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出新意成一家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zhe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画家张桂铭的归道已三年多了,作为一个有艺术理想,笔墨追求、风格建树的大家,如今他远行了,最好的纪念,也许就是思考与启悟、追寻与传承.
  记得在1984年的首届海平线画展上,当我在众多的展品中见到他的《寒林独步》等四幅画作时,视觉的冲击力,审美的兴奋感。创新的独特性,直逼真正意义上的标新立异与自辟蹊径,从而标志着一个自我突破.风格自树的张桂铭将跃出艺苑的地平线。
  科班出身,艺脉正宗,名家师承。从古城绍兴走出的张桂铭,自小就喜爱涂鸦,山阴道上那斑斓的秋色,鉴湖水中那青碧的荷叶,老宅小院里那红艳的柿子等,使他产生无限的遐想。而从自家小酒务桥走一会儿.就是那个“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青藤书屋。虽然这个叫徐渭的人早已远去,但他那狂放的笔墨、恣肆的构图,给这个小小少年以奇妙的憧憬。对于画画。他似乎就是有着难舍难解的情,有着前世今生的缘。读初三那年,他的漫画《莫名其妙》在上海的《少年文艺》上发表了。后来。他成了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在景色旖旎,风光明媚的西子湖畔,他如鱼得水.师从于一代名家顾生岳、周昌谷,方增先、吴弗之、诸乐三、陆维钊等.受到了严格而系统的训练及深入而独到的传援.成就了他学院派正宗而扎实的功底。
  也就在他参加首届“海平线画展”前.他的《画家齐白石》在第六届全国美震中斩获铜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是一幅笔墨精湛细腻、造型精到严谨、形象生动传神的人物画,系新浙派人物画在新时期的代表作,从而凸显了这个画派的艺术风采及笔墨魅力。有意味的是就在这张画的左下方,钤有 方押角章:求索。也许是为了向一个画派致敬和告别。其后,张桂铭就开始了他求索创新之旅。
  一、图式的构成性之美
  看张桂铭的画.感到有种骨子里的奇谲、心灵上的洒脱及意识上的超越。诚然,每个艺术家梦寐以求的就是风格上的创新,期盼开出自己的面孔,亮出个性的标志。但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难、难上难的。其原因涉及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因此,古老的《周易>早就说 “天行健”.还须“地势坤”。然而,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張桂铭却真正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造型构图、色彩要素及表现符号,从而成为在当代,当下的书画家中.拥有了自己的风格话语权和图式专利号。
  构图、色彩、线条、符号,形成了张桂铭的变法谱系和创新基因。这不是一种局部的、微调式的改变.而是一种整体的、全方位的突破。既是对传统的表现模式的颠覆,亦是对沿袭的笔墨程序的叛逆。其呼唤或践行的是一种崭新的绘画理念,其孕育或推崇的是一种突变的视觉形态。唯其如此。 “张桂铭现象”才给艺坛带来了“石破天惊”的震撼。才在画坛产生了“惊世骇俗”的效应。张桂铭为人谦和,处世低调,其内心的艺术理想与专业精神,却是如此的高迈而执着。
  绘画,首先是构图。即对所要表现对象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组合和对应,构成与互动,也就是对反映的物象进行章法处理和空间安排。诚如南齐谢赫著名的“六法”说中的“经营位置”。因此,传统的中国画构图讲究层次、前后,远近、高低、深浅等,郭氏父子在《林泉高致》中就提出了透视学上的“高远” “深远” “平远”说。多年来,不少画家严格遵循此说,从而形成中国画构图的超稳态性,大都是程式化的前景、中景,远景,给人以审美疲劳感。
