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来源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7924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本文阐述了德育教学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和组织形式。
  关键词:课堂提问; 基本原则; 组织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针对德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与广大同仁探讨。
  1.有效性原则: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德育课堂教学中,应该是不论进行概念的、定理的教学,还是在为学生进行复习,以至在例题的讲解和对学生作业的核对时,都应在教师的指引、启示下,先让学生自己积极地进行思考,并试作答案;而后再由教师引导着全体同学对这答案进行研讨、评定;最后再由教师总结、明确。而不应该是教师只单纯地讲解,学生只单纯地聆听来进行。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会用辩证思维和辩证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知识转变为“会学”知识。
  2.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的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各章节知识点间的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科学地设计提问内容。教师的"问"要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于一体,教师的“答”要切中要害、精练干脆、无懈可击、准确无误。只有教师“善问”,才能使学生“善学”。 “问”之以理,事半功倍,“问”之不当,事与愿违。所以作为一名德育教师,我们要积极地挖掘教材潜力,科学地运用提问方法,以“问”促教,真正地展现出课堂提问的魅力。
  3.启发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造成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由好奇而达到求知的目的。教学中,把所要解决的问题,不直接讲述给学生,而是先把前提条件交待给学生,然后提出疑问,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经过思考,刨根问底,直到得出结论。这样就把教师的思维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连到一起,经过教师适当的启发诱导,师生共同向一个方向思考,一起去探索、去模拟、去证明、去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适时性原则: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对我们筹划课堂提问是有现实意义的。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反之,学生会对教师的提问无以为答,教师本人也会索然无味。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巧妙地提问,给学生暗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正确答案的途径。教师要尽可能恰当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引而不发,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当学生自己推敲出新知识的结论时,会感到无限的欣慰。
  5.集中性原则: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拥有量,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问题要少而精。要集中体现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忌提问杂乱无章。当然,教学时要提的问题很多,如公式、概念、证明方法、解题过程等。但一定要分清主次,哪些问题该提、哪些问题不该提、哪些问题先提、哪些问题后提,在备课时就要进行统筹安排。否则,如果提的问题太杂太乱,就难以体现自易而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也就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6.针对性原则:课堂提问不要随意进行,不能无病呻吟。教师上课前要进行周密考虑和统筹安排,要对教学内容了然于心,并对学生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不仅要对教学的整体布局反复思考,而且对每一个具体环节也要反复斟酌。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对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做出的反映,要有充分的估计,并事先设计好应对措施。要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由表及里,由近及远地提出问题,诱导学生思考。只有准备充分,课堂提问才能顺畅、自然。
  7.具体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自己设计的问题既突出知识重点,又明确具体。否则空洞无物的提问,只能让学生感到模棱两可,不知所云。创设问题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要有适当的难度并富有启发性,要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中。
  8.适度性原则: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反而破坏了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也不能没有提问。每一个提问后,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对问题考虑的全面周到;另一方面,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科学适度。没有难度或难度太大的问题,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合理地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提问也是这样,它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其效果也是各有千秋。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恰当而有效的提问方式。可以是教师问学生,也可以是学生问教师,还可以是学生问学生,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由自己设法解决。教师应该明确,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创造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片质疑问难的自由天空。
  课堂提问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而不应该简单呆板、一成不变。它或者问而不答,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者步步紧逼、层层追问,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或者于不经意处发出奇问,以激活学生思维;或者在无疑处质疑问难,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强求一致。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作为德育教师,我们更应该不断地钻研课堂提问这一教学艺术,合理地优化教学结构,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9-17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传授知识的工具。教师应该培养起自己对语言感受的灵敏性,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语言; 感受; 灵敏性  The Sensibility of Language Perception  CI Shi-Qing  Abstract: Language is a important means by which
期刊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在信息技术的课标中也明确的规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初中学生他们的计算机知识有限,而计算机的知识又非常的多,更新的也比较快,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他们,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每一节课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跟上计算机的发展及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要想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上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进行合作
期刊
摘 要:深层原因是这些学生因知识,能力的匮乏,导致行为受阻,进而产生自卑情绪,缺乏自信心。塞内加曾说过:“缺乏自信的并不是因为出现了困难,而出现困难倒是因为缺乏信心。”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学生的现状,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自信力。因为自信能战胜一切恐惧,不安和胆怯。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关键词:学困生; 行为受阻; 自卑; 自信  经常有学生问笔者:我为什么要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笔
期刊
假期有幸读到了张晓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意义及制约因素的初步探讨》,该文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并已经被中国知网收录。看过此文,颇有些感慨;多次阅读之后,感慨良久凝聚心头,挥之不去。  我们在拼命地改革教育,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试图找到一条早日复兴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魔杖,早日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成为世界强国。我们的想法是对的,我们的教育改革家也着实辛苦。当我们面对
期刊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6月29日在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从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已有五年多的时间。通过一段时间对新《义务教育法》的认真研读,新《义务教育法》与原来的义务教育法相比较,我感觉新《义务教育法》无论在内容、结构方面,还是在措施、责任方面愈加具体、全面、得力、明了,完全符合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特别是新《义务教育法》在明确义务教育的
期刊
新课改已经进行五年了,如何搞好初中数学的有效课堂教学,一直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现将本人在有效课堂教学方面的一些理解与大家分享。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课堂教学的表现:课堂上教师能自由驾驭课堂,收放自如:要动能动 ,要静能静,要思能思,要看能看,要
期刊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  一、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点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学生学习没兴趣
期刊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平台;课堂提问是一种交流,是师生传递信息的一种渠道,是引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不论教学改革发展到哪一步,都将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目前,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关问题缺乏思考和研究,导致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效果达不到最优化,有的课堂提问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下面就课堂提问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提问的误区  1)
期刊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应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科学的方法,并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的精神、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要要求我们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素质教育; 发现法; 接受法  目前,我国中学物理教学正处于探索,总结和改革之中,本
期刊
【问题发现】  作文难,难作文。恐怕十个教师会有九个教师说作文难教,十个学生会有十个学生说作文难写。  现象一:多数学生写出的作文也非出其口,非出其心,文章的内容枯草乏味,虚话连篇,没有文才可言,学生的作文能力裹足不前,作文教学的瓶颈问题,着实令人担忧。  现象二: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讲的枯燥,学生听的也无兴趣,到头来还是学生无话可说,无言可写。  【问题症结】  教师上课没有激情,阅读训练没有激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