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红色收藏精品展中的几件书画作品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98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收藏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红色收藏精品展》已圆满落幕。一万多件展品,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求自由求解放的斗争历程、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以及杰出人物的风采。其中的书画展品格外引人瞩目:新中国领导人墨宝、书画巨匠佳作、大科学家文稿、著名文人学者信札,异彩纷呈,琳琅满目,令观众激动不已。
  何香凝《绿梅牡丹》,作于1954年,属其中晚年精品,曾著录于《何香凝诗画集》中。历史上有画白梅、红梅、墨梅的,未见绿梅。绿梅与牡丹同绘,更属难寻,十分独特。画中绿梅虬枝劲挺,梅朵葱葱,牡丹粉红丰润,尚有含苞之蕾。二者互相支持,布局紧密,造型奇绝。用笔苍劲细腻,用色浓淡有致。画面表现了作者翠绿常青的坚强意志,又寓意着美好的未来。
  何香凝(1878-1972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革命活动家。她最早学画是在留学日本时师从名画家田中赖章,回广州后与高剑父、高其峰交往,受到岭南画派影响。最后广取博采,形成兼工带写、中日交融的画风。山水、花卉、翎毛,均其所擅。建国前,由于四处奔波,只能间歇作画。解放后,生活稳定,虽画作稍多,但因社会活动频繁,数量有限,是国家文物局限定作品出境的画家。上款人齐燕铭系中国当代著名人士,建国初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政务院副秘书长、代理秘书长,1954年被任命为总理办公室主任,1956年被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多收藏,精诗书画印。
  徐悲鸿作为艺术大师,早已享誉中外。他的国画、油画被各大博物馆和顶级收藏家争相收藏,但其信稿则因存世量少,很难见到展示。在艺术市场上,有书画拍卖以来,笔者也只见过三次。印象最深的是2004年华辰春拍中徐悲鸿1938年致郭有守信,当时成交价23.1万元。此次展出的两封信均为建国后徐悲鸿任中央美院院长时所书,使用的也是中央美院专用信笺。
  信中首先展现的是书法美——徐悲鸿不仅是画家,也是书法家。他曾反复临写过“石鼓”、“二爨”、“张猛龙”等名碑,也临过王羲之、苏东坡等名帖,最终融会贯通,碑帖兼取,以画入书,以书入画,自成一体。结体往往右上开张,舒展奔放;布局充盈,虚实相间;用笔朴拙,自然流畅。特别是行楷,正气凛然,多情有义,昂首挺胸,如骏马嘶鸣。信的内容,一封是给中央美院出纳组的,记录了建国初中央美院对外交流的事实。信上还钤有王青芳、李苦禅先生以及主管财务的王临已教授的印章。朱印,墨书,加上中央美院的红笺,的确让人赏心悦目。另一封是写给王莹的。王莹是中国近现代电影、戏剧明星,也曾是中共地下党员。1932年参加左翼戏剧运动,1934年东渡日本留学,1942年应美国政府邀请赴白宫演出,受到罗斯福总统欢迎。1948-1952年旅居美国,此信即写于此时。徐悲鸿信中写道:“国中文化事业非常活跃,幸早归为祖国服务,迟则恐不见谅也。敬祝旅安。”字里行间既有对朋友的期盼,又饱含一颗爱国之心,今天读来,仍感人至深。也许此信确实起了作用,1955年王莹与丈夫谢和庚坚决要求回国,因而触犯美国移民局入狱。后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曾受到周恩来接见。文革中受迫害,1974年狱中病逝。徐悲鸿这封信,无疑是一份历史见证。
  


  中央美院1953年工资名册,纸已有些泛黄,装订简单,看似平常,实则宝贵。它对于研究中国美术史、中央美院的历史、中国近现代画家流派、中国近现代画种的发生发展,都有重要价值。它既是一套美术品,更是一份珍贵文献。说它是一套美术品,是因为翻阅时,常有耳熟能详的艺术家的亲笔签名映入眼帘,或楷写,或行草,或工致,或潇洒;还有各种形式的印章,或鲜红,或深紫,或小篆,或钟鼎,千姿百态。众多名人、名字、名章集于一册,实在难得。说它是一份珍贵文献,是因为它记载、反映了中央美院的许多重要史实。比如,这里集中了许多名家:国画家徐悲鸿、齐白石、吴作人、张仃、李可染、李苦禅、叶浅予……;油画家董希文、艾中信、罗公柳、闻立朋、戴泽……;版画家王式廓、彦涵、王琦、李斛、伍必端……真是群贤毕至。许多当今最有影响的艺术家如吴冠中、靳尚宜等,也无不出自其门下。可以说,中央美院是中国艺术家的“黄埔军校”和“革命摇篮”。从工资册中还可以看到,徐悲鸿和齐白石每月工资200多万(当时一万相当于后来人民币壹元),已与国家领导人相近。教授一般150万左右,工友最低只有二三十万。这充分反映出建国之初政府对知识的尊重、对艺术家的关怀。当然,这套文献丰富的内容,还可根据不同人的需要,提供更广阔的研究空间。有趣的是,这套工资册的复写本也历经半个世纪同时保留下来。并在两年前上海朵云轩古籍专场中以1.65万元成交。