  张桂铭的大胆和睿智就是以构图为突破口,他解构了传统的层次结构式和惯性的位置经营法.而是将表现的对象、反映的物象,展示的意象同置共容于一个平面空间,聚集归纳在一个层面推出,完全舍弃了三维体式化。彻底压缩了前后景式感。你看他的花乌画、人物画、山水画乃至戏剧画,均是聚集在纷繁而有序、变幻而生动的平面视点上,由此而把中景、远景、深处、浅处的景象,全部在一个图式上华丽展示和精彩展开,从根本上强化并提升你的审美兴奋与体验感悟。优化和促进了画家和受众的构成转换关系。由此也验证了结构主义美学的一种理念.英国学者特伦斯-霍克斯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中曾说:“这种思维方式对结构的感知和描绘极为关注。”张挂铭正是通过把花鸟画中瑰丽的花、青翠的叶、虬劲的枝、斑斓的瓶.人物画中妩媚的脸、丰满的身,婀娜的手、秀美的腿及山水画中奇崛的峰、恬静的谷、险峻的崖、清亮的溪,洁白的云等的融合描绘,一下子集结推到你的面前.从而给人以一当十的多极审美快乐和由此及彼的多元欣赏快感。这是因为: “结构不是静态的。支配结构的规律活动着。从而使结构不仅形成结构,而且起构威作用。”由此可见.张桂铭的这种解构所推出的图式平面,产生了结构的整合性之美,构成性之美和转换性之美。
  二、色彩的五彩缤纷之美
  色彩,是“张桂铭现象”一面亮丽的旗帜,一种华彩的乐章,赋予他的绘画作品以鲜明强烈的内容感和独特绚美的形式化。中国画讲究用色.晋代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六法兼备, “傅染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宋的工笔重彩画,也色彩浓烈。其后随着画作的文人化、书斋化、画作中的色彩日趋典雅化,婉约.简淡,中和、更趋于重视用墨渲染。如荆浩理论代表作《笔法记·六要》中: “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唯独不讲色。由此形成了“是故运墨而五色俱”。然而在当代这个大文化背景下.传统的那种淡雅、隐逸.萧疏、枯涩、轻抹、薄敷的色彩观已不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如果说“笔墨当随时代”,那么,色彩也需当随时代。
  为了寻找到和自己的构图相对应的色彩,张桂铭别出新意地使之色块化与色板化,用色凝重。浓烈、丰厚、艳丽、明亮,讲究对比、反差、跳跃、碰撞、协调。在当代画苑,像他这样敢于用色.巧于用色,善于用色,并真正达到五彩缤纷的画面效果,展示五色斑斓的审美冲击的画家鲜有其人。他无论是画花卉、鸟禽、人物,还是山水、蔬果、戏剧等,均用色块和色板的组合。将古典的“填彩法”与“重彩法”发挥到了极致.使色彩效果饱满丰茂而华润雍容。色板化 即是将几种色彩组合在个板块,多元组合,多彩相映,使色彩效应富丽璀璨而撞色炫美的色彩肌理。这是一种极有现代意识色彩观,由此产生色彩的节奏和色块的韵律,组合成色彩的交响乐.给人以节奏明快畅达、韵律生动和谐之感 从而在纸面上烹看出了色彩的饕餮大餐。   三、线条的浪漫舞蹈之美
  有人曾把张桂铭的画称作是米罗的”花布头”。其实,这仅是一种直观而简单的类比。张桂铭曾坦言: 米罗对他的影响其实并不大。要说“花布头”的来源,却是取之于民间。尽管他已在城内生活了大半辈子,但他依然保持了深深的乡村民间情结,有如绍酒般醇厚。从年画、灶画、脸谱、版画、刺绣到皮影等,都给他以人文的启迪和审美的借鉴,民间艺术的原初性、本真性及纯朴性,常常激活他创作的灵感。而西方艺术家对他真正产生影响的是马蒂斯。这个野兽派的大师,构图大胆突兀.用色更是强悍,激烈,这使张桂铭的创作理念得到了释放。
  要说张桂铭和米罗的关系,也许他们有種心灵上的感应和观念上的暗合。米罗曾把自己的绘画幽默地称为是“线条的漫步”。信笔涂抹,我行我素。而张桂铭对线条的态度却是相当虔诚的,他自幼喜好书法,及长后.乃至成名后,依然临池学书。从谢赫的“骨法说”到石涛的“一画说” 诚如大美学家宗白华所云: “所以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综观张桂铭画中的线条.不仅起着空间延伸和勾勒造型的作用,而且其枯涩浓谈,曲直回旋.纯任自然而达意畅情。其骏利恣肆,疾涩朴拙,气势飞扬而概括凝练,并弥散出中国书画特有的“金石气”。唯其如此,张桂铭的绘画可以称之为浪漫的“线条的舞蹈”。
  四、符号的象征性之美
