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9月20日,由著名雕塑家、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吴为山教授创作,山西宇达集团公司制造、安装的大型青铜雕塑《老子》落成于江苏淮安市钵池公园,并成为江苏省第四届园艺博览会的主题雕塑。
此尊雕像高16米,重60吨,老子身著宽敞道袍,大袖飘拂,垂眉长髯,双眼凹陷,洞达深远。大耳的夸张,皱纹、双颧、眉弓的强调,赋予了道家的对“物而不化”、“寿同天地”梦想的追求。衣纹采取了线条、体积与平面的压缩、叠加,这种大胆省略又大胆突出,随意为之的手法让人联想到道家的任性旷达、无己无待。头微前倾,背稍躬,巍然成山,这是一种能包容万物的更为宽阔的胸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大自在。老子左手食指伸出“1”,代表《道德经》中共出现过的十五次“一”,一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右掌垂地,可谓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俯视像底部有一圆池,或如《西升经》曰:“譬如万里坑,下有淡流泉。视之甚浊微,彻见底沙滩。窈窈而冥冥,不知所由然。亦如终逝者,不见其灵魂。”象征着道家以生命的本源之水,洗涤心灵的杂念,去除外在的追逐,还内心的真实。另外,水在道家哲学中也寓意着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整座雕像以空见形,以虚见实,以无见有,以静见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正如《西升经》中老君曰:“生我于虚,置我于无”。亦如苏轼《送参寥师》:“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生命的本源其实就是空灵澄澈的境界。
1、大型青铜雕塑《老子》拙如苍岩,灵透恒远,一手向天,一手指地,天地合一,“道生万物”的文化魅力让人驻足感叹。
2、吴为山教授创作大型雕塑《老子》。
2005年7月初,吴为山教授完成3.2米的中稿后,就在山西宇达集团大型雕塑厂开始放大泥样。宇达厂先采用进口全站仪测量三维,放大后输入计算机处理放大图,分两段焊架上泥放大。吴为山教授三次赴宇达上架雕塑,根据大雕塑的视觉特性对老子的头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再创造。宇达集团采用在泥稿上脱模刷蜡,在蜡型上运用树脂砂造型。与一般人物像不同的是:《老子》铜像采用中空雕塑创意,里外双层均为雕塑表面,且内腹部从上到下选刻《道德经》小篆文字,16米高竟有表面积700平方米之多,每块平均约6平方米,共有120块型,每块型背面均加有长度一致的加强筋。在铸造过程中,宇达集团采用企业已通过的ISO9001质量国际认证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国际认证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国际体系,并对每块铸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硬度、厚度、化学成份进行严格分析,确保铜雕的质量优质可靠。
3、《老子》铜雕内腹部的《道德经》。
4、《老子》铜雕现场安装,精心施工,环环紧扣。
在造型手法上,吴为山教授用形的混沌模糊来表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离形而得似,舍形而悦影的“大象无形”。正所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用诗的传神写意来体现老子的淳朴和宁、虚静安详的心态及慈祥、安乐、睿智的神情。正所谓:“见素抱朴”,“大辩若讷”。用气的贯通顺畅,一泻而下来呈现“道”贯天、地、人的整体性,即天人合一、宇宙同化的道家思想。正所谓:“万物含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系辞》上曰:“易之为道也,累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吴为山教授所塑的老子像凝聚他多年来对宗教、哲学、艺术的独特的理解和思考,他把自己的感悟和才华融入雕像的灵魂,然后化为虚空,随心赋形,以形写意,以形传神,最后臻入道艺合一的胜境。
历代老子造像大多把老子作为道教崇拜之偶像来塑,抑或为了满足虔诚崇信之心,抑或为了除祸消灾之愿,而吴为山教授所塑的这尊老子之像,不仅再现了老子作为道教始祖的仙风道骨,超然洒脱,而且把他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尤其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来塑。所以,我们所见的不是一座简单的宗教塑像或一位两千年前的普通老人,他其实是道家精神的一种代表,是中华文明的一座高山。
2005年8月20日,首批铜雕构件运抵淮安现场进行安装。铜雕内部设计了十根钢架,钢架与铜雕连接采用了防电位腐蚀处理方法。20名宇达员工精心施工,焊缝全部采用半自动氩气保护焊焊接,确保了焊缝强度超过母材强度。表面处理根据吴为山教授的设计思路,充分考虑了环境色调、抗紫外线、防大气腐蚀等因素,使铜像艺术效果得以充分展示和体现。
