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自主学习方式在初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xiong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试图运用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经验,深入探究初中学科教学如何实施指导—自主学习方式,探讨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 初中学科教学 指导-自主学习方式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由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界定,因而有其丰富的内涵,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本质上都认同这样的道理:强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强调教师的“导”是前提条件。
  
  二、自主学习与自学的区别
  
  新课改的实施中,一些教师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即自学,于是就产生这样的误解:认为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样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起到组织学生“自学”的作用。其实,“自学是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的自我学习,不断积累知识、获取技能和培养能力的活动。”自主学习与自学最明显的区别是自主学习是在教学条件下进行的,而且主要是在班级中发生的;而自学是一种与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相对的学习方式,因为“把众多的学习方式抽象出来不外乎两种:教学条件下的学习和自学条件下的学习”,二者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三、什么是指导—自主学习方式
  
  1.指导—自主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教师的“导”。
  建构主义学派认为,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认知水平的限制。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和学生虽然是平等地共处在教学情境当中,但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不管是年龄、阅历,还是学习的素养、接受的能力等方面,教师都堪当学生的引路人,并值得学生尊敬。所以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之做出判断,兼顾学生差异,促进合作,提供自主学习养成的外部支持。
  2.指导—自主学习方式的四个特征。
  第一,先课本,后课外。(1)先把课本弄清楚,然后结合学生实际,补充适当的课外阅读资料,以丰富和拓宽学生的思维。(2)要求学生对教材怀有尊敬与质疑并存的态度,先客观地解读教材的知识点,再结合已有的经验以及现实问题进行解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
  第二,先阅读,后提问。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一个从小就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不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人,我们的确很难指望他将来去开拓创新。
  第三,先指导,后自主。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的,教师应该结合课本特点和学生基础,具体而有系统地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和提问。
  第四,先学后教。这是指导—自主学习的根本性特征和核心标志,也是实现有效教学和优质教学的基本手段。
  
  四、如何在初中学科教学中开展指导—自主学习
  
  在初中学科教学中开展指导—自主学习,教师应立足于帮助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并通过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能力,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1.学是核心,导是关键。教师应在导上下工夫,布置学生提前阅读教科书时,教师就应该对书本的各章节和段落了如指掌,掌握和领会教材各部分的知识结构,把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及各知识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点,以便向学生布置阅读和分析教材时点明要领以及侧重点。如果只让学生完全根据现有的课本进行自主学习,那么这种学习就是“假性”的,所以就是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材料,丰富自主学习的内容,延伸课本知识,扩大学生阅读的视野,如:报纸中的时政要闻、电视新闻联播内容、网络评论等内容。
  2.对于习题则要精心选择,宁少毋滥。真正发挥每一道题目的功效,减轻学生的负担,避免重复劳动。习题的选择应该侧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指导学生做习题时讲究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形成一看、二画、三联、四写的程序,即: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先粗看一遍,再细看一遍,真正理解题目的意思,要明白,往往题目中暗含一定的答题条件和角度,所以要细心地看。接着就该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有时题目很长,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所以把问题的关键词划下来,以便提醒自己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角度。当然,完整有序地写出来才是最关键的任务,写时要用语规范,不能用口头语言来表述,而且指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阐述问题,如在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内容中有关“自弃”的内容,劝说某同学不要有自弃的思想和行为时,不仅要告诉他自弃的危害,还要让他明白改变自弃的思想和做法的好处,最后要向他提一下建议,帮助他彻底抛弃自弃的思想和行为。这样问题的解决才是完满的、科学的。
  3.教师在组织学生归纳教材知识,提出自己阅读教材时的困惑时,可以先让其他同学解答或上台进行片段的讲解。作为教师,需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和关爱学生,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干涉或用“秩序”来维持课堂的平静。而且要适时地点拨和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因为自主学习的课堂正是学生想法差异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交融的过程,由此才会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对各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再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归纳,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4.在组织学生对课前布置的习题进行交流时,教师要深入学生当中,辅导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鼓励和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信心。同时要适时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以及他们解答习题的不同方法,对于有冲突的地方,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到冲突的焦点,分析原因,启迪学生的智慧,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简而言之,新课标下初中学科教学中的指导—自主学习方式应是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创设学习目标,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的磨炼→参与讨论、交流,在集体学习环境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反馈练习,矫正掌握方法,验证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课堂检测,取得进步,自主学习能力转化、迁移、提高→……
  
