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舒克申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人类情感与思想的敏锐感知,将这個隐藏的世界描绘了出来,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呈现了人类精神的巨大困境。本论文主要分析了舒克申笔下人物的三重精神困境及其根源:堕入物质世界,深受世俗奴役;与他人相互为敌,忍受孤独的痛苦以及对存在的困惑与折磨。
关键词:舒克申;短篇小说;精神;困境
作者简介:姚晔,硕士,长春工程学院研究实习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6--02
舒克申(1929-1974)是苏联著名的作家、电影编导和演员。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十分短暂,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文学评论界的赞赏。普通人平凡的生活下隐藏着太多痛苦与忧愁,隐秘、细腻的情感,深邃、严肃的困惑。舒克申将这个隐藏的世界描绘了出来,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呈现了人类精神的巨大困境。困境中的人们陷入乌托邦的迷雾,跌入孤独的深渊,深受他人与周围世界的中伤,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
一、“此世的诱惑”
在舒克申的短篇小说中有一群人像幽灵一般苟活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妻子送丈夫去巴黎》中的瓦柳莎爱财如命,整日蔑视挖苦只喜欢拉琴唱歌却不会赚钱的丈夫;《我的女婿偷了一车柴》中的老太婆靠着女婿的劳动过活却还把他积攒下来买大衣的钱给女儿买了第二件皮袄,女婿犯错偷了柴,她隐藏起自己跟着占便宜的事实,把女婿告上了法庭……这些无处不在的令人厌恶的财迷让人不禁疑问,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挤进城市,对声色犬马艳羡不已;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了金钱忘记了生活的情趣,抛弃了与爱人的温情。
人类为了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为了掌控自然、主宰周围的世界而发明了科技、金钱,然而如今这些发明却反过来将人奴役,让人受尽它们的蛊惑折磨,使人堕入物质世界而迷失自我。人以自己发明出来的名利、金钱为标准来评断自己的价值,人严肃地对待经济强盛,并疯狂地崇拜它,“人是什么”再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有什么”。有了这个此世的有限的标准,便不会再去思考、渴求无限的东西,甚至害怕去承认无限的存在。这个此世的标准足以让人源源不断的欲望有所依托,让生命的力量找到释放的出口,但当个体彻底堕入物质世界就会变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仿佛感受不到虚空、感受不到迷茫,然而这只不过是尘世表象,没有普世价值作为根基的追求必定会在生命中的某一刻迷失,或许在某个众叛亲离的孤独时刻,或许是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或许就在某个寂静的神秘的冬夜……每个人或许都曾感受到过那种迷失之感,然而大多数人选择了趋乐避苦,融于世俗,任由精神继续沉沦。
在短篇小说《肖像素描——记克尼亚泽夫,一个人和一个公民的一些具体设想》中舒克申塑造了一个怪人,他用七年的时间在八个小本子上记录了自己关于国家的设想。他会抓住一切机会和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有人可以理解他。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农民企图构建一个理想国家的蓝图,这在世俗眼光看来简直是太可笑了。但是他认为自己的创作得不到别人的理解那是因为别人太愚蠢,他如果不抒发自己的思想,脑袋“会紧张得爆裂”。他认为自己应该像斯宾诺莎一样继续坚持创作,因为他是一个思想家。类似的,在《为心脏欢呼》里,科祖林在收音机中听到了心脏移植手术获得成功的消息,大半夜跑到外面鸣枪庆祝;《显微镜》中的木匠安德烈用家里的生活费购买了昂贵的显微镜,为的是要研究抗击病菌的办法。
