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定基准点,静待勃发点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198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今日,在新课改大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明白教学不再是一厢情愿之事,教者心目中要有学生。对于莘莘学子而言,这无疑是期待已久的一大福音。但是,怎样使福音变成现实版的福利,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持续努力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见闻和实践,以李密的《陈情表》为例,谈谈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策略。
  《陈情表》是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至爱亲情”话题的第一篇,它文质兼美,可以说是“言”之典范,“文”之精品。教学重点通常为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讨论质疑中培养探究能力。
  对于《陈情表》教学基准点的选择,各人情况不一样。但是透析其本质,大多是举着“为了学生”大旗的“为了自己”。例如,有教师就将这篇课文的基准点定位于文言字词的梳理,他们振振有词的理由有二:一是本文创作年代距今较远,当代中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难度;二是对文言字词的梳理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必考点,也是学生最应该拿分的点。笔者看来,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一、多方调研,选准教学基准点
  毫无疑问,教学基准点的选择不能单由教师一人像君王一样地进行独断。因为从本质上讲,教师的起点与学生的起点一般不会处于同一层次。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先知先觉者,他们对文本的把握有自己相对丰足的知能背景。如果将基准点选择的权力收为己有,教师的教学工作很容易失利于教学起点,随后会收获一连串的教学不如意。例如,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往往表现为迟钝、木讷,答非所问,或者干脆就是“无言以对”。
  俗话说的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师如果没有进行适度的课前调研,就不能展开得心应手的教学活动。为此,教师必须进行多向度的课前教学调研。
  第一个向度是面向学生的调研,教师要立足即将学习的文本,从中选取一些知识点作为检测题,调查学生的既有学习基础。例如,对《陈情表》中出现的文言字词现象,预先设置一些课前摸底性质的题目。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再决定课堂教学的基准点,而不是自以为是的文言现象“全覆盖”。调查发现学生对文言实词“见、吊、婴、矜、逋、区区”等理解有困难;对宾语前置句“慈父见背”,被动句“刘夙婴疾病”和“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不能准确判断。其实,这一步工作做得好,就能实现学生文本的有效预习,有利于课堂教学起点的精准定位。
  第二个向度的调研是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访谈,习题类的预测毕竟有其局限性,不能十分精准地确定学生的现有基础。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教师需要选择不同层级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精选谈话主题,继而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形成对其基础的准确判断。
  第三个向度的调研是教师对学生前一阶段学习状况的总结。针对班级层面学习的情形以及阶段性测试情况,形成一个总体性的评估,继而为新授课教学基准点的选择提供宏观层面的依据。
  二、多维互动,适时调控延伸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曾大量存在着教师“牵引”学生前行的情形,这当然是不可取的教学手段。因为在教师的“牵引”之下,学生很容易被动地接受教师的预设教学内容,大多只能“囫囵吞枣”式地承受教师的“赐予”。而且从教师教的层面出发,他们也会更多地倾向于将既有的教学设计变成现实。毋庸避讳的是,慵懒近乎于人类的本性,如果不用动多少心思就能将所谓的教学任务完成,恐怕绝大多数教师乐于这样操作。在笔者看来,教师职业的崇高意义就在于对教学工作不投机取巧,不因循守旧,乃至于不厌其烦。为此,为了真正地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必须作为教学的重要一极很有存在感地参与其中。
  首先,教师要拿捏好“导引”的度。“导引”不是“牵引”,教师的“导”旨在“引”进后续的“学”,要力避“越位”现象的出现。例如,就《陈情表》教学而言,教师可在课堂之初设置这样的疑问:“‘表’是一种怎样的文体?作者上‘表’的目的何在?”结合之前所学《出师表》,在再次明晰“表”是臣子给皇帝上的奏章之后,学生很快就知道,这是李密呈现给皇帝的一个特殊奏章,主体目的是“陈情”。给皇帝“陈情”?这很疯狂,但也很能抓住学生继续阅读的心。为此,这样的“导引”就起到了激发学生深度研读文本的兴趣,这就是教师有效的教学参与,是可取的师生互动。
  其次,教师要适时跟进学的进程,就学生的疑惑给予再次“导引”乃至“延伸”。例如,在文本研读过程中,学生理顺了全文的写作思路,但是对其中作者所讲的“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有所不解。又如在讲到“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属”,试图让学生通过抓住一个“且”字来剖析作者心迹时,学生感到犯难。此时,教者就需要及时跟进,补充此文的创作背景以及古人讲求气节一说。一是要让学生明晰作者亡国之臣的特殊身份,二是要让学生深入揣摩当时君王晋武帝实施怀柔政策的真实意图。有了这些背景知识的适度补充,学生对文本所陈之情、陈情之目的都会有更为精准的认知,这样的学习就在师生的适度互动中走向文本意义的深度解读,走向教学目标的高度达成。
  三、多向发散,静心期待勃发点
  在日常教学中,常见这样的现象:在文本讲授最后,教师往往選择进行自我实施的教学总结。这无疑是教学过程“大开”之后的“大合”,曾受到不少同行的称赞。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个“大合”存有不少风险。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学生的思维变成了“聚合”或者“封闭”。
  “聚合”是有必要的,但不应以学生思维的“打结”为代价。相反,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的多向发散。其实,锁死学生的思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谬误,这也是不少人质疑语文课堂教学有无必要的重大由头。就《陈情表》而言,其实质是一封辞官信,但它写得让人为之动容,晋武帝也感慨道:“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不过,教师也可据此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得体地拒绝别人。学生很容易想到“动之以情”,稍后会想到“晓之以理”。这时,教师需要再次现身,引导学生为什么要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之后,笔者就默默等待学生的领悟,当然允许他们开展自行思考之后的讨论。最后,终于等来一个相对理想的答案:“说之以术——以君王之所奉,以己之奉行,说服他。”很明显,这是一个静静等待之后的巨大收获,是学生思维之大勃发。试想,这不正是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目的之所在吗?