  蒋兆和《街头浪儿》为1949年所作,一望便知那是个“民不聊生”的年代。枯笔一竖,是树?是墙?寥寥几笔,一个无依无靠、孤苦零仃的流浪儿跃然纸上,衣杉褴缕,瘦骨嶙峋。加上书法长题融入画境,不能不使观者悲从中来。尺幅虽小,浓缩了社会;笔墨虽简,记录了历史。蒋兆和(1904-1986年),系现代著名人物画家,曾任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美协顾问、中国文联顾问。蒋兆和的绘画特点是以骨法用笔为基础,吸收中国传统山水画皴、擦、点、染等技法,融合西画比例、造型之长。画风质朴、深邃,笔墨简洁、凝炼,侧重悲怆气氛烘染与愤慨情绪的宣泄,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作品具有强烈时代感,所画多是穷苦人、普通人,是典型的“为民写真”、“为时代作画”的画家。除创作外,在美术教学上也有突出贡献,是培养中国人物画家的一代宗师,周思聪、范曾、史国良、白伯骅、王明明等,均出于蒋氏门下。其代表作《流民图》享誉世界,被苏联美术界盛赞为中国的伦勃朗,现为中国美术馆镇馆之宝。这幅《街头浪儿》简直就是《流民图》的一个缩影,悲怆之极,生动之极。
  萧琼(1916-2001年),乃蒋兆和夫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萧龙友之女,自幼习字,在北平艺专师从齐白石、王雪涛。晚年专攻书法,以行草见长,是一位著名书家。1998年,藏者携此画拜会萧琼先生。萧琼见到此画,睹物思人,百感交集,认定此为蒋兆和画中极品,以前未曾见过,并因未被收入《蒋兆和画集》而深表遗憾。征得藏家同意,当即令女儿拍照留存。还裁成一张与画作尺幅相仿的宣纸,欣然命笔:“丹青难写在神韵”,赠与藏家。83岁女书家,引丹田之气,出肺腑之源,心怀往事,情注笔端,老辣苍劲,力透纸背,真乃当代行书极品!书画合璧,成就了一段艺界趣闻、人间佳话。
其他文献
编者按:  日前本刊编辑部接到了黄庭楷先生的来信,讲述了他在河南某拍卖公司送拍、参拍的全部经过。对于黄先生而言,所述拍卖公司的做法不仅给参与拍卖的收藏爱好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的健康发展。众所周知,拍卖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交易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然而目前我国的拍卖行层出不穷,拍卖槌此起彼落,看上去欣欣向荣的温室内究竟蕴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
期刊
40余年前,浦江岸边一个男婴的第一声碲哭,预示了一个书家的诞生。上海,这座城市固有的文化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催生出一位另类书家——宣家鑫。  宣家鑫的书写之路要从他的舅父黎邦定说起。黎邦定是海派嫡传王个移的高足,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艺术家。发现外甥的书法天赋后,黎邦定带着他去拜见张大千先生的女弟子历国香。从此,天赋加名师为少年宣家鑫奠定了书法基础。  宣家鑫的可贵之处在于坚持、执着、勤奋、扎实,还在于
期刊
2006浙江世贸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4月21日—22日在杭州浙江国际大酒店隆重开槌。本次拍卖会在各地文物公司和藏家的大力支持下,共征集到黄宾虹、吴昌硕、齐白石、蒲华、张大干、吴待秋、王一亭、倪田、周昌毂、唐云、江寒汀、吴茀之、李苦禅、黄胄、李震坚等近现代名家力作400余件。此外,当代实力派画家王伯敏、童中焘、孔仲起、卓鹤君、吴山明、何水法、尉晓榕等亦有新作上拍。同时,鉴于国内收藏市场对瓷器投资收藏
期刊
