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背景下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的重塑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正在高速发展,微信、微博、博客、简书、知乎等自媒体工具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平台。随着学生个体意识不断增加,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极大挑战,仅靠传统授课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如何重塑高校师生关系、形成“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已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关键。因此,结合自媒体平台特点和学生的现实需求,形成切实有效的大学生社会政策课程主体性教学,是本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教学过程;师生关系;自媒体;主体性教学;社会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2-0072-03
  Abstract: Modern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at a high speed. WeChat, Weibo, blog, Jianshu, Zhihu and other self-media tools have become the main platform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obtain informa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tudents'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the authority of teachers has been greatly challe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lone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How to reshap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form a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have become the key to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in recent years.Therefore,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Media platform and students'actual needs, to form an effectivesubjective teaching of social policy courses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we-media; subjective teaching; social policy
  心理學家皮亚杰指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教师传给儿童,而是出自儿童本身,这是一个主动的发展过程。[1]”加强主体性教育是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提升的关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即主体性教学,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创立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一种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教学观[2]。在这种理念下,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师生在教学中形成的是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
  近年来微信、微博、博客、简书、知乎等自媒体工具已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尤其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导致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教师。自媒体时代的师生关系已不能再用“主体-客体”的模式来界定,而是以客体为中介、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如此,在全民关注民生的“社会政策时代”下,如何结合自媒体平台和学生现实需求,形成切实有效的大学生社会政策课程主体性教学,是本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社会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性、时效性和开放性,目前高校社会政策教学仍然是班级授课制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很少给予学生独立思考机会。尤其是在当今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中面对普遍“手机控、低头族”的大学生更是很难与其互动,课堂气氛显得缺乏生气。当然也有不少学生已不满足于教师的单向授课,希望介入到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角色。
  一、社会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自2005年以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社会政策教学团队一直在探索本科课程教学改革。其中研讨式教学与自主式学习、平台式互动与批判式评论,都是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所形成的经验。归根结底,这些经验背后的逻辑就是如何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化以及思维专业化的学生。
  在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之后,我们逐步认识到,仅在具体层面改革是不够的,教改的深化必然触及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等深层次问题。针对高校师生关系疏远这一制约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突出问题,本课程改革将重塑师生关系作为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关键。具体目标如下:
  一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塑师生教与学的关系。将学生置于教育的首要位置,从课堂教学、网络资源建设、专题研讨读本等方面进行改革,多方位改善和强化师生关系。二是立足本科课堂,提出主体性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观念和师生角色的调整。该模式要求教师在知识传授中既要融入自身的人生经验和社会体验,又要走进教育对象,体验学生的心理、情感与时代体验;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感受来接受知识,在理解质疑知识过程中建构知识。三是扩展网络辅助教学,拓展师生交流空间,构造平等而多元化的研讨交流分享关系。社会政策课程是一个与现实结合密切的研究领域,它的时效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网络辅助教学,构建社会政策教学博客、社会政策评论微博和社会政策焦点动态公众号等具有互补型的多种资源库。   总而言之,通过构筑主体性、资源型、交互式的网络化教学格局,形成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基础与前沿、理论学习与批评实践、政策制度设计与现实生活体验之间的互动空间,为师生关系的重塑营造良好的整体环境。
  二、自媒体背景下主体性教学理念的教学过程实施
  (一)课前搭建自媒体教学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教学是指教师对下节课教学内容资源发布以及学生参与下节课内容的预习和讨论。首先,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在课前完成每次的教学课件、外文前沿专题、微视频等课程资源的制作,并上传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同时发起下次课程拟定的主题讨论和需求调研;其次,扩展网络辅助教学。相继建立“社会政策动态、社会政策评论”等具有互补型的博客网站;最后,利用网络资源“智慧树”翻转课堂教学,完善课程讲授、研讨以及政策焦点分析的线上推送与线下自主学习等。由此,建立符合学生惯用的自媒体知识共享平台,并得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二)课上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课上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多样化的课堂互动,开展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载体、以讨论课为平台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体验式的自我成长。
