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师资结构的年轻化,青年教师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青年教师入职初期的教学工作量、课程门数、课程类型、教学质量等数据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状况,分析其在教学成长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困难和阻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状况;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24-02
持续多年的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学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各大高校纷纷吸纳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入教師队伍。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年轻化,青年教师占了学校教师总数的很大一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当前以及未来的教学质量。此外,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的几年,特别是前五年,正处于教学能力逐步积累并不断提升的阶段,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总结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组织和设计以及管理课堂能力的培养等,同时他们也需要学校、学院、家庭、社会对其教学工作的帮助和支持。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青年教师在参加工作以后,其教学发展遇到很多阻碍,很多青年教师虽能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却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1]。因此,研究庞大的青年教师群体在入职初期的教学工作量、课程门数、课程类型、教学质量等状况,分析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各项因素,帮助其尽快成长是现阶段十分必要并且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该校”)地处苏北地区,是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培育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因此笔者以该校为例,对青年教师教学状况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以该校2015—2019年近五年进校,年龄在40岁以下的87名青年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教师47人,女教师40人,这些教师分属于该校的九个学院。通过青年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数据采集、问卷调查、教学基本信息采集等方法展开研究。
二、青年教师的教学状况分析
(一)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分析
教务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全校专任教师近三年平均工作量为640学时,青年教师近三年年平均工作量为721学时,青年教师年平均工作量比全校专任教师年平均工作量多81学时。仅以2019年为例,进校满一年的青年教师的年平均工作量达到667学时,已经超过全校专任教师的平均水平;进校满两年的青年教师的年平均工作量达到730学时,进校满三年的青年教师为735学时,进校四年以上的青年教师2019年的平均工作量达到741学时。由此可见,绝大部分青年教师踏入工作岗位后,迅速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青年教师在其教学经验较为缺乏的情况下,普遍承担了较为繁重的教学工作[2]。除此之外,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青年教师实际工作量与其认为的最有利于其教育教学的工作量存在较大出入,说明入职初期大量的教学工作超出了青年教师的预期,这显然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与自我成长。
(二)青年教师课程门数分析
教务系统数据显示,全校专任教师近三年平均授课门数为3.57门,而青年教师近三年平均授课门数为3.93门,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统计显示,排除实习、实训课外,近三年有25.0%的青年教师年平均代课门数为1—2门,48.9%的青年教师年平均代课门数为3—4门,26.1%的青年教师年平均代课门数为5—7门,7.6%的青年教师年平均代课门数为8门。由此可见,由于该校师资短缺等原因,青年教师一进校便被安排了多门课程。而入职初期恰恰是青年教师从求学者向教育者角色转换的适应期,同时不同的课程在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一进校就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讲不仅难度大,也不利于其教学经验的逐步积累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显然违背了教师职业成长的一般规律。
(三)青年教师授课类型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59.0%的青年教师所授课程为固定不变、长期开设的课程,41.0%的青年教师所授课程为新开发或难度较大的课程。可见,有近一半的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尚未成熟的时期,便已承担了具有较大难度的课程,这对于青年教师的入职适应以及教学自信心的建立具有极大挑战。
(四)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分析
本研究对青年教师近三年教学质量考核数据进行采集,横向比较分析得出,近三年约有20.2%的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处于所在二级学院的前30%,43.7%的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排在所在二级学院的中间40%,有36.1%的青年教师排在后30%,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区间分布接近但低于整个教师群体分数分布,尤其是教学质量排名前30%的青年教师比重较低(见表1),说明入职初期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低于整个教师群体的教学水平。
个体分析显示,62.2%的青年教师三年来教学质量综合排名在逐步提升,21.9%的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排名忽高忽低,看不出明显变化趋势,10.3%的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在逐年下降,5.6%的青年教师只有一年的数据,无法进行比较。说明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在入职初期的教学水平尚未稳定,需要学校以及相关部门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帮助,给青年教师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
三、青年教师的培养策略
(一)统筹规划重视培养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学校应充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将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一步纳入学校年度规划中,从帮助教师成长的角度,制定教师培养工作规划方案,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3]。 (二)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青年教师虽然学历高,科研能力突出,但在教学方面普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专业培训。入职初期是过渡和磨合的关键阶段,学校应结合这一实际,关心体谅青年教师在这一特殊时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青年教师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为青年教师分配教学任务时,应充分征求青年教师的意见,不给青年教师安排较大的工作量,合理控制课程门数,使其年平均工作量以及课程门数不超过专任教师平均水平。在青年教师入职初期,课程安排应与青年教师所学专业吻合或接近,逐步扩展到相关领域,并在课程编排时优先安排单班课教学。
(三)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
充分发挥“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一进校,应立即安排相同专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专业化指导,指导时间至少5年。老教师从教学资料的编写到教学内容和环节的组织和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课堂组织和管理等各环节对青年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4]。
(四)关心青年教师心理需求
青年教师入职初期正处在由求学者向教育工作者转变的适应阶段,自身角色、生活环境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由于教学工作刚刚起步,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学校应充分重视青年教师特殊情况,积极关注青年教师的心理需求,给予青年教师成长所需的帮助和支持,帮助青年教师顺利完成角色转化[5]。
當下,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在高校的教学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入职初期,青年教师面临着诸多压力和困难。高校应充分认识这一现实状况,充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创设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实现入职适应和职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杰.“双师型”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9).
[2]孙翀.高校青年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情况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9(9).
[3]黄松青.论人力资源管理与完善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机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5).
