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两学一做”如何接地气,如何深入基层,做到既通天气又接地气,符合中央精神,又富有地方创意,鲜活生动,是文章探讨的主要方向。用知行合一的理念贯穿两学一做实践的始终,不失为一种科学的行走路径。
【关键词】知行合一;理念
“两学一做”如何接地气,在基层生根开花,知行合一、虚工实做,真学真干、善学善做,把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转化为后发赶超的动力和干部教育提升工程,使之成为改变地方发展的重大转机?学习教育如何避免形式主义走过场,找准问题,解决发展的关纽、老百姓的痛点,做到既通天气又接地气,符合中央精神,又富有地方创意,鲜活生动,使广大党员入脑入心,百姓拍手称好?如何结合市县镇村各级各类党员干部实际,结合近年来群众路线、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查摆的问题,把脉问症,对症下药?这恐怕是两学一做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须要集思广益,各方探索,更需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回答,它应是一个长期探索过程,如同书法家临帖那样,常学常新,常做常新,日积月累,慢工出细活,和风细雨,不是一曝十寒,为学而学,轰轰烈烈走过场,认认真真讲空话,时间一到,鸣金收兵,皆大欢喜,而是掷地有声,踏石留印,把答卷写在大地上,把丰碑树在人民的心坎里。
一、用知行合一的理念看两学一做,应善学善做,敦本达道,做习总书记倡导的有正知正念的人,主动融入经济社会中,做改革发展的促进派,后发赶超的力行者。明代心学家王阳明主张,心是一个天,世间万象由心而起,知行合一,敦本达道。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纯乎天理地开发它,“人人自有,个个圆成”,“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就像掏一口井,只要你不断挖下去就打到泉水。所谓的得道,我理解就是习总书记讲的正知、正念,即理想信念上的不迷惑不动摇。在政治思想上,增强对标意识,看齐意识,按党章党规的要求,做合格的共产党员,领会好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与党中央同心同德,不迷失方向。从字源看,甲骨文道字表意为,在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不迷失方向,下边加上脚印,表示身体力行。道家讲道,崇本息末,道法自然。共产党员的道是什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吸收人类创造的全部文明结果基础上科学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党不但要引领未来,还要决定未来的走向。这是党长期执政的法理依据。正是立根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颗苍天大树才能万古长青、枝繁叶茂。当今时代瞬息万变,现代化事业前无古人,新事物层出不穷,不进则退,唯有变革才是永恒的不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共产党人永远在求道的路上。作为共产党员,不能做旁观者,要主动投入当地振兴发展大业中,不但要求道得道,还要有本领,有术有势,有众多的工具箱,方能施展才华。何谓术?术者即方法、路径也。具体一市一县部门,如何创新局面?路径在哪里?比如说,后发地区总会碰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两难问题,如何解决一头带动全盘皆活?何谓势?势者,格局、态势、氛围之谓也。没有好的势,难以成大事。综观中外,先进地区最大特点就是风正气正,理念新,动力足,格局大,态势好。这是一个地方蓬勃发展的“势”。所谓得势,就是要得这个势。
一、用知行合一的理念看两学一做,应是能触及痛处,边学边做,善学善做,反思体验式的能动过程。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也要遵循干部教育规律。任何有效的教育,都要触动痛点,这是现代培训的第一法则,它是受教育痛苦的反思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进而理念信念,直至行为习惯,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过程。因此,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能动性,身体力行,自我警醒,开门学习,广开视野,感受先进,正视落后,主动对表,勇于纠偏纠错。要创新方式方法,改变以往填鸭式被动说教做法,提高教育效果。要接地气,通灵气,触及心灵,变被动为主动。教育活动是一门艺术,是一次次心灵洗礼。如同穿衣吃饭,因人制宜,因地制宜,重点在各级干部,对高级干部主要是增强使命感,在重大政治方向上立场坚定,在关系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上不犯错,在重大决策中不失误。对中层干部主要讲责任感,增强党员为改革发展献计出力,尽责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基层干部主要讲执行力,增强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能力,增强党在基层亲和力影响力。对象不同,菜单不同,疗效不同,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关键在于贴近党员实际,触动痛点,引起共鸣,促进反思,主动改进,日积月累,不断提高。两学一做,学是基础,做事关键。光学不做等于空谈,光做不学等于又会迷失方向,把两者结合起来,贯通于实践,贯通于科学发展、全面小康中,做到知行合一、真学真做、善学善做、真改实改。学真经,做实事,见实效。
二、用知行合一的理念看两学一做,如何检验是否真学真做、善学善做?关键看效果,关键看党风政风,看能否推动工作,加快发展。
后发地区最大政治是科学发展,创造性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存,创新与创业互相激荡,人民富足,干群协调,社会和谐。果能如此,没有党委的坚强领导,政府的高效服务,广大党员的奋斗是办不到的。后发赶超是一场硬仗,冲出“洼地”,争先进位,从跟跑到领跑,更见功夫。没有高人一筹的谋划,没有敢为天下先的胆略,没有长袖善舞、熟稔经济工作经验,没有强烈事业心是万万不能的。危难之处见英雄,一个合格的党员应该主动融入当地发展之中建功立业,这是广大党员最大的检阅台,是非功过,都要接受它的考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座城的高度到底有多高?在我看来,它就是共产党人的高度,在思路决定出路的谋划中能否领先机、引领未来。一个地方两学一做的成效如何?它最终体现在干部队伍精神状态上,体现在政治生态良性形成中,体现在高校廉洁的政风中,更体现在用良好的党风政风中去引领一个地方的崛起中,它引领经济社会进步,政府和企业、社会合作共赢,良性互动,共同奏响政通人和、激昂向上的交响乐章。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9月).
