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处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基础的打造,还要重视学生其处理人际关系能力,避免学生高智商低情商的状况出现,因此在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由教师居中协调引导学生发扬合作精神,互相帮助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运用
引言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学习,以同龄人间的互帮互助、互相督促、同理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完成新课改下的小学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一、小组合作之分配小组
小组合作是要让学生针对某一数学知识点,通过小组成员间分工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数学知识学习或者解决数学问题。鉴于小学低中年级数学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成长阶段,在课堂上不适合分配多人小组,可以根据座位设置3人小组或4人小组,实行组长轮岗制,每个人都可以得到锻炼,激发学生积极性,同时在课后可以设置6人小组,完成一些课堂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数学感知能力之外,降低实践活动风险。
比如《认识钟表》可以在课上分组,让小组成员在上课前负责通知小组成员上课,同时必须告诉小组成员具体时间和时针、分针指向的数,以此训练小组成员的时间知识,在课下可以让小组带着自己的钟表去垂钓区、公园或者面点铺做时间的通报员,协助生产生活活动。
二、小组合作之挖掘个体价值
给学生分配小组是为了每个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小组成员在小组内、在教学活动中有较高的参与度,避免个人主义或者组内“独裁”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对数学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同时也能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走的路更远更宽。
比如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课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在课上互相搜集观察各自的物品,来辨别有锐角、钝角、直角的物品,同时数一数各类角的个数,同时教师准备各类角的物品,组织各小组数一数有多少个角,各类角分别是多少,先内部讨论,统一答案,然后写在纸上,由教师监督,交换宣读结果,最后教师带领一起数一数,正确的给以奖励,错误的给以激励,从而让学生加强对角的认知,同时强化小组合作,发挥小组成员价值,有集体荣誉感。再比如《观察物体》的课程中,通过放置一个物品,小组各成员可以在不同方位观察,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对物体观察的兴趣,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也能体现每个小组成员的价值。
三、小组合作之重视教师的引导
小组合作虽然是小组成员共同去完成学习任务,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究,但是离不开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需要教师根据小组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干预,避免小组分歧过大或者小组成员状态落差过大,从而造成小组合作效果不佳,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例如,在四年级的《万以上数的认识》的课程中,学生对万以上数接触较少,比较抽象,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有的学生抽象思维较好,学习速度比较快,部分学生抽象思维不好,计算速度慢或者难以理解,这样容易导致抽象思维好的学生对抽象思维不好的学生轻视或者厌烦,造成小组内部矛盾,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这一情景,组织小组内或者小组间进行万以上数学习方法的分享与互助,这样避免小组成员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再比如《条形统计图》课程也较为抽象,容易统计错误,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干预,对小组成员引导,实现合作共赢,良性发展。
四、小组合作之激励制度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低中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采用情感教学方法是非常适用的。通过评选合作成效最佳小组、最具合作精神小组、最具创新精神小组等活动,激发小组成员的合作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进而促进小组合作探索和小组实践活动。
比如在四年级的《确定位置》的课程中,在让学生学习到位置的确定方法后,可以安排小组设计一个学校的位置示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校各年级教室、图书馆、体育馆、教师办公室等建筑的位置,让学生根据各小组的示意图去实际应用,从而评选出最佳小组,然后与学校沟通,将其示意图应用到校园中,并标注示意图的制作者,以此激发学生的小组合作积极性,增强小组的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學低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合理科学划分学习小组,组建和谐积极的学习小组;重视小组成员在小组中的个体价值挖掘,帮助学生平衡发展;并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采用情感教学法调整小组状态,统筹校内外资源,建立激励制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的高素质高情商人才。
参考文献:
[1]邹淑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0):71.
[2]周德忠.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9):194.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运用
引言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学习,以同龄人间的互帮互助、互相督促、同理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完成新课改下的小学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一、小组合作之分配小组
小组合作是要让学生针对某一数学知识点,通过小组成员间分工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数学知识学习或者解决数学问题。鉴于小学低中年级数学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成长阶段,在课堂上不适合分配多人小组,可以根据座位设置3人小组或4人小组,实行组长轮岗制,每个人都可以得到锻炼,激发学生积极性,同时在课后可以设置6人小组,完成一些课堂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数学感知能力之外,降低实践活动风险。
比如《认识钟表》可以在课上分组,让小组成员在上课前负责通知小组成员上课,同时必须告诉小组成员具体时间和时针、分针指向的数,以此训练小组成员的时间知识,在课下可以让小组带着自己的钟表去垂钓区、公园或者面点铺做时间的通报员,协助生产生活活动。
二、小组合作之挖掘个体价值
给学生分配小组是为了每个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小组成员在小组内、在教学活动中有较高的参与度,避免个人主义或者组内“独裁”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对数学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同时也能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走的路更远更宽。
比如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课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在课上互相搜集观察各自的物品,来辨别有锐角、钝角、直角的物品,同时数一数各类角的个数,同时教师准备各类角的物品,组织各小组数一数有多少个角,各类角分别是多少,先内部讨论,统一答案,然后写在纸上,由教师监督,交换宣读结果,最后教师带领一起数一数,正确的给以奖励,错误的给以激励,从而让学生加强对角的认知,同时强化小组合作,发挥小组成员价值,有集体荣誉感。再比如《观察物体》的课程中,通过放置一个物品,小组各成员可以在不同方位观察,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对物体观察的兴趣,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也能体现每个小组成员的价值。
三、小组合作之重视教师的引导
小组合作虽然是小组成员共同去完成学习任务,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究,但是离不开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需要教师根据小组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干预,避免小组分歧过大或者小组成员状态落差过大,从而造成小组合作效果不佳,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例如,在四年级的《万以上数的认识》的课程中,学生对万以上数接触较少,比较抽象,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有的学生抽象思维较好,学习速度比较快,部分学生抽象思维不好,计算速度慢或者难以理解,这样容易导致抽象思维好的学生对抽象思维不好的学生轻视或者厌烦,造成小组内部矛盾,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这一情景,组织小组内或者小组间进行万以上数学习方法的分享与互助,这样避免小组成员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再比如《条形统计图》课程也较为抽象,容易统计错误,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干预,对小组成员引导,实现合作共赢,良性发展。
四、小组合作之激励制度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低中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采用情感教学方法是非常适用的。通过评选合作成效最佳小组、最具合作精神小组、最具创新精神小组等活动,激发小组成员的合作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进而促进小组合作探索和小组实践活动。
比如在四年级的《确定位置》的课程中,在让学生学习到位置的确定方法后,可以安排小组设计一个学校的位置示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校各年级教室、图书馆、体育馆、教师办公室等建筑的位置,让学生根据各小组的示意图去实际应用,从而评选出最佳小组,然后与学校沟通,将其示意图应用到校园中,并标注示意图的制作者,以此激发学生的小组合作积极性,增强小组的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學低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合理科学划分学习小组,组建和谐积极的学习小组;重视小组成员在小组中的个体价值挖掘,帮助学生平衡发展;并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采用情感教学法调整小组状态,统筹校内外资源,建立激励制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的高素质高情商人才。
参考文献:
[1]邹淑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0):71.
[2]周德忠.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