舒克申塑造的这些人物显然不爱财,甚至不考虑怎么维系生活。如果他们从事的是艺术创作,那么他们可能是审美境界最高层面的艺术家,显然又不是这样。克尼亚泽夫的创作依然是关于伦理层面的思考——国家的构建,社会的运作。从他思考的内容来看,主人公也是一个受社会奴役失却自我的存在。但就生命样态而言,克尼亚泽夫遵从自己的意志,有思考的能力,有独立的追求。尼采认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生命冲动,正是旺盛的生命力才让思想的诞生成为可能。因此,重要的不仅是思想本身,而更是要从思想之中透视到生命力,透视到生存样态,以此来感受到个体生存的生生不息的律动”。由此我们发现,克尼亚泽夫这种企图超越自身生存状态的生命力恰恰是舒克申笔下主人公共同拥有的特点。只是克尼亚泽夫思想的内容是囿于世俗,缺乏超越的。他没有按照世俗规则生活,却将理想寄托于世俗;他的理想其实脱离社会实际,但他自身的价值又渴望得到社会的肯定,这样的矛盾性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尼采认为,传统形而上学努力构建彼岸世界作为规定人存在的根据,而在信仰缺失的时代,由彼岸世界回归到此世的个体却没能实现尼采所倡导的与“本源生命的融合”,反倒难以逃离“此世的诱惑”,由此构成了舒克申短篇小说中人物最大的精神困境之一。
二、孤独与对抗
舒克申笔下主人公的共同点除了前文提到的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孤独的处境。
在作品《孤独》(Одни)中,主人公试图用音乐和共同的回忆去唤起妻子的共鸣,以建立彼此亲近的关系,却终究无法实现;在《沉思》(Думы)中,马特维老人在一个失眠的夜晚突然对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有了新的感悟,他渴望和妻子女儿交流,却始终无法得到同一维度上的理解;而在《我的女婿偷了一车柴》中,主人公维尼亚并不惊讶于岳母把自己送上法庭,因为他认为岳母是个没有文化的村妇,但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律师,一个“有文化”的人会“心平气和地”去说服所有人把自己关到监狱里。这个人的神态深深地刻在主人公的脑海里,每每想起都让他不寒而栗,他突然像被“抛”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对他人、对周围世界的恐惧,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妻子送丈夫去巴黎》中的柯利亚曾经是个快乐潇洒的小伙子,他以为和瓦柳莎结婚就是美好和幸福的开始,可是没多久就发现“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他每天承受着嘲讽甚至谩骂,他绝望地唱道:我的理想并不是一缕青烟,不会在日光下忽然消散;可理想啊,您已含着微笑走过,却没有发现我就在您的身边。科里亚的理想是什么,或许是一个关于幸福生活的理想,或许是关于自由灵魂的理想,或许只是拥有一个心灵美好的爱人的理想。可是在这个爱的荒原,他能感受到的只深入骨髓的有令他恐惧的孤独,于是他在绝望中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萨特认为,由于“上帝不存在了”“人就变得孤苦伶仃了,因为他不论在自己的内心里或者在自身以外,都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一种观点:人需要可以依靠的东西,或者是在自己的内心,或者是在自身以外,如果找不到这种依靠,人就变得孤苦伶仃了。由于信仰的缺失,在内心的依靠已经不再坚定,于是只剩下外在的依靠。而按照存在主义的观点,人与他人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对抗、相互奴役的关系,这种依靠自然也是不稳固的。萨特认为,他人的目光把我僵化为对象、客体,把一个“在世界之中的自在的存在”作为事物中之一物赋与自为。另一方面,他人的目光同时迫使我或多或少地按照他们的看法来判定我自己,这样,在他人的目光下,我的自由消失了,我好像成了主人面前的奴隶。但萨特又认为,我在他人面前也不总是消极被动的物。我对于他人的认识也是在作为对象的他人面前重申我的自由。因此,如果说他人把我当作一个客体、一个物,一种自在的存在,那么我也不会甘心于客体的地位,反过来我也要把他当作一个客体,恢复我的主体性,恢复我作为自为的存在。这样,人与他人之间就成了互为主奴,相互对抗的状态。
