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语文教材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xb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审美教育中,自然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研究,归纳分类和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四种审美关系,试图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在进行语文审美教育的认识和方法上提供一些看法和视角,以期促进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人与自然;审美关系;中学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H319
  引言
  自古人与自然间存在着诸多纷繁复杂的关系,从审美角度来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最初的相互敌对,逐渐转变为相互依存,正是在此基础上,人们对自然的情感从单纯的功利关系滋生出一种审美的关系。”[1]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进行分类,依据自古至今作家们在其各类文学作品里所表现和渗透出来的有关人与自然微妙且富于变化的关系,主要是结合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各类文学作品。
  一、表现纯粹自然的美,触景生情
  大自然包罗万象,属于它独有的美丽是其拥有的各种奇妙景色,如“春夏秋冬,晨昏晚夜,日月星辰,风云雨雾,冰雪霰露,峰石崖谷,江潮湖海,溪瀑泉潭,花草树木”[2]等。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还是感受文人笔下自然景观所传达出的美,都彰显着大自然特有的形式美所蕴含的神奇。人类通过表现自然本性的一种纯真的美,不仅让人认识和欣赏了自然的本真力量,为其所感动,并生发出一种敬畏、热爱和感恩之情,同时也让人时时警惕自己的行为,顺应掌握自然内在规律,不再破坏自然,重蹈覆辙。
  当然,文人们在描绘纯粹自然景观时不免糅合了自己的情感,但从其主要描述对象及目的来看,春夏秋冬、日月星辰等在文人的笔下一一呈现,似乎重点不是在叙述自己的私人情感,而是更多的在向人类展示大自然的智慧与力量,诉说它的神奇与伟大,或使人在面对美丽自然景色时不自觉地触发种种情思。自然也以其自身的包容教育着人类,她需要人类发现自己的美丽,需要被人类热爱和保护。“通过审美教育使人的心灵朝着向自然方向敞开,向着一种本然状态敞开。现代人越来越欠缺对本然的自然性的认同与向往,越来越欠缺对原貌的自然状态的共鸣,这就需要特别的教育。”[3]
  二、自然的人格化
  在有关自然审美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有意无意会将自然物本身所具有的某些自然素质与人的道德品质相比拟,将自然人格化,看似写景实则写人。比如《诗经》中,有许多对日出、雨雪、杨柳等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但这些景物仅作为诗人借以寄托和比喻的对象,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被吟颂。
  这要追溯到产生于春秋战国、兴盛于魏晋时期的“比德”说,“所谓‘比德’,也就是将自然对象的某些特征与人类的某种品格、德行相比附,从中感受或意味到某种人格美。”[4]这表明了当时的人对自然美认识的深化,也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审美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古人喜爱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因其各自特有的自然属性,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道德品格。梅,经霜傲雪,寄托文人孤高傲岸的情怀;兰,素雅清幽,蕴涵幽芳高洁;竹,挺拔劲节,虚心高节;菊,冷艳凌霜,不趋炎附势。这也就和孔子欣赏自然美时强调其道德内容具有一致性了,“他(孔子)以为自然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属性有类似的地方,人在欣赏自然美时就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把自然物作为人的道德属性的一种象征。这样一来,在自然美的欣赏中,也就包含了道德内容,因此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时所得到的愉悦,正是由于其中包含了这种道德内容。”[5]
  三、寄情予景,创设审美意境
  在自然审美过程中,触景生情可谓是其第一个层次,但有时人们并不是在看到眼前之景时才有所生发感触,而是将自己本身就内含的某种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诸如理想、志向、抱负、忧思、怀念等,这就上升到了自然审美过程的第二个层次,即寄情予景。
  历代文人墨客最喜以诗词写景以寄情抒怀,杜甫笔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饱含忧国思民的情怀;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情豪放激越;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悲凉寂寥之情溢于言表。
  时至今时,文学作品里于自然中寄予情愫,营造情景交融意境的场景仍在上演。此时,“一切景语皆情语”,有情有感的人们将自己的情感思想投射并寄托于景色之中,赋予纯粹的自然之景以主观的情感色彩。情寄托于景之中,景承载着饱满的情,情与景相融互生,共同创设出审美的意境。
  四、人与自然相融共生,走向和谐
  “审美的最高理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6]
  人内心深处有一种对自然向往的天性,只是由于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压抑了这种天性。人又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不断改造生存的环境并努力追求自然的美,以弥补内心的那种缺失感。
  那一处处人文景观,试图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配合,不断追求着与自然的融合之美,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发挥着生态效益。例如《苏州园林》中描写的各个园林的设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让游览者感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7]人身处园林里,被眼前一幅幅“完美的图画吸引”,感受到了人造景物与自然景观的相融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家们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映射到文学作品之中,不再局限于将自然“比德”化和寄情予景,而是被人化自然的万千景象深深打动,感受到一幅幅人景和谐、人景相融的美好情境,生发出种种感情。此时的“情”在内涵上更接近一种由感悟生态和谐、人与自然相融共生而触发的情,这种情似乎更无“私心”,与之前所述寄情于景的情有所不同,可以说前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给予人的一种感动和感悟之情,后者是人将本带有的如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之情附着于自然。
  现代社会人类在不断发展“自然人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该注意改造的合理与恰当性,加强对自然的认知,更加合理的利用和改造自然,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五、结语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美妙无穷的,人类在与之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发掘、体验和创造着“美”。研究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也期望教育者在教学中能按所分类别的不同层次需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为语文审美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种视角与参考。
