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形象 痛苦的灵魂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jiang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雷雨》诞生以来,其核心形象周朴园就引发了研究者多样化的阐释,在对周朴园的多重解读中,我们看到了其复杂多样的形象。同时我们更关注到周朴园那负载了丰富痛苦的灵魂,认识到周朴园这一文学形象丰富深厚的哲学、文化内涵。
  关键词:封建性 牺牲者 忏悔 “挣扎”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经典作品,曹禺的《雷雨》自诞生以来,就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关注。其核心形象周朴园因内涵的丰富性为读者、研究者提供了阐释的多种可能。其中一些阐释至今仍得到读者的认同,也有一些观点遭受质疑。近年来最遭质疑的是曾经垄断学术界多年、以阶级分析法研究周朴园得出的形象定位:周朴园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专横冷漠,残忍卑鄙。现今有人认为阶级论的分析主要是屈从于一种宏大叙事的需要,对此颇有非议。钱理群先生就在他的《名著重读》以及其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一书中,重新解读《雷雨》,否定了对《雷雨》的传统阐释,传统批判方法剖析下的周朴园形象似乎轰然倒塌。
  但是,从剧作文本出发,我们认为至少在社会文化的层面上将周朴园定位为“封建家长”是不错的。封建性在其身上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其核心是漠视“人”的存在,无视“人”的尊严和情感诉求,而且多以“爱的名义”,扼杀“人”的自由思想。在这个意义上周朴园确实是“名至实归”,周朴园在他的家庭生活中他时时刻刻在扮演着一个封建家长的角色,而他所擎的旗帜也是建设“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在家里,他拥有对他人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话,向来是不能改的,他的意见就是法律。”特别是对于妻子蘩漪,他从没有对她平等以待,而是要求她“做个服从的榜样。”他使尽各种手段,逼蘩漪吃药、看病,并不是真正关心妻子的健康,他在意的是自己的意志是否被服从。他无视蘩漪的情感、尊严,扼杀蘩漪的自由意志,将一个有着火一样激情的女人渐渐磨成石头一样的死人。当蘩漪稍有反抗,就被指斥为“疯子”,“有病”。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狂人”、“疯子”,这类人其实是新文化早期的觉醒者,是反封建的战士,他们有自由的思想,发出了“人”的呐喊。为了扼制这种“人”的声音,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把他们指斥为“疯子”是很为便捷的手段。正如鲁迅在《华盖集·补白》中所言:“民国元年章太炎先生在北京,好发议论,而且毫无顾忌地褒贬。常常被贬的一群人于是给他起了一个绰号,曰‘章疯子’。其人既是疯子,议论当然是疯话,没有价值的了”。如果把蘩漪看作是觉醒者似乎有拔高之嫌,但她的文化境遇确与这些人大有相同之处。
  同时我们还可以大胆推测,周朴园之所以如此折磨蘩漪,还有更深层的心理原因。剧本第二幕有一个读者多有忽略的细节,即蘩漪情急之中揭露了周萍的私生子身份,并说这是周朴园十五年前喝醉了酒告诉她的。我们认为既然周朴园与侍萍30年前的那场“情变”的真相是周朴园谨守的秘密,而他却不小心在15年前对蘩漪酒后吐真言,那么蘩漪的存在就对他构成了一种威胁,一旦蘩漪揭破真相,苦心维持的好家庭、好形象都会毁于一旦。怎么办?只有将蘩漪指认为疯子、“有病”,才安全。这是他屡屡逼迫蘩漪吃药,说她有脑病的深层心理原因,体现了其人性之恶,之阴。
  对儿子,周朴园则是峻厉冷漠,时时刻刻摆着家长的威风。根本原因就在于“封建家长”从不用把孩子当作“人”来对待,他们把孩子和妻子仅仅看作是自己的附属物。周朴园嘲笑周冲的理想,压制他的同情心,无视他的情感诉求。在第一幕“逼蘩漪吃药”的情节中,当蘩漪被周朴园威逼喝下苦药,怨恨交加地冲出客厅后,周冲,这个“在美的梦里活着的”十七岁的孩子眼睁睁地目睹了自己父母的不可理喻的冲突,看到母亲——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心中“最大胆,最有想像,又最同情”自己思想的母亲被父亲令人发指地折磨,心都碎了。他本能的反应就是去看看妈妈,但就在这时,周朴园叫住了他。周朴园对这个已经被吓懵了,吓傻了的孩子立规矩。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规矩”高于一切。在“规矩”面前,周朴园可以无视任何人的情感诉求。正像鲁迅所说的,“中国的‘圣人之徒’,最恨人动摇他的两样东西。一样不必说,也与我辈绝不相干;一样便是他的伦常,……他们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即使在知道鲁大海就是自己30年未见的亲生儿子的情况下,也没有丝毫的亲情流露,并且冷酷地开除了他,而这也是为了维护所谓的家庭“秩序”。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周朴园同样是封建道德的牺牲者,正像有研究者认为的,周朴园自觉地把传统伦理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常常在处理个人情感与家族利益的矛盾时,牺牲个人情感,维护家族利益,他既制造了他人的悲剧,又制造了自己的悲剧,成为封建伦理的牺牲品。当年曹禺在讲《雷雨》时也曾对30年前的悲剧作过这样的解释:
