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长忧思:基于青年亚文化的考察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6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年亚文化的蔓延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高校要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积极回应青年亚文化的冲击,有机地将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起来,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兼顾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要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冲击;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各类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不同的社会思潮不断地向社会大众兜售自己的内容体系和价值主张。在这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场域中,大学生往往根据自身的喜恶、当前生活的需要或者自身对社会现象的评价,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选取某个文化片段,以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内容,彰显青年群体的个性和观念,这种文化被称为青年亚文化。
  一、青年亚文化时代表征
  要准确理解青年亚文化,首先就得明确亚文化的基本内涵。亚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亚文化主要是指与主流价值观念、文化主张、生活方式相对比,处于次要从属地位的文化,有时候也被称为次文化。狭义的亚文化在使用的时候就已经附带了价值判断的色彩,专指不良的亚文化,用以描述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相背离的文化观念、价值主张以及行为方式。本文所使用的亚文化,是指狭义上的亚文化概念。
  亚文化根据思想主张、传播受众、产生地域、发展历程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而青年亚文化主要是指20世纪6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的社会文化形态。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的主张和利益。这些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与成人世界所推崇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两者之间直接发生对抗。青少年与成人世界发生冲突,青少年往往是处于劣势地位,被迫孤立和边缘化,而青年亚文化则是在这种场景中悄然崛起的。因此毫无疑问,于主流文化、权威文化而言,青年亚文化是具有颠覆性、批判性和破坏性的。青年亚文化自兴起以来,所主张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不断更迭,承载内容的媒介也在更新换代。就思想主张来看,青年亚文化已经不再体现为当初的纯粹张扬个性,背叛主流文化,而更多地体现在“哈韩”、“哈日”的外国文化崇拜,“杜甫很忙”的文化恶搞。而从传播媒介来看,青年亚文化近年来借助新媒体的“东风”,从以前的服饰、流行歌曲等可触表现形式向虚拟的社会空间“进军”,在网络、手机、微博等平台上迅速蔓延开来。
  二、青年亚文化:大学生成长的桎梏
  (一)弱化大学生的民族身份意识
  青年亚文化很重要的主张就是不同国家流行文化之间的相互效仿和学习,从鸟叔的“江南Style”再到越南的“痒痒舞”,来自世界各地的潮流在大学生群体中川流不息。青年亚文化在带领大学生接触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观念、潮流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弱化大学生的民族身份意识。这是因为,“任何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不承载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是不存在的。”当大学生在“享用”青年亚文化,模仿别国生活方式的时候,也是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支撑这种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背后的意识形态,成为了大学生民族身份意识的确立和巩固的阻滞因素。
  一方面,青年亚文化不断抹煞大学生关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鼓吹“文化无国界,潮流就行”的理念,着力削弱大学生的民族身份归属感。受到青年亚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在辨析、评价、选择文化的时候,更加注重是否流行、是否刺激等因素,而不会去洞察青年亚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源流。换言之,青年亚文化虽然缩短了大学生与各种文化潮流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淡化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疏远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情感。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身份建构的首要前提。大学生没有对民族文化培养起情感,大学生关于民族身份的意识建构也就无从说起。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剧烈充斥大学生的生活周遭,挤压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青年群体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痴迷于追寻事物表面上的不断翻新。”流行文化与民族文化相比较,流行文化更加新奇与直观,更能抢夺大学生的眼球,吸引大学生参与到这股潮流中去。青年亚文化在大学生的生活周遭无孔不入,致使民族文化很难去推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血脉进行仔细地回溯审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被青年亚文化所“侵略”,他们每天接触的都是瞬时性、表面化的文化信息,自然很少会去思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本源性命题。换言之,民族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面临遮蔽,导致他们很难建立起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民族身份的荣誉感。
  (二)淡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相应的政治制度的反映。”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归属感和自觉行动力。而青年亚文化在大学校园的蔓延,一定程度上正动摇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和情感。
