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09532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弱势群体的年龄大多处于人生的两端——老人和孩子。这也主要体现他们是生理性弱势群体,这也是我国城镇化加剧所必然造成的结果,这些在人生两端的老人和孩子没有年龄和经济上的优势,他们不管在哪里都需要社会的格外关心和爱护。
  关键词:弱势群体 群众文化 关注关心 真诚服务
  农村弱势群体的自然生理原因和社会变革决定了他们表现出这些具体特征,所以我们针对这一群体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区别性原则。针对弱势群体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地域远近等区别对待,采取灵活多样的服务形式。
  2.主体性原则。尊重弱势群体的主体性,了解他们的切实文化需求,针对他们最迫切需要的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尊重。
  3.便利性原则。再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如果参与不方便,那么群众就不认可,所以一定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及时修改我们的服务内容和形式,以方便高效为原则,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才会有良好的服务效果。
  4.服务性原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的重点是服务。这与我国现在提出改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性政府是一致的。特别针对农村这些弱势群体,服务理念更应时时刻刻绷紧,以群众为中心,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目的,切实搞好农村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服务。
  农村弱势群体的产生是我国当下社会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针对这一群体如何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结合笔者曾在大连市栗子房镇担任文化站长工作多年,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以下几点想法。
  一、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是开展农村弱势群体文化服务的基础。农村公共文化阵地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先决物质条件。阵地建设应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可采取村委会建设与村民自办相结合,在保证每个村建有一定标准的文化活动室的同时,积极扶持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的阵地建设。栗子房镇于2007年在镇人口集中地区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并且针对农村弱势群体,开设了老年人活动室、健身室、留守儿童之家、老年人书画活动室及展厅、电子图书阅览室等,镇文化中心的所有场所向老人和孩子们提供无偿服务,真正为他们建立了一个设施完善的文化乐园。
  二、加强弱势群体文艺骨干队伍建设是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人才准备。任何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人的因素,发挥文化骨干和志愿者带头示范作用能为农村弱势群体文化服务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体制内的管理人员有限,所以需要大量的文化骨干和文化志愿者来协助完成管理、辅导工作。所以在针对弱势群体开展文化服务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和发现他们中的骨干力量,让热心服务的人从事到具体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中。
  三、搞好弱势群体的常态化服务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工作。好的服务应该是持久的、始终如一的,所以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常态开放、服务是我们的基础工作。几年来针对全镇老年人和留守儿童栗子房文化站开展了大量日常服务工作。一年四季每天晚上6点至9点,老年人活动室准时开放,跳健身舞、健身操,老人们尽情享受公共文化权益。星期六日美术、器乐、舞蹈培训室向广大少年儿童免费开放,让留守儿童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如城里一样的艺术教育。
  四、经常开展文体活动,以活动点燃弱势群体的文化参与热情。活动是文化事业的中心工作,也是对弱势群体开展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一项活动的开展,不能简单地让弱势群体参与一下就草草了事,更重要的是要在他们已有的艺术水平基础上有所提高。2009年、2011年栗子房镇举办了两届全镇秧歌大赛,在举办比赛的前两个月,镇文化站要求每一个村派文体骨干到镇文化中心,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普及推广新式广场秧歌,再由他们回到每个村向中老年人进行教授普及。通过这样的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全镇中老年人秧歌的水平,新式的舞蹈动作和表演形式让他们参与秧歌健身的热情空前高涨,取得了极好的效果。青少年绘画、书法比赛、中老年人乒乓球、象棋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每年轮番开展,尽量让每一个想参与文化活动的弱势群体成员都有均等的机会来表现。
  五、利用各種社会力量组建各类弱势群体服务组织。组织建设是一些工作得以开展的有效途径,可以把一些零散的弱势群体组织起来,通过组织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文化服务。栗子房镇文化站通过与全镇各村级村民委员会沟通协调,成立了20个老年人协会,通过协会为他们发放健康常识资料,培训健身骨干,投放老年健身设备等。在中小学对全镇留守儿童进行统计摸底,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请各类民间艺人及专业教师对他们进行免费辅导。
