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语言属于一种特殊的语言,它主要由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机理等视觉语汇组成。这与文学语言不一样,每个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笔者结合实际,针对第三学段水墨画创作,浅析借助美术语言丰富学生认知、提高创作水平的策略。
一、结合美术言语,掌握水墨画创作知识
1.结合生本认知特点。由于学生美术认知基础、天赋以及兴趣、态度不一样,继而导致学生对美术语言的理解把握也不一样。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特别是他们对美术语言的理解,还有美术天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化认识美术线条与色调,让原本有点抽象的、模糊的美术认识更加具体、更加明朗,在推促学生理解美术语言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美术专业能力。
2.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美术课程属于一项技能型课程,如果直接告知学生,他们反而没有兴趣。但是,如果让他们自行探索,反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针对这一点,最适合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在学具上进行探索。比如,可以让学生自行准备学具,让他们先行探索试用,分别感知宣纸、笔与墨等各种学具的特点,还有让他们尝试探索其中的用色,还有笔法的相应技巧,从而对“以墨为彩”有更为深刻的领会,真正着力提升学生的色彩感与用墨体会,在推促他们真正理解水墨画创作内涵的同时,让其作品更具有灵动性。
3.夯实水墨创作基础。引导学生理解水墨画创作的艰苦性和持久性,使其能端正态度,在循序渐进中逐渐提高水墨画创作水平。对于水墨画来说,虽属于艺术,但更多属于技能,对于其创作来说,需要持之以恒、水滴石穿。因而,教师首先需要告诉学生,不要急于求成,长期训练,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有序提高水墨画创作水平。比如,针对树叶的画法方法就有很多,仅仅是点画,就不计其数,有个字点、介子点、梅花点、垂叶点等。具体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画技的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多临摹、多创作,切实夯实水墨画创作基础,才能真正实现“十年磨一剑”。
二、运用美术语言,激发水墨画创作兴趣
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喜爱及其创作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主动参与水墨画的创作过程。具体教学中,运用美术语言,是激发学生对水墨画创作欲望的关键所在。毕竟相比其他艺术,水墨画追求得更多的是意境,是一种内涵,它与学生对其的深度理解是分不开的。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美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课程,内涵丰富。而对于水墨画来说,属于写意类,其特征更多在于意境、在于意象。学生对其创作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内在意境、思想表达的过程。只有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看法,提高其创作的兴趣,才能改变水墨画模仿、无神状态,才能最终推促其创作走向成熟。
例如,在五年级“鸟语花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要轻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粗浅认识,要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具体来说,在课前教学,可以先引导他们熟悉绘画、书法作品,接着引导他们自行创作水墨画,了解相关知识,然后教师组织展示,以便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主动创作水墨画。
2.鼓励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表达。不同的美术语言,有着不同的内涵。而对于第三学段学生来说,最为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美术语言,能运用不同的美术语言表达他们自己的水墨画创作想法。在“写意动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别欣赏例画,即《墨驴图》《游鱼图》《奔马图》,组织他们先行讨论,分析其中的用笔技巧,让他们准确理解线条、色彩乃至用墨在其绘画中的具体运用,以便能有效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从中理解美术语言的准确表达,继而提高创作主动性。
3.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美术语言。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美术语言,仅仅是基础,关键是能运用,能正确地把自己的理解通过美术语言进行表达。具体教学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将其美术语言贯穿于各个备课阶段、课堂教学乃至学生训练以及课后巩固之中,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推促学生对其美术语言的内化、迁移与运用,继而有效提高其知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丰富他们的创作方式,真正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巧妙融入水墨画创作之中,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美术作品的质量。