我们现在再来看舒克申笔下的人物。妻子儿女对自己的不理解被感知为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审视态度,而渴望被理解是一种企图控制他人思想的变客体为主体的抗争,一切不得实现之后的痛苦构成了人在这场争取自由摆脱奴役的无止境的战争中留下的创伤。而高于世俗情感体验到的深刻的孤独其实是在寻求一种形而上层面的关怀,如果这时得不到救助,人的精神上升就如同在悬崖边缘的一跃,只会坠入无底深渊,甚至只能通过自我毁灭来寻求解脱。舒克申笔下主人公的自杀就是伴随着这样的跳跃,这样的精神转折。站在死亡边缘,人彻底从世俗的世界,“与他人、他物的关系世界”中抽离,回归自身,成为一个觉悟死亡、承担死亡的独立的存在、孤独的存在,这也是舒克申艺术世界中最令人战栗的孤独感。感受到作为个体存在的孤独则构成了舒克申短篇小说中的另一个精神困境。
三、存在的困惑
對于任何一个善于谛视和思索的人来说,真理始终是个诱人的深渊。舒克申也同样是个纵身跃入深渊的艺术家。
在短篇小说《我信仰!》中,感受到精神痛苦的庄稼汉马克西姆去向牧师求助,他想知道“有信仰的人是否也会有精神上的痛苦”。牧师为马克西姆描绘了一幅没有永恒的宇宙图景,并教导他将信仰寄托于生活,而且是“哭泣着狂舞着生活”。无论是牧师坦白的自己的精神痛苦还是最后不明悲喜的舞蹈,都表明牧师自身也对存在充满困惑,深受真理的折磨。在作品《过客》中,舒克申又将主人公置于生命的终点,让他对存在的困惑更加悲痛、凄绝。萨尼亚在临终时哀求、愤恨,可是直到死去都因无法理解存在的奥秘而痛苦不已。这样的“怪人”是不能被周围的人理解的。多数人只对存在怀有好奇,但因愚钝而容易满足,甚至沾沾自喜,只有那些真正用生命进行哲学思考去追寻真理的人始终都被痛苦缠绕。
劳特说,为存在的意义绞尽脑汁的人在受着两种情况的折磨:恶的存在和生存意义的不可理解。萨尼亚将人看作是大自然的徒劳的尝试,马克西姆意识到生命千篇一律周而复始,这些观点本身就带有虚无主义的色彩,笼罩着“存在无意义”的阴霾。人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要往哪去,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面对死亡这必然的结局。人一旦意识到这些问题,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却又不知道如何得救。这就是舒克申描绘的人的最深刻的精神困境。
对存在的困惑是自古就有的,索洛维约夫说,人具有思考这种形而上学问题的需要,我们的意识要求有这种普遍的终极的目的,可时至今日也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更赞同克尔凯郭尔的观点:真理即主观性。但这“不仅令人振奋,而且与此同时让人承担了一种令人敬畏和恐惧的责任”。既然是没有定论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着推断出舒克申艺术世界中对生命存在的认识:首先,生命具有有限性,在时空上人的生命有开始和终结,并且在认识上也恰恰由于其不尽的痛苦和疑惑而体现了人智识的有限性;其次,生命是无意义且无目的的,人不知道生命的来源与去向,要么受到种种奴役,要么在对自由的追求中摆脱一重奴役却陷入另一重困境,甚至堕入虚无。这样的推论或许并不是舒克申真正的哲学观点,他的心中或许还有另外一个理想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舒克申笔下的人物始终未能断绝与彼岸世界的联系,人在此世的理想、在愤懑时的哭诉、在悲痛时的求助,都指向了曾经根植于民族深处的对上帝的信仰。但由于对上帝的怀疑、歪曲以及对上帝的不可认识,他们的追寻、求助都成为徒劳。
参考文献:
[1]R.劳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系统论述》,沈真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2]参考院成纯:《论尼采的生命学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3]V.舒克申著,陈宝辰译,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研究所编译,《苏联当代作家谈创作》,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70页。
[4]L.舍斯托夫:《在约伯的天平上》,董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7页。
