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根叔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根不才,何以奉献?赤诚,干净,我的身心,我的灵魂!”2005年3月,李培根就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时说的这句话,至今犹在耳畔。9年后的今天,积极倡导高校去行政化、去官僚化,倡导“让学生自由发展,让教育回归自然”的“根叔”,在19个遗憾中,带着些许不甘与孤独卸任。
  这些遗憾,不仅属于“根叔”,也不仅属于华中科大。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五四”先贤时期的大学学术语境,在当下高校中已难觅踪迹。而今,“根叔”的离任又一次刺痛了我们。
  “根叔是个孤独的骑士,他的对手,有高深莫测的传统意识,有日益功利化的社会,也包括他想提升和帮助的师生。当然,诸多对手当中,也包括他自己。”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教授周云说道。
  “根叔”之后,我们的大学精神将走向何方?
  一纸演讲,道尽遗憾
  “我上任之初,曾对几位资深学者和老领导说到,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在任期内能使学校的风气变得更好一些。希望在我们的校园里充满学气,有简单的文化,遗憾的是我没能做到这一点。在这个校园里还是多了一些官气,少了一些学气。”
  “回想起来,当初的我竟那么幼稚!后来的我竟变得有几分成熟!我还感到遗憾的是,我们的学风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人做学问,行忽悠之能事,或则应景,或则奉命,有奶便是娘;有的人风骨全无,媚态几许;极少数人甚至违规违法。在他们那里既没有学者的斯文,更无士人的高贵与尊严。所有这些趋利而忘义的现象虽发生在少数或个别人身上,却并不鲜见于我们的校园。我看到了,却无良策,惭愧啊!”
  2014年3月31日,一身正装、满头银发的“根叔”,正在做离任演说。
  这一年,他66岁。这一天,他在不足13分钟的演讲中,提到了19处“遗憾”。
  一名与会人士介绍,当天的现场共有330个左右的座位,来了约340人。师生们无不动容感慨,有些甚至泪眼婆娑。
  “根叔”直言:“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是缺乏教育的内在理想,缺乏求是的动力,全靠指标驱动,缺少批判质疑的文化和文化的批判。从幼儿园开始,我们被要求听话;到了小学中学,还是要求听话;甚至到了大学,依然如此。高校最大的问题是被行政化,上面的管理部门太多了。”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相比那些在离任时说些冠冕堂皇的官话、套话的演讲,“根叔”的“遗憾”更能处处敲打听众的内心。
  刚刚卸任的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即将卸任的南科大校长朱清时,都属于大学校长中的“另类”。只有多些这样具有有批判意识和人文精神的校长,才能推动中国教育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一次致辞,打动世界
  “根叔”的成名,要追溯到4年前。
  2010年6月23日,华中科大光谷体育馆,近8000名本科生参加毕业典礼。在那篇名为《记忆》的致辞中,“根叔”打动了世界。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你或许记得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也一定记得那初吻时的如醉如痴。”
  “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甚至远离。请记住,最好不要再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送行。”
  “也许你会选择‘胶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一员。没关系,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
  ……
  这篇短短2000余字的毕业致辞,被掌声和呼喊打断了30余次。
  “根叔体”致辞开启了中国高校的演讲新模式。很长一段时间,行政化的教育体制把师生关系、校长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官民关系”,很多学生只有在“双典礼”(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时才能朝圣一样的见到校长真容。而“根叔”,却直接走到了学生们的心里。
  一位毕业生说:“中国教育的问题,是价值取向出现的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当前全社会浮躁的大环境下,李校长的讲话,让人感受到了久违的亲切和实在。”
  “我们的世界,他都懂!”华中科大学生感慨道。
  从此,“根叔”的每一次毕业致辞都备受关注,一大批高校校长争相效仿:在2011年大学毕业典礼上,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顾秉林引用“凡客体”,时任北大校长的周其凤有意加上了一个在青年人中很流行的词“伤不起”, 时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的李元元,掺杂了周杰伦的《简单爱》、凤姐、春哥????
  无论如何,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一句期许,交给来者
  9年间,华中科大风气耳目一新,甚至有学生就是因为仰慕“根叔”才选择报考华中科大:“我当年选择来华中科大,很大程度是因为‘根叔’的演讲。当真正跨入华中科大校门,也看到了更多:毕业游行、创业机会、广场集体看足球、大家一起努力做事情。踏实、热情、开放,除了华中科大,我没在其他学校感受过。谢谢‘根叔’给我们开了个好头。”
  而如今,他走了。
  “纵然过去的几年留下诸多遗憾,但未来国家及其教育的深化改革使我们充满希望,新的领导班子也会带来新的活力与气象。我完全相信,新班子会很快地消除因为我的能力问题给学校带来的遗憾。就让你们的遗憾随培根而离去,让你们的希望随新校长而到来!当然,我更希望,党和政府能够逐步消除并非仅存在于华中科技大学中的那些遗憾!”
