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向前摸索的速度总是很慢,很慢,且有迷失方向的危险。在没有进入经典世界之前的一段漫长岁月里,我的教学依赖性相当强,几乎窒息在陈旧的语境里。
在起初那两三年里,灌输的手段与粗鲁的态度成了我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伎俩。当时的我放弃了对文本的独立解读,依靠别人的理解完成草率的备课,从来不知道“生活即教育”“用一辈子准备一节课”为何物,在缺乏对话与交流的境遇里,所有的灵思都消失怠尽。翻阅十年前写下的第一篇文字,我内心羞愧难耐,不看还行,一看才知大跌眼镜。
曾经,一个关于应试的老话题竟然成了困扰我的主要命题,而我当时并没有看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是那么低,一如在最底层的陈述,很难见出真实的个性。我早就放弃了真实生命的呈现,把自己交给了惯性思维,宁愿作被宰制的一员。更可悲的是,我用如此糊弄的方式忽悠着学生,而学生竟听得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令人后怕的现象。不愿学生总是认同自己所言,我期待他们有更多振聋发聩的声音,可是,这样的期待历来都是我的奢望--无法兑现。
就这样,7个年头过去了。我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对教育的理解仍然是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见解。在实践领域,可供盘点者有三:一是对教育的浅层思考依然在继续,虽然没有更多实质性的突破,有时也显得很不自在,但隐约中,能够保持着教学生活的点滴热情;二是完成了初期的知识积淀,阅历不够丰富,离自我定位尚有一段遥远的距离;三是不断调整“十年磨一剑”的计划,一旦遇到太多的浮躁与市侩主义,我的这个计划便会调后,它或有遥遥无终期的可能性。
2.不断调整方向,在于寻找自我在现实的位置,在于对自我独立人格的确证。在教学的沙漠中,我犹如负重的骆驼,在最富有锐气与创造的青春年代,最黄金般的岁月竟在蹉跎中浪费了。这是我觉醒后的明显痛感,有时,还真无法言说清楚,又或是自己不愿意提及。让它遗忘,过上类动物般的生活,我又太不甘愿。
为了使负累感有所缓解,为了使沉思更有效果,为了使教学的生命状态更勃发以呈现本有的活力,我于5年前,意外地撞入了教育博客。由此,获得了教师作为个体的生命尊严,在每一天的笔耕中获得了多元伸展的空间。
写,带动了我的读,直至此刻,我的阅读才进入了自主选择的时期。当别人奔波于生活的琐屑而茫然的时候,我却逐渐在经典世界里找到了困顿之后的明晰感,这对彷徨中的我而言,犹如沙漠里见到绿洲,尽管是海市蜃楼,却也能起到望梅止渴之效。在繁重的教学之余,我把自己交给了文字,那些真实之语使我对教学现场的一些思考有了条理性,虽然思考的体系性离我依然遥远。但是,写使我增强了对教育的信心,使我更知道未来思考的指向。我浅薄异常,却不想停留在短浅的事务纠缠上,当别人对仕途乐此不疲时,我却嗤之以鼻,弃之如敝履,尤其是那些属于体制内的荣誉,我知道,它们都与我无关,而我的精力都指向了事物内在规律的探索上。
在选择经典书目上,我有一个癖好。那些急功近利式的书籍,从来就无法诱惑我,虽然中师时期曾热衷于商业管理类之书,但随着认识的深入,越是冷僻的大哲之书,越能引起我的注意。
几经波折,才回到教育经典名著的轨道上来,诸如卢梭的教育自然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蒙台梭利的教育科学主义等等,成了我关注本业的主要对象。
一系列经典阅读没有进行之前,我对教育总有一种若即若离之感。对西方文明璀璨星空的仰视,使我的精神架构有了第一次刻骨铭心的嬗变,我强烈感受到自己的僵化言语方式已经有所改善,这是振奋人心的收获。
读书不求甚解,是我的一个软肋,它只是扩展了我的视图。不过,我又发现东方古典文化的强大魅力,作为至简至美的符号体系,它能为人的言语框架之更新提供最大的可能性。于是,先秦两汉,诸子百家,由史及人,依然成为我青灯黄卷下阅读的主要项目。“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清楚地感受到,作为教师,为了从身上剔除掉文化与环境所遗留下来的毒素,必须具备破釜沉舟之志,在属于自己的更多自由时间里复活言说的生命。没有这一力举,生命的尊严就会永远悬空。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时告诫自己,眼前那些属于利益纷争的事与自己无关,但又非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要是对于教育真实世界有所助益的对话与探索,我还是能够保持敏锐的、富有系统的思考与关注。
大量的读,几乎是在写的促动下完成的。我感觉到,没有写,读就无法进入全新的领地。本来,在情思枯竭之际,我应该有自知之明--不应该制造太多的文字垃圾,但为了保持思考的状态,我依然会坐在书桌前随意敲打一些不让自己麻木的文字。此一言说所产生的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然而,这却是一个人自我救赎的开始。没有言说的生命是苍白的,是没有尊严的,因为其失却了对自我图象的还原,或者重现。对物事保持一种醒觉,对名利保持较远的距离,只重视原初的选择与过程性的体验,这成了我课堂叙事细节与逼近孩童秘密世界的主要方式。这一切永远与荣誉无关,与别人的评说无关,仅仅服从于一个图象在当下的意志。