  张桂铭绘画的构图造型,色彩肌理、线条挥洒作为一个构成系列而其最终的表现特征是符号化,这也是“张桂铭现象“最具标志意义的、最有个性价值的绘画语言。符号的表现形式是抽象、变形、夸张、模拟。其表现内容是概括、象征,借代,隐喻等,这实际上形式与内容的互补与互动、变汇与通融。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 “内容即具形式于其自身。” “内容非他,即形式之回转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之回转到形式。”中国书法中的狂草书,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画,是颇有符号化倾向的。而民间艺术中的脸谱、皮影,灶画等的符号化表现得更简约 更率真,也更可爱。西方艺术家中,毕加索是符号化的高手,他的绘画符号中充满了狂野。
  张桂铭在寻找 或是构建自己的绘画符号化时.是变古通今.纳中汇西的,即在“拟与不拟”之间,又在“象又不象”之中。由此形成了自己符号语言的融通化与载体化.符号表现的象征性与想象性。中国古代有位学者颜延之,他提出了绘画的三概念: “图识、图形、图理”。而张桂铭的符号化,就是对这“识、形、理”的中介与载体的解读与诠释。如他的瓶花系列、花枝系列、人体系列、山水系列等.在构图,色彩,线条乃至语境上.均以符号化贯穿、诠释、解读。如他的<清供》《荷满塘》《夏韵》《碧岚清黛》《持瓶仕女》《天地悠悠》等.其瑰丽多姿、迁想妙得的图式展示,产生了强健的审美张力和丰沛的诗意想象。记得美国的美学家苏珊·郎格曾说过, “艺术家一旦掌握了丰富的符号体系。他所知道的关于人类情感的知识实际上会超过他全部个人的经验。一件艺术品表现的是生活、感情和内在现实的想法。但是它既非直言无隐的又非缄默寡言的感情发泄,它是一种发展了的隐喻。”
  正是为了铸造精神,磨砺修养.他推辞了不少订画与应酬,时常一个人静静地在其“醉楼”画斋中读书,从中国古典名著诗词到历代画论.从西方画史到美术理论等.以吸纳思想养料及精神资源,完善自我修养及知识积淀,广采博取,变汇通融。他还读年画、版画、脸谱、皮影、刺绣等,民间创作的原初性、本真性及纯朴性,常给他意外的惊喜,激活了他的创造灵感。为了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他时常到国内的名山大川采风,到海外的博物馆.美术馆考察。作为海上书画圈中公认的“读书最勤之人”,张桂铭正是以其精神上的取向和修养上的完善最终为当代艺苑树起了一个标杆与参照。斯人远去,风范永存。
其他文献
吴昌硕先生是一代又一代才俊中的佼佼者,安吉这块丰厚的文化土壤上孕育了吴昌硕独特的艺术禀赋和艺术性格。吴昌硕离开故乡以后,四处游访,艰难行径,开阔了他的眼界和胸怀,他在诗、书、画、印各方面绽放出非凡的艺术才华,最后定居于上海,独树风格。最终成为后海派开山代表,近現代承前启后的艺术巨匠。  20世纪初是中国画本体自觉的阶段,吴昌硕以雄强的文化精神、美学追求.开创了全新的艺术境界,被誉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期刊
苏轼(一三〇七——一一〇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一〇五七)进士,曾任凤翔府签判、密州知州、湖州知州、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诗歌题材广泛,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自如豪放,为
期刊
颜真卿(七〇八—七八四,一作七〇九—七八五),宇清臣,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官亚原太守,历迁刑部尚书,太子太师,赠司徒,封鲁国公,谥文忠。唐代书家。少孤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学书。晚以篆意融入真書,字有金石气,独辟蹊径,一改初唐士人风靡二王之积习,雄健豪放,后世书家多以为可与羲,献旧体抗衡。是继王书法后的又一高峰。他的传世书迹极多,《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
期刊
葛兆光先生曾言研究近代史的益处:“一是未经开发的文献还相当多,左右采撷不仅本身就是乐趣,可以多所发现更是让人常常有自豪感:二是近代思想、社会与学术演变的头绪复杂,传统、现代、来方、西方在这里交汇,而越是复杂的历史,解释的空间就越大;三是这段历史一头连着悠久的古代,一头连着自己生活的当代,历史的回忆和想象、当代的观察和体验,都可能在这里参与历史的制作和解释。”葛先生所言确实有其道理,近现代美术的文献