  “30多年前,周朴园是个大少爷,曾到德国求过学,并不像他后来儿子周萍那样胡闹。……在日常的接触中,周朴园感到鲁侍萍很懂事,能听懂他讲的话,服侍很周到,于是,对鲁侍萍产生了感情,……后来,鲁侍萍被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周朴园,我们在周朴园身上似乎又发现了一些觉新的影子:以受难者的身份充当封建伦理、封建道德的维护者,又以维护者的身份成为封建伦理、封建道德的牺牲者。与觉新“为一切人牺牲”最终牺牲了一切人不同,周朴园是牺牲了一切人,最终牺牲了自己。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封建伦理、封建道德的牺牲品,周朴园与觉新一样是一个负载着丰富灵魂痛苦的形象。
  同时,就像觉新一样,周朴园深陷于对往日情怀的深深追忆与忏悔中。他保留着侍萍的照片,牢记着她的生辰,客厅的摆设仍保持着30年前的老样子。正像曹禺所说的,这不是虚伪,而是对侍萍真诚的怀念。我们看到,当侍萍去关窗,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让周朴园心里一动,这说明侍萍曾经的一举一动都深深的刻在了周朴园的心里。周朴园对30年前的侍萍的怀念,对旧事的忏悔,应该是真实可信的。而我们很难想象在这漫长的30年中,对侍萍的忏悔和怀念曾经怎样地折磨着周朴园。那仪式一般不容改变的客厅的布置,那放在客厅里的“最显明的”侍萍的旧照片,那刻意保留下来的盛夏不开窗的习惯,那精心收藏起来的旧雨衣,这一切都指示着周朴园内心的痛苦与自我惩罚。同时,他也以他的自我惩罚与纪念方式深深刺痛着蘩漪,第三幕中蘩漪雨夜从鲁家归来,看到周朴园在看侍萍的照片,禁不住地说:“哼,又是那个女人的照片!”一个“又是”,可以看出这种场景曾不止一次地上演过,从蘩漪的反应我们可以见到周朴园的内心。剧本借四凤之口说出周朴园“一向讨厌女人家”,这只能看作是周朴园以拒绝其他女人的方式对自己进行惩罚,向侍萍忏悔。他的念经吃素,也能见出周朴园内心痛苦与罪孽感无以解脱只能求助于宗教。虽然求助于宗教,周朴园的痛苦也不可能解脱。
  说周朴园是一个负载着丰富痛苦的灵魂,不仅仅因为上述的表现。而是因为从周朴园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共同命运。在哲学层面上,周朴园是《雷雨》哲学主题的承载者。关于《雷雨》,曹禺曾有过这样的阐释:“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根据这样的解释,《雷雨》的原始主题就带有哲学意味,本意是表现宇宙的的残忍,自然的冷酷,体现了崇高悲剧对弱者的同情,对人的怜悯,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人类命运的关注。正像曹禺所说的:“在《雷雨》中,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么呼号也难以逃脱这黑暗的坑”,“这堆在下面蠕着的生物,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沼泽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剧作中的每一个人都陷于这样的泥沼中,拼死挣扎而永无生路。而周朴园无疑是这些人中挣扎得最苦最累最卖力的一个,因此也是结局最悲惨的一个。
  周朴园在与侍萍的感情“泥沼”里“挣扎”,背负着深刻的罪孽感,灵魂不得安生。他极力想摆脱它,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客厅的原状,不开窗的旧习,珍藏着旧雨衣,牢记着侍萍的生日,摆放着侍萍的照片等等。这些旧物、旧习的固守状态,是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他想借这种“纪念”使30年前的真相远离,而使他心造的幻象成立。周朴园也想借痛苦的回忆,获得忏悔赎罪的可能。在第二幕周朴园与侍萍相见一场,面对侍萍的指责,周朴园辩解道:“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可见“纪念”是为了“赎罪”,是为了摆脱罪孽感,是为了能够“遗忘”罪孽。但他虽然“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却“正如一匹跌在沼泽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他用以“为了忘却的纪念”,反而为侍萍认出周家提供了证据。当那个“纪念”成为“现实”,当竭力想忘记的“昨日”重现,周朴园本能地一次次“挣扎”:希望借侍萍的理智(就像一根救命稻草)免于陷落;想以5000元了结过去的一切——忏悔、赎罪或忘却;开除自己的亲生儿子大海,即使他近在咫尺且30年未见,也没有丝毫的亲情流露;开除四凤、鲁贵,断绝与鲁家的一切可能联系。