我终于可以微笑地确证自己的身份了:一个虔诚的读书、教书、写书之人。(山西太原)
在起初那两三年里,灌输的手段与粗鲁的态度成了我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伎俩。当时的我放弃了对文本的独立解读,依靠别人的理解完成草率的备课,从来不知道“生活即教育”“用一辈子准备一节课”为何物,在缺乏对话与交流的境遇里,所有的灵思都消失怠尽。翻阅十年前写下的第一篇文字,我内心羞愧难耐,不看还行,一看才知大跌眼镜。
曾经,一个关于应试的老话题竟然成了困扰我的主要命题,而我当时并没有看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是那么低,一如在最底层的陈述,很难见出真实的个性。我早就放弃了真实生命的呈现,把自己交给了惯性思维,宁愿作被宰制的一员。更可悲的是,我用如此糊弄的方式忽悠着学生,而学生竟听得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令人后怕的现象。不愿学生总是认同自己所言,我期待他们有更多振聋发聩的声音,可是,这样的期待历来都是我的奢望--无法兑现。
就这样,7个年头过去了。我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对教育的理解仍然是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见解。在实践领域,可供盘点者有三:一是对教育的浅层思考依然在继续,虽然没有更多实质性的突破,有时也显得很不自在,但隐约中,能够保持着教学生活的点滴热情;二是完成了初期的知识积淀,阅历不够丰富,离自我定位尚有一段遥远的距离;三是不断调整“十年磨一剑”的计划,一旦遇到太多的浮躁与市侩主义,我的这个计划便会调后,它或有遥遥无终期的可能性。
2.不断调整方向,在于寻找自我在现实的位置,在于对自我独立人格的确证。在教学的沙漠中,我犹如负重的骆驼,在最富有锐气与创造的青春年代,最黄金般的岁月竟在蹉跎中浪费了。这是我觉醒后的明显痛感,有时,还真无法言说清楚,又或是自己不愿意提及。让它遗忘,过上类动物般的生活,我又太不甘愿。
为了使负累感有所缓解,为了使沉思更有效果,为了使教学的生命状态更勃发以呈现本有的活力,我于5年前,意外地撞入了教育博客。由此,获得了教师作为个体的生命尊严,在每一天的笔耕中获得了多元伸展的空间。
写,带动了我的读,直至此刻,我的阅读才进入了自主选择的时期。当别人奔波于生活的琐屑而茫然的时候,我却逐渐在经典世界里找到了困顿之后的明晰感,这对彷徨中的我而言,犹如沙漠里见到绿洲,尽管是海市蜃楼,却也能起到望梅止渴之效。在繁重的教学之余,我把自己交给了文字,那些真实之语使我对教学现场的一些思考有了条理性,虽然思考的体系性离我依然遥远。但是,写使我增强了对教育的信心,使我更知道未来思考的指向。我浅薄异常,却不想停留在短浅的事务纠缠上,当别人对仕途乐此不疲时,我却嗤之以鼻,弃之如敝履,尤其是那些属于体制内的荣誉,我知道,它们都与我无关,而我的精力都指向了事物内在规律的探索上。
在选择经典书目上,我有一个癖好。那些急功近利式的书籍,从来就无法诱惑我,虽然中师时期曾热衷于商业管理类之书,但随着认识的深入,越是冷僻的大哲之书,越能引起我的注意。
几经波折,才回到教育经典名著的轨道上来,诸如卢梭的教育自然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蒙台梭利的教育科学主义等等,成了我关注本业的主要对象。
一系列经典阅读没有进行之前,我对教育总有一种若即若离之感。对西方文明璀璨星空的仰视,使我的精神架构有了第一次刻骨铭心的嬗变,我强烈感受到自己的僵化言语方式已经有所改善,这是振奋人心的收获。
读书不求甚解,是我的一个软肋,它只是扩展了我的视图。不过,我又发现东方古典文化的强大魅力,作为至简至美的符号体系,它能为人的言语框架之更新提供最大的可能性。于是,先秦两汉,诸子百家,由史及人,依然成为我青灯黄卷下阅读的主要项目。“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清楚地感受到,作为教师,为了从身上剔除掉文化与环境所遗留下来的毒素,必须具备破釜沉舟之志,在属于自己的更多自由时间里复活言说的生命。没有这一力举,生命的尊严就会永远悬空。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时告诫自己,眼前那些属于利益纷争的事与自己无关,但又非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要是对于教育真实世界有所助益的对话与探索,我还是能够保持敏锐的、富有系统的思考与关注。
大量的读,几乎是在写的促动下完成的。我感觉到,没有写,读就无法进入全新的领地。本来,在情思枯竭之际,我应该有自知之明--不应该制造太多的文字垃圾,但为了保持思考的状态,我依然会坐在书桌前随意敲打一些不让自己麻木的文字。此一言说所产生的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然而,这却是一个人自我救赎的开始。没有言说的生命是苍白的,是没有尊严的,因为其失却了对自我图象的还原,或者重现。对物事保持一种醒觉,对名利保持较远的距离,只重视原初的选择与过程性的体验,这成了我课堂叙事细节与逼近孩童秘密世界的主要方式。这一切永远与荣誉无关,与别人的评说无关,仅仅服从于一个图象在当下的意志。
我终于可以微笑地确证自己的身份了:一个虔诚的读书、教书、写书之人。(山西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