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研究综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uanzhi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大量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涌入我国,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一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价值取向混乱、理想信念缺失、政治信念迷茫等问题。上述现象制约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同样,学生在情感上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加剧上述现象的出现,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本文在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的现有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的内涵相关研究
  (一)关于情感认同研究
  关于情感认同学界并无一致定义,综合各个文献中的情感认同定义,大致有两种:一是态度说。张晓钧认为情感认同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因客观事物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对其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使人们的理性的强迫认同转化为感性的自觉认同,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思想及行为。[1]陈爱华的观点与他们大致一致,认为情感认同,指在对一事物有了深刻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从情感上对其产生肯定、喜爱、赞同、追求和积极的态度。[2]大部分学者比较同意这种说法,如龚旭芳,邓凯文、张明明、陈晋旭等。二是心理体验说。任志芬认为:“情感认同是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和人的心理相容性在情感上的体现以及人对感知对象在情感上的接受。”[3]冯巧玲也比较认同这种定义。邓国锋认为情感认同属于关系心理学的范畴, 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和人的心理相容性在情感上的体现,是个体个性化发展的体现,是其独特的心理结构和特质对外物的一种情感上的评价,是旧的心理定势结合新的环境刺激并形成新的心理定势的过程和结果。它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的固化,是以情感或情绪为反应主体,在情感和情绪上对感知对象的接受,并成为进行其他心理交流的基本前提。[4]综上所述,对于情感认同内涵的研究,关于心里体验说基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大部分学者还是比较认同态度说这种提法。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研究
  魏永军在其硕士论文中做出了明确定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长期的社会关系和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们在情绪、情感和心境等心理层面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感到亲切、承认、认可、赞成的倾向性态度并愿意保持这种关系,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生持久的更浓厚的兴趣,乐于接受其影响。[5]”其他学者也对相关概念做了定义,如李洁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进行了定义“是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施加情感影响和引导,以增强教育吸引力和帮助大学生消除情感问题、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的活动。”[6],王艳的定义与之大致相同。目前,学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基本给出一致定义,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的概念研究较少,也没有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的相关概念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
  目前,学界直接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较少,更多的是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这对本选题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研究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的人从情感教育的目标、过程、内容、方法和载体方面来论述。如李洁柳认为当前的情感教育中存在重视理论灌输而忽视大学生实际情感需求、情感教育的内容不够全面、情感教育的方法创新突破不够、情感教育的载体机制不健全的问题[7]。丁家祥也指出传统的情感教育认识不到位,内容政治教条化、缺乏时代性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8]。潘叶旺指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存在着“大学生对情感教育认识不成熟;从事情感教育工作的教师自身情感素养不高;来自多方面的情感教育参差不齐”的问题。
  另外,有部分学者认为在高校思政课上存在教学安排上的问题,如:任志芬认为教学班级过大课程安排时间不合理,课程课时任意删减等。[9]胡媛认为无论是课堂讲授方式,还是高校辅导员通过对学生的生活、思想引导,以及相关团组织与党组织等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对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没有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建构发揮应有的作用。“不少院校的思想教育内容与现实脱节,教育形式呆板,既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育的实效性较差。加上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基本政治体制认知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很难产生共鸣,难以实现政治认同。[10]”
  (二)问题原因的研究
  对于原因分析,有学者是从学校、社会、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素质以及二者关系这几个方面进行入手的。如:李洁柳指出“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够重视;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情感素养不高,对情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情感教育的有效合力没有形成,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11]等都是造成情感教育成效甚微的原因。任志芬也指出思政课中情感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教育被“抽象化”、师生关系“畸形化”、思政课被“边缘化”[12]。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影响因素,大部分学者从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来论述。如刘悦认为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包括自我意识增强、紧跟时尚潮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等;学校因素方面包括教育者的素质、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评价模式、校园文化等;社会因素方面包括经济利益驱动、社会转型变革、多元文化冲击、现代信息技术革新等[13]。
  三、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的途径研究
  关于情感认同的实现途径,有学者从教师的角度来讨论。刘瑞玲以为,需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了解情感规律;其二,要尊重情感需求;其三,要加大情感投入;其四,要注重情感沟通;其五,要营造情感氛围[14]。陈爱华提出“教师言传身教,做到以情动人;强化理性认知,做到情理结合;利用诗歌渲染气氛,做到情景交融;开展隐性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15]”仇静莉指出“以多种方式建立‘三贴近’情感沟通平台;以各种活动打造完美健康人格;营造良好的育德环境。[16]”有学者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来着手,邓国锋指出在学校方面要正视问题存在,开展情感教育;开展多种活动,加强师生交流;教师方面要努力完善自我,培养个性品质,扬敬业精神,提高业务素质[17]。潘业旺提出教师方面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育实效性;注重学生工作者的师德建设,投入人文主义关怀;在学校方面完善教育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情感教育的合力[18]。任志芬是从教师、学生、思政课三方面入手的,即要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改变思政课的教学现状,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扭转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增强认同感”;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教师用渊博知识和高尚人格感染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认同,“从情感上认同当代大学生,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新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理论教育”[19]。   综上,不论对于问题、原因还是路径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从家庭、学校、社会或者教师和学生这方面来分析,理论性和深刻性有余,但创新性不足。
  四、综合述评
  综上所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相关理论成果为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资料。其中对于情感认同的内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关于情感教育和思想政治认同现状的理论成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现状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关于大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也为进一步探究情感认同路径提供了一些理论视角。
  但是,纵观上述理论成果,学术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对于情感认同的概念分析不够明确,没有对其内涵进行分层次讨论,同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的概念也没有深入分析;其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的理论基础也并未做深入探讨;再次,不论对于问题、原因还是路径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从家庭、学校、社会或者教师和学生这方面来分析,理论性和深刻性有余,但创新性不足;最后,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教育的实证研究較多,但专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的实证研究较少。
  注释:
  [1]张晓昀.试论增强大学生对党的认同的层次划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8:101.
