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单元要素“自能”写好景物变化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007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想让学生“自能”写出一篇精彩的写景文章,就要先使其学会“自能”写好景物的变化。要写好景物的变化,除了要积累素材,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方法,笔者将此简要概括为十二字口诀:善用眼,勤于思,巧融情,言有序。
  【关键词】自能;景物变化;善用眼;勤于思;巧融情;言有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193-02
  如何指导五年级学生在习作中学会“自能”写好景物的变化,是新部编版教材五年纪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教学目标,也是该单元最大的教学难点。下面笔者结合该单元的四篇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具体阐述写好景物变化的方法。
  一、善用眼
  (一)选好角度,定点观察
  所谓定点观察,就是在观察某一具体事物的时候,站在固定的位置上。采用这种方法,先要做的就是选取适合的观察点,从选取的观察点出发,像摄影时的特写镜头一样,聚焦目标,把所要观察的景物限定在特定的时空之中,从所选的观察点依次有序观察。采用定点观察描写,不仅可以给读者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更能把所看到的景物变化描写得个性鲜明、独具特色。
  如在《鸟的天堂》中,巴金就以船头为观察点,目光伴随船身的渐渐靠近而聚焦到大榕树的长势上,从形态上对其细致观察,终于看清了大榕树的真实面貌:枝干不计其数,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卧在水面上一般……”。正是由于作者巴金从头到尾都将观察视角定位在大榕树上,所以他才能细致看到榕树根、枝、叶的颜色、形状、位置,才能从外形描写入手,真实生动地将其蓬勃的生机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移步换景,动点观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时,由于选取角度的不同、观察点的不同,看到的景物样貌、触发的情思自然也就异彩纷呈。因此,在描写景物时,动点观察法也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所谓动点观察法就是在观察同一种景物时,连续不断且有序地变换观察位置,力求从多个角度观察、了解该景物的不同形态及色彩,这种方法又称“移步换景法”。采用这样的观察方法,不仅能够将景物的形状、神采描摹出来,更能使景物变化更加鲜明,从而抓住读者的眼球[1]。
  如《月迹》一课中,对于月亮会在哪里,孩子们不能一下子知道,所以他们的观察点随着月亮移动的轨迹不断变化。他们追随月亮的踪迹,立足于院内,驻足于院外,站在河船边,行走于河的上湾、下湾,甚至以同伴的眼睛为观察点,寻找月亮。经过多角度找寻后,他们恍然大悟:“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正是这样多角度的观察,作者才能从不同角度细致地描绘出月光的娇美以及孩子们的纯真可爱。
  (三)抓住特点,对比观察
  如《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中,一开始作者便发现“春天的美是黎明”。指出天空的变化是“鱼肚白—染上红晕—飘着红紫”,点明东方天空的颜色随着时间在“变”。(总结为“色变”之美)
  接着写夏季的美是“夜晚”。指出夏夜是一种“漆黑的美”,体现在“萤火虫在夜晚的翩翩舞蹈”和“细雨蒙蒙夜晚”映着夜色的朦胧微光两相对比,而显得异常迷人。(总结为“光感相映”之美)
  然后“秋天最美的是黄昏”。把“夕阳中的归鸦”视作“出门在外匆匆回家的归客”。作者还感动于“大雁成群结队在天空比翼高飞”,连同“夜幕降临,风和着虫鸣的声音”也觉心旷神怡。(总结为“物动”之美)
  最后“冬天最美的是清晨”。无论是落雪的早晨,还是“无雪有霜”的早晨都令人感觉美丽温馨。在冬天“生起熊熊炭火、手捧暖烘烘的火盆穿越走廊”,这般暖意融融的心情和寒冷的冬晨相映成趣。(总结为火与雪的动静结合、颜色对比鲜明之美)
  作者通过对四季景物的细致观察与比较,抓住了四季景物的变化特点,写出了四季景物变化之中的不同美。字里行间不仅渗透了作者对大自然及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让读者感悟到了在细致观察的背后,作者那善于体验生活的高雅情趣。
  二、勤于思
  (一)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在描写景物时,一味地静态描写或是动态描写,都不能将景物的变化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所以就需要在描写时,学会动静结合,抓住景物的色彩、外形、神韵等来展现静态之美;扣住它的动作、声响、神态等,将它动态的传神鲜活之美展现出来,感染读者。
  如《山居秋暝》的三四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与“流”,一静一动,一上一下之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此时此刻,诗人的心境,仿佛被这静止的月光、流动的清泉洗礼了一般,提笔写下了这纯美清澈的诗句。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好景物变化时,要尽量鼓励学生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入手,相互交融,写好景物的变化之美。
  (二)结合实际,展开联想
  丰富的想象,是让文章插上翅膀的“灵丹妙药”。生活中,多数的景物是静止的,若仅仅把看到的样貌细致描写出来,读着便觉索然无味,要是加上一些想象,它就会拥有色彩,具备生命活力。
  如在《月迹》一课中,作者大胆想象,把月亮当作人来写,寥寥数筆就勾勒出月的踪迹:“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爬着那竹帘格儿……”。作者想象那“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这样美妙的描写,既增强了散文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又让童心的描写显得传神、逼真。
  三、巧融情
  所谓“巧融情”,就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景物的描写当中去。不光要把景物的外在之美写出来,更要把自己看到景物时的一些真实的情感融入进去,让自己心中的“情语”与看到的“景语”融合在一起,达到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若纯粹地描写景物,缺乏感情色彩的注入,描写便显得苍白无力。
  四、言有序
  再好的佳作,如果没有序,也会变得杂乱无章。因此在描写景物变化时,也要讲究描写有序,可以根据需要,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多种顺序来写,让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如《四季之美》是按时间顺序写的,《鸟的天堂》是按游览顺序及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月迹》是围绕“盼月—寻月—议月”的顺序展开。这般有顺序的景物变化描写,不仅能使文章主题分明、层次清晰,还能更好地表情达意。
  总之,在描写景物变化时,要让学生掌握方法,激发其内在的“自能”,善用眼,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勤于思,依据眼前景物展开合理联想;巧融情,在描写时融入自己真实的情感;言有序,把景物的变化有条理地叙述。当然,运用这些方法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养成阅读中“自能”摘录妙词佳句的好习惯。只有拥有丰富的词汇储备,才能随心所欲地将看到的景色变化描绘出来。
