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一方碑刻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yum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本县作家作品年选本,久居京华的谢老大作连续选为“打头篇”。那天,他老人家收到新出版的《午马》后,来电话连连说好。谢老的表扬,是对家乡作者的最大鞭策和鼓励。我问他,今年要选您哪篇作品呢?新近,家乡为您成功举办了书画展,开幕时,还特地朗诵了您的一封“来信”,乡情浓浓,真切感人,选这篇行吗?他想了想,说,我写过一篇苏渊雷先生纪念馆的碑记,在钱库那边,你去看看。一股气息弥漫过来,我顿时预感到乡音中的沉重分量。
  我满口答应,却迟迟未见行动。只因一张薄薄的机票,把我驮到了赤道之南。回家后,我想起有重任在身,立即打电话给钱库一位文友,请他去江南梦园“刺探”。他用微信给我发来几张照片,正是谢老撰文并书的碑记。瞄一眼,凝重,我的毛孔几乎竖了起来。我一改以往邀人同行的习惯,一踩油门,驾车独自前往。
  江南水乡,有个叫玉龙口的小村出了个大才子,人称他“文史哲贯通,诗书画兼擅”。但是,纵使有满腹经纶,横溢才华,也并没有给他带来人生的一路顺风。时代风云变幻,他历经一波三折。年轻时,为了理想,坐过牢房。正当年,他被“戴帽”,下放到了北大荒。之后,又从海上被迫“归休”。命运坎坷,屡遭磨难,但神奇的是,他没有被厄运压垮。内心的强大,精神的高远,能让他直面现实,乐观生活。返回故里的那几年,他交往不论鸿儒白丁。常态是,一手擎只酒盅,一手挥毫泼墨,任凭诗情泛滥。在路边店吃过一碗馄饨,因为好吃,欣然为店老板题诗,成了一段佳话。
  大落大起的一辈子,以等身著作和从容面对生活,他完成了自己有血有肉的一尊塑像。
  这个人,原华东师大教授苏渊雷先生是也。
  今年5月,我有幸在北戴河创作之家“疗养”,遇见同来的一位华东师大中文系老教授,白发苍苍的,下车时我扶了他一把。他问我来自哪里,我说温州的一个县,补上一句,苏渊雷教授的家乡。“嚄!他是我们学校历史系的。印象中,你们温州人是天才生意人,精明。但如苏渊雷,牢房、钵水斋、寺院,做学问的途径也很另类。南怀瑾也是,厉害厉害。”他对我说时,身旁的夫人急忙补充告诉我说:“这老头会写字,会画画。”呵呵,可见苏渊雷教授的知名度,波及他同事的“家属”层面,不愧为温州的“历史文化名人”。
  家乡人敬仰他,在他家乡,为他建了一座纪念馆。
  三大庙比邻玉龙口,这个小村也出了个大才子。他比苏渊雷先生小20多岁,却走得更远些。同样是发奋读书,同样是一腔热血,但似乎同样的宿命。一场狂风暴雨,把他打到了广西“南蛮”地界,他得用双手不停地劳作,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除了在田头跟水牛谈心,他会借毛笔,饱蘸浓墨,以“歪歪扭扭”的线条来排遣。“不断在纸上撕扯、拉磨、绞转、盘绕”。有谁知道,他胸中的激荡?有谁能解,这“笔笔是笔非笔,张张非画是画”?