[4]唐景莉,陈帆波.关注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怎样站稳讲台[N].中国教育报,2007-08-18.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高红(1982~),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质量评价。
周辰(1981~),男,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数理统计。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状况;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24-02
持续多年的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学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各大高校纷纷吸纳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入教師队伍。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年轻化,青年教师占了学校教师总数的很大一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当前以及未来的教学质量。此外,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的几年,特别是前五年,正处于教学能力逐步积累并不断提升的阶段,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总结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组织和设计以及管理课堂能力的培养等,同时他们也需要学校、学院、家庭、社会对其教学工作的帮助和支持。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青年教师在参加工作以后,其教学发展遇到很多阻碍,很多青年教师虽能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却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1]。因此,研究庞大的青年教师群体在入职初期的教学工作量、课程门数、课程类型、教学质量等状况,分析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各项因素,帮助其尽快成长是现阶段十分必要并且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该校”)地处苏北地区,是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培育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因此笔者以该校为例,对青年教师教学状况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以该校2015—2019年近五年进校,年龄在40岁以下的87名青年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教师47人,女教师40人,这些教师分属于该校的九个学院。通过青年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数据采集、问卷调查、教学基本信息采集等方法展开研究。
二、青年教师的教学状况分析
(一)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分析
教务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全校专任教师近三年平均工作量为640学时,青年教师近三年年平均工作量为721学时,青年教师年平均工作量比全校专任教师年平均工作量多81学时。仅以2019年为例,进校满一年的青年教师的年平均工作量达到667学时,已经超过全校专任教师的平均水平;进校满两年的青年教师的年平均工作量达到730学时,进校满三年的青年教师为735学时,进校四年以上的青年教师2019年的平均工作量达到741学时。由此可见,绝大部分青年教师踏入工作岗位后,迅速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青年教师在其教学经验较为缺乏的情况下,普遍承担了较为繁重的教学工作[2]。除此之外,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青年教师实际工作量与其认为的最有利于其教育教学的工作量存在较大出入,说明入职初期大量的教学工作超出了青年教师的预期,这显然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与自我成长。
(二)青年教师课程门数分析
教务系统数据显示,全校专任教师近三年平均授课门数为3.57门,而青年教师近三年平均授课门数为3.93门,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统计显示,排除实习、实训课外,近三年有25.0%的青年教师年平均代课门数为1—2门,48.9%的青年教师年平均代课门数为3—4门,26.1%的青年教师年平均代课门数为5—7门,7.6%的青年教师年平均代课门数为8门。由此可见,由于该校师资短缺等原因,青年教师一进校便被安排了多门课程。而入职初期恰恰是青年教师从求学者向教育者角色转换的适应期,同时不同的课程在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一进校就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讲不仅难度大,也不利于其教学经验的逐步积累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显然违背了教师职业成长的一般规律。
(三)青年教师授课类型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59.0%的青年教师所授课程为固定不变、长期开设的课程,41.0%的青年教师所授课程为新开发或难度较大的课程。可见,有近一半的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尚未成熟的时期,便已承担了具有较大难度的课程,这对于青年教师的入职适应以及教学自信心的建立具有极大挑战。
(四)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分析
本研究对青年教师近三年教学质量考核数据进行采集,横向比较分析得出,近三年约有20.2%的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处于所在二级学院的前30%,43.7%的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排在所在二级学院的中间40%,有36.1%的青年教师排在后30%,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区间分布接近但低于整个教师群体分数分布,尤其是教学质量排名前30%的青年教师比重较低(见表1),说明入职初期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低于整个教师群体的教学水平。
个体分析显示,62.2%的青年教师三年来教学质量综合排名在逐步提升,21.9%的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排名忽高忽低,看不出明显变化趋势,10.3%的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在逐年下降,5.6%的青年教师只有一年的数据,无法进行比较。说明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在入职初期的教学水平尚未稳定,需要学校以及相关部门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帮助,给青年教师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
三、青年教师的培养策略
(一)统筹规划重视培养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学校应充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将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一步纳入学校年度规划中,从帮助教师成长的角度,制定教师培养工作规划方案,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3]。 (二)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青年教师虽然学历高,科研能力突出,但在教学方面普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专业培训。入职初期是过渡和磨合的关键阶段,学校应结合这一实际,关心体谅青年教师在这一特殊时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青年教师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为青年教师分配教学任务时,应充分征求青年教师的意见,不给青年教师安排较大的工作量,合理控制课程门数,使其年平均工作量以及课程门数不超过专任教师平均水平。在青年教师入职初期,课程安排应与青年教师所学专业吻合或接近,逐步扩展到相关领域,并在课程编排时优先安排单班课教学。
(三)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
充分发挥“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一进校,应立即安排相同专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专业化指导,指导时间至少5年。老教师从教学资料的编写到教学内容和环节的组织和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课堂组织和管理等各环节对青年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4]。
(四)关心青年教师心理需求
青年教师入职初期正处在由求学者向教育工作者转变的适应阶段,自身角色、生活环境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由于教学工作刚刚起步,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学校应充分重视青年教师特殊情况,积极关注青年教师的心理需求,给予青年教师成长所需的帮助和支持,帮助青年教师顺利完成角色转化[5]。
當下,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在高校的教学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入职初期,青年教师面临着诸多压力和困难。高校应充分认识这一现实状况,充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创设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实现入职适应和职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杰.“双师型”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9).
[2]孙翀.高校青年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情况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9(9).
[3]黄松青.论人力资源管理与完善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机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5).
[4]唐景莉,陈帆波.关注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怎样站稳讲台[N].中国教育报,2007-08-18.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高红(1982~),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质量评价。
周辰(1981~),男,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数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