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人女性”催生“男孩班”
“开设‘男孩班’的想法源于一次军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中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唐超说,去年8月,学校在新学期伊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因为时间较长,学校曾担心一些女生会受不了,谁料喊苦叫累的多半是男生。“有一个男同学明明身体很好,却整天哭哭啼啼,找各种理由逃避拉练”。
虽然之前有不少老师反映过男孩儿缺少“性别特征”,学校也针对此开设了一些课外活动和家长讲座,可始终缺少一个长期有效的抓手。这次军训暴露出的问题,成了倒逼学校开办“男孩班”的主因。听闻要专门为男生开班,学生报名很是踊跃,经过选拔,30名男生进入该班,开始了“男子汉修炼”。
素质拓展、体能训练、绅士礼仪专题培训……除了规定课程,“男孩班”还要学习十余种男性培养课程,由专门的老师授课。“老师也全部是经过培训的男老师,我们希望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陶冶学生的男子气概。”唐超说,“‘男孩班’刚刚起步,还处于教学实验的阶段,但总体反响很不错。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往往对性格培养很重视,给了我们很大支持。”
“我建议把这个班的名字改成‘男子汉班’。”一位家长的孩子去年申请加入了“男孩班”,她对这个班级的开设很是赞许。“当下社会‘男人女性’的问题很严重,学校也需应时而变,重视性别教育。这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大事。”
其实“男孩班”并非南京首创。2012年上海第八中学开设了全国首例、也是仅有的两个男生实验班。与新城中学不同的是,他们是高中,而且独立成班学满3年。2014年《中国青年报》曾刊发专题报道,称“男生班”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规划能力比普通班男孩强,“他们很大气,视野宽广。在最近的一次全区统考中,男生班的成绩已经远超全区平均分”。
纯男班能否培养真正男子汉
不过,虽然近年来,许多学校陆续推出了“男孩班”、“父子课堂”,但都收效甚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男孩危机”的出现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与考试制度下,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女生比男生更细心,自控力强,擅长记忆,更容易考出好成绩、进入好学校。而男生粗心好动,在学习和生活等规范方面不如女生,致使男生长期处于劣势,长处难以得到施展。但是,单纯的恢复男中和女中并非解决教育中“阴盛阳衰”问题的唯一方式,男生女生隔离教育需要谨慎对待。
储朝晖解释,早期的男中、女中的确出了不少“大家”,但那与当时传统的男女有别的社会环境有关,如今这样的社会背景已经不存在了。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男女分开教育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可能主要体现在近期的考试分数和学业水平方面,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于男孩健全人格的养成可能会有一定的伤害。
储朝晖指出,以性别划分课程、区别教育,看似是为了解决“男孩危机”,培养“男子气概”,如果单纯地从因材施教的方向考虑,男女分班是一种尝试,但是从培养男子汉的方向考虑,则堕入了性别偏见当中。
其实,无论是针对男性的课本《小小男子汉》,还是给“男生班”额外增加体能训练,都是针对“男性气质”的培养。但现代社会中的传统分工并不像过去一样,有非常明确的“男主外女主内”。尤其人在少年时期,人格还未定型,未来有多重可能,技能和体能的联系不应以性别来划分,而应以兴趣为导向。况且,坚毅、吃苦、担当、认真、责任心强,这些是优秀的社会人共同具有的品性,在这一点上,并不因为性别而产生差异。
此外,不只有“男孩班”,针对女孩子的“淑女班”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因性施教,机械的性别标准会成为学生们发展的桎梏。并且,流水生产线一样培养的“淑女班”、“男子汉班”是否能培养出真正的淑女和男子汉?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就曾说,“单靠开设‘男孩班’恐怕很难从根本上缓解男性危机这个社会性教育难题”。
归根结底是性别不公的产物
不少专家也提到有关男性缺少“男人味儿”的原因,即性教育缺失、独生子女受溺爱、流行文化影响等问题,实质上是当今的畸形家庭教育与社会性格教育缺造成的,与性别其实并无太大干系。
在我们周围,男性中不乏性情温柔平和、喜欢烹饪、不爱出门闯荡的人,也有很多热爱运动、喜欢爬山涉水的女性,做家务、打拼事业、健身锻炼等等,早已退去了“性别标签”。在现代社会,烹饪技能等家务劳动并非女性“专利”,也不能因为女性被认为“擅长”就视之为女性工作。男性分担家务劳动既不是“凑热闹”,也不只是“帮助妻子”,而是个人应有的权利,更是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