[3]《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
【关键词】知行合一;理念
“两学一做”如何接地气,在基层生根开花,知行合一、虚工实做,真学真干、善学善做,把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转化为后发赶超的动力和干部教育提升工程,使之成为改变地方发展的重大转机?学习教育如何避免形式主义走过场,找准问题,解决发展的关纽、老百姓的痛点,做到既通天气又接地气,符合中央精神,又富有地方创意,鲜活生动,使广大党员入脑入心,百姓拍手称好?如何结合市县镇村各级各类党员干部实际,结合近年来群众路线、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查摆的问题,把脉问症,对症下药?这恐怕是两学一做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须要集思广益,各方探索,更需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回答,它应是一个长期探索过程,如同书法家临帖那样,常学常新,常做常新,日积月累,慢工出细活,和风细雨,不是一曝十寒,为学而学,轰轰烈烈走过场,认认真真讲空话,时间一到,鸣金收兵,皆大欢喜,而是掷地有声,踏石留印,把答卷写在大地上,把丰碑树在人民的心坎里。
一、用知行合一的理念看两学一做,应善学善做,敦本达道,做习总书记倡导的有正知正念的人,主动融入经济社会中,做改革发展的促进派,后发赶超的力行者。明代心学家王阳明主张,心是一个天,世间万象由心而起,知行合一,敦本达道。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纯乎天理地开发它,“人人自有,个个圆成”,“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就像掏一口井,只要你不断挖下去就打到泉水。所谓的得道,我理解就是习总书记讲的正知、正念,即理想信念上的不迷惑不动摇。在政治思想上,增强对标意识,看齐意识,按党章党规的要求,做合格的共产党员,领会好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与党中央同心同德,不迷失方向。从字源看,甲骨文道字表意为,在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不迷失方向,下边加上脚印,表示身体力行。道家讲道,崇本息末,道法自然。共产党员的道是什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吸收人类创造的全部文明结果基础上科学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党不但要引领未来,还要决定未来的走向。这是党长期执政的法理依据。正是立根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颗苍天大树才能万古长青、枝繁叶茂。当今时代瞬息万变,现代化事业前无古人,新事物层出不穷,不进则退,唯有变革才是永恒的不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共产党人永远在求道的路上。作为共产党员,不能做旁观者,要主动投入当地振兴发展大业中,不但要求道得道,还要有本领,有术有势,有众多的工具箱,方能施展才华。何谓术?术者即方法、路径也。具体一市一县部门,如何创新局面?路径在哪里?比如说,后发地区总会碰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两难问题,如何解决一头带动全盘皆活?何谓势?势者,格局、态势、氛围之谓也。没有好的势,难以成大事。综观中外,先进地区最大特点就是风正气正,理念新,动力足,格局大,态势好。这是一个地方蓬勃发展的“势”。所谓得势,就是要得这个势。
一、用知行合一的理念看两学一做,应是能触及痛处,边学边做,善学善做,反思体验式的能动过程。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也要遵循干部教育规律。任何有效的教育,都要触动痛点,这是现代培训的第一法则,它是受教育痛苦的反思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进而理念信念,直至行为习惯,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过程。因此,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能动性,身体力行,自我警醒,开门学习,广开视野,感受先进,正视落后,主动对表,勇于纠偏纠错。要创新方式方法,改变以往填鸭式被动说教做法,提高教育效果。要接地气,通灵气,触及心灵,变被动为主动。教育活动是一门艺术,是一次次心灵洗礼。如同穿衣吃饭,因人制宜,因地制宜,重点在各级干部,对高级干部主要是增强使命感,在重大政治方向上立场坚定,在关系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上不犯错,在重大决策中不失误。对中层干部主要讲责任感,增强党员为改革发展献计出力,尽责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基层干部主要讲执行力,增强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能力,增强党在基层亲和力影响力。对象不同,菜单不同,疗效不同,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关键在于贴近党员实际,触动痛点,引起共鸣,促进反思,主动改进,日积月累,不断提高。两学一做,学是基础,做事关键。光学不做等于空谈,光做不学等于又会迷失方向,把两者结合起来,贯通于实践,贯通于科学发展、全面小康中,做到知行合一、真学真做、善学善做、真改实改。学真经,做实事,见实效。
二、用知行合一的理念看两学一做,如何检验是否真学真做、善学善做?关键看效果,关键看党风政风,看能否推动工作,加快发展。
后发地区最大政治是科学发展,创造性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存,创新与创业互相激荡,人民富足,干群协调,社会和谐。果能如此,没有党委的坚强领导,政府的高效服务,广大党员的奋斗是办不到的。后发赶超是一场硬仗,冲出“洼地”,争先进位,从跟跑到领跑,更见功夫。没有高人一筹的谋划,没有敢为天下先的胆略,没有长袖善舞、熟稔经济工作经验,没有强烈事业心是万万不能的。危难之处见英雄,一个合格的党员应该主动融入当地发展之中建功立业,这是广大党员最大的检阅台,是非功过,都要接受它的考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座城的高度到底有多高?在我看来,它就是共产党人的高度,在思路决定出路的谋划中能否领先机、引领未来。一个地方两学一做的成效如何?它最终体现在干部队伍精神状态上,体现在政治生态良性形成中,体现在高校廉洁的政风中,更体现在用良好的党风政风中去引领一个地方的崛起中,它引领经济社会进步,政府和企业、社会合作共赢,良性互动,共同奏响政通人和、激昂向上的交响乐章。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9月).
[3]《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