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英语课的导入方法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m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指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或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能否有效地导入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学法中把课堂导入归纳为“3A”功效,即:arouse,advertise, advance。“arouse”是指通过课堂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于体育运动中的热身运动,所以也被称为warming-up exercises。“advertise”本意为广告,这里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希望能通过导入,使学生快速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advance”是指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进一步促使学生对紧接着的课堂教学内容积极思考。因此,许多教育界人士都纷纷呼吁: “英语教学也需要有效导入”。笔者认为课堂导入的功效不在有无,而在高低。即课堂导入不但要“有效”,更要“高效”。所以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必须要有“高效的导入”。
  许多英语教师也都在各自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求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笔者认为不少导入方法的有效性是不容质疑的,但到底 “有效”到什么程度,如何使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教师高效的导入新课,却值得思考。
  一、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不少教师在探索导入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提问式导入——问题模式固定,目的不明
  提问式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提一些相关的问题导入新课。“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问导入方式,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但课堂提问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或者说只是把提问当成是课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考虑其有效性。
  有一次,笔者碰巧听了本校八年级某教师的两堂英语课。第一课是牛津英语8A Unit 1 Past and Present/Reading(1), 第二课是8A Unit 3 Online Travel /Comic Strip。应该说两课有不同的 topic,不同的Module,也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的,然而该老师均采用相同的提问的方式导入,所提问题是: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ere do you live?...学生对答如流,似乎反应不错。课后我询问了学生,才知道这位老师几乎每堂课都是以这些同样的问题开始,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早已烂熟于心了,所以师生配合得似乎很默契。但是,如果导入的内容总是这样一成不变,学生能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吗?这种导入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多少联系呢?导入的目的是什么呢?有效吗?如果有效,效果有多少呢?
  所以,提问式导入中教师提的问题是关键。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并且提问的方式要多样,才能高效地发挥提问的作用。
  (二)提问式导入——问题脱离实际,无话可说
  教师在提问时不但要有目的性,选择问题时更要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设计有难度梯度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要让学生有话可讲。但是,笔者经常在听课时发现有些英语教师在采用提问式导入时课堂往往出现冷场的情况。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8A Unit 4 A charity show 的 Comic Strip 部分时是这样提问导入的:What will you do if you want to hold a charity show?
  这位老师接连提问了三个学生都没能给出答案,直到第四个学生才勉强给出一个回答:I’ll ask people to donate some money. 接下来提问的学生也都是同样的回答或沉默。老师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思考本课的课题并直接导入新課,引出如:give out leaflets to ask people to donate money; sell books to raise money等短语。但是这位老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对慈善义演本身就是比较陌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有些基础差的学生甚至连charity show 是什么意思都不太理解,更无法回答了。所以,这样的提问导入收效甚微。
  (三)讨论式导入——局面失控
  教育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不是个别学生的发展。导入时采用讨论的方式,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让所有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是,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合适的讨论话题,并且引导讨论的方向。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要有一定的驾驭能力,否则,局面往往会失控。
  有一次,听到一位教师上9A Unit 4 TV programmes Reading的课。这位教师在导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话题:Talk about the TV programmes。由于学生对电视节目非常感兴趣,所以应该有话可讲。结果却出现两种不理想的情况:1.学生不知道相互之间问什么问题,除了问Do you like watching TV?就没下文了。2.有部分学生却有说不完的话,但仔细一听却发现全是中文,连最新的电视连续剧都谈到了,好像在开茶话会。如果老师能明确地示范讨论的内容可能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如:Do you like watching TV?/How long do you spend on TV programmes?/What kinds of TV programmes do you like best/least?Why?/What about you?……
  (四)讨论式导入——讨论时间过短或过长
  在采用讨论式课堂导入时,讨论的时间要恰到好处。时间过短,学生意犹未尽;时间过长,会给人喧宾夺主的感觉,从而导致整堂课无法按时完成。现代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研究发现:在一堂45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思维状态分三个阶段,即思维水平逐渐集中阶段,最佳思维阶段和思维水平逐渐下降阶段。但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很难控制好时间。有一次,笔者听了兄弟学校一位英语教师的一堂公开课,在导入时这位教师设计了3个话题:(1)Say something about Star signs (2)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characteristics (3)Do they match well with each other?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由于讨论的内容太多,大约花了八分钟才结束讨论。然后再让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来讲自己组的讨论情况。又花了七八分钟,结果导致接下来的新授内容上得匆匆忙忙,巩固练习根本没有时间完成。这样的导入就显得冗长、拖沓了。   二、可采用的导入方法
  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利弊。但笔者认为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导入的高效性。以下几点是笔者在尝试进行导入时的一点体会。
  (一)找准切入口,直接导入
  导入冗长拖沓、头重脚轻、主次不分,关键在于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导入的切入点。因此,有效的导入需要教师找准切入口,直奔主题。
  以牛津英语7B Unit 3 Integrated skills为例。本课主要是在学习了road signs 和prepositions of movement 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一些介词和地点名词进行灵活运用。因此,本课的切入点可以确定为马路上的交警指挥站台,路人正在向交警问路。具体安排如下:
  (1)呈现一张交通示意图图片
  (2)发出指令:Work in groups to ask the way. Suppose one of you is a policeman.