三、借助美术语言,提高水墨画创作能力
小学生充满想象,拥有较高的创作热情,对于水墨画来说,千篇一律的技巧模仿,是没有内涵与生命的。毕竟水墨画也属于一门艺术,需要注入更多的内涵与情感,这依赖于学生对其创作的情感与想法。对于教师来说,则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学生实际,丰富教学手段,在推促学生创作兴趣的基础上,借助美术语言有效提升其创作能力。具体来说,其策略主要有四点。
1.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创作。没有比较就没有创作,对于水墨画来说,也是如此。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借助美术语言进行创作。
例如,针对“彩墨家园”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水墨画与油画之间的区别,尝试用鉴赏的方式来感知水墨画中笔墨技巧的具体运用,让他们认识到水墨画中笔墨技巧的重要性,引导他们通过感悟,真正让其笔墨紧密相连,在创作中做到笔中有墨,看墨知笔,使具体用笔痕迹能通过墨色的变化依次呈现出来,与此同时也能通过笔墨的变化让观看的人从中感受到创作的人对水墨画内容情感的变化及其艺术感悟。
2.巧借感悟体会虚实变化。对于水墨画来说,其艺术特征最主要的是对比,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对比就是虚实变化。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水墨画中各种对比变化关系,能深入领会其美术语言,感知其中的虚实变化。
例如,《墨鹰图》创作中,用美术语言引导学生掌握染色的先后,如鹰背色浓处的处理,应先勾画,再染色,使画的风格更趋近于自然。同时,引导学生重视水墨画创作的立意,使其作品富含思想、情感,以突出学生水墨画创作动感,提高其创作的艺术美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使其获得更加出色的创作能力。
3.注重创作技法以及灵感。相对而言,水墨画比较抽象,注重笔法与技巧,还有创作灵感。
例如,“扇面画”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组织学生通过鉴赏推促学生感知作品中的美术语言,其次细致分析,引导学生从中掌握具体的笔墨运用,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尝试创作,巩固学生对美术知识理解,以便能从中产生灵感。教材只是例子,对于水墨画来说,教材中所举的例子,多是名师大作,是最适合学生借鉴的。因而,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举的名师例子,引导学生从中借鉴技法。另外,还要结合学生以前掌握的美术知识进行教学,继而有效推促其融会贯通,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运用在水墨画创作之中。
总而言之,对于第三学段学生而言,他们想象力丰富,创作热情高涨,教师在注重水墨画中美术语言运用技巧,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巧妙运用美术语言,继而有效提升学生水墨画创作的能力,使学生水墨画创作技能更加专业化,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立新小学西校)
(责任编辑 吴 磊)
一、结合美术言语,掌握水墨画创作知识
1.结合生本认知特点。由于学生美术认知基础、天赋以及兴趣、态度不一样,继而导致学生对美术语言的理解把握也不一样。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特别是他们对美术语言的理解,还有美术天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化认识美术线条与色调,让原本有点抽象的、模糊的美术认识更加具体、更加明朗,在推促学生理解美术语言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美术专业能力。
2.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美术课程属于一项技能型课程,如果直接告知学生,他们反而没有兴趣。但是,如果让他们自行探索,反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针对这一点,最适合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在学具上进行探索。比如,可以让学生自行准备学具,让他们先行探索试用,分别感知宣纸、笔与墨等各种学具的特点,还有让他们尝试探索其中的用色,还有笔法的相应技巧,从而对“以墨为彩”有更为深刻的领会,真正着力提升学生的色彩感与用墨体会,在推促他们真正理解水墨画创作内涵的同时,让其作品更具有灵动性。
3.夯实水墨创作基础。引导学生理解水墨画创作的艰苦性和持久性,使其能端正态度,在循序渐进中逐渐提高水墨画创作水平。对于水墨画来说,虽属于艺术,但更多属于技能,对于其创作来说,需要持之以恒、水滴石穿。因而,教师首先需要告诉学生,不要急于求成,长期训练,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有序提高水墨画创作水平。比如,针对树叶的画法方法就有很多,仅仅是点画,就不计其数,有个字点、介子点、梅花点、垂叶点等。具体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画技的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多临摹、多创作,切实夯实水墨画创作基础,才能真正实现“十年磨一剑”。
二、运用美术语言,激发水墨画创作兴趣
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喜爱及其创作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主动参与水墨画的创作过程。具体教学中,运用美术语言,是激发学生对水墨画创作欲望的关键所在。毕竟相比其他艺术,水墨画追求得更多的是意境,是一种内涵,它与学生对其的深度理解是分不开的。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美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课程,内涵丰富。而对于水墨画来说,属于写意类,其特征更多在于意境、在于意象。学生对其创作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内在意境、思想表达的过程。只有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看法,提高其创作的兴趣,才能改变水墨画模仿、无神状态,才能最终推促其创作走向成熟。
