是这么当的。在村里转悠的时候,路过一个村民的院子,面对里面的“园林景观”忍无可忍:“那个不要动,我来。”然后挽起袖口,搬石、修枝,纯帮忙。
王鸿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外来客,他更像是这个村的村民。
实际上,艺术家到了外桐坞村之后,便将自己的生活与这个村子紧密相连了。
2010年10月,沈烈毅和自己的艺术家朋友用一次展览,作为三咊美术馆的开馆仪式。
这是一个名为“痕迹”的展览。10多位金发碧眼的老外艺术家来到外桐坞村,他们对江浙一带的农村风情充满了兴趣。所以,他们在三咊美术馆展出的作品中,既有他们带来的作品,也有一些他们根据外桐坞村的风情就地取材创作的。这也是这个艺术团体的特点,在他们还是学生的时候,为了证明不同背景不同形式的创作方式能够联合,做了第一次的联合展览,结果非常成功和有趣。这个展览的特点就是作品与展览地点的融合,每到一个地方,艺术家们总是要做一些可以反映当地文化脉络和地理关系的作品。
展览的那几天,来了很多圈内的艺术家,也来了很多外桐坞村的普通村民,他们抱着小孩进来,看到自己熟悉的村里的小狗、村口的老井,成为艺术作品中的一部分,充满了好奇。
艺术家们在外桐坞村像个普通村民一样自由穿梭,他们丰富了这个村子,同时,这个村子也为他们带来创作灵感,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27岁的仇晓鹏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在突然来了这么多艺术家,整个村子的氛围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原先可能闲着没事就午睡,或者看看电视,现在就不一样了,可以带着孩子去各个工作室转转,看不懂也觉得挺新奇。与艺术家们交流多了,自身素质也在提升,比方说原来都是自家人,平时就随意点,现在有了外人,那自然要拘谨点,好多不良的习惯都逐渐在改掉。
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有人说,艺术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东西,它并不需要每个人都真正去懂艺术是什么。仇晓鹏经常去看各个工作室的展览,可他也说,纯粹就是图个热闹,过去转转,不求甚解。有一次,他特意去看画家王小松究竟在画些什么,结果是一幅密密麻麻的画,都是线条和框框,看不明白。后来去多了,仇晓鹏才听他提起,密密麻麻的线条就是一个人。仇晓鹏又说,你看似不明白,其实艺术已经悄悄影响你了。外桐坞村原本有一个书法爱好者,与他们交流多了,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平时就是练字。这在三五年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至于外桐坞村的将来,仇晓鹏觉得顺其自然就好,这就像当初艺术家来到这里就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我从小生长的外桐坞村从来都是一个平静、安宁又温馨的小村子,当初艺术家们看中的也是这一点,他们住进来了,我们也不当他们是客人,见面了就笑一笑,到了饭点就相互招呼一下,生活没多大变化。关于村子的特质一直保留着,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特质继续保留下去。”仇晓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