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学本真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
  作文原生态
  作文是表达自身生命诉求、体现生命价值观、完成意义建构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是学生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良好媒介。目前,初中作文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学生作文主题崇高化,构思模式化,语言共性化;缺少个性化的思考、体验和表达,以致作文已变成了一种僵化而与生命个性毫不相干的东西。这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获得无拘无束的自主体验,放飞写作灵感,解放个性,做写作的自由人,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倡导作文的原生态。这就要求教师要减少作文环节中对学生的过多干涉和束缚,淡化指令性、规范性指导的痕迹,让学生用一颗无污染的眼睛看世界,用一只自由的笔描写世界,用一颗真实的心抒发自我。
  培养初中生原生态写作方法,应注意一下几点:1.落笔先审题,做到心中有丘壑,下笔万千言。2.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初中阶段对习作文体的要求比较具体,一般要求是文从字顺的记叙文,对文字把握比较熟练的学生可以写成散文、说明文和诗歌等体裁,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单独指导。3.抒发你最真切的感情。这一点很重要,文章何以动人,不单靠华丽的辞藻,更重要的是文章蕴含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与读者达成情感的共鸣。
  让作文成为师生心灵对话的媒介
  (一)作文层次修批法
  即所谓的“作文层次批改法”。学习小组内的成员都有自己的学号,如1.2.3等,学生只知道这是学号,老师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批改作文时,要对较弱个体进行特殊关注,重点关注文章结构、遣词造句、事件描述等大方向的问题,努力使其做到文从字顺;而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要重点关注是否写出了真情,是否记叙了真实事件,是否实现了主旨的创新等。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又实现了对不同生命体验的尊重。
  (二)建立讲评机制
  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列·符·赞可夫认为,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讲评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中,小组互评效果最佳,将学生自由组合5-7一个小组,批改组内同学的一篇文章,一人范读,其余人发表作品意见,最后请一个人写上修改建议,并在组内设定奖项颁奖,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在全班宣读批改的结果,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能找到一大堆优点,即使达不到全篇优秀,总有一些字句段落得到了组内同学的认可。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的劳动。因此,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作文的鉴定和评价,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鼓励班级日志写作
  班主任不能完全细致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而学生是全程参加班级活动的,他们对班级的大事小情、同学间的纠纷矛盾相当了解,在班级管理中,利用班级日志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是不错的选择。很多学生经常在班级日志中谈自己在学习和生活点点滴滴,因此利用班级日志,班主任可以在第一时间班级日志中洞察学生的思想,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让师生走得更近,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另一方面,多指导学生在班级日志中抒写友情、亲情以及对某事某物的看法等。或情真意切,或妙趣横生,都是缘于班级日志给学生以新鲜的空气、广阔的空间。
  (四)培养随笔写作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五)面批面改
  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吟哦一个字,捻断数根茎”,讲得是古代文人炼字炼句的推敲功夫。一篇作文从构思到落笔成文,也许可以一气呵成。但等到激情消退,再观其文时,往往又觉得很多地方漏洞百出,这就是需要培养学生精心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教师面批面改时,要先明确学生写这篇文章的想法,再结合关键事件发掘选材理由以创作动机,然后再根据教师的阅读感受与学生交流,这就将作文批改由文字间的情感传递转化为师生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更能了解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也能激发学生创作的动力,使其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鼓励,是一种非常好的批改方法。
  小结
  总之,我们应该在平时的作文修改评价环节通过及时的肯定、鼓励,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强化写作兴趣动机;又以发展的观点对学生的习作做客观的评价,充分肯定优点,并指明改进的方向。从而促进良好个性的发展,实现人、文合一的教学目标。作文是智慧的花朵、心灵的表白、创新的舞台,只要正确引导,必将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宣传多媒体课件设计” (项目编号:10JD710021)。    从当前,乃至今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视角,站在折中主义的立场,厘清“向技术学习”与“用技术学习”的多媒体教学边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第一点:语文教师要有语文素养。  这是教师自身问题。  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包含自身语文素养和语文学科素养。  先谈谈语文教师的自身语文素养。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师应该说出话来说得条理清楚,抓起书来读得朗朗上口,写起字来规范美观,作起文来文笔秀气。脸上的精神劲,眼里的灵气味,让人一看就是语文教师,就是语文工作者。  要想学生有素养,教师先要有素养。只有语文教师有素养了,才能追求语文课
期刊
Misbehaviors have always been troubling both experienced and inexperienced teachers and the latter in particular in the class management. Various means are employed to approach this problem only turni
期刊
通过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建设中的国际课程学习工作的实践、研究和分析,系统提出高校开展国际课程学习组织工作中的必须重点开展的工作,即包括国际学习在内的学业规划和课程学习、国际学习前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以及出国手续办理准备等。这几方面工作的总结和研究经验,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国际教育管理工作。  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一些高等院校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率先探索和实践符合学
期刊
高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人事管理、党务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社会化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方面面,特别是在目前高校各项事业正处于转型期的新历史条件下,教育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对高校 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文化素质  1.过硬的政治理论知识  高校管理干部必须掌握一定的马列理论知识,要有一定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水平
期刊
魏菡今年17岁,因为父亲曾是军人,所以她出生在沈阳,成长于山东。这个孩子现在是山东省沂水县第二中学的学生,是该校诗社社长,中国少年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魏菡6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县城附近的一座上游玩,她爸爸为了培养她的写作能力,让她写一篇作文。孩子说我还没上学呢,怎么写作文啊?爸爸就告诉她写文章就是把你想说的话用笔记下来,你现在还不认识字,不能用笔写,但是你可以用嘴说,然后我帮你记下来
期刊
生活中礼仪无处不在,礼仪与当今社会发展同步。注重礼仪,学习礼仪,践行礼仪,已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共识。  礼仪是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个人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更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具体形式。细读了金正昆教授的《商务礼仪》,金教授旁征博引的论述,儒雅不凡的谈吐,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真切地体会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话的蕴涵。  中国亘古至今一直以“礼仪之邦”著称。先
期刊
渥太华大学ESL词汇课程是专门针对非英语母语的国际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通过对词汇的构词方法、词源探究、词汇在语境中的使用等,帮助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系统性地扩大英语词汇量,满足学生听课、学习、交流等需求,顺利完成大学学习。了解和研究渥太华大学的ESL词汇课程的教法,对云南地方高校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红河学院为例进行讨论。    英语词汇及其在云南省地方高校的教学情况  没有语法,表达
期刊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也表明,当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时,他们的努力程度、耐力及技能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要训练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自我效能感简单的说也可以认为是人的一种主体感受,对自己行为是否有效的感受。按照班杜拉的理论则认为,自我效能感是通过选择、思维、动机和心身反应等中介
期刊
《谈礼貌》是苏教版第十册中的一篇说理性文章。课文用牛皋、岳飞分别向老者问路,小同学不小心踩了女青年的长裙,周总理理发时被朱师傅刮破了脸这三件事,分别从“求助于人”、“冒犯于人”、“受犯于人”这三个不同的角度,由古到今,由普通人到伟人,详尽论述了讲礼貌的意义。  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从课题入手,明白本课谈论的中心话题——“礼貌”。围绕“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一句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