2005年12月18日,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拍行)邮品拍卖结束,同时,也标志着国内2005年度邮品拍卖落下帷幕。今对全年的邮品拍卖行情,在此做一个简单的叙述,仅是个人的看法,如有遗漏和错误,还请指正。    清代邮品仍保持强劲的势头    清代邮品有三个方面在2005年拍卖中较引人注目:一是红印花邮品普遍高价位成交;二是大龙邮票价位回落;三是有著录或名家收藏的邮品成交较好。  红印花
期刊
诚轩的名字起得好,言简意赅,旗帜鲜明。在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行业里,企业品牌的树立尤为重要,作为专门从事艺术品拍卖的企业而言,诚信不仅是最基本的经营之道,同时也是能够维系自身发展和生存的必备条件。成立于2005年4月的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在第一场大型拍卖会上,便以1.68亿元的成交额吸引了人们的视线,同时也开始在北京的艺术品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和许多同类企业相比,诚轩拍卖公司在成立之初的运作上显
期刊
2004年9月,嘉德广州国际拍卖公司举行了一场王树村藏年画精品专场拍买会,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王树村是国内有名的年画收藏家,他的藏品中有一些已是传世孤本,十分珍贵;另一方面则是作为民间艺术的年画首次进入大型拍卖会,显示出收藏界已逐渐认识到其应有的价值。在竞拍中,一对清初天津杨柳青制作的大门神以82000元落锤。这对门神长有五尺,手拄金瓜,相对而立,盔甲鲜明,披帛飘举,形象神采生动,
期刊
冀淑英(1920.2.20—2001.4.18),194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曾先后供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1986年入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她一生为国家图书馆藏书建设事业,为版本目录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2年,我编辑整理《冀淑英文集》,在冀先生家人帮助下,可以说收集到了冀淑英先生的全部文章。当时我无法理解,作为20世纪杰出的目录版本学大家,先生文集仅有20万字!然而,当我
期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市不同。  自宋代玉器大量进入市场流通后,玉器市场一直是玉器生产者、经营者、爱好者的关注对象,虽然玉器市场份额在庞大的中国经济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市场景气不能小看,因为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除了生活必需品外,精神追求首选是希望得到一块美玉佩挂或一件宝玉收藏。有需求,就有市场。从人气指数看,玉器市场大概是中国人最为关心的,尽管相当部分人仍在门外徘徊。2005年3月,拙文《
期刊
江西是全国著名的陶瓷产区,景德镇因元代以来作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而成为闻名世界的瓷都。江西的陶瓷烧造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先民们就已经烧造出了原始的粗砂陶器,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陶器之一。商周时期,吴城文化的先民在大量烧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几何印纹硬陶的基础上,成功创烧了原始青瓷。汉、晋时期,赣江流域的制瓷技术和工艺都有了较大提高,已能
期刊
定窑素以精美的白瓷著称于世,自晚唐至金代白釉一直是其最主要的品种。除此之外,定窑也兼烧少量酱釉、黑釉以及绿釉瓷器,还有个别描绘金彩的作品。这些罕见的品种在古籍中被称为“紫定”、“红定”、“黑定”以及“金花定碗”。  “紫定”是指北宋定窑瓷器中的酱色、褐色釉瓷器。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载:“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定窑酱釉瓷的色调差异很大,窑址出土的酱釉标本中,大多数呈较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