例如,在五年级“鸟语花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要轻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粗浅认识,要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具体来说,在课前教学,可以先引导他们熟悉绘画、书法作品,接着引导他们自行创作水墨画,了解相关知识,然后教师组织展示,以便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主动创作水墨画。
2.鼓励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表达。不同的美术语言,有着不同的内涵。而对于第三学段学生来说,最为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美术语言,能运用不同的美术语言表达他们自己的水墨画创作想法。在“写意动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别欣赏例画,即《墨驴图》《游鱼图》《奔马图》,组织他们先行讨论,分析其中的用笔技巧,让他们准确理解线条、色彩乃至用墨在其绘画中的具体运用,以便能有效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从中理解美术语言的准确表达,继而提高创作主动性。
3.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美术语言。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美术语言,仅仅是基础,关键是能运用,能正确地把自己的理解通过美术语言进行表达。具体教学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将其美术语言贯穿于各个备课阶段、课堂教学乃至学生训练以及课后巩固之中,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推促学生对其美术语言的内化、迁移与运用,继而有效提高其知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丰富他们的创作方式,真正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巧妙融入水墨画创作之中,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美术作品的质量。
三、借助美术语言,提高水墨画创作能力
小学生充满想象,拥有较高的创作热情,对于水墨画来说,千篇一律的技巧模仿,是没有内涵与生命的。毕竟水墨画也属于一门艺术,需要注入更多的内涵与情感,这依赖于学生对其创作的情感与想法。对于教师来说,则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学生实际,丰富教学手段,在推促学生创作兴趣的基础上,借助美术语言有效提升其创作能力。具体来说,其策略主要有四点。
1.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创作。没有比较就没有创作,对于水墨画来说,也是如此。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借助美术语言进行创作。
例如,针对“彩墨家园”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水墨画与油画之间的区别,尝试用鉴赏的方式来感知水墨画中笔墨技巧的具体运用,让他们认识到水墨画中笔墨技巧的重要性,引导他们通过感悟,真正让其笔墨紧密相连,在创作中做到笔中有墨,看墨知笔,使具体用笔痕迹能通过墨色的变化依次呈现出来,与此同时也能通过笔墨的变化让观看的人从中感受到创作的人对水墨画内容情感的变化及其艺术感悟。
2.巧借感悟体会虚实变化。对于水墨画来说,其艺术特征最主要的是对比,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对比就是虚实变化。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水墨画中各种对比变化关系,能深入领会其美术语言,感知其中的虚实变化。
例如,《墨鹰图》创作中,用美术语言引导学生掌握染色的先后,如鹰背色浓处的处理,应先勾画,再染色,使画的风格更趋近于自然。同时,引导学生重视水墨画创作的立意,使其作品富含思想、情感,以突出学生水墨画创作动感,提高其创作的艺术美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使其获得更加出色的创作能力。
3.注重创作技法以及灵感。相对而言,水墨画比较抽象,注重笔法与技巧,还有创作灵感。
例如,“扇面画”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组织学生通过鉴赏推促学生感知作品中的美术语言,其次细致分析,引导学生从中掌握具体的笔墨运用,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尝试创作,巩固学生对美术知识理解,以便能从中产生灵感。教材只是例子,对于水墨画来说,教材中所举的例子,多是名师大作,是最适合学生借鉴的。因而,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举的名师例子,引导学生从中借鉴技法。另外,还要结合学生以前掌握的美术知识进行教学,继而有效推促其融会贯通,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运用在水墨画创作之中。
总而言之,对于第三学段学生而言,他们想象力丰富,创作热情高涨,教师在注重水墨画中美术语言运用技巧,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巧妙运用美术语言,继而有效提升学生水墨画创作的能力,使学生水墨画创作技能更加专业化,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立新小学西校)
(责任编辑 吴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