  “根叔”卸任致辞中的这段话,表达了他的期许。
  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推进,需要更多的“根叔”。
其他文献
法国人向来是热爱戏剧的,这从巴黎数不胜数的剧场就看得出来。他们不但绝对忠诚于自己的莫里哀和雨果,也同样钟情于来自各种文化的戏剧作品。这不,听说中国的聊斋故事《水生》要来巴黎巡演,还没来得及听说蒲老爷子的他们也早早地开始张罗买票了。  《水生》是北京三拓旗剧团创作的一部形体话剧,改编自《聊斋志异》中的名篇《王六郎》。该剧作为唯一获邀的亚洲剧目,在巴黎南部小城伊希市第5届“世界文化之窗”艺术节上献演。
期刊
在百度中搜索“电视剧不如从前了”,会发现很多观众对这个话题的讨论。  “就现在国内的电视剧,有几个能让我们看一眼就能记住的?我现在闭上眼睛,第一个想起来的电视剧,是《西游记》,再就是如《小龙人》等,那时候制作水平远没有现在好,为什么现在就拍不出原来的那种味道呢?”  “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视,属于那种狂粉。可是最近几年,感觉电视剧越来越难看,剧情白痴,演员做作。虽然画面效果好了很多,可是一点也不
期刊
如今的朱质冰,已被公认为电视剧圈内的“金牌制片人”。而大部分时间,他不看电视剧。  “实在没法看。”他对《中国周刊》记者说。  “不看电视看啥呢?看天花板吧。”在由他制片的《中国式离婚》发布会上,主演陈道明幽默地表达了与朱质冰一致的观点。  对“金牌制片人”的提法,他很是不屑一顾:“别提,臊得慌。我从不妄自菲薄,更不妄自尊大。人得要脸,拍几个电视剧就成金牌制片人了?咱们做的这点儿事,那还叫事吗?”
期刊
在电视剧《打狗棍》中,饰演戴天理的巍子执意要在山洞里一棍子打死那图鲁。而作为导演的郭靖宇不准。  主演和导演、编剧的冲突对峙,在当下的中国电视剧行业里经常遇到。虽然巍子一直很相信郭靖宇的才能,但冲突仍难以避免。  原本准备杀青的电视剧,为此一拖就是三个月。巍子坐不住了,亲自找郭靖宇理论。  “难道连一个词都不能改吗?”巍子问。  “词可以改,编剧的灵魂不能改。习武之人要有侠义,这是中国人的文化。再
期刊
“如今不少演员急功近利,同时接拍好几部片子,上午演皇帝,下午就去演乞丐。沉不下心来,怎么能拍出好的电视剧?”4月19日,“美猴王”六小龄童(章金莱)在接受《中国周刊》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道。  前一天,4月18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员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电视演员形象榜”评选活动举行了颁奖盛典,六小龄童荣获男演员的第一名,陈宝国、李雪健、赵本山、黄渤分获二到五名。  一个月之后,5月1
期刊
有时团队合作反而是坏事  出去参加了一趟活动,下午的时候,李潇回到位于北京东风南路的住所。小区很安静,中式装修的房间也很安静,鱼缸里的鱼儿吐着泡泡迎接主人,可李潇的心里却烦乱得很。  “我一天只能干一件事。今天因为办这件事,我一天都没法写剧本了。”因为上半年播了自己写的两个戏,随之而来的频繁涉外活动,搞得李潇很被动。  有的编剧一定要在喧闹的环境下创作,而李潇却是什么声音都不能有。  “我得活到那
期刊
“爸,这个戏好看吗?”  “不好看。”  “不好看你怎么还能看得下去?”  “因为没别的戏看。”  这是去年的一天,海清在家陪父亲看电视时的一段对话。当时,电视剧里雷人的台词和粗制滥造的情节,让海清坐了不到十分钟就站起来了。  她搞不懂,这么烂的戏怎么还有人会看?而父亲的回答让她觉得,“中国的老百姓太可怜了。”  “2013年确实不是一个大年,没有什么特别好看的戏。”海清直言不讳地对《中国周刊》记
期刊
英俊的眉眼,胖胖的身材,如弥勒佛般的大耳朵……记者第一眼见到刘江,顿觉亲和友善。  在海清、黄海波的眼中,由刘江做导演的剧组是最让他们觉得放松的。  “海清、黄海波都说我随和?确实是。我做导演的时候,可能不会给大家带来压力。我会努力营造一种氛围,让大家伙儿放松,都觉得自己很重要。”他说。  事实上,刘江人生中的每一次选择,也都显得很现实,很放松。  当同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同学陆陆续续开始接戏的
期刊
我确实不方便公开讲这些话,如果是正式采访,我一定会说另外一番话。所以实在不好意思,不能提我的名字和单位,也不能录音录像,拍照当然也得免了。只有这样我才能跟你们说说。  倒不是什么保密问题,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别乱猜!  转基因技术本身没有问题,谈不上危害。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比如医疗领域,甚至军事领域,都可能带来突飞猛进。这就像是电的发明,会给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全面的大幅进步。  作为一项新兴技
期刊
对于震来说,“人艺”是他青春的首席代言词。2001年,初出茅庐的他,拿到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通知书。之后的几年里,除了话剧,他的记忆里几乎找不到其它东西。  “那个时候,通常一个话剧会排练很多遍,只有这样才能突破自己。好的作品都需要精雕细琢。”他说。  踏足演艺圈之前,于震售过洋酒,开过车行,舞台和光环离他都很遥远。  “是人艺教会了我什么是表演。”说起这些,于震的微笑戛然而止,“可惜,话剧的这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