  1. 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方法[9]。该模式中问题探究以小组自主学习为平台,通过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各小组成员在同伴交流、评价中获得成长。社会政策课程涉及很多现实问题,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是理论介绍,更是对实践的反思。在课程开始时,所有同学都可以头脑风暴式地提出各种问题,让他们在教学中始终带着问题学习,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设问、思维碰撞,寻找问题答案。
  2. 以案例为载体的CBL教学法
  C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10]。社会政策涉及到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养老、住房等各方面的政策问题,贴近现实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在案例收集与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既可以采用故事类、政策法规类的文字案例,也可以采用视频案例。例如在探讨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问题时,可选择2014年5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一档栏目“盲人朋友出行”问题,这些案例不仅能使学生对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问题理解得更加透彻,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3. 以讨论课为平台的Seminar教学法
  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11]。教师可以提前几周拟定一些论题。在确定选题后,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调研等方式进行准备,教师在前一周汇总各组材料,然后由小组推荐讨论会上的主讲人选,其他组员在讨论中均可進行补充。学生和老师也可以相互提问、自由评论,并围绕焦点问题进行辩论。最后,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评析,梳理现行政策的评估和多方争辩的焦点,并进而引导继续讨论和探讨的问题。
  4. PBL+CBL+Seminar三联教学法
  对于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将PBL+CBL+Seminar三联教学法应用于社会政策教学过程中[12]。教师通过PBL教学抛置问题,利用CBL教学创设问题情景,引入具体案例作为衔接,然后提出议题,分设小组,利用Seminar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集中讨论。例如,在讲授中国医疗保障政策这一章时,首先通过国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现状,抛出从社会政策角度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然后利用典型的看病情境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导致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原因提出几个议题,如“如何解决医疗卫生资源发展不平衡”、“如何从体制上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如何引导群众就医行为”等,以8人为一个Seminar小组进行专题研讨。要求每一个小组梳理和盘点历年医保政策的动态消息(用报纸截图、视频新闻焦点等多种形式展现);然后委派一名主持人主持讨论,就医疗政策焦点提出1-3个核心问题,供大家讨论;最后委派一名自由评论主持和总结人,针对大家热点讨论的专题提出疑问,让全体师生自由参与评论,形成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
  PBL+CBL+Seminar三联教学法采用的是教与学双向交互的方式,就共同关注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自由提问,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有了互动性,不会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那样单一和机械。此外,这种教学方法也不必拘泥于师尊和权威,学生围绕课题有充分的话语权,老师和学生是在一种平等、尊重的环境下进行的研讨、交流和相互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能拓宽知识的广度,加深知识的深度,更懂得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
  (三)课后采用多元考核方式,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课后教学是指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答疑以及辅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的线上-线下作业。本课程改革推行过程考核,加大平时考核比重。学生在网上自学的进度、频次,参与讨论的活跃状态等自为性学习痕迹,均由自媒体系统后台自动统计、记录得分。教师也可以在微信、博客、知乎等自媒体平台上监督学生学习,并通过智慧树教学平台进行答疑。此外,扩大平时考核中的研讨参与比例,以专题小论文(Paper)、政策问题中心提案(Proposal)、社会政策双周报(Semimonthly)、社会政策分析报告(Presentation)等多样化形式进行考核,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实践成效评价以及师生关系的重塑   通过对本课程改革的教学效果调研和同行反馈,学生反响积极、收效显著。具体表现为:第一,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通过PBL、CBL、Seminar等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实践,拓宽了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中,学生可以进行沟通、讨论,分享成果、形成共识。第二,延伸了学习课时,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前浏览教学课件、课后参加线上讨论。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博客、知乎等自媒体平台向老师提问,这无疑使学习的时空得到了极大的延伸。第三,促进了教学中师生的合作发展关系。传统课堂中師生间的合作都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完成,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以及学生参与积极性等因素影响使得合作效果欠佳。而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的教学活动,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可以与教师平等、轻松地讨论各种问题,加速了师生在情感和心理上形成认同感与归属感,极大地发展了师生间的合作关系。
  这一基于《社会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对于高校师生关系的单中心性这一制约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突出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探索。本课程改革所取得以上三个方面的成效,最终实现了对于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重塑。尽管,本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已有显著成效,但在自媒体平台与学生的现实需求结合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利用自媒体平台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自媒体平台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重复性的处理、自媒体信息内容碎片化的处理等。与此同时,如何利用自媒体平台构建翻转课堂以及建立一支专业优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团队可能是今后社会政策课程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袁维新.主体性教学及其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0(1):11-13.