期刊
2017年11月,上海市嘉定博物馆举办了“风雅练川——嘉定明清书画展”,不少珍贵的馆藏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其中明代程嘉燧的画《摹叔明山水图轴》,排在展示的前列,颇为引入瞩目。作为“嘉定四先生”之一的他,祖籍并不在嘉定,但他与嘉定的关系可谓渊远流长。程嘉燧(1565-1643),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明代书画家、诗人。程嘉燧的祖籍是南直隶徽州歙县长翰山,
期刊
我得识苏小松先生,缘于其公子苏文轩兄,他和我是同门好友,自2013年我们一起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徐建融先生研究美术史,转瞬已近五年了。事实上,在认识文轩兄之前,我便在一次画展上观摩过小松先生的山水画作。当时,同好宋元的我,便对这路画风有亲近感。随着与文轩兄逐渐熟悉,我才知道这位苏小松先生竟然是我同门师兄弟的父亲。经其介绍,我便有缘拜会小松先生,慢慢得知他少年时曾随花鸟画大家江寒汀先生的高足蕉
期刊
新年伊始,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和朝仓雕塑馆联合推出“吴昌硕与其时代——苦铁没后90年”特展。这三家文博机构均地处日本东京台东区,而且,前者国立博物馆就在以艺术场馆密集而著称的上野公园近邻,其他两馆也相距不远。  当然,三家联合舉办这样的展览,首先得力于各自丰富的藏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规模之大、藏品之富,自不待言,其中的吴昌硕及其相关藏品,多为收藏家高岛菊次郎、林宗毅以及篆刻家小林斗
期刊
在科举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子希冀通过长年不懈的寒窗苦读,有朝一日中举人、威进士,甚至名列鼎甲,一举威名天下知。如若能登上鼎甲之首,那更是无限的荣光。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十分注重考生的书法水平,尤其是清代的殿试,偏重书法,故而当时的士子们在书法上都接受过非常扎实的训练,这种训练尤其强调馆阁体的书写。但是,获得功名以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书写上不再拘束于馆阁体,开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有
期刊
王敬铭(1667—1721),字丹思,一字未岩,号味闲,今上海嘉定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自幼喜文学,尤嗜诗词书画。康熙四十六年,皇帝南巡,王敬铭献画后称旨,入值畅春园,充武英殿纂修。进士及第后,康熙夸耀说“是朕一手培养出来的”。王敬铭“好义山,后学东坡,间信长吉”,其画取法宋元四家,山水学王原祁,清腴闲远,书卷之气,溢于纸墨,为王原祁四大弟子之一,闻名于世,人称“书画状
期刊
上海图书馆藏有众多明清文人的稿本日记,游记等文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中有一稿本为明末东林士人安希范的游记,这部游记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安希范(1564-1621),字小范,号我素,江苏无锡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后来因为其母亲年老,上书乞归,改任职于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1593)因上《纠辅臣明正邪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其后裔根据其生平遗稿编为《天全堂集》。  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