  天晴了,风停了,像苏渊雷先生一样,最后得以“复职”。返回北京后,他更是一发不可收,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创作出一大批别具一格的书法作品,呈现在中国书坛。宣纸是平面的,而在他的黑白世界里,又是立体的,力透纸背的。出入传统,重“悟”求“道”,他的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80多幅,是当代书法家中最多的一位。
  这位具有含金量的书法大家,同时又是诗人、画家、出版家,苍南人谢云先生是也。
  当红,反而使他平静。他是真正的“艺术老人”。尽管他的作品润格很高,但他从不为孔方兄所累。上月我在北京去拜访他,同他一起去小超市,他买了10元肉片,说,再加一盘青菜,中餐就解决了。艺术即生命,讲钱,字就没啦。说得平淡却见境界,说得真诚更见执着。他确实是这样做的,生活虽俭朴,几年前国家博物馆给他发了一笔稿费,他还是如数捐给了家乡母校。正要告别,他拉我在小区花园边坐下,说自己很想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做些事,出点力。这个“爱乡的游子”深深打动了我。
  像是双星相映,家乡人请谢老写《苏渊雷纪念馆碑记》真是“金点子”。虽“惟未识夫子为憾”,谢老还是没推辞,在京华笔潮斋,落笔写下:“秋荷未识春梅面……”
  今天我赶来钱库,江南梦园静悄悄的,正是“梦园”。沿着小径,走过小桥流水,只见远处的河面上有几只白鹭翻飞而过,栖落在岸边竹林间。游客可能只我一人,循指示牌,在偏僻一角,我从铁制边门进入小院。纪念馆门窗紧闭,透过花窗可见墙上挂有书画。上得二楼也是同样情景。门上的铁锁有了锈迹。柱子上的木刻对联油漆有些剥落。地面、楼梯、窗棂,笼罩着一层薄薄灰尘。
  一个文化人的纪念馆,落得如此寂寞,不见怪。反过来说,这地方本来不该热闹,我走过各地许多名人纪念馆,大多如此。我在小院子里转了一圈,纳闷怎么未发现碑记在什么位置,正要从边门出来,无意一转身,那方豪华的碑刻正简陋嵌在侧面的砖墙上。
  这是一方长两米多的横幅石碑,玄武岩质地,表面抛光呈黑色,字迹用电雕工艺,形神兼备,显出浅灰色,很是端庄秀气。我站在碑前默默读了一遍,禁不住用手指去摸了摸,像摸到了怦怦加速的心律。摸着微有凹凸手感的石碑,我又如摸到了钢琴琴键。
  这时,“回音壁”上奏响了贝多芬作品第13号、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也奏响了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它们的共同曲名叫《悲怆》。
  我亲爱的知识分子,亲爱的艺术家,国度不同,命运几乎相近。因为他们有高贵的灵魂,艺术的头颅,所以,在苦难中便会得到升华。
  好像冥冥中预言什么,左手边,还竖着一块石碑,是苏渊雷先生的草书——“静观”。又好像是巧合,我想到在谢老的家中,小客厅挂着他的行草——“无言……”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那年春上,二弟来电话说,老家真的要拆迁了。母亲从二弟手中抢过电话要与我说几句,说着说着母亲哭了。母亲说:“我都这大把年纪了,还要拆迁,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等到拿新房的那一天。老房拆了,我去哪里安身?你想想,我在老屋住了多少年?怀你时就住这里了,你今天都奔六十了。”  母亲自从父亲去世后,孤单得很,常常长吁短叹。好在跟着二弟过,身边有小辈照应。白天二弟他们忙自己的事,母亲百无聊赖,就找村上的老太们玩耍。
期刊
米脂古城有两条河穿过,所以古人从风水角度说,城里有了这两条河围着,加上城外至北向南的无定河,使米脂古城背靠大山,三面环水。何况两条河的名字别样:流金河与饮马河。  说到河,必须有桥。况且古城南门一出要过流金河到南关新城,北门出过饮马河,到盘龙山都有桥相伴。米脂有石头,修桥自然取之。一切归其自然,不夸张,不渲染。两座桥都有相似之处,米脂人用箍窑的方法,找到支点,石块一气呵成。既承载重力,又简洁大方,
期刊
