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方法的运用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3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維导图是思维工具也是记忆工具,是一种模仿人脑运行与思维路径的一种分析方法,以图像、线条与文本相结合,将思维者的思维活动外化显示。思维导图本身具有可视化、条理化等优势,便于表现发散思维,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归纳与提取核心信息,同时可以体现清晰合理的结构。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重要性。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激发和规范学生的写作思维,以形成清晰严谨的写作思路。写作思路是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的重要过程,在这一过程需要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写作能力为支撑。而高中学生的知识积累与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需要在长期日积月累下逐渐养成,并且具备将这些知识积累与写作能力加以有效应用的能力,能够将所吸收到的方法和素材外化为语言文字。无论是思维还是灵感,都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灵感的流失会影响学生写作思路的形成。高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明确思维训练的基础性地位,熟练运用思维工具,帮助学生通过该思维工具,将感性思维转化为理性思维,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时捕捉灵感并加以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思维导图,就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应用于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写作实践当中。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必要性。高中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要想保证作文的立意明确与结构清晰,需要具备足够的思辨能力,为此许多学校大力倡导高中语文的思辨性与批判性教学。基于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考量,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更加清晰、直观地实现思维的外化,以锻炼思辨能力,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效率及写作质量。思维导图是一种清晰的思维工具,可以用图解或网状结构的形式,直观、具体地表现大脑的思维过程,以实现思维的发散。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暴露出审题马虎、立意不清、思路不畅等问题,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发散思维,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素材整理与观点提炼,梳理思维脉络,使发散性思维聚焦,最终明确文章的立意与结构。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在审题立意中的应用。高中语文作文的写作,首先应当进行审题立意,明确作文题目的真正意图,在符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作文框架的构建。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明确题目关键词,明确题目的内在关系,从更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高中语文作文要求立意新颖,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以关键词为核心,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作文题目。另外,思辨型作文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较为常见,需要学生仔细审题,并对题目的关键词加以提炼,进而以其为核心从多角度思考与分析。
  (二)在谋篇布局中的应用。完成审题立意之后,就可以用思维导图,对该立意下的文章结构加以构思,即设计作文提纲。作文提纲是文章的整体结构轮廓,而思维导图则是将文章立意所需的相应元素,以一定的次序进行编排,形成网络状的文章结构,便于对这些元素及元素之间的关系加以理解。在谋篇布局中,可将思维导图与文章的写作提纲相融合,将写作提纲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加以呈现,从而更加直观、更加生动与形象地呈现作文的写作框架。
  (三)在素材积累中的应用。除了文章写作之外,思维导图还可以应用于文章写作的素材积累当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图形化与形象化特点,以图形来强化记忆,并长期储存。实际上,相较于单纯的文字记忆,图像记忆、结构记忆等是更加有效的记忆方法。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与整理,可以通过对图形化的素材进行整合并不断延展,把看似没有联系的素材加以整理,快速记忆,以便于在实际的写作训练或考试中快速调出,以起到提高写作效率的作用。常见的以思维导图为媒介整合写作素材的方法包括两种,即主题归类与联想链接,前者强调主题的核心与关键地位,以主题为核心进行逐步延展与素材整理。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应用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素材积累等环节。教师应该基于不同的作文写作要求,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思维导图结构,从而在完成立意、提纲后,进行写作素材的搜集与整合,快速地写出一篇高分作文。
其他文献
常听同事说:“就喜欢听你们的语文课,多有意思。”我想这里的“有意思”一方面是因为语文本身语言的魅力,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我们课上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对话,便成了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了。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我认为通过语文“课堂情境小活动”可以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在活动参与中,实现有效的生生
期刊
时代不断在发生改变,只有改革才会不断创新。在改革大潮的引领下,我们积极投入课堂教学,使得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前的课堂,学生大多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如今的课堂,学生的生命得到了绽放。回顾课堂中点点滴滴的变化,欣喜多多,收获多多。  首先,新基础教育,让学生的生命得到激扬,课堂展现精彩。  小组合作,让学习更有效化。组长在小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可以协调整个小组的组员,如何有序的学习,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古诗词曲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古诗词曲的鉴赏也成为全国各地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青睐的经典题型,这些都决定了古诗词曲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对古诗词曲的要求是:“有意识地诵读古代诗词,在理解、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培养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  而初中语文古词词曲题材多样,表达的思想内容也异彩纷呈。如何“既授人以鱼,又授之以
期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二十年教学生涯,感触颇深。  一、把业授给每一个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创造者。  第一,课堂进度顾及每个学生。我通常上课的进度不快,我的每堂课要能使每个同学听懂,每个同学有所得。特别是按照游董所提出的“分层导学”的教学理念,先在导读提纲指引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第二,课堂提问针对每一层学生。重点难点提问中我因势
期刊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那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厚的语言积累、较高的语文能力、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及审美鉴赏能力、良好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浓烈的学习情感(学习情商)、较高的人文素养等。所以,教师在设计“学生课堂实践活动”时,尽量兼顾以上素养,这样的活动设计才是朝向终极
期刊
叶澜教授教育信条:“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在短暂的学习中,增加生命的厚度和密度?  仔细理解“天地人事”。所谓“天地”指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大量学科;所谓“人事”指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许多学科。也就是说,老师在传授大自然和人类文明 、文化的财富同时,更重要的是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  认真推敲“生命自觉”。“生命自觉”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爱生命,具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养成、作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文教学策略显得十分重要,它是实现学生最终自能作文、自动写作的前提条件。因此,笔者确定了这样一个研究课题。可以说,这项研究是在新课程改革指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节思想品德课要想获得成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有一个好开端。实践证明,精心的“开讲”, 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根据我们学校所有思品老师的教学实践谈几种导入的方法。  一、运用实物和图片导入——直观形象  这种导入形式是教师利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等,进行直
期刊
听大家说,绍兴黄酒可是出奇的有名,但去了之后才知道,绍兴可不止黄酒名气大。黄酒在绍兴鳞次栉比的历史文化中,虽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历史文化中名气更大的还是兰亭吧。  一进门,往前走上二里路,山上降下轻雾,飘忽,落在了鹅池碑上。待轻雾散去以后,我注意,“鹅”这个字,却是上下结构的。我搞不明白,忽然觉得旁边有水汽,往那边望去,果然,水中浮着三只白鹅,“嘎嘎”叫着,有的翘起尾巴,吃水中的小鱼,有的则
期刊
长久以来,语文课因为只局限于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练一练,而导致学生不喜欢语文课,也让语文教学陷入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重视并大力推行语文活动课,用活动引领学生乐学语文,趣学语文,活学语文,在让学生有知识收获的同时,真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何上好语文活动课呢? 我认为:在语文课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