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震重建账本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n4f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眼已是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的纪念日。
  那场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是1949年以来中国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自然灾害。震后的恢复重建也是中国自然巨灾中规模空前、难度极高、任务最为艰巨的一次。
  2012年1月10日,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在该省十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表示,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
   2月24日,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通报,四川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9%,概算投资8658亿元已完成投资99.5%。
  同时,纳入省重建规划的12个重灾县和91个一般受灾县的13647个重建项目已基本完成。三年多来,四川全省142个受灾县用于恢复重建和发展重建的资金达到1.7万亿元。
  目前没有完工的极少数项目,主要是受地震次生灾害和二次受灾影响,或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以及港澳援助的个别项目。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全面铺开,其标志性事件为2008年9月19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下称《重建规划》)正式文本出台。
  这个《重建规划》提出了“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的总体目标。
  三年多来,对于这场规模空前的灾后重建,各方报道赞誉有加。然而,一些基础信息,如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规模、筹措渠道、投向何处等却未见完整梳理。
   应当承认,重建对灾区的社会经济,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贡献,民生亦得到相当的改善。
  同时,毋庸讳言,在多重因素之下,灾区和对口援建政府几乎成为重建的唯一主体,也成为各级庞大财政资金、信贷资金以及捐款的实际管理者和使用者。
  政府主导的重建模式,客观上也将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排除其外,在看到动员和筹资能力强大迅疾的同时,亦当预警可能埋藏下的财政和金融隐患。
  
  直接损失如何认定
  回溯至2008年7月12日。震后两个月,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史培军领衔的地震灾情评估小组,向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提交了《汶川地震灾害范围评估报告》,并获得通过。
   这份报告根据地震及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员、倒塌房屋、转移安置人员的数量及比例,以及地震烈度和地质灾害危险度等因素,确定了10个极重灾区,全部位于四川;确定41个重灾区,其中四川29个,甘肃8个,陕西4个;另外还确定186个一般灾区。
   史培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通报,汶川地震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其中四川占到总损失的91.3%,即7716亿元,甘肃占5.8%,陕西占2.9%。
   在直接经济损失中,城乡居民住房的损失最大,占27.4%;其次为道路、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损失,占21.9%;第三类为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20.4%。这三大类占到了总损失的七成。其他损失则来自工业、服务业、农业、居民财产、土地资源、社会事业、文化遗产、矿山资源、自然保护区等。
   据《财经》记者了解,各受灾省区政府2008年8月初上报的灾害评估报告中,因灾直接损失总数为11948.1亿元,这一数据高于最终的国家评估,其中四川11109.9亿元,甘肃593.5亿元,陕西244.7亿元。
   对于国家和地方灾评数据的差距,四川省一极重灾区的官员解释:“我们上报的各项损失数据,比如民房倒塌的数据,基本都被国家采纳了。差距源于不同的评估方法。”
   国家灾情评估组主要采用的是成本概算法。比如地方上报的农村房屋的倒塌、受损间数,按平均每间15平方米概算倒损房屋总面积,同时依据2006年农业普查数据,按每平方米钢混结构房屋、砖混结构房屋平均800元、竹草土坯房300元进行估算,对于一般损坏房屋按每间1000元估算;对于城市房屋损失,则将房屋分为钢混结构和非钢混结构,每平方米钢混结构定价为1200元,非钢混结构则为800元;针对非房屋部分损失评估,则按照综合灾情指数和因灾损失量两个变量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综合数据。