  五、指导—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面对新事物时的退缩: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式,可能导致学习者失去许多尝试新事物的机会,并因视野狭窄而判断错误。
  解决对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接触新的事物。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思考时,可适当拓展思考范围,并引入客观的检视标准。只是不要强迫学生接受,而是通过讨论,从中开阔他的视野,使他也看清这些东西的意义,即符合自主学习的精神。
  2.缺乏检视标准时的自欺:当缺乏检视标准时,一个自主学习者容易自满而阻碍进步,容易满足于表面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困难容易屈服或总是依赖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基本上这也是学生学习经验不足以及学习动机不够强烈造成的问题。
  解决对策:引入客观的检视标准和竞争的评价机制,鼓励和激励学生对待学习中的困难要有钻研精神,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学习的主人,如果仅仅停留于学习的表面,会使自己丧失追求真理的机会。
  3.自我训练的困难:当面对有点困难、需要意志力的训练时,特别是课前预习,靠自己的力量去支撑,学习者容易放弃。
  解决对策:要求学习者自主地接受强迫,学习契约即是一例。在学习者自愿的前提下,引入外在的压力如父母、同学、教师的监督,督促学习者克服自我训练的困难。
  总之,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为目的,同时也是一个有助于教师发展的过程,这两者永远不会相互矛盾,成功的学生必定造就成功的教师,出色的教师必定培养出色的学生。这是笔者对指导—自主性学习的初步探究,有待进一步的实践和完善。“让学生学懂并不难,教学生会学习就很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教师付出智慧和艰辛的劳动,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新课程改革系列之自主学习.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唐坚.自学学—自学的规律与艺术.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责编 雷 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和验证糖脉通Ⅰ号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糖抗栓作用,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氧嘧啶造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糖脉通Ⅰ号对大鼠血糖、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让学生从小树立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强大的认知工具的意识,同时也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影响,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
在与众多的中学语文教师交流中,他们都说一直以来被这么一个问题所困绕:语文教学中,尽管老师们从字的音、形、义讲到词的解释;从句子的分析到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方面大讲特讲,学生们也大练特练,但是语文教学为还是走不出“高投入,低产出”这样一个“怪圈”,并且不少的学生文不成体、言不由衷,跟别人也没能顺畅的交流。其实,症结在于,教师没能从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入手,造成过程与方法的断层,致使学生知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教学能否获得丰硕成果,教学效果能否提高,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但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往往掩盖
以乳清蛋白为原料,添加中性蛋白酶诱导其凝胶,研究不同的参数(pH、凝胶温度、酶与底物比E/s、氯化钙浓度、黄原胶添加量)对凝胶性质影响并优化诱导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几何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几何图形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学习要求为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由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通过实例了解视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来发展空间观念的.  
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效灵活地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之间要进行情感交流,教学互动。在组织教学中,要让学生期待着上课,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上课时是否有激情,教师是否能够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呼唤激情    拉罗什富科说:“具有激情的最笨讷的人,也要比没有激情的最雄辩
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学方法却流于形式,走入误区。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少讲,却一再强调学生讲
在中学数学基础知识中,数学概念是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最普遍的形式,数学内容的展开,都是基于数学概念之上的,所以,提高概念教学的水平,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数学知识、增强能力的前提和关键,是把知识学好学活的必由之路,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概念教学总结出下面几点体会:一、教师必须重视概念教学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重视概念的教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概念
【摘 要】 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朗读,培养主体意识,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兴趣,让学生想读;依据教材,教学生会读;反复诵读,促学生多练。  【关键词】 朗读训练 兴趣 教材 诵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部分对朗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学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