[5]参见N.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
[6]黄颂杰,吴晓明,安延明:《萨特其人及其“人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3页。
关键词:舒克申;短篇小说;精神;困境
作者简介:姚晔,硕士,长春工程学院研究实习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6--02
舒克申(1929-1974)是苏联著名的作家、电影编导和演员。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十分短暂,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文学评论界的赞赏。普通人平凡的生活下隐藏着太多痛苦与忧愁,隐秘、细腻的情感,深邃、严肃的困惑。舒克申将这个隐藏的世界描绘了出来,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呈现了人类精神的巨大困境。困境中的人们陷入乌托邦的迷雾,跌入孤独的深渊,深受他人与周围世界的中伤,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
一、“此世的诱惑”
在舒克申的短篇小说中有一群人像幽灵一般苟活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妻子送丈夫去巴黎》中的瓦柳莎爱财如命,整日蔑视挖苦只喜欢拉琴唱歌却不会赚钱的丈夫;《我的女婿偷了一车柴》中的老太婆靠着女婿的劳动过活却还把他积攒下来买大衣的钱给女儿买了第二件皮袄,女婿犯错偷了柴,她隐藏起自己跟着占便宜的事实,把女婿告上了法庭……这些无处不在的令人厌恶的财迷让人不禁疑问,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挤进城市,对声色犬马艳羡不已;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了金钱忘记了生活的情趣,抛弃了与爱人的温情。
人类为了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为了掌控自然、主宰周围的世界而发明了科技、金钱,然而如今这些发明却反过来将人奴役,让人受尽它们的蛊惑折磨,使人堕入物质世界而迷失自我。人以自己发明出来的名利、金钱为标准来评断自己的价值,人严肃地对待经济强盛,并疯狂地崇拜它,“人是什么”再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有什么”。有了这个此世的有限的标准,便不会再去思考、渴求无限的东西,甚至害怕去承认无限的存在。这个此世的标准足以让人源源不断的欲望有所依托,让生命的力量找到释放的出口,但当个体彻底堕入物质世界就会变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仿佛感受不到虚空、感受不到迷茫,然而这只不过是尘世表象,没有普世价值作为根基的追求必定会在生命中的某一刻迷失,或许在某个众叛亲离的孤独时刻,或许是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或许就在某个寂静的神秘的冬夜……每个人或许都曾感受到过那种迷失之感,然而大多数人选择了趋乐避苦,融于世俗,任由精神继续沉沦。
在短篇小说《肖像素描——记克尼亚泽夫,一个人和一个公民的一些具体设想》中舒克申塑造了一个怪人,他用七年的时间在八个小本子上记录了自己关于国家的设想。他会抓住一切机会和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有人可以理解他。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农民企图构建一个理想国家的蓝图,这在世俗眼光看来简直是太可笑了。但是他认为自己的创作得不到别人的理解那是因为别人太愚蠢,他如果不抒发自己的思想,脑袋“会紧张得爆裂”。他认为自己应该像斯宾诺莎一样继续坚持创作,因为他是一个思想家。类似的,在《为心脏欢呼》里,科祖林在收音机中听到了心脏移植手术获得成功的消息,大半夜跑到外面鸣枪庆祝;《显微镜》中的木匠安德烈用家里的生活费购买了昂贵的显微镜,为的是要研究抗击病菌的办法。