   地震发生后,由于时间和人力所限,地方政府上报的统计数据难以做到准确、客观。
  比如,北川县在地震后又相继发生堰塞湖、泥石流次生灾害,全县皆忙于救灾,而且地震中政府单位人员伤亡较大,短期内做不到充分调研。权衡之下,国家评估组采用的成本概算法,相对科学。
   评估组的具体评估方式为,根据各省政府提交的损失报告和统一填报的“地震灾害损失统计报表”,依据国家各部门专业人员、工作组赴灾区的样板调查报告,并利用遥感资料,以及民政部、中国地震局、地震专家委员会确定的“综合灾情指数”,制定了一套详细表格,分成13大类、25个指标、229项要素进行统计。
   史培军称,“经过再三核实,最终确定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
  
  万亿重建规划依据
   基于这一灾损数据,2008年8月12日,国家发改委牵头45个国家部委和灾区省级政府共同制定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重建规划》)。随后略加修改,9月19日由国务院印发。
   《重建规划》提出,将10个极重灾区和41个重灾区,纳入国家统一重建规划中。其重建资金可从多种渠道获得,其中由国家出资的中央基金约占30%,其余部分则依靠对口援建、地方政府配套、自筹以及社会募集、资本市场融资、国外优惠紧急贷款和信贷资金等渠道筹集。
   地震专家委员会针对重建初步投入估算后,得出的结论是:恢复重建不仅是简单恢复,需要提高建筑的抗震标准和企业的技术水平,还要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因此重建成本要高于地震的直接损失。最终,对重建资金作出了较直接经济损失提高约20%的估算。
   根据这一思路,《重建规划》提出“恢复重建总需求,经测算约为1万亿元”。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解释,这个数字是根据先期的灾害损失统计,分成城乡住房、城镇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重建、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和精神家园等九个类别的恢复重建,进行不同比例投资测算最终得出的。
   至此,万亿元重建规划正式出炉。至2009年5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出台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即包括这1万亿元重建资金。
  作为最主要的受灾地区,四川省被纳入国家统一规划的重建项目资金为8658亿元,但该省显然并不满足于这个资金规模。
   2008年9月,时任四川省副省长的黄小祥多次表示,包括国家规划之外的重建项目,四川省灾后重建需要投入的资金为1.67万亿元。2009年3月,这一数字提高到约1.7万亿元。
  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在同年的全国“两会”上表示,除去中央财政资金、省级财政资金、对口援建资金及社会捐款,四川省灾后重建存在1.3万亿元的巨额资金缺口。巨额投入的背后,是四川省将最初的“恢复性重建”,逐渐升级为“发展性重建”“跨越式重建”,即所谓“原地起立、发展起跳”的重建战略。
   类似的扩大重建规模之举,在四川之外的灾区也有类似。
   针对资金债务和缺口问题,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难题,三年灾后重建进入尾声时,四川省曾编制《灾区发展振兴规划》(下称《振兴规划》),并试图将其纳入到国家层面。2011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振兴规划》,同意由四川省实施此项规划,后者试图从中央获得资金支持的计划未果。
   “发展遇到的问题,最终需由地方政府自行来解决了。”一位灾区发改局局长说。
  
  信贷“限时优惠”
   仅从国家规划的8658亿元资金需求来看,其来源包括:中央财政下拨的四川省恢复重建包干基金2203亿元;18个对口援建省市的援建资金约805.13亿元;香港、澳门特区援助资金折合人民币约130亿元;特殊党费捐赠80亿元;社会捐赠资金201亿元。
   由此推算,有超过5200亿元的资金需要四川自筹。这一数字相当于2007年四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0亿元的6倍有余。
   而自筹渠道首先是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压缩公用经费支出、整合各类专项资金,由此筹集了400多亿元。
   另一个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银行信贷。为增加灾区信贷供给,监管层对四川省部分银行机构在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信贷额度、新机构设立等方面提供了“限时优惠”。
   在2008年-2009年,各大银行在灾区的分支机构往往从总行获得了“不受限制的额度”,监管部门对此也实行“单列管理”,以鼓励银行放贷。随着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收紧,各银行也随之收缩了灾区信贷业务。
   “大灾刚过,我们确实冲了一段时间,但也由于网点未深入县域,所以发放的贷款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中,”四川当地一家主要商业银行负责人说,“这些贷款多为一年至三年的中短期贷款,现在额度紧张,灾区业务已经非常少了。”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灾区重建贷款已经到了回收尾声阶段,而继续发放的贷款也不再带有“灾后重建”的标签。