  【参考文献】
  [1]刁秀兰.小学语文课堂中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名师在
  线,20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中考区域地理复习”可以通过线上项目化学习方案进行。要结合具体学情,基于课程标准制定学习目标,在对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人地观念等关键问题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结合历年中考真题,设计适合学生的导学案,进而规划项目化学习的整体方案,然后通过学生线下自主学习、线上教学互动,教师对疑难问题讲解,以及线上平台测试反馈等手段评价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最终达成“区域地理复习”项目化学习的目的
期刊
【摘 要】开展阅读教学,能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加深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通过有效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要通过提供阅读平台和指导阅读技巧,助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用灵动的文字滋养有趣的灵魂。  【关键词】语文阅读;指导策略;品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179-02  新课标指
期刊
【摘 要】作为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学生,只有在大学阶段里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引领,刻苦学习国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未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语文教师。学校层面,应树立科学教育理念,重视国学教育,并加大经费投入,培养专门的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国学培养课程的占比;创设国学学习的浓厚氛围。教师教学层面,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国学及人文素养;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地整合运用现行教材,落实核心素养以及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是语文教学课堂改革的迫切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本文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一课为例,浅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创造性地整合运用教材。  【关键词】创造性;整合运用;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191-02  
期刊
【摘 要】赏识教育是教师对学生行为过程与行为结果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是肯定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途径。赏识教育可以有效促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效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英语。  【关键词】小学英语;赏识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
期刊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要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加强创新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本文结合实例,着重探究部编版小学语文课后练习题的使用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练习题;使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
期刊
【摘 要】小学是语言学习的最佳阶段,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其基本交际能力除了要发音准确清晰之外,还应养成遣词造句符合汉语的交际习惯。尤其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口语更是学生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因而,口语交际教育应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本文将简述口语交际教学的特征,分析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教学;口语交
期刊
【摘 要】童话是一种纯真的文学艺术,是促进儿童思想发展的源泉。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扣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线,利用童话习作教学、童话群文阅读、童话课外阅读、童话内涵挖掘等方式,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根据具体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过程,对如何利用童话教学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有效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开展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时,教师采取梳理文本主线、补白文本等教学策略,在真实的主题语境中建构语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对话教学;教学主线;真实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182-02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图文并茂的对话学
期刊
【摘 要】社会情感能力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基础。负面情绪即垃圾类情绪,会影响小学生的判断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甚至会导致严重的情感障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需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列五书池学校设立了“情感垃圾银行”,通过分类情绪、置换垃圾、储蓄绿色等系列活动,建构了个人、班级、学校三级情感垃圾的收集与转化体系,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社会情感能力;情感垃圾;收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