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摩门教徒的创新大师:克里斯滕森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ei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M.Christensen)是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创新理论大师,与哈佛商学院的同事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约翰·科特(John P.Kotter)等年轻新秀相比,克里斯滕森成名要稍晚一些。波特在32岁时,就荣升哈佛大学的“大学教授”,科特在33岁时亦成为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而克里斯滕森则“三年不鸣,一鸣惊人”。默默耕耘多年后,1995年,43岁的克里斯滕森提出了享誉世界的“破坏性创新”理论,从此一举成名,身价飙升,至今仍异常活跃。
  克里斯滕森在学术上是名人,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位顾家的丈夫,一位慈祥的父亲,一位友善的邻居,一位虔诚的摩门教徒。
  1952年4月6日,克里斯滕森出生于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saltLakeCity),在八个子女中,他排行老二。这是一个普通的摩门教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摩门教徒。摩门教的正式的称呼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The Church of Jesus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由约瑟夫·斯密(Joseph Smith)创立于19世纪早期,同天主教、新教不同的是,摩门教徒除了信《圣经》外,还信《摩门经》(TheBook of Mormon),这正是其得名的由来。在正统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眼中,摩门教显然属于边缘教会,更有甚者视其为邪教。这在一定程度上同“一夫多妻”制而引起的历史误会有关。摩门教会先知约瑟夫·斯密有多个妻子,在其制定的教规中允许实行一夫多妻制。由于一夫多妻制的存在,美国联邦政府同摩门教会的摩擦不断,甚至发生过武装冲突。1879年1月6日,美国联邦法院通过对“雷诺德诉美利坚合众国”一案的审理,裁定宪法第一修正案不保护一夫多妻制,从而划定了婚姻同宗教信仰自由的界限。此后虽然摩门教徒同政府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但大势已不可阻止。1890年,在各方的压力下,摩门教会宣布不再实行一夫多妻制。然而,极少数极端摩门教派并不承认这一决定,所以,在美国,一夫多妻制的残余,至今仍偶尔登诸报端。
  犹如1620年“五月花号”上的35名分离派清教徒来到美洲大陆一样,1847年夏天,约瑟夫·斯密的继承人杨百翰(Brigham Young)率领一批摩门教徒,怀着对上帝的信仰和寻找理想中宗教净土的热情,来到了落基山区的一片不毛之地,并在这里建设自己的宗教乐园,即现在的盐湖城。当时,摩门教徒无疑属于少数,所以他们遵从上帝的教诲,“特别重视家庭”,主张多生育子女。如今,世界上的摩门教徒已超过1200万,且多数分布于美国之外,然而盐湖城仍为摩门教会总部所在地,并且,60%以上的盐湖城现有居民仍为摩门教徒。为了传播他们的宗教理想,1875年,74岁的杨百翰创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大学——杨百翰大学(BrighamYoungUniversity)。如今,杨百翰大学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教会大学,97%的学生为摩门教徒,商科(尤其是会计)更是久负盛名。因为杨百翰大学隶属于摩门教会,所以校规较严,学生在入学之初,就需要同学校签订一份协议,包括不吸烟、不饮酒、不吸毒甚至不喝咖啡和茶,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声誉,2010年,杨百翰大学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周刊评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大学。按照教会和学校的传统,80%以上的学生,都会在第一学年结束之后,出外进行义务传教(男生两年,女生一年)。
  克里斯滕森生长于有着浓厚宗教氛围的环境中,摩门教的教规和信仰,塑造了他的行为方式,构成了他的生活内容,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1970年,出身普通摩门教家庭的克里斯滕森进入杨百翰大学商学院学习经济学。此时,18岁的克里斯滕森身高已经达到2.06米,成为杨百翰大学篮球队成员,并曾经代表学校参加美国大学篮球联赛。第一学年结束后,克里斯滕森按照摩门教会的传统,踏上了出外传教的旅程。1971~1973年,在教会的组织下,他来到韩国。当时的韩国,在总统朴正熙的领导下,正处于经济起飞的前夜,民众生活水平低下,社会各方面百废待兴。在这两年里,作为一名传教士,克里斯滕森经常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到各地进行义务传教。传教的经历,对克里斯滕森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他掌握了韩国的第·手资料,为他日后提出的“破坏性创新”理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其次,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韩语。