   不仅额度优惠已经收尾,包括存款准备金率等方面的优待也逐渐淡出。
  自2010年以来,中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银行此指标一度达到历史高位的21.5%,但灾区各银行机构基本维持9%的超低比率。这是央行第一次在存准率上对地方信贷进行倾斜。据央行测算,仅此项政策,便可为灾区增加资金供给404亿元。但自2011年7月开始,央行对灾区银行机构分六次将存准率逐步恢复到18.5%的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在金融机构网点建设上,监管层也一度“特事特办”,增加灾区“名额”,此举恰好符合此前地方金融机构异地扩张的期待。但由于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增加的名额多被用做向经济发达地区扩张,并未缓解灾区银行分支机构稀少的状况,再加上各银行机构又在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失,其对灾区的资金支持能力进一步被削弱。
   在银监会放宽银行在灾区新设分支机构限制三年后,灾区金融网点的数量也仅与震前持平。
   重建资金的另一项来源是发行地方债。2009年3月,财政部代理发行全国地方债2000亿元,四川省获得其中9%,计180亿元。
   而在一些国家灾后重建中作用明显的保险资金,在四川灾后重建中的作用几乎可忽略不计。
  根据此前四川保监局通报的数据,该省共接到涉及汶川地震的保险报案30多万件,其中有效报案23.6万件,仅支付赔款20余亿元。
  
  巨量贷款风险
   显然,银行信贷构成四川重建资金的重要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统计,至2011年9月底重建三周年之际,四川全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灾后恢复重建贷款4336.6亿元。其中,国开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了约七成的灾后重建贷款。
   大灾之后,“限时优惠”的确迅速加大了灾区重建资金供给。但与此同时,巨量信贷的快速投放,也使风险随之而来。
   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原副院长冯俏彬曾带领团队,对四川灾后重建展开调研。
  他们发现,灾区各级政府事实上是大部分信贷资金的真实贷款者,这种状况可能的后果之一是,地方政府债务累积额趋大,而对于提供贷款的银行机构,则要承担对等的风险。
   国开行四川省分行人士介绍,截至2011年5月底,该行灾后重建项目贷款余额535.96亿元,其中政府性融资平台余额为463.91亿元,占比高达86.56%。
   从2011年起,监管机构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
  比如,银监会要求,在满足“现金流全覆盖”“定性一致”和“三方签字”原则后,平台贷款才可转为一般性公司贷款,并按照商业化运作,才有机会获得贷款展期以及新增贷款。在这样的要求下,除了部分符合条件的收费公路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其他融资平台贷款已受到严格限制,展期和借新还旧几无可能。
   此外,银监会对平台贷款还本付息作出规定,要求“严格按照每半年一次偿还贷款本息”,这对部分尚未产生现金流或是现金流不足的项目造成很大压力。加之此前银监会推动“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贷款方试图通过腾挪贷款资金来满足现金流需求已几无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尚未完成认定和划转的地方融资平台面临贷款停止发放的问题,可能形成“半拉子工程”,这给存量贷款本息回收会带来一定影响。而银监会方面曾表示,“预期银行业不良率增长2个-3个百分点。”
   随着平台贷款偿还的首个高峰到来,各银行也将面临第一重考验。对于地震灾区而言,相当部分的贷款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短时间内难以获得收益,还款压力可能随之放大。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官员还认为,另一个主要的信贷风险来自农房重建贷款。此前灾区对农房重建资金的筹集采取“农民自筹、政府补助、银行借贷”拼盘解决方案,但因为农房重建集中在地震的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农户本身在地震中损失惨重,还款能力孱弱。
   冯俏彬告诉《财经》记者,根据他们的调研,因为“项目小、赢利少、风险大,再加上受灾农户收入不稳定,无法办理产权证或土地证作为抵押等原因”,商业银行对农房重建贷款“避之唯恐不及”。在各家银行中,仅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提供了农房重建贷款5%,其他商业银行干脆没有参与。因此,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了发放农房重建贷款的主体。
  一项2011年的统计显示,四川全省农信社已累计发放农房重建贷款156.7亿元,支持69.2万户受灾农户重建家园,发放的户数和金额分别占全省金融机构的95%和93.4%。
   但是农信系统本身控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差,再加上四川农信社系统有165个营业网点在地震中倒塌,2986个营业网点受损,财产损失44.3亿元,亦使其抗风险能力更加脆弱。