舒克申塑造的这些人物显然不爱财,甚至不考虑怎么维系生活。如果他们从事的是艺术创作,那么他们可能是审美境界最高层面的艺术家,显然又不是这样。克尼亚泽夫的创作依然是关于伦理层面的思考——国家的构建,社会的运作。从他思考的内容来看,主人公也是一个受社会奴役失却自我的存在。但就生命样态而言,克尼亚泽夫遵从自己的意志,有思考的能力,有独立的追求。尼采认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生命冲动,正是旺盛的生命力才让思想的诞生成为可能。因此,重要的不仅是思想本身,而更是要从思想之中透视到生命力,透视到生存样态,以此来感受到个体生存的生生不息的律动”。由此我们发现,克尼亚泽夫这种企图超越自身生存状态的生命力恰恰是舒克申笔下主人公共同拥有的特点。只是克尼亚泽夫思想的内容是囿于世俗,缺乏超越的。他没有按照世俗规则生活,却将理想寄托于世俗;他的理想其实脱离社会实际,但他自身的价值又渴望得到社会的肯定,这样的矛盾性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尼采认为,传统形而上学努力构建彼岸世界作为规定人存在的根据,而在信仰缺失的时代,由彼岸世界回归到此世的个体却没能实现尼采所倡导的与“本源生命的融合”,反倒难以逃离“此世的诱惑”,由此构成了舒克申短篇小说中人物最大的精神困境之一。
二、孤独与对抗
舒克申笔下主人公的共同点除了前文提到的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孤独的处境。
在作品《孤独》(Одни)中,主人公试图用音乐和共同的回忆去唤起妻子的共鸣,以建立彼此亲近的关系,却终究无法实现;在《沉思》(Думы)中,马特维老人在一个失眠的夜晚突然对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有了新的感悟,他渴望和妻子女儿交流,却始终无法得到同一维度上的理解;而在《我的女婿偷了一车柴》中,主人公维尼亚并不惊讶于岳母把自己送上法庭,因为他认为岳母是个没有文化的村妇,但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律师,一个“有文化”的人会“心平气和地”去说服所有人把自己关到监狱里。这个人的神态深深地刻在主人公的脑海里,每每想起都让他不寒而栗,他突然像被“抛”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对他人、对周围世界的恐惧,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妻子送丈夫去巴黎》中的柯利亚曾经是个快乐潇洒的小伙子,他以为和瓦柳莎结婚就是美好和幸福的开始,可是没多久就发现“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他每天承受着嘲讽甚至谩骂,他绝望地唱道:我的理想并不是一缕青烟,不会在日光下忽然消散;可理想啊,您已含着微笑走过,却没有发现我就在您的身边。科里亚的理想是什么,或许是一个关于幸福生活的理想,或许是关于自由灵魂的理想,或许只是拥有一个心灵美好的爱人的理想。可是在这个爱的荒原,他能感受到的只深入骨髓的有令他恐惧的孤独,于是他在绝望中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萨特认为,由于“上帝不存在了”“人就变得孤苦伶仃了,因为他不论在自己的内心里或者在自身以外,都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一种观点:人需要可以依靠的东西,或者是在自己的内心,或者是在自身以外,如果找不到这种依靠,人就变得孤苦伶仃了。由于信仰的缺失,在内心的依靠已经不再坚定,于是只剩下外在的依靠。而按照存在主义的观点,人与他人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对抗、相互奴役的关系,这种依靠自然也是不稳固的。萨特认为,他人的目光把我僵化为对象、客体,把一个“在世界之中的自在的存在”作为事物中之一物赋与自为。另一方面,他人的目光同时迫使我或多或少地按照他们的看法来判定我自己,这样,在他人的目光下,我的自由消失了,我好像成了主人面前的奴隶。但萨特又认为,我在他人面前也不总是消极被动的物。我对于他人的认识也是在作为对象的他人面前重申我的自由。因此,如果说他人把我当作一个客体、一个物,一种自在的存在,那么我也不会甘心于客体的地位,反过来我也要把他当作一个客体,恢复我的主体性,恢复我作为自为的存在。这样,人与他人之间就成了互为主奴,相互对抗的状态。