  从韩国返校后,克里斯滕森继续在杨百翰大学学习,并于1975年获得杨百翰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以“最佳毕业生”的身份顺利毕业。随即他来到了英国牛津大学女王学院(TheQueen's College)攻读应用与发展经济学(Applied Econometrics and The Economics of Less-developed Countries)硕士学位。在这里,克里斯滕森获得了两方面的提高。首先是宗教信仰方面,随着认识的增加,他开始对人生、宗教等问题进行思考,这其中也包括他自己从小就接受的摩门教信仰。为了验证其正确性,他拿出每天晚上11点至12点这一段时间用于研读《摩门经》,这样经过几个星期之后,克里斯滕森产生了一次神奇的宗教体验。与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十分相似,他亲身感受到一股神圣的精神笼罩了全身,而这种感觉是他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以后,这种体验还发生过几次。从此,克里斯滕森不论是在感情上还是理智上都彻底接受了摩门教信仰。而这些神圣的宗教体验,使牛津大学成为克里斯滕森心目中的圣地。其次是学识方面,女王学院建立于1341年,是牛津大学最古老的学院之一。牛津大学则当之无愧是英国甚至世界学术的圣殿,这里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师、最优秀的学生、最活跃的思维。20世纪初,熊彼特从维也纳大学毕业后,亦曾到此游学,并结交了许多英国朋友,而熊彼特开创的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对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该领域的后来者,克里斯滕森或许受到了熊彼特的启发?对熊彼特的游学英伦之旅亦或有所耳闻?对此,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在牛津大学,克里斯滕森依然是一位出色的学生,他获得了世界上最难获取的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s,该奖学金每年在全世界范围选取80名学生,有“本科生诺贝尔奖”之称)。1977年,他顺利取得牛津的硕士学位。
  当时的美国工商界,MBA毕业生炙手可热,读MBA似乎成为在工商界获得成功的必经途径。在这种形势下,有志于在工商界一试身手的克里斯滕森,选择进入美国最负盛名的哈佛商学院攻读MBA。1979年,克里斯滕森获得哈佛商学院MBA学位,并获得乔治·贝克学者称号(George F.BakerScholar)。
  拿到MBA学位的克里斯滕森,雄心万丈,准备在工商界 开创自己的事业。他首先进入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itingGroup)担任咨询师和项目经理。由于工作勤奋,业绩突出,他于1982年成为“白宫实习生”(White House Fellow)。白宫实习生制度由倡导“伟大社会”的林登约翰逊(LyndonBaines Johnson)总统创立,目的是为了“使年轻人有机会获得同联邦政府官员共事的亲身经历,增强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的感觉。”1983年,克里斯滕森先后担任里根政府交通部长刘易斯(Drew Lewis)和伊丽莎白·多尔(Elizabeth Dole)的助理。
  这时的克里斯滕森已进入而立之年,不论在波士顿咨询公司还是在白宫,他都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1984年,他辞掉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工作,同麻省理工学院的几位教授一起创办了CPS公司(ceramics Process Systems Corporation),自己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是一家开发高科技材料的公司,其主要业务是以氮化硅和碳化硅等高科技金属和陶瓷为原材料,开发相应的制造工序和产品。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公司最终失败。因为摩门教要求教徒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强烈的“自治”倾向,所以,此时的克里斯滕森一直担任着各种公共职务,并积极参与教会事务。
  因为克里斯滕森具有虔诚的信仰,又对各种公益事务异常热心,所以,他在摩门教会内的级别也逐渐提高,由一名普通的教徒成长为领袖、祭司、“区域当局七十员”(AreaAuthoritySeventy)成员。关于摩门教信仰方面,他不仅撰写了大量艾章,还身体力行,见到哪家邻居要搬家,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过去帮忙。此外,他每个周末都会拿出半天时间,负责照看教会里的14个小孩。在教会工作之余,他也积极参加其他公益事业,至今,他为美国男童军(the Boy Scouts 0fAmerica)的服务时间已超过25年,并且担任重要职务。克里斯滕森对宗教与公益的热情,极大地影响了其亲人的行为,据2004年3月台湾《天下*杂志介绍:“他的侄女刚刚结束台湾的传教生活,三个小孩也分别在德国、蒙古与美国传教。”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克里斯滕森的事业终于有了新的起步。1991年,他返回哈佛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博士(DBA)学位,由于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成绩突出,很快获得美国生产与运营管理协会(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Society)颁发的“威廉·阿伯内西奖”(William AbernathyAward)。一年以后,40岁的克里斯滕森凭借着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顺利获得学位,并得以留校任教。此时,他已经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不在经商,也不在从政,而在于理论。方向既已找准,下一步就是全速前进了。
