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轻工专业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的实证研究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9747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西部某高校为实例,对西部高校轻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实状况,存在问题,问题原因进行了深刻、独特的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学生、企业三方联动,通过制度、机制、社会资源整合等多元因素调动,促进高校轻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的设计和建立。特别是探索性的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社会化及其可能的经历阶段,对高校就业工作创新进行全新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西部高校;轻工专业;就业;长效机制
  一、轻工专业及轻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轻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事实上目前的现状是毕业生从业率低同时行业发展速度快,轻工行业人才紧缺。由于轻工行业对口就业的单位大多地处偏僻,实践性强,刚入职毕业生一线顶岗实习、试用,工作时间长,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因此在传统社会观念中被低看。
  通过实例研究和问卷调查及座谈发现西部高校轻工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第一志愿录取率普遍比较低,通过调剂被录取人数多;二是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常带有负面情绪看待专业和就业;三是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不努力。由于专业思想不稳定、工作条件艰苦等原因,在就业时出现了一些误区,如跟风签约,毁约率高,工作后短时间内跳槽人数多,第一年的职业满意度低等等问题。
  二、轻工专业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轻工专业大学生就业的两面性
  1、就业口径不够宽,横向而言就业压力相对较大,抗形势变化能力较差,容易受行业变化影响,特别是容易出现就业机会不规律波动(单一企业吸收人数逐年交替变化)。
  2、轻工专业毕业生绝对和相对数量都比较少,就业机会相对本专业而言较多,且毕业生选择专一性较强,学生容易形成就业目标,也容易调整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比普通专业就业机会容易形成和实现,并且有较高的"需求--愿望"匹配度。
  (二)轻工专业大学生就业区域性矛盾明显
  1、西部高校轻工专业的分布以地方性大学为主,省内学生为主的生源结构成为实现跨地域就业的第一道门槛,特别是轻工行业的分布以我国东、南、东南等地为主,对西部地区而言,无论在生活习惯、地缘情感、支持系统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对学生具有极高的挑战性而易形成犹豫甚至退缩。
  2、异地就业学生的高反乡率成为轻工行业人才流动、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发现,无论是学生还是企业,对于学生离职的原因描述中,总计超过50%的调查者选择了"回家乡发展"这一离职原因。
  3、区域性发展观念的倾向性会对就业地域走向产生一定作用。一方面学生、学生家长对于"在当地发展更加容易"有着极高的认可度;另一方面企业招聘企业所在地籍学生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南部轻工类企业。
  (三)轻工专业学生就业相关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严重
  1、以中小企业、私营、民营企业为主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信息发布、传导上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广泛性和准确性,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和接收。
  2、企业单位之间差距较大,但在状态描述上趋向好的方面,这在普通的招聘中都存在,但轻工行业受传统"作坊"、"手工坊"等规模、形式、形态的影响,往往在条件和组织管理上不够现代化,但普遍被掩饰。
  3、信息不对称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毕业生对未来发展的迷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信心不足。尽管发展的不确定性是必然存在的现象,但一定程度清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是必要的,而在目前就业学生与企业的信息对接中,这种不对称更加明显。
  (四)轻工专业大学生就业呈现"两低"状态
  1、轻工专业毕业生工作起点普遍较低。我国轻工行业的发展在作坊式的低水平、低自动化生产状态下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发展到今天依然是以中小型和大型代工类企业为主,整体的技术要求普遍不高,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工作也有相当量的体力劳动,连续工作,工作环境较差,熟练型劳动,不区分知识水平的混合型岗位等,整体水平中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
  2、轻工专业毕业生工资待遇水平整体偏低。一是企业的规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支持高工资待遇体系;二是传统型行业加之技术自动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影响了工资待遇水平。
  三、轻工专业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建立
  (一)就业观念的更新和时代性发展
  1、着重引导学生建立以专业发展为优先和核心的职业生涯发展理念是解决轻工专业大学生就业的认识前提。时间成本,专业素养,基础训练都是既有投资,也应该成为就业指向的优先参考因素。
  2、突破区域性的发展思维和情感束缚,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个人和职业发展观[1]。一是建立动态发展理念,不能只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简单判断本区域发展的优势;二是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选择最有可能发展自己专业水平和职业实现的条件应当成为就业的首要因素。
  3、就业观念的长期化[2]、系统化培养。早引导,早指导,早探索,早成型是就业观念合理化形成的关键。
  (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长期性建设
  1、建立整体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体系。学校层面健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机构、队伍、平台,对公共层面的职业和就业观念、规划、实施等进行系统性的指导;学(系)院层面上要针对专业特性建立相关的职业和就业特色指导。
  2、职业和就业指导课程与形式的重新整合。减少注重理论的解析和形势分析就业课程,增加体验教学,增加课时保证,改进课堂的形式,可以将假期纳入职业和就业指导时间,将形式从课堂扩展到户外和企事业单位等。
  3、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利用专业机构培训人员、创业成功人士、企业人事工作者、外部专家等,开展更具指导性和说服力的职业和就业指导。
  (三)就业市场开拓的长期效能发挥   1、建立企业信息库,维护企业信息库,更新企业信息库,做好基础资源的储备和整合;建立毕业生求职信息库(包括毕业两年之内的学生);设立专职专人经营、运作。
  2、制度化企业回访和市场开拓,合理的量化或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回访实施和回访实效发挥。成立校级"就业资源开发"性质的团队,持续发挥作用。
  3、建立毕业生,就业单位双向反馈平台,定时收集在校学生、毕业生、企业对就业、生涯、职业、人才特质的多元反馈,发现、分析人才培养、生涯规划指导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四)需求主导和定制化及综合人才培养的合理平衡
  1、探索性的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和定制化人才的专项提升、强化,把握社会、行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
  2、从招生环节、培养、人才输出的全历程条件整合,形成"有用"、"不冗余"人才培养,主要是形成系统的调整机制,能够在合理的时间跨度内实现人才培养和输出的调整。
  3、不失大学本质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平衡。既要考虑就业的专业性[3],又要考虑复杂就业环境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五)学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化探索
  1、社会化就业是高校乃至国家层面学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社会化就业的形势主要体现在未就业学生的"被动"式进入社会的"再"就业,还有巨大的潜力、潜能有待开发。
  2、社会化就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广泛的信息来源和整合加工能力,快速的传递、传播,相对成熟的对接平台,都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可能包含利用社会化就业平台信息,整合社会化就业平台信息和功能,高校被动利用社会化平台辅助就业,高校联合社会化平台解决毕业生就业,毕业生社会化就业等几个阶段。
  参考文献:
  [1]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
  [2]刘争.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9.