  学生在接受指令后,四人一组开始操练:
  A: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Policeman: Walk along the road and cross the road at the traffic lights, you will see it right there.
  B: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 hospital is?
  Policeman:...
  操練结束之后,我发现学生基本上把前面所学的关于问路指路的语言知识都用上了。所以,这样的导入不但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又迅速地导入了“寻宝”的话题。
  这种导入能紧紧围绕主题,找准切入口,简单直入,既扫清了单词障碍又快速地导入了新课,为整堂课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明确目的,巧妙导入
  导入要具有目的性,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导入。
  以 8A Unit 3 Online Travel 的 Comic 部分为例。该课的教学目的是了解电脑的不同用途,引出网上旅游的话题。导入步骤如下:
  (1)呈现一些旅游景点的照片。说: How beautiful the view is! Do you like travelling? What places have you been to?
  (2)呈现教师自己旅游的照片。说:I like travelling ,too. But I have no time. Can you help me solve the problem?
  (3)引出主题:Thank you for your advice. I think it is a good idea to travel online.
  (4)呈现电脑图片,说:But I am not familiar with the computer. Can you tell me what I can use the computer for?...
  这个导入过程简单明确,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明白本课重点。
  (三)活用周围资源,生动导入
  高效的导入应是生动有趣的。要想生动地导入新课,教师要灵活地利用好身边的一切资源,包括实物、图片、影视片段,以及具体的情境等。如讲到shopping这课时,教师可以带一些物品诸如发夹、钱包等进入教室,利用实物可以快速高效地导入新课。
  (四)联系实际,随机导入
  学生总是对那些与他们生活紧密联系而且趣味性强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导入新课。
  如在教学9A Unit2 Colour 时有的教师为引出颜色的话题,动了很多脑子,找了许多颜色的图片甚至动画。但是我就是以自己的一条绿裙子为切入点,由讨论自己裙子的颜色导入新课,简单又高效。
  另外,联系实际还指联系本堂课的实际情况,有时会出现一些备课中没有预料的事情,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教育机智随机生成,灵活导入。
  总之,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而不只是个点缀。教师不但要考虑导入是否有效,还要考虑到其功效的高低。高效的导入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其他文献
早期阅读是幼儿凭借生动形象的画面、相应的语言文字、成年人的语言讲述以及变化丰富的色彩,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这样的训练、学习,能使幼儿能较早地进入良好的阅读状态,从而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在幼儿阶段,开展早期阅读所形成的良性循环,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所以,教师应当唤起幼儿的阅读兴趣,激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愉快地、主动地、持续地学习。如何让幼
忻州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晋西北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忻州市唯一普通本科高校。1997年9月至今,学院每年选派两批本专科学生,每批半年,连续17年派出33批师生共31000多人次,到忻州市
期刊
尽管许多远游的学子赞美过清华倾心过北大,为那些美仑美奂的巍峨学术殿堂所惊叹.但事实上任何一所校园,也未必能代替学子自己心中本土高校的位置.与北京、上海、广东的一些高
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谈谈对主体参与数学课堂模式的认识与体会。  一、以学情定教  1.关注数学知识的生成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下,学生会提出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教师可能难以回答。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就要多考虑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这是我们在传统教学中较少关注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讲多少就讲多少,而“以学定教”正是对这种传统教学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一个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规范判断。构成这一规范判断的前提是对游戏活动价值的认识,是对游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当占有什么样的地位的认识,是对游戏与幼儿教育之间关系的概括,是对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的肯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以教育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要求我们做到“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慢慢减退,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营造氛围,相互吸引  很多老师有这样的困惑:我精益求精,在课堂上花了很多的心思,总想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没想到还是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人,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然而,学生的学业负担依然沉重,学习效率不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动力,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下教师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笔者对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以最大限度的热情投人到学习中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的优势  在数学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语言:符号语言是为了表达得简洁、准确;几何语言是为了表达得形象、直观。正是由于符号语言和几何语言,使得数学教学过程需要完整、准确地传递数学信息,这就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大量的写”和“大量的画”。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式的教学方式中,课堂内容呈现给人的感觉是:速度慢、效率低、质量差。这一直是困扰数学教学的难题。多
数学作为衡量事物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的学科,它的特殊性質和地位,使数学教师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使命。 因而,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老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使学生能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构建出更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得到知识、兴趣、能力等全方位的发展。  一、联系生活,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  教师要注重将现实生活与数学
思维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阶梯”,思维活动是人类所具有的根本活动之一。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知识、探寻解题策略、总结学习方法、反思学习等过程中,都离不开思考分析活动。思维能力已成为当前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构件,成为能力目标培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轻视了教学活动中学生思考分析知识、问题解答等方面的锻炼和实践,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