  1995年,克里斯滕森与约瑟夫·鲍尔(Joseph L.Bower)一起,在《哈佛商业评论》1~2月号上发表论文《破坏性技术:逐浪之道》(Disruptive Technologies:Catching the Wave)。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两位作者首次提出了“维持性技术”和“破坏性技术”的区别,并根据磁盘驱动器行业的创新实践经验,总结出实力强大的现有企业,如何在追求维持性技术改进的同时,抓住破坏性创新的机会。可以说,日后给克里斯滕森带来无限声誉的创新理论,基本上是该论文的扩展。论文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一举获得当年的麦肯锡奖。由此,克里斯滕森开始在管理学界崭露头角。
  从《破坏性技术:逐浪之道》开始,克里斯滕森围绕着创新,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1997年,他出版《创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Great Firms幻Fail),获得当年的全球商业图书奖(the GlobalBusiness BookAward)。该书出版后,立刻成为畅销书,并被翻译为10种语言,在超过25个国家出售。在丰富创新理论的过程中,克里斯滕森的分析视角不再局限于磁盘驱动器行业,而是扩展到了各行各业。1999年,他将用创新理论分析各行各业的资料汇总整理,出版了案例集《创新与总经理》(Innovation andthe General Manager)。2001年,克里斯滕森在《哈佛商业评论》11~12月号发表《滑向未来的利润源》(SkatetoWheretheMoneyWill Be),获当年的麦肯锡奖。这篇文章为经理人指出如何才能及时抓住破坏性技术创造的机会,有助于扫除经理人对破坏性技术的恐慌和疑惑。作为对这篇文章的扩展和补充,2003N2004年,克里斯滕森先后出版了《困境与出路》(ThPInnovator's Solution;CreatingandSustainingSuccessfulGrowth)和《远见:用变革理论预测产业未来》(Seeing What's Next;Using the Theories of Innovation to Predict Industry Change)。至此,克里斯滕森的创新理论基本成型。
  克里斯滕森认为,通过观察和测量从事实中总结出的理论,必须反过来对事实进行预测,才能使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所以,自2005年始,克里斯滕森开始致力于传播创新理论,研究创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在这一年,他参加了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上海举办的“风云际会对话中国”管理大师论坛,并发表演讲,对中国企业面临的形势,尤其是创新环境进行分析。他指出,中国存在丰富的破坏性创新机会,所以,大企业应时刻警惕来自于中小企业的破坏性攻击。2007年,他参与创办了罗斯·帕克顾问有限责任公司(Rose Park AdvisorsLLC),这是一家投资公司,其目的在于应用克里斯滕森的创新理论及其投资战略。2008年,他参与创办了非营利性的创新视野研究所(Innosight Institute),以指导企业有效地应用创新理论,进行创新实践。2010年6月,他应邀访问台湾,在“国立清华大学”以《21世纪台湾高科技创新的挑战》为题发表演讲,指出台湾中小企业众多,具备重要的破坏性创新优势,所以,台湾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在向管理学界和商界传播创新理论的同时,克里斯滕森本人也对创新理论的应用进行著述。每次美国总统竞选中部有两个焦点社会问题,即医疗保障和公立教育,而每届总统都承诺优先关注这两个问题,但几十年来,情况却并未好转。对此,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见仁见智,无法达成一致。或许是因为摩门教规的“自治”倾向,克里斯滕森在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将学术研究同宗教信仰有机结合,逐步将视线扩展到医疗保障和公立教育方面。2009年,克里斯滕森出版《破坏性处方:医疗保健业的破坏性出路》(The Innovator's Prescription:AD is-ruptiveSolution for Health Care),运用创新理论分析了医疗保健业的过去和现状,并提出解决之道不在于政府是否扩大干预,也不在于市场是否自由竞争,而在于运用破坏性创新技术,转变认知医疗保健业的角度,从病患的价值观看待问题。
  最近几年,克里斯滕森参与各种公共事务的热情愈发高涨。然而,就在他以无比充沛的精力,同时关注发展中国家、公益事业、顾问咨询、理论著述各方面,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刻,他的健康却出问题了。2009年下半年,克里斯滕森被确诊为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lymphoma),通过化疗等方式, 至2010年3月,病情已经得到控制,但他一头浓密的黑发却不见了,只有那张笑脸依旧那么真诚。祸不单行,癌症刚刚被控制住,7月18日,他又患上了缺血性中风,好在因抢救及时,对他的思维、肢体各方面基本没有造成影响。虽然连连遭受病魔袭击,但克里斯滕森却一点都没有消沉,他按照原来的计划,依旧按时参加各种活动。或许,这就是一名摩门教徒的人生态度。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崇尚英雄主义的国度,在商业领域也是如此。在一个个被奉为传奇的商业故事中,主人公大多力挽狂澜,担任着救世主的角色。而“第一团队”则向人们昭示,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第一团队”宣告的是团队的胜利。  创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单打独斗是很难成功的。因此,为了抵御风险,提高成功概率,创业者需要“拉帮结伙”,共同开创一番事业。  当然,在创业实践中,很多人也是以团队的形式存在的,但为何总会出现