  [3]袁颖.构建大学生就业长效机[J].江苏高教,2010,(1):.
  作者简介:张乾隆(1981-),男,河北张家口人,陕西科技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管理相关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监督制约机构,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定的风险。作为内部审计的审计人员如果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那是十分危险的,等到风险袭来的时候,再去规避风险为时已晚。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研究并探索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当前银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银桥乳业  一、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概述  现代审计是以"风险
期刊
摘 要:伦敦奥运会的田源事件和周俊事件使得我国的奥运选拔制度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不透明不公开、行政干预过度等问题使得腐败行为有机可乘,奥运会金牌与全运会成绩挂钩、与地方政绩挂钩造成激励机制的扭曲。为了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希望进一步探讨奥运选拔制度作为一个公共政策在政策制定阶段和政策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奥运选拔制度 公共政策 政策制定 政策执行  1
期刊
摘 要: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初中历史课就开始教授的,稍微懂一点历史的人也都听过。一直以来,大家也都深信不疑。深入研究以后才发现,这里还有诸多疑点。如"坑"是否是活埋,被坑的人是否全是儒生等,学术界都有所研究。但还没有人对坑儒这件事本身的真实性提出异议。近几年,秦朝历史的研究随着影视剧的热播也很热门,还出现了对坑儒一事的质疑。先是《中华读书报》2009年11月18日文化周刊国学版刊登了李开元先生的《焚
期刊
摘 要:中国美学的转型发展,深受中国传统制度和西方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当代中国美学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人民美学到市民美学的发展变迁,并在新形势下呈现新的发展需求。本文在简要阐述中国美学相关概念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认为公民美学才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并对如何发展作必要展望。  关键词:中国美学;公民美学;发展  自王国维以来,中国美学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转型发展,至今依然处于艰难的探索阶段,中国美学的转型发
期刊
摘 要:无论从社会工作的宗旨理念,还是从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定性来看,同性恋群体都是社会工作者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群体。解决该群体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从理论上予以探讨。本文主要从社会工作的视角下,以个人、家庭、社会三个维度来探讨社会工作者如何帮助同性恋者被接纳的可能性的方法,并试图寻找社会工作者介入的方向与手段,给予社会工作者面对这一特殊群体社会工作实务上的指导方向。  关键词:同性恋;社会工作;自我
期刊
摘 要:马克-安东尼作为罗马共和晚期光彩夺目的政治人物,终其生前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登上罗马世界最高主宰的位置。看其一生的轨迹,他离自己的政治理想也仅仅是有一步之遥。论资历,作为凯撒的左右手的他,对自己将成为凯撒继承人这一点始终深信不疑;①论军事能力,安东尼可以胜任任何军团以及任何整列的指挥,无论重装步兵还是骑兵。那么他的失败原因究竟是因为在军事上败于渥大维?还是其他的原因呢?本人通过马克-安东尼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民俗学的视野,从仪式化宴请与非仪式化宴请两个方面对小城的宴请社交现象进行了解读,在本土化的视野里探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宴请社交中所蕴含的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以及作为一种社交手段对于人情关系网络的建构、权力的运作、社会资本的获得这些方面的意义,从而透视出宴请这种社交手段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关键词:宴请社交;饭局;宴请的意义  在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的文化里宴请社交在人们日常生
期刊
摘 要: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由于课程涉及到不同专业,为使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进行了实验课程的教改。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实验方案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专业所处位置。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课程 教改 协作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管理信息系统)
期刊
一、书院制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  书院是我国古代融教育、讲学、议政、藏书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书院崇尚自由讲学,管理自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自由论辨,学术气氛浓厚。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对现今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学生管理等有重要的启示。国内最早实行书院制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国外的书院制,即住宿学院制,源于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其住宿学院的做法后来为美国
期刊
摘 要:目前多数高校在培养法学本科专业学生都以综合型、应用型为人才培养目标,但很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究其原因,其一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从事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很少,通过对河西学院法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并进行反思,认为理论联系实践的公益活动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法学专业;河西学院;公益活动;调查  当前,中国正处于法治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法律实践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