此尊雕像高16米,重60吨,老子身著宽敞道袍,大袖飘拂,垂眉长髯,双眼凹陷,洞达深远。大耳的夸张,皱纹、双颧、眉弓的强调,赋予了道家的对“物而不化”、“寿同天地”梦想的追求。衣纹采取了线条、体积与平面的压缩、叠加,这种大胆省略又大胆突出,随意为之的手法让人联想到道家的任性旷达、无己无待。头微前倾,背稍躬,巍然成山,这是一种能包容万物的更为宽阔的胸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大自在。老子左手食指伸出“1”,代表《道德经》中共出现过的十五次“一”,一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右掌垂地,可谓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俯视像底部有一圆池,或如《西升经》曰:“譬如万里坑,下有淡流泉。视之甚浊微,彻见底沙滩。窈窈而冥冥,不知所由然。亦如终逝者,不见其灵魂。”象征着道家以生命的本源之水,洗涤心灵的杂念,去除外在的追逐,还内心的真实。另外,水在道家哲学中也寓意着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整座雕像以空见形,以虚见实,以无见有,以静见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正如《西升经》中老君曰:“生我于虚,置我于无”。亦如苏轼《送参寥师》:“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生命的本源其实就是空灵澄澈的境界。
1、大型青铜雕塑《老子》拙如苍岩,灵透恒远,一手向天,一手指地,天地合一,“道生万物”的文化魅力让人驻足感叹。
2、吴为山教授创作大型雕塑《老子》。
2005年7月初,吴为山教授完成3.2米的中稿后,就在山西宇达集团大型雕塑厂开始放大泥样。宇达厂先采用进口全站仪测量三维,放大后输入计算机处理放大图,分两段焊架上泥放大。吴为山教授三次赴宇达上架雕塑,根据大雕塑的视觉特性对老子的头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再创造。宇达集团采用在泥稿上脱模刷蜡,在蜡型上运用树脂砂造型。与一般人物像不同的是:《老子》铜像采用中空雕塑创意,里外双层均为雕塑表面,且内腹部从上到下选刻《道德经》小篆文字,16米高竟有表面积700平方米之多,每块平均约6平方米,共有120块型,每块型背面均加有长度一致的加强筋。在铸造过程中,宇达集团采用企业已通过的ISO9001质量国际认证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国际认证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国际体系,并对每块铸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硬度、厚度、化学成份进行严格分析,确保铜雕的质量优质可靠。
3、《老子》铜雕内腹部的《道德经》。
4、《老子》铜雕现场安装,精心施工,环环紧扣。
在造型手法上,吴为山教授用形的混沌模糊来表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离形而得似,舍形而悦影的“大象无形”。正所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用诗的传神写意来体现老子的淳朴和宁、虚静安详的心态及慈祥、安乐、睿智的神情。正所谓:“见素抱朴”,“大辩若讷”。用气的贯通顺畅,一泻而下来呈现“道”贯天、地、人的整体性,即天人合一、宇宙同化的道家思想。正所谓:“万物含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系辞》上曰:“易之为道也,累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吴为山教授所塑的老子像凝聚他多年来对宗教、哲学、艺术的独特的理解和思考,他把自己的感悟和才华融入雕像的灵魂,然后化为虚空,随心赋形,以形写意,以形传神,最后臻入道艺合一的胜境。
历代老子造像大多把老子作为道教崇拜之偶像来塑,抑或为了满足虔诚崇信之心,抑或为了除祸消灾之愿,而吴为山教授所塑的这尊老子之像,不仅再现了老子作为道教始祖的仙风道骨,超然洒脱,而且把他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尤其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来塑。所以,我们所见的不是一座简单的宗教塑像或一位两千年前的普通老人,他其实是道家精神的一种代表,是中华文明的一座高山。
2005年8月20日,首批铜雕构件运抵淮安现场进行安装。铜雕内部设计了十根钢架,钢架与铜雕连接采用了防电位腐蚀处理方法。20名宇达员工精心施工,焊缝全部采用半自动氩气保护焊焊接,确保了焊缝强度超过母材强度。表面处理根据吴为山教授的设计思路,充分考虑了环境色调、抗紫外线、防大气腐蚀等因素,使铜像艺术效果得以充分展示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