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材习题拓展教学,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i0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是关键。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习题进行拓展教學,结合高中数学教学模式,逐步将学生的初中思维模式转变为高中数学的思维模式,将形象化的教学逐渐转变为逻辑性教学,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 教材习题 教学衔接
  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一数学教学方面的衔接问题,是中学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教不得法、学不得用的问题,如教师在教学方面感到吃力,学生在学习高一数学时产生畏难心理,对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特别是一些初中数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升入高中后,数学成绩下降幅度较大。因此,要做好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教师必须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教材知识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
  一、造成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不畅的原因
  1.教材方面的变化
  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失去了初中教材贴近实际、直观性强、易于理解、具体形象的优势。同时,初中教材中包含丰富的基础性例题,可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知识点,而高中教材例题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比较强,尤其是高一的集合、函数等知识,教材例题强调技巧性,学生需要灵活使用学到的知识点,不能刻板地照搬公式。如Y=x2-2x 3的图像,照搬公式对称轴方程和顶点坐标的求解能得到结果,也可以转换为Y=(x-1)2 2的形式,得到x=1与顶点坐标(1,2)。由此可知,对知识点的完全掌握和技巧的活用是高中数学的特点。
  2.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脱节
  初高中知识点存在衔接脱节问题,如高中代数中常用的立方和(差)的公式,其在初中教材中没有得到体现。高中解方程或者解不等式等情况常常会用到高层次的因式分解,而初中教学只涉及低层次的因式分解;初高中教材之间二次根中的分子、分母有理化方面存在知识脱节。
  二、利用教材习题拓展教学,做好教与学方式上的衔接
  1.选择教材习题进行适当拓展
  教材例题和习题是针对本节或者本章教学内容进行编排的练习题,有其他练习题不具备的典型性,且一些课后习题比教材例题更有针对性。
  在讲解教材习题时,教师要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进行拓展,并引导至高中数学知识点上来,做好初中数学知识点与高中数学知识点的良好衔接,使学生在知识点的平稳过渡中逐渐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对于同一题目,教师要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解答,让学生慢慢体会初中与高中数学知识点上的联系,促进学生思维及理解方式的转变。
  2.教材例题的拓展要形象化
  在课后习题的讲解中,教师应该尽量使知识点形象化。如在教学平面几何知识与立体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类比和画图的形式进行表现,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数学知识形象化后,教师可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
  3.新旧知识结合,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
  数学学科是一个众多旧知识结合构成新知识的复杂科目。为了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旧知识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教材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突出问题的本质,穿插高中知识,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新旧知识的转换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学会如何从初中知识学习向高中知识学习过渡。
  如解方程lgx2-3lgx 2=0是高中教学新知识点,我们通过技巧的转换可以将新知识点转化为初中的基础知识点,就是将lgx假设为y,那么方程就是y2-3y 2=0,初中知识便可以解出y,然后通过lgx=y解出x的值,再将x带入原方程进行检验,这样就把复杂的问题转换为简单的一次方程求解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习题,结合初中数学教学模式,逐步将学生初中数学的思维模式转变到高中数学的思维模式,将形象化的教学渐渐转变为逻辑性教学,从而解决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另外,在习题练习中,教师有效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能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南昌市南钢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最佳时期,也是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中国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看来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为了顺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不能局限于一种教学模式,而要采取新型教学模式。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学习并努力研究合作学习模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本文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
课外阅读是促进人类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青少年正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大其阅读面和阅读量,提倡“阅读提高人生的高度”。  在课外读物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指导等方面,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从中汲取成长的正能量。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抒情散文是教学的主体。学习抒情散文,旨在让学生品味优美凝练的语言,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能力。想要让抒情散文教学既丰富多彩又深入人心,中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导语的设计技巧。根据一些教学案例,笔者探讨了中学语文抒情散文教学导语设计的几种方法。  一、借景抒情类散文的导语设计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关于生命永恒和生活美好的借景抒情类散文,作者宗璞以赏花、忆花、悟花的行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突出语文教学的双向性,才能为学生学以致用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语文学科博大精深,学生不仅能学到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还能学到丰富的文化精神和人文品质,所以语文课程要成为学生接触语言文化的有效“窗口”,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已无法实现《新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加强教学改革,开拓新的教学局
摘要: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初中历史作为中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初中历史教师对教学进行不断创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以此实现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 人文素养 渗透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探究能力、知识水平等综合表现的一种精神,其核心是人。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核心是注重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究如何针对信息技术特点及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通过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升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提升学生听综合素养提供有效帮助,满足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伴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
摘要: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数学素养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构建更加高效实用的高中数学课堂,已成为现阶段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的关键。本文从传经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与途径,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數学 《新课程标准》 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冲击下,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挑战
摘要:在现代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地使用合作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加顺利。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探究了如何科学地运用合作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合作教学模式 运用  在现代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地使用合作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如何才能发挥好合作
课件一  教师说:“梦想是一种向往,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心中有梦想,行动才有方向。”  学生齐读有关梦想的课文。  课件二  学生阅读《丽莎想要一只狗》《千年梦圆在今朝》等文章。阅读要求:首先,扫读、跳读两篇文章;其次,思考两篇文章的异同之处。  教师提问:“文章是怎样描写丽莎想要一只狗的?”  学生1说:“丽莎每天都会说‘我想要一只狗’好多次,她早上说、中午说、上床睡觉前也说,说了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