   四川省各级政府还成立了多个担保基金,总额40亿元。但政府的强力推动和事实担保,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央行成都分行一份题为《关于城乡住房灾后重建金融支持工作情况的汇报》(下称《汇报》)中谈道:“据金融机构反映,(2009年)6月以来,绵阳、德阳、广元等地部分贷款农户还款意愿下降,贷款欠息有所增加。”
  四川省财政系统一名官员则告诉《财经》记者,无论是灾后重建的贷款,还是其他地方债,“其实无需多虑,因为这些可以用时间来慢慢消化;实在消化不了的,还有中央政府和中央财政最后来兜底埋单”。“受灾后,很多人把贷款看成了‘免费午餐’,”一位四川当地银行人士说,“虽然签订了贷款合同,但是最后不了了之。”
   《汇报》提示,截至2009年7月末,四川35个重灾县农信社平均不良贷款率21.08%,比全省农信社平均水平高5.63个百分点,比全省金融机构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
  
  不平衡的投资
   在重建资金的投向方面,依据《重建规划》共分为城乡住房、城镇体系、农村建设等九大领域。其中,城乡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最多,两者相加几乎占到了总投资的一半。
   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此前通报,重建三年多时间,四川解决了540多万户、1200多万城乡居民的住房问题。
   而在基础设施中,交通恢复重建项目是重点,总投资约为1220亿元。这些项目包括六条高速公路,成绵乐城际铁路、成兰铁路等。截至2011年9月30日,这些项目皆完成投资95%以上。
  与基础设施建设相比,九大重建领域中的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和精神家园等排在最后,其投入总额仅占全部投资的5%。
   具体到各灾区县,资金的分配情况亦类似。如茂县,其防灾减灾规划投资5.29亿元、生态恢复规划投资8.56亿元、精神家园规划投资5500万元,三项总计14.4亿元,只占到重建规划总投资155.62亿元的9.25%。
   而这三个领域不仅所占资金份额很小,且投资进度最为缓慢。防灾减灾及生态环境整治项目的比重较小、进度较慢,可能一定程度上与震后灾区地质灾害频繁互为因果。震后三年多,汶川、北川、青川、绵竹等极重灾区,地质灾害依旧频繁发生。
   在各重建投资项目中,包括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出现了财政资金、对口援建资金、社会捐赠资金和特殊党费“扎堆”的现象。显然重建资金的配置存在效率偏差。
   在地震中被媒体和舆论广泛关注的几所中学,在灾后重建中尤其被看重。都江堰市八一聚源中学,由成都军区投资1.33亿元建设;茂县中学,由山西援建,投资1.877亿元;广东援建的汶川县第一中学,投资更达到了2.7亿元。这些学校最后建成的硬件设备,部分超过了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水平。而投资接近2亿元的新北川中学,设计可以容纳5000名学生,实际只能招到3000余人。
   在同样拥有一流硬件设施的阿坝州茂县医院,一位官员称,“(我们县)医院里的设备肯定是第一流的,且大大超过援建省山西自己的水平。可这医院里既没有相应的医疗软件,医护人员也不懂得如何操作使用,所以建好后,很多设备就‘摆’在那里。”
   这些新修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对当地来说,其后续运行和维护的成本负担也颇重。
  茂县曾做过测算,全县的学校、医院及办公楼等设施的日常运营及维护,每年要新增两三千万元成本。未来这些要依靠当地的财政收入承担。
   茂县一位官员称,在地震之前,该县每年转移支付资金2亿余元。地震后,受益于大量重建工程带来的“建安营业税”等税收的增加,茂县一般预算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11年达到1.4亿元。但由于重建结束,2012年财政收入可能随之下滑。
   茂县并非个别情况。
  一份汶川县的汇报材料称,该县灾后重建项目的运行经费大幅度增长,如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市政设施等,因为“建设超前、管理提升、费用增大”,每年新增运行经费2.02亿元。
   而在2011年,汶川县一般预算收入为3.01亿元,达到历史新高。汶川县县长张通荣曾公开表示,该县“灾后重建成果管理不科学、使用效率不高,部分资产闲置”。他同时称,汶川将面临“税源增长乏力,管理运行成本大幅增长,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的困境。
  本刊记者王毕强对此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4月26日清晨,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王亚伟刚刚踏下从美国回北京的飞机,就被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所包围。“公募基金一哥辞职!”这一重磅消息瞬间席卷投资圈,流传多年的“王亚伟出走”消息终于一语成谶。  27日,华夏基金召开中高层管理人员会议,宣布了王亚伟离职一事,但并未公布其去向。  “五一”假期之后,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也将离任的消息传出,其去向可能为筹建中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华
期刊
