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活中的数学 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去体验、去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我们教师需要用心思考和研究的方向.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更是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只有通过从认识自己熟悉的事物开始,亲身感受和体验,才能认识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从而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造的欲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下面我就以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熟悉的物品认识开始,通过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发现和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探索知识之间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
  一、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引入三角形的认识
  虽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但他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他们世界里充满了图形,充满了想象,充满了好奇和乐趣.我们的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身上的这种爱探索、好奇的天然的本能,引导他们认识自然世界,探索规律、寻找方法.
  课堂引入,我这样开始.
  师问: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爱、最珍惜的物品是什么?
  学生们各抒己见,说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其中许多学生说到了红领巾.
  师问:你知道红领巾它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形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它,好吗?
  (我从认识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红领巾入手,来引入三角形的认识).
  再问学生:你还能找出生活中有哪些和红领巾相似的图形?这些图形之间有哪些共同点?
  (这样的问题一下子点燃了学生们想象的热情,说出了许多他们熟悉的三角形物体,如,三角形树叶、毒蛇的头、三角形屋顶、自行车三脚架、蝴蝶的翅膀、飞机的机翼和机尾、鱼的尾巴、猫的耳朵……)
  教师用幻灯片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形似三角形的物体,让学生再次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物体是三角形形状的,体会到学习和认识三角形的重要性.
  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概括出数学上三角形的定义,学生就会很容易轻松地认识了三角形.
  这样的引入拉近了高深数学知识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有用性和重要性,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二、通过图形之间的变换和联系,学习新的知识点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先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剪成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从中学生体会到正方形、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再让学生动手,用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拼图.
  师问:你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图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拼出了各种不同的图形,其中就有平行四边形,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认识了平行四边形.
  学生通过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有了自己动手拼接这个过程,因此,当我再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边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很容易通过比一比,量一量就找出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结论.
  学生通过自己“创造”新圖形,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同时还了解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关心,学得主动而有趣,记忆也深刻.同时,学生还体会到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变换和联系.
  三、学以致用,激发学生们创造的热情
  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后,再让学生发挥想象,鼓励学生自己创造图形.
  师问:你会把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组合起来,创造一个新的图形吗?试一试.
  这样的活动是学生们最拿手、最喜欢、最开心、最得意的事情,当然要参与.于是整节课的高潮来了,学生们开心的、专注地开始了他们的创造工作.
  这时候的我除了观看、欣赏、赞美,为学生们叫好,就是表扬、表扬、再表扬了.学生的作品有机器人、航天飞机、轮船、车、房子、人、树、动物等等,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真实地见识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时候我感觉自己不是教师,而是一名学生了.
  这节课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物品开始,通过折、剪、拼等活动,不仅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两种图形,也学习了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还体会到了图形创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把学习新知识寓于玩中,在玩中学,学得轻松、自然、有趣.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形成和发展了空间观念,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兴趣.
  “数学很有用”,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怎样引导学生去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走进数学的王国里,去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是我们教师每节课需要思考和实施的.学生就像一个火把,只要我们去点燃,它便会燃起熊熊的火焰,照亮学生的一生.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66—67.  【教学分析】从教材编排上看,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属于“图形与几何”的领域.一年级下册教材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二年级下册教材则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三年级上册探索并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三年级下册安排学习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换算、长方形的面积.所以,这一课的学习非常重要,为第二学段学习其他平面
【摘要】 APOS理论是美国的杜宾斯基等人创建的,在杜宾斯基等人的研究中,APOS理论已经被运用于多个数学领域.其中包括函数、抽象代数、离散数学、微积分、统计及初等数论等,其运用领域绝大多数都是高等数学内容.在小学教育阶段也涉及概念教学,笔者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片段,以APOS的视角分析本课,尝试将APOS理论与小学阶段概念课相结合,探索适合小学教育阶段概念课的模式.  【关键词】
【摘要】如何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笔者认为离不开教师“导”.本文在分析理解“合作学习”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导”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的不同特点:一、课前“导”,引导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二、课中“导”,指导学生合作交流,研讨总结;三、课后“导”,辅导学生反思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合作能力.灵活掌握“导”的操作方法,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更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能在课堂上与教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其中,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善于用对话的形式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对话教学模式.  一、创设相关对话情境,建立趣味课堂氛围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数学
【摘要】学校教育教学要注重素质、素养教学.培养学生主体良好的学习素养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浪潮下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重要内涵和关键要义.本文根据教学实践要求,认为有效课堂教学要始终坚持素养教育为本,从三个方面对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教研,进行简单的议论和阐释.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素养教育;有效教学  学校教育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技能,更要注重素质、素养教学.培养学生主体良好的学
【摘要】本文在高中数学发展性教学具体教学模式下,应用发展性教学理念下的一种具体教学模式——“问题链 学生核心活动”模式,可操作性强,简要介绍了该模式的教学价值及意义.  【关键词】发展性教学;问题链;学生核心活动  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一些教师自觉融入了学生主体性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得教与学的进程富于探索性.然而,教学现实却并不如意,由于高中数
【摘要】本文以中国人教版,加拿大BC省版,美国加州版的中学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运用华东师范大学鲍建生教授构建的五因素多水平的综合难度模型,对其“不等式”专题中例题的综合难度进行比较.研究结论为:中国教材除知识综合水平因素外,其余四个因素均大于其他两国;难度系数相差最大的因素为数学认知因素;加、美两国例题更强调生活背景等.  【关键词】不等式;综合难度;比较研究  一、问题提出  不等式是数学在生活
【摘要】由于人才市场对于多种人才素质标准不断提升以及目前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使用自主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因此,本文主要对中职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自主合作学习  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工具课程,掌握好数学知识,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当前中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
【摘要】在近几年中考中,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相似三角形等存在性问题经常出现在各地的中考题甚至是压轴题中,这类题型往往涉及相关几何的定义、性质、判定以外,往往又综合在函数背景下结合方程、不等式等代数模型,运用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考查学生空间想象、几何模型、作图能力等基本技能,需要学生全面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素养,成为近几年来热门的考题类型.以下是“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的课堂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空间观念做了较为明确的表述,空间观念主要是指能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的实物,想象出事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表述画出图形等.对于十岁左右的学生来说,空间观念是从经验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观察是空间观念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办法.那么如何在这一课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