  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需我们全社会每要一个人用爱心、用真诚去关心、去关注的群体。我们现在针对他们的文化服务还远远不够,像一些居住比较偏远的老人和孩子还享受不到应有的文化权益;我们的资金投入和业务能力还有很大差距,一些适合他们参与的项目,如:老年人合唱队等开展不起来,这都是我们今后工作应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庄河市文化与传媒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八路军军政杂志》作为八路军政治部的机关刊物,在抗战相持阶段是我党政治、军事动态的重要阵地,他的通讯文章在战争叙事中细致体现了人性的书写,在战争语境下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八路军军政杂志 通讯 战争叙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由此打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心,坚持抗战,继续巩固并扩大全国统一战线的力量,不断克服困难,防御敌人的进攻,
期刊
读书读书,彼时常以为,读书不过是读万卷书。而今年岁过,阅历增,感悟渐变。方觉“书”有三读:一读万卷书,二读各色人,三读世间万物。倘若能左手万卷诗书,右手各色人生,胸怀世间万物。会不会就能通透有灵?  曾有幸游过一回梦里水鄉,试过枕水江南。在乌镇,一个细雨如丝的日暮,一处狭窄回廊里,闲立听穿堂而过的风声,转身欲去,忽见木匾上书“晴耕雨读”。一瞬间,过往诗书跃现,又忆起:  日丽风和,昼出耘田夜绩麻,
期刊
《教育:一场惊人的旅行》一书,记录史金霞老师作为一位家长、一名教师以及自己的成长史,这三种角色的成长历程都给了我莫大的启发,很值得我去品味和深思。  近年来,颇为附庸风雅。每逢假期,总会争取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人物景观拍了无数照片,朋友圈也频频分享。亲朋好友閑唠时也常会谈及“你们去哪里旅游”,“那里怎么样?”何谓“旅游”?顾名思义,当然是出门游玩,或是与家人,或是与朋友三五为伴、说说笑笑,游览景点
期刊
人潮人海中,她如此平凡,如一树绿绿的叶,在无声无息中装饰着春天的梦;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时间如流水,从教17年,她始终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视为自身遵循的教育理念,她始终保持初心。她对于自己的岗位有着清晰的认知,并未将自身当做教学的主体,而是视己为引路人,为学生指明方向。她以火热的心、无尽的爱、埋头的干、使劲的拼,为学生创造
期刊
摘要:这篇论文对女作家凌叔华的代表性短篇小说《绣枕》和《酒后》进行了对比阅读,重点分析大小姐和采苕这一“旧”一“新”两个女性形象,考查凌叔华写作中女性意识沉浮的内在冲突。以期这种动摇和彷徨里,探寻到五四之女作家笔下关于妇女觉醒和解放的真实面相。  关键词:凌叔华 绣枕 酒后 女性书写  一、引言  凌叔华是五四一代重要的女作家之一,有人称她是 “中国的曼殊菲尔”,也有人对她 “资产阶级有闲夫人”的
期刊
摘要: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主体叙事部分前后三次写到母亲的哭,不仅写出了母亲的精神品格,而且表达母亲教子、维护家庭团结、捍卫清白的方法、手段和艺术,同时感受母亲矛盾时的悲苦、无助与无奈。“哭”是表象,“苦”是本质,“爱”是核心。  关键词:《我的母亲》 三哭 文本探微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于16岁光绪十五年(1889)嫁给大她32岁的胡铁花,23岁时便成了寡妇,胡适时年3岁。而冯顺弟是胡铁花的第三任
期刊
摘要:藏书票艺术是文化的产物,人文精神的彰显和价值观的传达为藏书票艺术增添了无穷魅力,更是藏书票艺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藏书票表现内容、价值观等问题进行阐述,将藏书票研究放在与书籍、与文化、与人的精神世界的联系中考查,试图引发对藏书票“中国精神”等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藏书票 人文 价值观  从藏书票文化发展史来看,藏书票不仅是一种版画艺术表现形式,还是一件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这种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是所有的文化中最具稳定性和影响力的因素,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每个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西藏地区也不例外,深入挖掘西藏传统文化,开发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能够有效地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有效思考、寻求合作的动机,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体验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驱动学生保护西藏传统文化的意识。  关键词:西藏传统文化 校本课程 开
期刊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确实如此,只要我们睁大眼睛,生活中处处是美,处处是微笑!  早晨7点35分,我来到了学校。停好车,就走向操场,进行每天例行的操场漫步。虽然是4月,太阳已早早升起,但还是有点凉意,我不禁把风衣的扣子扣紧了。  学生们吃完早餐,三三两两穿过操场,往教室去了。看着这一群充满朝气的孩子,心里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暖暖的。我边漫步,边思考
期刊
摘要:《论语》有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已提出了道德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教育最为重要的部分。如今,随着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德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命题。本文就传统文化在班主任德育建设中的渗透进行探究,以期为班主任德育工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德育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