但一切的挣扎都是徒劳的,因为“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最终被逼到了真相大白。真相最终是周朴园自己揭开的——他对蘩漪的误解使真相大白,苦心掩饰的一切昭然若揭。周朴园公开了鲁妈的真实身份,揭示真相,这可以说是他最大的一次挣扎——他也许以为罪孽到此为止了,挣扎到此为止了,折磨到此为止了,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了,他的内心一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终于解脱了。但“自然的法则”比你的想象更残忍,更冷酷,它把你置之死地然后让你活着承受更大的痛苦:四凤死了,周冲死了,蘩漪疯了,侍萍疯了,大海失踪了。死了,疯了,解脱了。只有周朴园活着,孤独地、痛苦地活着。周朴园承载着“自然法则”、宇宙的残忍,承载着他的哲学命运悲剧地活着,他的灵魂将更痛苦,他的灵魂也将更丰富。
  也许是为了纾解这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痛苦,剧作在“序幕”和“尾声”中,为我们展现了十年后周朴园的生活:捐献了周公馆做慈善医院,每年大年三十来探望两个疯女人——侍萍、蘩漪,周朴园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慈善家和两个女人身边唯一的亲人。但我们得不到丝毫的安慰,因为“‘外面’闹着的‘小孩们的欢笑声’与因全家灭绝而陷于极度‘绝望’的周朴园的内心形成强烈的反差:他正在承受着残酷的惩罚。”周朴园的存在不由人不同情、悲悯,因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自己。周朴园是复杂的,他的灵魂是痛苦的,正如我们每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参考文献:
  [1] 鲁迅:《华盖集·补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杂文代表作全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3] 童伟民:《谈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http://www.ewen.cc/jiaoyu.语文学习。
  [4] 曹禺:《〈雷雨〉的写作》,《杂文》月刊,1935年第2号。
  [5] 曹禺:《雷雨·序》,《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6] 钱理群:《〈雷雨〉的多种解释》,《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刘学云,女,1969—,山东莱芜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林语堂以英文小说在西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余秋雨用行走到各国发掘和传扬中华历史文明。两人文化定位不同,文化人格特质相同,共同承载了中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元素,这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  关键词:英文小说 双脚行走 同质人格 传播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林语堂和余秋雨是两位在现、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作家,由于文化渊源和生活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志趣等等的不
期刊
摘要“寡母抚孤”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它是“夫死从子”的礼教要求,是“母以子贵”的良好愿望,也是“寡母情结”的内在需要。鲁迅少年失怙,“寡母”伟大而盲目的爱成为了这个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影响的“孤子”无法承受又无法逃避的负担。这种心理负担与焦虑,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言说,无处释放,最终通过变相手段,借助“求同作用”与“投射作用”而获得释放。鲁迅小说中“寡母形象”的塑造,就有这样的一种创作心理的存在。 
期刊
摘要丁玲的“革命加恋爱”小说是其“向左转”过程中的过渡性作品。与蒋光慈等革命作家创作的“革命加恋爱”小说相比较,丁玲的这类小说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丁玲 “革命加恋爱” 独特性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丁玲创作于二三十年代的三篇“革命加恋爱”小说,即《韦护》和《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之二),是她“向左转”过程中的过渡性作品。这些小说虽然带