  [2]陈爱华.毛泽东思想教学增强大学生“情感认同”的方法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2:130.
  [3]任志芬.情感认同:思政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08,01:52.
  [4]邓国峰. 情感认同及其对教育接受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电子教育,1997,01:29.
  [5]魏永军.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D].河海大学,2007:27.
  [6]李洁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2.
  [7]李洁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18-19.
  [8]丁家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时代内容及实施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21-22.
  [9]任志芬.情感认同:思政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08,01:53.
  [10]胡媛.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J].教育学术月刊,2012,07:24.
  [11]李洁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19-22.
  [12]任志芬.情感认同:思政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08,01:53.
  [13]刘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D].燕山大学,2014:22-31. 刘瑞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5.
  [14]陈爱华.毛泽东思想教学增强大学生“情感认同”的方法探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2:130-132.
  [15]仇静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 思想教育研究,2010,07:67.
  [16]邓国峰.情感认同及其对教育接受的影响研究[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02:38.
  [17]潘业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36.
  [18]任志芬.情感认同:思政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08,01:54-55.
  参考文献:
  [1]郑永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理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6.
  [2]张晓昀.试论增强大学生对党的认同的层次划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8.
  [3]邓国峰. 情感认同及其对教育接受的影响研究[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02.
  [4]欧阳沁,赵晓杰,王小龙.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和实践认同[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01.
  [5]冯巧玲.情感认同在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6,0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了“新工科”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意义,并同时将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在专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对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关键词】:“新工科”;应用型本科;专业  近年,“新工科”在我国掀起了层层热潮,国家也先后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文件,加以引导和鼓励我国相关院校在此方面有所突破和进展。显然,“新工科”在各类院校中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做为新时期的新类
期刊
【摘要】:在发展国家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尽最大可能来调动一切有利资源,其中主要是传统文化资源。就中华民族来说,传统中华文化是促使整个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向前的内生动力,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足够的重视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来说具是相当重要的。为了更好地于当前环境下建设国家文化,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转化,这也是当前迫切需要我们关注的内容。要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有效对接,从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行业发展也越来越快速,在高中的学习中学习方法的学习十分重要,所以在高中知识的学习中老师们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总结了很多小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数字和模型相结合,便于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其主要的本质就是对数和形的结合与相互转换。在高中的学习中通过数与形的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绕过弯路得出结论。帮助同学们通过简单的方法得出结论,开阔了
期刊
【摘要】:将心理学与阅读理解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是阅读理解教学史上的一大创举。文章就是以阅读理解的心理学以及教学为探究中心,进而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阅读理解的心理学方面的探究,以促进阅读理解教学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阅读理解;心理学;教学  1.阅读理解过程中的心理学分析  1.1阅读理解过程中的心理学的基本阐述  每一篇阅读理解,无论是中文阅读理解还是英文阅读理解,每一个阅读
期刊
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的舞蹈课程是推动舞蹈教育发展的有力方法之一。目前我国几所专业艺术院校是以培养舞蹈高精尖专业型人才为目标的,在舞蹈课程的设置上较有针对性;而我们普通高校则应该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多方面发展的综合性舞蹈人才。如果普通高校一味模仿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来培养舞蹈人才,难免会出现教育层次不清、定位不准、方向不明等问题。笔者就此对普通高校的舞蹈课程产生了以
期刊
【摘要】:在“城中校”基地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教学期间,将艺术设计基础中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简单明了的知识点与电商摄影、美工、视觉营销等相关的技能培训有针对性的结合,可以让来基地参训的中高职、本科院校中艺术理论基础薄弱的商科类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要点和用于项目实践,从而可以设计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打动消费者审美心理的集艺术性与商业性为一体的作品。  【关键词】:艺术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城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前所未有的丰富,但一些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却令人担忧。这种现象不仅为社会敲响了警钟,更为中国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塑造健康人格是文史学科的教学使命,对于塑造健康的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文史学科;学生;健康人格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生“学会做人”。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界领先。中国文化沉淀着富的内涵,蕴藏着人类的聪明
期刊
【摘要】:“以文化人”是文化的基本功能。实现以文化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为实现以文化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支撑;要建立以文化人的实践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基本遵循;高校作为社会文明的载体,承担着传承与引领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输出“文化人”的重要职责。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以文化人
期刊
【摘要】:全国高校思政会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从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状况、艺术素养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方法和途径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艺术素养;工科学生;全面发展  2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对口语交际能力要求的逐渐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水平的实际情况成为关注的重点。在此通过调查问卷、口语测试以及深度访谈等调查方式,考察学生实际交际能力中诸多问题,以期找出问题根源所在及其解决方法,促进科研成果有效地向教学应用转化,提高口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口语交际;实证分析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对象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受试群体为南通某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