  青年亚文化倡导大学生与潮流文化“为伍”,尽可能地张扬个性,而对于主流意识形态,青年亚文化“漠不关心”,政治淡化的色彩相当明显。这样一来,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在文化观念认同、生活方式选择上以及政治制度认知上只关注个人感受和流行程度,而不会去理会其中深层的文化价值和政治意义。当面对外国接踵而来的文化攻势,他们不会去思考其中是否深藏着除文化交流之外的意识形态渗透,也不会去思考这种文化模式与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是否存在冲突,而仅仅是以“我的感觉”和“是否流行”作为追随与否的标准。这种“不问政治,只谈风月”的做法往往导致大学生被外国的意识形态渗透而不自知,进而疏远甚至排斥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实,这种情况可以从当前大学生盲目追求留学,高呼“哈韩”、“哈日”、“哈美”的口号,甚至在政治观念、国家制度、文化价值等评判上唯西方马首是瞻,盲目地认为“西方的月亮更圆”等现象中便可见一斑。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打着“政治无涉”的青年亚文化的冲击下,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界限,淡化对本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和认可,而这种情况无论对大学生的成长还是国家的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大学生不了解主流意识形态,自然就谈不上认同或者践行。在杂乱交错的观念面前,他们就无法准确地判断什么价值观念是科学准确的,什么生活方式是应该积极拒斥的,对主流意识形态缺乏认同的现象相当明显。   (三)助长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倾向
  青年亚文化强调大学生追随自我的感受,专注当前的享乐,最大限度标榜自我的个性,释放当前的欲望。“我的感觉最重要,我的享乐最关键”的信条既是青年亚文化理论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青年亚文化能够如此广范围、深层次地将大学生吸纳到自己旗下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快速生长和生活方式系统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总是努力寻找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独特标志,努力标榜可以将自己与成人世界区分开来的行为或者特征。因此,青年亚文化这种关注自我感受与需求的观点与大学生渴望独立、渴望发出自己声音的心理特征是不谋而合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青年亚文化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如此快速地蔓延。
  青年亚文化鼓励大学生要关注自己的真实想法,鼓励他们要敢于表达自己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青年亚文化的过度发展导致大学生只是专注自己,忽视他人,不关注社会等极端个人主义的精神状态却是相当有害的。青年亚文化的过度扩散或者说泛滥,导致了大学生习惯遗忘自身肩上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将人生价值、社会奉献等与他人密切关联的命题抛之脑后。当面对社会为大学生设定的各种责任,面对社会主流的崇高价值观,大学生想到的不是如何将小我与大我有机结合起来,而是产生与我无关的心理,对这些社会责任加以排斥。其实,这是因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亚文化的不断“冲洗”下,他们只看见自己,只知道自己的感受,只考虑如何发展自己,而不会或者说不愿意去关注别人的想法以及需求。在面对各种行为选择或者各类社会责任承担的时候,他们更愿意高呼“只要能享受快乐,哪管他洪水滔天”,个人主义的味道相当浓烈。
  三、校园文化建设:消解青年亚文化的利器
  (一)坚持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创新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最主要场所,也是青年亚文化“进攻”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有力有效地回应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所带来的干扰,就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大学生身处于大学校园之中便能够感受到先进文化和科学价值观念的引导。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引优秀民族文化的“活水”厚实校园文化的底蕴,筑牢抵制青年亚文化的“城墙”。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体现校园文化的风格,突显校园文化较之青年亚文化的优势,不可能是在空中楼阁中进行的,必须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统一起来。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重民族文化中教育资源的挖掘,让大学生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强化自身民族身份的自豪感。就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例,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一站到底”历史知识竞赛、“我读传统”征文比赛,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进而理解热爱民族文化,尊重珍视自我的民族身份。另一方面,高校还必须将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有机融汇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之中,用时代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的生机活力。高校要注重以时代精神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有时代感、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特色鲜明,与时俱进,富有活力就能很好地转移大学生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的视线,弱化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二)坚持主旋律与尊重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大学生如此为青年亚文化“痴狂”,究其原因就在于青年亚文化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学生新奇直观的心理需求。高校应认清楚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又要强调尊重多样性,积极与青年亚文化“争夺”大学生的注意力。首先,高校必须在稳定的基础上唱响校园文化主旋律。高校必须坚持以昂扬向上的理论武装人,提升大学生抵抗青年亚文化的“免疫力”;以健康科学的舆论引导人,铲除青年亚文化在高校蔓延传播的“土壤”;以积极正面的文化产品鼓舞人,激发大学生学习先进文化的持续动力。其次,高校应该在多样性的指引下注入校园文化的活力。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形式多样、新鲜生动的活动方式强化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信心和信念。大学生坚定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了健康积极的的价值旨向,青年亚文化的生存空间也自然被挤压。要让大学生更好地关注校园文化,从校园文化的内涵中明确科学的价值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校园文化主旋律与文化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就不可或缺。
  (三)坚持理论引导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
