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y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起于思,想源于疑。”教育心理学向我们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鉴此,课堂提问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门艺术。
  一、要能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课堂上要让学生敢问、多问。教师既要给出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还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并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处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
  二、要能以简驭繁
  一篇文章提问过多,难得要领。鲁迅小说《孔乙己》是篇较长的课文,如要面面俱到,将教学目的与要求定得太繁杂,要三、四个课时才能实现。我在教学中仅设计两个提问,先问:“为什么说孔乙己是个最不幸的人?”由此理出他的身世、处境和遭遇—求学失败、失业、遭酒客嘲笑、被丁举人毒打……凡此种种遭遇涵盖了一个旧中国知识分子所能遇到的所有的不幸。次问:“是谁害死了孔乙己?”通过讨论,学生也懂得,杀害孔乙己的绝非某个人,而是整个封建社会和封建科举等因素。这样,老师就少讲少问,学生多学多思,课堂生动活泼。
  三、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
  离开对文章的深入钻研,就离开了感知材料,思维过程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联系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例如,在分析《差半车麦秸》一文时,我这样提问:“对王哑巴刚到部队时落后、胆小、贪小利等陋习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学生多数说不到点子上,这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对王哑巴身世介绍的段落,结合语境反复品味,学生理解了王哑巴原来是个庄稼人,不识字,觉悟不高,现在只不过经过了几个月的革命锻炼。刚到部队,那些陋习难免存在。从劳动者到革命者必须经过自我斗争的过程。写刚到部队的陋习,不但没有损害王哑巴的形象,反而使这形象更令人觉得真实可信,更叫人感到王哑巴的坚定、勇敢和伟大。这样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王哑巴性格发展的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要方法适当,点石成金
  有意识地把设问过程当作开启学生思路的过程,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在学生思路梗塞时巧言启发,在对立或矛盾中诱其比较,站在新的角度,新的层面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使他们思维向纵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乐趣。当然,课堂設问的技巧不一而足,这里且列举三种:
  1.抓住关键词发问
  为了避免问题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到字里行间,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的品味、分析,以形成严谨、实在的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发问。如: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教学时抓住理解“敲”字所刻画的心境。“敲”字刻画了怎样的心境?思考之后,不难发现:主人约客,准备和客人对弈来度过这漫长梅雨之夜的,然而却迟迟不见人来,无意间手拿一颗棋子在棋盘敲,也不知敲了多长时间,又不知道有多轻多重,竟震“落”了“灯花”,把主人约客不至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这里面有急、有气、有失落、有无奈,都在无意的“敲”中流露出来。所以本诗的主旨也显现出来了。可见抓住“敲”字发问,便抓住了本诗的扣子,打通了诗歌的脉络。
  2.循序渐进提问
  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解决难题。提问要结合学生年龄、学习实际,使他们回答时可望又可及。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因为问题过于简单毫无价值,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思维惰性滋生,这样对于他们素质的提高毫无价值。有序地提出问题,有助于理解和正确利用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又避免了语文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
  3.随机应变巧问
  提问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而不是把学生问倒,更不是作为花絮点缀课堂及创设“学生活动”的形式。是否适时发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迷茫,容易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勿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这问题就成为“瞎子戴眼镜,多余的圈圈”,毫无价值。此外,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切入角度,提问的方式,力求达到把握知识的要点、训练的重点和教学进程。正如孔子提倡教学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怎样设计课堂提问是一个值得大家去探讨的课题。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想成为“巧问”的“智者”,鉴此,教师必须对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认真设计出一次次别出心裁的课堂提问。如能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课堂享受,一种文化积淀,更是一种心灵与智慧的融合,生命也就在这知识的滋养中得以鲜活地成长。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课文,了解作家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文中通过故事讲述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不要主观臆断。  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  难点:反复朗读课文,学习本文中通过故事讲述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不要主观臆断。  二、课前预习  1.读准文中生字的读音。  2.读准句读,准
期刊
一、注重阅读,体悟高尚人格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苏教版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音律优美的诗词。这些文章凝聚着作家们的心血和生命,真实生动地塑造了许多伟大的人物,这些人物深刻地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富有质朴美,具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真善美的思想。我们语文教师可以
期刊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各地屡有发生,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直接危及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内涵特点  所謂校园欺凌,是指中小学内欺凌者欺负弱小者的行为。校园欺凌通常重复发生,有时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之一。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行为的主体是学校内部的个别师生员工和部分校外人员,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
期刊
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越来越不爱提出问题,越来越提不出问题,这也是教学中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呢?  一、让学生敢问  目前,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怕会遭到老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因此,要让学生敢问,必先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愉快的教学环境,消除学生在课堂上地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
期刊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狀态,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特别是在小学课堂,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中出现一些妨碍课堂教学的纪律问题就在所难免,而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自学能力差,不认真听课就很难掌握知识。另外,对
期刊
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我听到了很多雷人的话,现记录如下:  我班学生高考备考,我班一女生基础好,头脑灵活,最近总是走神懈怠。我和她说:“距离高考百天了,我们得做到心中有数。”“老师我心中就有数了。”如此自负让我哭笑不得。  公园游乐场里,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女娃等烤肠,一会儿过来问一声“好了吗?”“没呢。”“咋还没好呢,急死人了。”这样几次三番,我看不下去了,多嘴劝了句,“小姑娘,等待也很重要。”“请不要
期刊
《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让在教育路上日渐迷惘的我有了新的思考。它讓我发现我的教育三分地并不是一片无可开垦的荒凉地,而是有着许多深埋地下的宝藏等待我去挖掘,而我所需要的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智慧。  一、厚德载物,望云卷云舒  爱的教育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教育理念,然而,要将理念转化为实践还需要很多因素,首先需要的便是一个良好的心态。比如,当我们走进混乱、吵闹的教室想要大发雷霆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一
期刊
诗歌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富激情的内容,培养诗歌阅读能力是教师反复探讨的话题。然而现实中教师常条分缕析地按常规思维剖析每一首诗,时有使力过度或力不从心的尴尬。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须先分析当前课本中诗歌编排的利弊,研究学生的特点。从创作动因看,诗歌是文学样式中最情绪化的文字,加之形式的特殊性,对诗歌语言和内涵的认知均需打破常规思维。因此,只有敢于打破常规教学模式,找到课本、学生、教师的最佳契合点
期刊
早恋是指中学生过早的对异性发生爱慕的感情,并以恋爱的方式进行交往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早恋是普遍存在又非常棘手的问题,中学生早恋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家长、老师甚至是教育学家的高度重视。如何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老师和家长面临的共同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早恋的危害,然后家长和老师配合,运用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中学生早恋的危害往往有以下几点:  第一、影响学
期刊
岁月如流水,静悄悄地从指缝间溜走,屈指轻轻一算,方才惊觉,教书育人几近三年了。早已明晓,为人师理应给予孩子们三个最珍贵的礼物:“一则,不要剥夺孩子们对知识的好奇心;二则,帮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三则,给予他激情,让他热爱生活。”可坦言之,又有几位人师能完全做到呢?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意思是学问渊博的人才能成为老师,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成为典范。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