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为根,开枝散叶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为根,开枝散叶。坚持课内文言积累,夯实学生古文基础;坚持课外文言阅读系统训练,一举多得;坚持《论语》积累,阅读写作比翼齐飞。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不仅在术的层面获得理想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在道的維度提升学生的人格与境界。
  【关键词】文言;成效;再探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高考,笔者所执教的班级又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关键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细细想来,这与笔者一直以来挖掘文言文教学这座富矿息息相关。多年前,笔者曾就文言文教学写了一篇《以言为本,一石三鸟——文言文教学成效初探》的文章;多年后,笔者想就文言文教学成效进行再探——文言为根,开枝散叶。
  一、坚持课内文言积累,夯实学生古文基础
  课内文言文是我们教学中时常会忽视的一个环节,老师们在教学之余,要么不遗余力地进行串讲,要么蜻蜓点水般地选择几个点,这样都未能击破文言文教学的障壁。正确的做法是在串讲之余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文言实词、虚词及各类特殊句式,并且隔三岔五地温习旧知,布置练习,甚至到高三复习时仍要将高一、高二学过的课文拿出来含英咀华、汲取养料。因为以江苏高考为例,文言文考题的第一题往往是课内文言的迁移,这在以往的高考试卷中比比皆是、屡试不爽。同时,在教学之余,将文言、文学、人文、文化串通,并且未必要每篇课文都这样操作,尤其对于刚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而言。我们需要在学生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之后,当他们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后,可就文学、人文、文化这些有深发性及迁移性的点位让学生及时总结,从而推一及三、融会贯通,而一开始最好以教师的丰厚积累与学生共同赏析文言之外的“三文”维度,这不仅符合高中学生的学情,而且能在其思维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掘,保持他们学习的空间与韧性。
  以现行的苏教版课本为例,从高一到高二,学生将学习32篇文言文,特别是高二的《史记》部分,学生学习的内容尤其多。当我们不断夯实了学生的基础,当他们渐渐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当他们从文言伸发开去后,自然对文学的积累、人文的感悟与文化的熟知有一定的心得体悟,在破解了高中语文最难学习的文言文之后,就会对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学习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因此,坚持课内文言文教学,尽最大可能挖掘好每一篇文言文的内在价值及拓展外延,则学生不仅在课内文言本身学习方面,而且在课外文言文学习层面也会开枝散叶。
  二、坚持课外文言阅读系统训练,一举多得
  文言文是考试中的重头戏,也是我们常说的“学生有三怕”之一。我们在教授课内文言文的同时,虽然能让学生积累到不少有用的文言字词,但如果不做上几篇课外文言文,似乎也难以招架考试,而做课外文言文的目的主要在于熟悉题型,培养考感。
  笔者坚持让学生进行课外文言文系统训练。如第一道实词题,笔者会让学生就四个选项分别找出相关课文的迁移。如果实在找不出,笔者也会指导学生根据排除法选出恰当的一项。同时,笔者在学生积累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根据上下文即文言语境在第一时间找出正确选项。此外,就最后一道概括题,笔者更会在学生每次考试过后,让他们及时总结,总结三步答题规律。譬如概括人物性格,先弄清何谓人物性格,再找到相应的文言句子,分析句群关系,最后翻译成白话文进行概括。当学生养成了这样的答题意识后,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失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其余的题目可等量齐观。
  当我们坚持课外文言文系统训练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文言答题习惯,而且还会在学生思维训练及类题训练方面开枝散叶、一举多得,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坚持《论语》积累,阅读写作比翼齐飞
  笔者除了在课内、课外文言文教学方面下足功夫,而且还推出了“每日一摘”系列,到高三时,每天积累一句《论语》中的句子。例如“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首先让学生翻译,其次让学生根据译文拟一个作文题目,随后进行片段式写作。
  当学生习惯此项作业后,他们每天都会阅读《论语》中的相关句子,积累相关的文言字词,同时又极好地训练了他们针对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为了把每天的片段式作文写好,他们还要在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等典籍中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旧瓶装新酒,或者用以往所学的知识,根据文言意思侃侃而谈、自圆其说。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后,到高三阅读《论语》时,不仅培养了自己文言文阅读及用文言素材转化为白话文写出优质文章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热爱传统文化及在传统文化中熏陶渐染并慢慢懂得“仁”“义”“礼”“智”“信”的真谛,化为生活实践,与时代结合,取其精华、革故鼎新,在做好学问之余,反转过来促进做人、做事的和谐与圆通。
  坚持《论语》积累,在阅读、写作乃至对传统文化的敬畏虔诚的态度上及由此带来的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全面提高、开枝散叶,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四、结语
  以文言为根,坚持课内文言积累、坚持课外文言阅读系统训练、坚持《论语》积累,我们能让学生在言语学习的方方面面开枝散叶,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不仅在术的层面获得理想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在道的维度提升学生的人格与境界。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构建,是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其能体现出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同时也能满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本研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构建的教学体系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这门科目较为重要的教
为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由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共四川省委党校、中共乐山市委、四川省领导科学研究会、《领导科学》杂志社五单位共同主办的全国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理论研讨会,2006年11月8日至10日在四川乐山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刘海藩,副会长侯树栋、唐铁汉、马绍孟,四川省乐山市有关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导干部、专家和学者共140余
【摘要】在初中课程的教学中,语文是重点学科,语文教学包含了语言和文字两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应用语言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言表达;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综合能 力,学生不光要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会正确应用语言表达自
【摘要】词语在文章中的地位不可小觑。词语教学中,方法灵活多样,教师要结合实际,围绕教学目标,优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词汇上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对词语的感知理解更加深刻,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打下基础,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词语教学;《庐山的云雾》;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标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学生的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创建高效、优质的语文课堂越来越多地被关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本文就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展开了探讨,以期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构建语言思维、丰富表达方式等多项职能。使学生能够对语文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让学生终身受益。在阅读技法的应用与归类中,将“比较阅读”有效地植入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在打破教学固有壁垒的基础上,促进阅读材料的有效整合,提升语言训练的速度与效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文章将比较阅读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的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厚重载体,是古代精神文明的高度体现,初中是学生接触文言文教学的初始阶段,由此给学生带来了诸多的学习困难,初中文言文教学因此成为教师关注的重难点之一。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和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丰厚学生的精神世界,传承中华的文化瑰宝。  【关键词】提高;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索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小学三年级才开始进行系统的习作训练,这恰恰错过了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本文主要谈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写话启蒙训练,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写话启蒙训练;实践;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从小学教学现状来看,低年级语文教学常常是反复地抄写、背、默字词或进行零星
【摘要】语文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既能读又能写是小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有识字、写字、阅读能力,还要有写作、口语交际等综合运用能力。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写作指导就起着重要的角色,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挖掘课文中有利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因数,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读和写的训练。  【关键词】经典诗文;积累写作;技巧  【中圖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
【摘要】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人文学科,教材中的文章俱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富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然而由于应试的  压力,语文课堂教学过于追求知识能力的培养,一篇篇优美的富含诗意的文章被瓦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而言,严重伤害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见,语文课堂需要诗意。本文通过探讨构建诗意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旨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感受美、体会美、享受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