1927年开始的中国苏维埃革命,基点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中共党史对其作出的经典解说。所谓农村包围城市,就是通过中共在农村的发展壮大,建立革命的战略基地,以此为基础,通过武装革命夺取全国政权。  中共将革命重心放到农村,并不是事先的精心设计,更多乃是因缘时会。1927年国共分裂后,中共最初发动的几次起义,立足点均在城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都在城市发动,毛泽东等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的秋收
期刊
美国共和党的党内初选拖沓而冗长。4月24日,新一轮党内初选在东北部的宾夕法尼亚州、康涅狄克州等五个州同时举行。当晚,罗姆尼以五州连胜的霸主形象出现。   在他看来,这场自1976年以来最长的一次共和党内初选,已经可以提前奏起凯歌了——按照程序,共和党还有15场初选,而罗姆尼离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也只剩下了一个程序。   站在新罕布什尔州喧然沸腾的支持者面前,罗姆尼亮出宣言:“更好的美国始自
期刊
汶川大地震四年后,62岁的村民周随华一家四口,还挤在一间活动板房里。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玉泉村,坐落在一片大山脚下。随着灾后重建工程完成,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捐建的板房区已陆续拆除,周随华寄居的这间板房在这片空地上孤零零地矗立着。   四年里没再新添家具,一张桌子和一台彩色电视机,三张床,已塞得这间18平方米的板房满满当当。“虽然冬天冷、夏天热,但早就习惯了。”周随华夫妇和儿子、女儿生活在板房里
期刊
本·贝拉的传奇一生亦是阿尔及利亚过去百年历史之缩影。他出生和成长在法国殖民统治下,青年时代曾对法国寄予美好向往,后被宗主国的冷酷统治所浇灭。  贝拉于1918年12月出生在阿尔及利亚山区,父亲是一位农民。贝拉最敬佩自己那位亡命于“一战”的兄长,并梦想成为军人,以战功换来家境改变。  为让儿子早日结束学业以回家务农,父亲将贝拉的出生年份改为1916年,但没想到战争爆发后,贝拉于1937年就被征召入伍
期刊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2012年3月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2012年一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48(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上季度回升0.49点,显示谨慎乐观的判断(见图1)。  其中,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满意度仍有轻微下滑,即期景气指数为4.42,比上季度略低0.24点;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则有较明显改善,预期景气指数为4.53,比上季度提高1.22点(见图2)。
期刊
4月17日,延宕多时的大连“7·16”漏油爆炸事故刑事案件在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一审。   当日的庭审从上午10点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将择日宣判。虽然是公开审理,但是旁听证只发给了被告家属以及极少数的相关人士,约有二三十人旁听。   2010年7月16日,大连保税区内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爆炸,引发火灾和原油泄漏,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参见《财经》杂志2011年第1
期刊
近代中国,改变民族命运和改造中国民众的身体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胡宜博士的《送医下乡》一书,就以送医下乡为题来探讨现代中国的疾病政治。  疾病与救治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但将其上升到国家政治的高度却要以鸦片战争之后的近现代中国为典型。诚如作者所言,在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虽然疫病时有发生,但基本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灾害救治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爆发的疫病就因与殖民者间的纠葛不断被“政治化”,即所谓“疾病
期刊
宋代轻武右文,明清相沿未改,文人治国的政治文化根深蒂固。轻武的表现之一是科举考试中虽文武科并立,文科的规模和重要性远超武科,武科不仅在官场受人轻视,社会舆论也不把它看做多么荣耀的事。  武科举始自唐武则天时期,此后虽然兴废不常,大体上还是延续下来,直到1901年遭废除,仅比取消文科举早了四年。清代因为马背上得天下,表面上对于武科举还算重视,实际上仍以行伍出身为正途,要积军功才能得将帅,所以通过武科
期刊
A股市场第三轮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在各界的争议和期盼中正式推出。  4月2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该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与前几次改革一样,此轮改革仍围绕着新股定价和机构配售环节展开。《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推出存量发行,引入第三方独立风险评析机构,提高网下配售比例,取消网下配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