我们现在再来看舒克申笔下的人物。妻子儿女对自己的不理解被感知为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审视态度,而渴望被理解是一种企图控制他人思想的变客体为主体的抗争,一切不得实现之后的痛苦构成了人在这场争取自由摆脱奴役的无止境的战争中留下的创伤。而高于世俗情感体验到的深刻的孤独其实是在寻求一种形而上层面的关怀,如果这时得不到救助,人的精神上升就如同在悬崖边缘的一跃,只会坠入无底深渊,甚至只能通过自我毁灭来寻求解脱。舒克申笔下主人公的自杀就是伴随着这样的跳跃,这样的精神转折。站在死亡边缘,人彻底从世俗的世界,“与他人、他物的关系世界”中抽离,回归自身,成为一个觉悟死亡、承担死亡的独立的存在、孤独的存在,这也是舒克申艺术世界中最令人战栗的孤独感。感受到作为个体存在的孤独则构成了舒克申短篇小说中的另一个精神困境。
三、存在的困惑
對于任何一个善于谛视和思索的人来说,真理始终是个诱人的深渊。舒克申也同样是个纵身跃入深渊的艺术家。
在短篇小说《我信仰!》中,感受到精神痛苦的庄稼汉马克西姆去向牧师求助,他想知道“有信仰的人是否也会有精神上的痛苦”。牧师为马克西姆描绘了一幅没有永恒的宇宙图景,并教导他将信仰寄托于生活,而且是“哭泣着狂舞着生活”。无论是牧师坦白的自己的精神痛苦还是最后不明悲喜的舞蹈,都表明牧师自身也对存在充满困惑,深受真理的折磨。在作品《过客》中,舒克申又将主人公置于生命的终点,让他对存在的困惑更加悲痛、凄绝。萨尼亚在临终时哀求、愤恨,可是直到死去都因无法理解存在的奥秘而痛苦不已。这样的“怪人”是不能被周围的人理解的。多数人只对存在怀有好奇,但因愚钝而容易满足,甚至沾沾自喜,只有那些真正用生命进行哲学思考去追寻真理的人始终都被痛苦缠绕。
劳特说,为存在的意义绞尽脑汁的人在受着两种情况的折磨:恶的存在和生存意义的不可理解。萨尼亚将人看作是大自然的徒劳的尝试,马克西姆意识到生命千篇一律周而复始,这些观点本身就带有虚无主义的色彩,笼罩着“存在无意义”的阴霾。人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要往哪去,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面对死亡这必然的结局。人一旦意识到这些问题,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却又不知道如何得救。这就是舒克申描绘的人的最深刻的精神困境。
对存在的困惑是自古就有的,索洛维约夫说,人具有思考这种形而上学问题的需要,我们的意识要求有这种普遍的终极的目的,可时至今日也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更赞同克尔凯郭尔的观点:真理即主观性。但这“不仅令人振奋,而且与此同时让人承担了一种令人敬畏和恐惧的责任”。既然是没有定论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着推断出舒克申艺术世界中对生命存在的认识:首先,生命具有有限性,在时空上人的生命有开始和终结,并且在认识上也恰恰由于其不尽的痛苦和疑惑而体现了人智识的有限性;其次,生命是无意义且无目的的,人不知道生命的来源与去向,要么受到种种奴役,要么在对自由的追求中摆脱一重奴役却陷入另一重困境,甚至堕入虚无。这样的推论或许并不是舒克申真正的哲学观点,他的心中或许还有另外一个理想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舒克申笔下的人物始终未能断绝与彼岸世界的联系,人在此世的理想、在愤懑时的哭诉、在悲痛时的求助,都指向了曾经根植于民族深处的对上帝的信仰。但由于对上帝的怀疑、歪曲以及对上帝的不可认识,他们的追寻、求助都成为徒劳。
参考文献:
[1]R.劳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系统论述》,沈真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2]参考院成纯:《论尼采的生命学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3]V.舒克申著,陈宝辰译,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研究所编译,《苏联当代作家谈创作》,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70页。
[4]L.舍斯托夫:《在约伯的天平上》,董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7页。
[5]参见N.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
[6]黄颂杰,吴晓明,安延明:《萨特其人及其“人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