  高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消解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仅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还要坚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高校通过社会实践,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将小我与大我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积极拒斥青年亚文化个人主义的侵蚀,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第一,高校鼓励大学生“走出去,受教育”,在行动体验中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避免青年亚文化的“诱惑”,应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形成长期性、稳定性的活动机制。高校可以创造性地利用当地企事业单位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在锻炼教育中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进而能更加清晰分辨出青年亚文化个人主义的错误所在。第二,高校应积极搭建志愿服务的平台,让大学生在公益服务中自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换言之,也就是通过志愿服务激浊扬清,提升大学生对青年亚文化的抵抗力。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就是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打牢重要的人才基础。随着青年亚文化的不断蔓延,高校应该善于勤于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清除青年亚文化生长的土壤,截断传播的渠道,消解已造成的消极影响,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逐步深入,关于中学学生课堂高效性和有效性的探讨愈发重要,中学是学生重要求学阶段,培养正确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针对数学课堂他的高效性学习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课堂教学  一、通过“问题”,引发思考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学生思维开端,探索学习的动力。所谓问题教学法,即以问题为教学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今中国经济改革和教育改革的飞速发展,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模式与之前相比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极其重要。它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工作方法。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有了重大发展。继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强国战略,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近几年来的继续教育实施实践的成果来看,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和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继续教育面临真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有严峻的考验。本文对我国现有继续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思路,保证继续教育在新
期刊
【摘 要】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本文论述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如何提高独立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平衡“入”和“出”的关系已成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的关注焦点。因此,笔者分析独立学院教师和学生的特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的现状,引入体验式教学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就业寻找良
期刊
【摘 要】来华留学生作为逐渐壮大的群体正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因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他们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顾虑。本文以在江西师大学习的留学生文研究对象,分析了来华留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交际顾虑以及抑制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交际顾虑;跨文化适应  留学生作为迅速壮大的群体,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语言的交际活动中,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同
期刊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的,其实不然,对于天真浪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分析,不论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是学校、家庭环境对学生自身兴趣的影响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也是在教师。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课  一、要有
期刊
【摘 要】怎样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呢?学生学案式预习和引导创新自主合作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有效性的主要途径。体现学生主体意识为重点的“小组合作学习”被运用到课堂教学,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了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有效地丰富教学形式,提升了教学效率,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学核心理念。  【关键词】引导、创新、自主合作、有效性、智能提高  学习历史科学的核心要素,是准确把握真实的历
期刊
【摘 要】根据小学写字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明确目标、激发兴趣、学会方法、注重评价四个方面讲述了小学写字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关键词】写字教学;方法;目标;兴趣;评价  写字教学是一项“硬功夫”,需要足够的时间持之以恒地训练,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给写字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写字,乐于写字呢?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根
期刊
【摘 要】反思是每一个数学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因为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其有助于帮助数学教师将理论落实于实践,是数学教学由经验走向合理的重要步骤。在反思中才能发现问题,然后才能找准自身发展的切入点,进而在反思取得进步。数学教学其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教学的相关内容、学生活动及其学习的过程等,途径则主要为数学教学后记的撰写、分析和行动研究等。  【关键词】思维;反思
期刊
【摘 要】针对当前我国职业类院校英语阅读教学及学生翻译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构成学生英汉翻译能力的基本要素及翻译能力发展模式,在新时期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职业外语改革理念指导下,本文提出系统提高高职学生英汉翻译能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外语;英汉翻译能力;工学结合  一、高职学生翻译能力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普通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