  参考文献
  [1][2][4]罗筠筠.自然美欣赏——山情水韵出自然[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4,73,25.
  [3]丁来先.自然美的审美人类学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8.
  [5]代迅.从牧歌到挽歌: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的变迁与生态美学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4期.
  [6]杜卫.美育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6,334-335,336.
  [7]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八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6
其他文献
摘要:线性代数这门课程的理论比较抽象,初学者不易深刻理解。如何讲好这门课程,同样是数学老师关注和探讨的话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工作的一点经验,就线性代数授课中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关键词:线性代数;抽象;对比;方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多元化人才需求对线性代数教学赋予的新任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社会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趋于多元化,
摘要:理想实验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在逻辑推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在物理学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经典力学体系和量子力学体系与发展完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是理想实验、理想实验的作用,并在典型事例的基础上,理想实验的应用和理想实验的价值。  关键词:理想实验;逻辑推理;应用;作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4.31  1.理想实验  1.1 理想实验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为了
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中“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训练。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思维。而作为教学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布置,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更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许多学生因作业而伤脑筋,而督促孩子交作业往往是师生发生冲突的导火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  通过对中美各24所护理院校的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中美课程设置的异同点,为我国刚刚起步的专硕课程设
数学是高考的瓶颈,也是高考的重要砝码。学生高考的失利,往往是数学上的失利。高考分数线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数学。所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学校高考胜利的重要保证。数学学习的主战场是课堂,课堂的效率来源于好的教学方式。纵观我们现行的教学方式,大多围绕问题探究、题组训练,具体方法有传统教学法与高效学习法。大家的共识是学生上课要动起来,先进的教学手段要用起来。上课不再是一言堂,也不再是围绕少数几个人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主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正常发展,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学生能否正常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后进学生”之所以“后进”,其心理因素占主要成份。教育者只有走进未成年人心灵世界,认真分析和排除其心理障碍,才能使“后进学生”正常地发展,健康地成长。  一、激发自信心,摒弃自卑的重负  自卑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品质和能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知识,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会,他们对学习也不感兴趣,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同时也会影响学习成绩。作为老师,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如何让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这就要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积极认识的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知识,发展新动力。多年的教
摘要: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职业许可制度,建立及健全教师资格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与否关系到该国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与教育质量的好坏。本文通过介绍中美两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试图从中找到有利于我国建设更加完善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教师资格制度;教师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育教学从事者所实行的一
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校长管理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只有抓好教育教学管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利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校长的管理,要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制度科学,措施得力,以和谐求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是美,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中心。社会主义和谐建设需要学校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新一代。而新一代学生的培养,需要一个和谐的学校,一支和谐的教师队伍。  一、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实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