  [3]杨团.社会政策的理论与思索[J].社会学研究,2000(4):16-26.
  [4]杨团.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2(4):127-139+206.
  [5]谢向波,李静,任扬.社会政策教学改革探讨[J].传承,2010(2):92-93.
  [6]岳雪莲.《社会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12):7.
  [7]袁同成.踏脚石抑或顶梁柱:新媒体在社会政策教学中的功能与局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3):224-225.
  [8]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9]许晓芸.社会工作专业课程PBL教学模式探微[J].黑河学刊,2014(1):145-147.
  [10]Gholami M,Saki M,Toulabi T,et al. Iranian nursing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case-based learning: A qualitative study [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Official,2016.
  [11]沈文捷,朱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Z2):43-47.
  [12]孙明,赵文嫣.PBL+CBL+Seminar三联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9):68-70.
其他文献
摘 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教育部确认的重庆市首批中英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试点院校。为保证学生第四年能顺利适应英国的教学环境,文章分析了目前《经济学导论》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引入“蓝墨云班课+BOPPPS”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课堂互动情况,提升教学效果,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快了我国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制糖方向)专业为例,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对甘蔗制糖行业人才的需求,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的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等方面入手,探索制定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糖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期刊
摘 要: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本研究旨在收集学生视角的研究生优质课程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通过研究生课程的应然与实然对比,发现:研究生课程应然与实然对比差距悬殊;教师教学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研究生自身课程学习投入不足;有收获、高师资、重前沿是研究生优质课程的三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助力打造研究生“金课”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优质课程
期刊
摘 要:高校教师承担了“以本为本”的责任,在调研中教师硬实力(即学历和专业知识等方面)一般都能够符合要求,但软实力明显存在问题,经过访谈和调研,归纳出基层教学组织教学软实力存在五个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提升五种能力。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方向和路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治力;文化力;内驱力;互信力;跨界力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
期刊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下简称“基础”课)是新生入学后必修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以来,“基础”课在原“98方案”的基础上历经6次修订,教材总体内容框架结构在宏观上步步规整,从起初的二合一教材的简单拼盘、油水分离,到数次修订探索教材内容嫁接耦合,到2018版教材内容的初步一体化的过程。2018版教材在微观内容上按照认知、接受、表达和转化的逻辑要求渐趋成熟,初步实现了教材内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标出发,结合大学英语课程《英美文化》为实例,分析如何通过教师对大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协调,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设计,结合现实问题的任务型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推进社会化合作型学习,强调学习的创造探索过程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辨;评价;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本科教育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以DGUT经管类专业为例,结合作者在毕业论文管理模块的具体工作,从学生、指导教师、毕业论文选题及毕业论文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当前经管类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经管类专业;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机遇。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文章通过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提出“互联网
期刊
摘 要:鉴于背景差异、顶层设计差异、专业历史差异等,不同高校的商科专业在专业影响力、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等方面不尽相同,那么如何让本校商科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具备竞争力和生存力,是相关高校人才培养必须解答的问题。文章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经管系为例,探讨对该问题的解答。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经管系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发挥自身优势,寻求差异化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道路。该例或可为高
期刊
摘 要:文章先分析了胡格模式的内涵,然后剖析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原课程体系的弊端,介绍了采用胡格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方法、过程、特点和效果。该课程体系融合了直接证据支撑培养目标达成的理念,实现了培养目标直接与间接评价的有机结合。实践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体系;胡格模式;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2-0172-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