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鉴赏题型微探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_te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选材多样,涉及的诗人作家很多,且不仅限于唐诗宋词。在选择诗作和诗人方面,大致是选著名诗人不常见的诗作,或不太著名的诗人的一流诗作。这样做,或许是为了有效避免猜题、押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去探究出题及解题策略。
   前人谈到诗歌鉴赏,往往强调“意会”,这是不错的,但就考试而言,还得把“意会”的结果“言传”出来。这里的“言传”就是答案。答题自然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答案的表述而言,一般应就着相关的诗句作简要的分析,而不能抛开诗句作空洞的分析,或乱用一些“情景交融”之类的概念,而应该结合具体诗句,根据不同题型,来组织答案,《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了古诗文阅读的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根据考纲要求我想从语言、形象、艺术技巧、思想情感四个方面谈一下解题的基本思路: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
   总体的语言特色:
   总体的语言特色包括一句话或者全篇的语言特色。应当让学生了解一些评价语言特色的术语,我对此作如下归纳:
   1.清新。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的语言大部分出自山水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的诗的语言特色。
   2.平淡。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
   3.绚丽。李商隐、李贺的诗语言比较绚丽,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是奇诡瑰丽。
   4.明快。就是一语道破,一语中的。
   在指导学生做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单独析出一个特点,而往往连在一起说,比如简洁明快,清新平淡等等。例如:(1)简洁又表述为: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2)质朴清新、淡雅,自然。(3)词藻华丽(4)明快:明白通畅。(5)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还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
   答题步骤:①从以上词中选一个或几个。②结合相关语句说明。③运用这种语言表现作者因而产生的感情。
   二、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包含人物形象、诗歌的意境两个方面
   1.诗歌的人物形象,主要通过具体诗句的分析概括人物的思想感情,挖掘诗歌所包含的思想内涵。简析人物形象的一般思路:基本特征+身份+形象的意义。
   2.诗歌的意境所塑造的形象: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情景相生,以“意境”取胜,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形象主要通过具体诗句所勾画的意境,分析概括人物的思想感情,挖掘意境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
   简析意境形象的一般思路: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包含的诗人的感情。
   三、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1.让学生明确诗歌鉴赏中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以便能够迅速地找到试题切入角度。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等。
   (4)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联想想象、赋比兴、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语序倒置、虚实相生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
   (6)抒情方式:①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②寓情于景(或物)。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2.组织答案的一般要素:(1)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2)对手法做具体的解释。(3)表达的思想情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3.古诗鉴赏表达技巧的格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4.鉴赏时注意的几点:
   (1)照顾全面,从整首诗来考虑,树立小文章观、分点答题的意识。
   (2)运用一些诗歌术语。
   (3)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作用。
   四、鉴赏思想感情
   1.根据不同诗歌内容,把握不同情感
   2.学会知人论世:
   只有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到广阔的时代背景上,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才有可能看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既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的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的时代风貌,而如果掌握了时代风貌,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把握住了。因此,学会知人论世,在某种意义上,就有点“终南捷径”的味道了。
   3.积累教材中出现的常见文学典故
   文学典故的运用是古典诗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典故的运用,是使语言简练,含义深远的一个重要方法。可是,如果遇到“典故”这个拦路虎而不知所措的话,就必然影响到鉴赏效果。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本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所选诗歌材料中的用典应该不会超出教材的范畴。凡是超出的,必然不会是让考生分析鉴赏的内容。因此,我们应当把教材中出现的有关文学典故加以积累,例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让我们想到廉颇的遭遇,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便可体会到其中包含的深沉的感慨。
   用典的作用:1.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提高诗的质量。2.可以使诗歌典雅工整,借古讽今,比较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意思。3.可以使文章语言凝练形象传神,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其他文献
新课改实施以后课时将减少到每周四节,面对庞大的教学任务,师生必须共同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授课老师都可能有自己的见解。以下是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几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一、老师功夫下在备课上。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们的心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我们也看到,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机械模仿,落入“新模式化”   随着素
期刊
在基础教育中,每门课程都有其独当之任。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语文人”。语文教学只有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独特任务,才能够让语文之美如潺潺溪水一样沁入学生的心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智慧。   语文姓“语”,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通过语言,且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语文教学要有强烈的语言意识,要抓住文本的语言
期刊
课堂教学及其效率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孜孜探讨的一个课题,教学策略研究正是这种研究的一个部分。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最为基础的环节,就是阅读。所以在教学第一线开展语文有效阅读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应该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的重中之重。   一、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背景   1.语文新课程改革期待着有效的阅读教学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向教与学提出了更
期刊
教学到高三阶段,转入了备考复习阶段。我们语文备课组第一轮复习首先是教材的复习。复习备考,要做到重点突出,抓住关键,同时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让所有学生积极参入不断提高应试能力,但这一切都要落脚在课堂教学上。高三复习备考之初,我就在思考怎样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功能,使教材的复习落到实处。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是立足课本,围绕考点,深层挖掘   教材的复习如果是按课本教材顺序,老师按部就班的把原来
期刊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面对变革中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再一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要让教师从沉闷、刻板的教学程式中摆脱出来,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就要在教学思路上努力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精心设置导语,激发语文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历来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一个独特新颖的导入就象一把钥匙,可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激发学
期刊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更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声”就是文句的音韵、节奏;“气”就是作者所表达的精神、气势。可见,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范读、领读、齐读、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可读全篇,可读几段,还可读几句、读一句。多种形式的吟诵涵咏,同样为课堂营造一层浓浓的古味,使学生对文言文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融入,从生涩到流畅,再到韵味十足起
期刊
哭的时候没人哄,我学会了坚强;   怕的时候没人陪,我学会了勇敢;   烦的时候没人问,我学会了承受;   累的时候没人可以依靠,我学会了自立……   就这样我找到了自己,   原来我很优秀,更可贵的是,世界上,   我只有一个,只有一个我!   渐渐地,我成熟了,   知道了人是被逼出来的,   只有压力才有动力,因为没有更大的不如意,   所以现在的不如意也是幸福的!  
期刊
作为四大文体样式之一的散文,它以短小隽永、精悍利落见称,被誉为文艺阵地的“轻骑兵”,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近年来,散文更是倍受人们的青睐,以散文为阅读材料检测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题目,成为高考的必考题,且在分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虽然,近年来,高考散文阅读难度在走低,但学生得分仍旧普遍偏低。因此,对散文阅读一般规律及技巧的研究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散文阅读的规律、技巧,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
期刊
导入,“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的情境中”。(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一位优秀教师应以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的耳目,激荡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所以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勇于为语文课亮出美丽的“凤头”。   所谓导入的艺术性,就是要求导语设计的方式和内容必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