  课堂教学是一门内涵深广的艺术,能成为悠游其中的艺术大师,这应该是所有教师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师理应善于选准教学的基准点,适时调控教学过程中的延伸点,最后走向学生思维的多向发散,静待学生思维勃发点的“喷薄而出”。
其他文献
“陌生化”理论源自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是指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偏离或反常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引起人们注意的一种创作手法。“陌生化”能重新唤起人对事物的兴趣,持续激发人对周遭的探索,不断更新人对世界的感受。这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自读文本的认知,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理解文本,完成和文本、和作者的对话,以多元视角拓宽对文本的阅读感受,同时激发其质疑和探究的
期刊
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培养对象,二是培养方法。因此,培养学生“发展素养”是基本途径,落实“立德育人”才是根本任务,怎样把这个根本任务具体化系统化,这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操作层面进行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任务的多向性转化为指向性,其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既是新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又是散文文体教学的追求,通过解读散文之美——语言美、场景美和哲思美,把握文本的
期刊
白居易是中唐诗坛最为璀璨的一颗星。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黑暗的现实主义诗篇,《琵琶行》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叙事诗。在当时,“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此诗主要叙述了一位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段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描写,因为有众多生动形象的比喻而精妙绝伦。《琵琶行》虽然是一首叙事诗,但它在抒情艺术上的高超技艺同样不容忽视。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读懂身
期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当学生又一次诵读起《春江花月夜》这首“孤篇盖全唐”的绝世名篇时,这首诗中所渗透的美便让我浮想联翩,不能自持。记不清是第几次教这首诗,也不知道多少次吟诵它,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美感享受,我会把我的这些体验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和我一起涵泳,一起感動。《春江花月夜》就像一颗硕大的夜明珠,璀璨的光芒散发出的美让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一、
期刊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的确,读书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需要,充实自己的生活。生活经验越丰富,读书的欣赏和理解力也就越深广,也就越能领略书中的真味。然而,这些年,中学生阅读能力偏低却是不争的事实。学生的阅读普遍存在着这些问题:一是阅读量太小,阅读时间明显不足,大部分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有些学生平时几乎不看课外书。二是阅读面狭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久以来,传统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并未从根本上得以变革。普遍存在的现状是,语文教师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反倒成为被动接受的客体。阅读课上,教师往往会根据考点,将一篇完整的文章分解成一道道练习题。学生做完习题后,教师会将参考书或答案上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从字、词、句的理解到文本结构特点、内容要素、语言风格等——转授给学生,学生根据答案记笔记或更正练习。阅读
期刊
《长江三峡》中有丰富的描写内容,作者抓住三峡特点,引经据典,生动描绘,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伟力”。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景色描写赏析,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特色时,能够深入理解作品思想内涵,接受更深刻的教育,提升语言赏析品位,这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一、理清写景方向,初步感知文本意境  《长江三峡》第一段是标准的总领,具有设悬用意,“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伟力所吸引了”,给读者带来遐想,跟随
期刊
《直面苦难》是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其特点当然是哲理性、思辨性、逻辑性。但高中生思维较为欠缺、能力较为薄弱,甚至因为其艰深、晦涩的语言而对阅读兴趣不大。笔者认为,学习哲理散文当然应该理解作者的哲思,但思想是通过语言体现的,哲理散文要上出语文味。我们必须带领学生进入语言的内核,在对语言的辨析中领会思想。  一、以形象的事例理解抽象的哲理  记叙类的文章大多形象鲜明,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件、鲜活典型的人物形象
期刊
文艺有文艺的土壤,教学有教学的根基。如今,网络文学、网络语言、网游文化土壤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语文知识形态。当下的语文教学,如何在品读诵咏美文散文中培养学生对待母语的思维态度,在古诗文中契合时代而培养健全的人格,从文艺作品中审视祖国语言似乎缺少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变革。语文工作者应以怎样的情怀去坚守语文教育的真谛、延续母语生命的责任意识,下面笔者从以下三点进行阐释。  一、语文教育离不开政治情怀  
期刊
费孝通在谈论中西文明交流摄取时说:“美人之美,美己之美;美美互美,世界大同。”大致意思是说:“以他人的文化为美,以自己的文化为美,两种美相互交流融合,世界就会融合。”我们姑且把它套用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古典诗词本体是美的,而教学方式也有一万种美的可能,两种美相互融合,整个古典诗词教学课堂才会类似美的大花园,真正熏陶学生,实现美育价值。  关于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师可以使其与古典诗词蕴含的美相对应。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