期刊
编者按:  “裂变:中国企业创始人分手调查”是《管理学家》2010年推出的专题案例,旨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创始人分手的原因、失败因素及成功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为了让“调查”更具代表性,欢迎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或提供研究素材,任何建议请发送邮件至guanljxuejia@gmail.com。  他们是一个奇妙的组合。他们所创办的企业在三年内两次登陆纳斯达克。虽然经历了多次人事震荡,但他们却没有
期刊
2010年9月10日,柯达在厦门举办了以《创新科技助力中国》为题的记者见面会,伊士曼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兼消费数码集团和图文影像集团亚太区总裁史帝夫格林(Steve Green)和柯达厦门厂区总经理彭博(Bob Price)与众多多年来一直关心柯达在中国发展的媒体记者一起回顾了柯达所走过的转型历程,尤其是厦门在柯达战略转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数码转型 初步完成    2003年,柯达勇敢宣布
期刊
人们往往认为领导必须沉着果断,具有号召力,高瞻远瞩,甚至能在别人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想出了解决方案,而媒体也热衷于报道某某领导洞若观火的判断力和高深莫测的预见力。迈克尔·马奎特(Michael Marquardt)认为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在《问对问题,做对事》(Leading with Questions)一书中指出,领导应有自己的解决之道,而不必提什么问题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认识错误。领导者经常
期刊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Schumpeter)是经济学家而不是管理学家,但他提出的创新理论,却在管理学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1983年,为了纪念熊彼特诞辰100周年,管理学的泰斗彼得·德鲁克撰文,将熊彼特比做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认为“他有大智慧”,必将“永垂不朽”。的确,现在看来,围绕着熊彼特的是数不清的荣誉和光环,然而,在他生前却没有如此荣光。正如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
期刊
企业精神领袖的传承往往导致企业伤筋动骨,我们认为,企业精神领袖传承虽然涉及诸多因素,但各种要素都是围绕传承时机或者说围绕精神领袖隐退时机展开的。企业精神领袖的退隐时机选择上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之一:企业精神领袖自身状态    企业精神领袖健康状况、年龄等因素一般是企业精神领袖隐退与否的考虑因素。一般认为年纪较大·身体欠佳的企业精神领袖应该尽早退隐,以便重塑企业精神领袖。比如,福特汽车
期刊
如果对电子邮件监管政策缺乏管理和沟通,不但会影响员工的士气,还会影响组织的盈利能力——员工一旦对企业不满,其个人生产力必然会下降     根据2006年的研究,拥有互联网入口的员工会把1/4的工作日花在电子邮件上。当然,并不完全是为了工作——80%的员工表示,他们会在工作时接收和发送私人邮件,而且有一半用的是公司邮箱。根据法律规定,使用公司邮箱发送的电子邮件属于公司资产,因此,雇主有权利进行阅读。
期刊
在现实中,德姆塞茨和阿尔钦所说的“中心签约人”对应的是企业的老板,而团队成员对应的则是企业的雇员。老板对于企业的雇员有监督的责任,所有老板能发现的问题就是工人的问题,而所有没有被发现的问题,就是老板的问题。  在经济学的发展中,有一些伟大的名字是绕不过去的。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无疑是这些伟人名字中的一个。他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早期代表之一、著名的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一员,也是管
期刊
自从克里斯滕森提出破坏性创新理论之后,出现在我桌上的每一份提案都自称是“破坏性的”。——比尔·盖茨  克里斯滕森的创新理论源于一个悖论:很多一直以来非常成功的公司,几乎在一夜之间遭受惨败。对这种现象,多数人认为,原因在于这些公司的管理层盲目自大,固步自封,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与此不同,克里斯滕森没有就此止步,他认识到,只有少数公司失败的原因在于管理水平的下降,而其中的多数公司并非如此,相反,这些公司
期刊
研究文化的学者有很多,但在组织文化的研究上,沙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读一读沙因的书,有助于澄清组织文化的许多误解。  相当多热衷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经理人,都寄希望于运用文化手段使企业表现得更好。最一般的,是通过各种文化的外在形式,包括口号、厂训、提升士气的聚会、培训等,来振作员工的精神,增强凝聚力。按照沙因的分类,这种企业文化,仅仅停留在“人造物”阶段。那些企业文化建设做得相当好的企业,则要更进一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