要说这靰鞡鞋,让你去找它,你也找不到了。因为随着美满幸福温馨惬意的生活不断地在提高,而且我们现在一贯穿着花样翻新的鞋,委实是应有尽有的了。的确美观舒适结实耐用令人满意极了。可是虽然今天人们吃穿得这么好,然而,今非昔比,我还经常想起当年人们穿的牛皮靰鞡。提及这种鞋,当时还真让一些人,也曾享受了多年的温暖。  我记得这种牛皮靰鞡,非常适合当年来穿的。因为在那五六十年代,因那时的天气都特别的冷,气温大都
期刊
缓缓流淌的绿色,从我的眼角眉梢蔓延至广阔的溱湖。  桃花朵朵娇俏,好似姑娘扬起的笑脸,粉红粉红,花色那样纯,分不清眼前是梦境还是现实。远处,大片金黄的油菜花田,此起彼伏地连接着,形成一片花的海洋,感觉一不小心就要把人淹没在花心里。与三五好友点上一份“溱湖八鲜”,这一锅儿端的鲜美,吃过的人都会由衷地称赞味道一绝。没有十里桃林的桃花醉,但自家酿的米酒小酌几杯,入口确是十分香甜。配上一盘地道的秧草,保准
期刊
孩提时,跟着大人进城,在古城小巷里漫步,转过照墙,便有大红的宫灯在廊间摇曳着,照亮了一户户人家的院子。  有一回刚好遇到一户人家娶亲,新娘在人们的簇拥下抵达男家,一时鼓乐、鞭炮齐鸣,喜气洋洋。男家一位少年已走到新娘跟前,揖请新娘,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长辈手牵新娘,送嫁娘忙举起贴有红双喜字样的米筛为新娘遮面,然后在三通喜乐声中,新娘慢步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  长大了才知道,据说遮米筛和踏瓦片
期刊
第一次见到这只狗,是在五楼白老师家的门口。楼道很窄,它看到我时神情有些惶恐,左躲右闪的不知该向哪去。我有点好奇,却也并没有太在意。随后一连几天都看到它,才从妻子那里得知了一些缘故。这只流浪狗是白老师带着“嘟嘟”遛弯时遇到的,大概是因为对“嘟嘟”的神采过于钦慕,便一路跟来且姗姗不愿离去。  和白老师一样,妻子不仅不撵走这小狗,而且时常喂给它一些食物。我没有反对,只是叮咛注意卫生,别带回家里来。  要
期刊
2500年前,一部春秋大戏由吴王夫差导演,邗沟打开,沟通南北,运河肇始。运河与淮安拂袖而舞,舞出一个河下古镇。从此,一个古镇对于一条河流的痴恋,整整相守了2500年。2500年之后,运河依旧敞襟撩怀,一个城市的前世今生、繁华落寞,尽在胸腑流过。古镇也是一身素雅,拙朴自然,没有浓妆艳抹,没有光华四射,静静地踞守在古运河畔。运河之于河下,也许他们有了前世的一次相逢,才有了今生的千年等候。  走进250
期刊
爷爷是旧社会的挑夫。1927年盛夏,宜黄的商人雇用爷爷挑一担南货到宁都去,宁都商贩急等货,必须日夜兼程。爷爷中途中暑,倒在去宁都的路上。  为了安葬爷爷,值钱的东西都卖了,三间老屋显得空空荡荡。一七过后,几户债主又上门封了房子,这夜,奶奶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便凄惨惨没地方可去安身落脚。无奈之下,最后娘儿四个牵扯着来到村西头的侯家老祠堂前。祠堂都是光线昏暗,屋顶高深,两边阁楼上摆满了侯氏老人早置办的棺
期刊
1984年暑假,时值农村双抢。那天上午,我跟着家人在门口的稻田里打谷子,父亲和哥哥俩男劳力踩着笨重的脱谷机,我和姐姐一人一边递稻穗。头上毒辣辣的太阳肆虐着,脱谷机轰隆轰隆地滚动着,人人身上都是一身汗,两腿泥。  突然,进村的石板路上响起一串清脆的自行车铃声。  我的眼前一亮,穿橄榄绿制服的邮递员一进村便扬声问:“彭喜元,请问彭喜元的家在哪儿?”(后来读初二时,语文老师将‘元’字改成‘媛’字”)  
期刊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空酒坛,奶奶就利用这些酒坛储存大米、面粉、菜煸、萝卜丝干等农产品,酒坛密封性好,防潮防虫蛀,是非常好的储物器具。每年夏天,荸荠秧都已经下种了,奶奶还能从酒坛里摸出保存完好、果皮饱满、水分充足的荸荠给我们吃,让我们十分的惊喜。而逢年过节,左邻右舍们常来我家借用饭甑、筛子、蒸笼等用具,用以炊饭蒸糕,盖因这些用具我家一应俱全。  原来家里这些酒坛、蒸笼、饭甑、团箕等器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