期刊
摘要《边城》通过对湘西少数民族生活和风俗的描写,歌颂了边地乡村优美、健康、自然、合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表现了作者对和谐美好人生的向往,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愿望和追求,成为作者理想人生的缩影。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湘西 理想人生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1934年4月,小说《边城》发表,成为沈从文构筑的世外桃源——“湘西世界”的重要作品。  《边城》以20年代湘西小山城茶
期刊
编者按:毋庸置疑,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视觉媒介极为发达的时代,而“阅读”也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而“快餐化”了。中国古人读书讲求“涵咏沉潜”以及对“味外之旨”的把握、怀想与凝思,尤为追求“神与物游”的自由境界;而今天的读者大多只是“网上点击”,追求“快速浏览”,在迅疾的心灵愉悦和内在满足中,完成了一次次“麦当劳式”的精神快餐之旅。试问:在这个大众传媒流行的时代里,阅读的真正内涵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很好
期刊
摘要秦牧的散文取材广泛,思想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国当代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散文爱憎分明,寓教育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语言流畅,艺术性强,在中国散文作品中独树一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秦牧 散文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秦牧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摇曳多姿,光彩照人,艺术特征鲜明,风格独具。秦牧散文特点之一是言近旨远,哲
期刊
摘要宁静幽闭的“房间”在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本文试从房间这个意象的分析来探讨房间在《私人生活》中的意义及所起的作用,即它是私人叙事的载体,孤独的载体。从而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作品。  关键词:《私人生活》 房间 私人叙事 孤独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繁盛于20世纪90年代,陈染无疑是女性主义作家的中坚力量。她写于1996年的长篇小
期刊
摘要余秋雨的自传性作品《借我一生》出版后,文学界对“记忆文学”这一概念是否成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文以文学的艺术本性和写作方式为出发点,以《借我一生》为中心,从结构设置、艺术手法等方面分析“记忆文学”的文体特征,讨论该写作模式的重要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  关键词:记忆文学 跨文体写作 文体结构实验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2004年8月,著名艺术理论家余秋雨先生的自传性文
期刊
摘要讽刺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萧红的《马伯乐》是40年代长篇讽刺文学中一部重要作品,它通过场景、人物、心理、事件以及作品思想性质的漫画化处理,给40年代讽刺文学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关键词:讽刺 《马伯乐》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讽刺一词源于拉丁文Satura,从词源意义上说,它是指一种杂烩食品,一种多色多样、既粗俗又充足的杂烩食品。该词在罗马诗人爱尼乌斯、教育家昆
期刊
摘要近代文学史上,苏曼殊可谓独特的一个,这是一个极度痛苦的灵魂,在“行云流水一孤僧”角色的自我定位后,自导自演着一场“无端狂笑无端哭”的生命悲剧。他既有中国传统名士的风雅,又是一个找不到根的现代浪子。在他的身上昭示着浓郁的末世知识分子的情怀。  关键词:苏曼殊 末世 知识分子 缩影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在王纲解体的新旧时代,中国近代崛起了一大批新型文化思想的知识分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