“淑女班”或许不是高校设定的称谓,但是对于一个几乎全部是女性参与的、“旨在教会女性做家务”的课程而言,高校通过考评加分的制度化方式进行鼓励,就在客观上强化了女性的服务者角色,并且将家务劳动这一男女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固化为女性责任。这种制度化加分政策,实际上会给女性带来不利的后果和影响,属于间接的性别歧视。而新推出“男生班”、“男子汉班”,同样也是性别不公下的产物。
社会对“男子汉”有什么特殊要求,也一定会有相应的要求加诸女人身上。如果“男子汉班”的男生们从此加深了性别自我认同,更会强化他以男性视角来看待世界和对待女性,有些人或许会在性别歧视的路上越走越远。“男子汉班”、“淑女班”,本着美好的心愿来塑造更好的人格,但往往陷入了性别的刻板印象,从长远看弊大于利。
其实,“男人味儿”的问题是应该得到解决,但其解决的途径可以是通过家长与教师的观念教导,可以是弘扬传统文化抵御畸形审美,可别再让性别遭受这“无妄之灾”。
如何从根本上扭转“男孩危机”
“阳刚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唐超指出,性格塑造的主战场在家庭和社会,而学校在其中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现在许多当爸爸的忙于工作,把孩子的教育抚养全部交给母亲,许多孩子对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根本没有概念”。
唐超说,除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独生子女的教育方式也是一大问题,“一家一个宝贝孩儿,万千宠爱集一身。在父母的溺爱下,许多男性的童年生活缺少磕磕绊绊,也受不到应有的锻炼”。
那么,究竟该如何让“男子气概”回归社会呢?殷飞说,“从教育层面上说,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育体制都应改革,让性别教育浸润到日常教学中,做到常态化。从社会层面上讲,传统上对男女的观念认知需要回归。否则,男性危机的问题不会得到根本上的扭转。”
此外,为了弥补少男少女们身体发育和个性发展的不足,学校和家庭应紧密配合和协作,采取适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弥补和改善。如在劳动、体育训练、社会综合实践等方面对男女生区别对待,以适于他们对运动量、运动素质、个性发展的要求,有效发挥、培养和彰显男女生各自的潜能和特长。
(澎湃新闻网2016.12.19、《南京日报》2016.3.18等)
“开设‘男孩班’的想法源于一次军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中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唐超说,去年8月,学校在新学期伊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因为时间较长,学校曾担心一些女生会受不了,谁料喊苦叫累的多半是男生。“有一个男同学明明身体很好,却整天哭哭啼啼,找各种理由逃避拉练”。
虽然之前有不少老师反映过男孩儿缺少“性别特征”,学校也针对此开设了一些课外活动和家长讲座,可始终缺少一个长期有效的抓手。这次军训暴露出的问题,成了倒逼学校开办“男孩班”的主因。听闻要专门为男生开班,学生报名很是踊跃,经过选拔,30名男生进入该班,开始了“男子汉修炼”。
素质拓展、体能训练、绅士礼仪专题培训……除了规定课程,“男孩班”还要学习十余种男性培养课程,由专门的老师授课。“老师也全部是经过培训的男老师,我们希望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陶冶学生的男子气概。”唐超说,“‘男孩班’刚刚起步,还处于教学实验的阶段,但总体反响很不错。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往往对性格培养很重视,给了我们很大支持。”
“我建议把这个班的名字改成‘男子汉班’。”一位家长的孩子去年申请加入了“男孩班”,她对这个班级的开设很是赞许。“当下社会‘男人女性’的问题很严重,学校也需应时而变,重视性别教育。这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大事。”
其实“男孩班”并非南京首创。2012年上海第八中学开设了全国首例、也是仅有的两个男生实验班。与新城中学不同的是,他们是高中,而且独立成班学满3年。2014年《中国青年报》曾刊发专题报道,称“男生班”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规划能力比普通班男孩强,“他们很大气,视野宽广。在最近的一次全区统考中,男生班的成绩已经远超全区平均分”。
纯男班能否培养真正男子汉
不过,虽然近年来,许多学校陆续推出了“男孩班”、“父子课堂”,但都收效甚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男孩危机”的出现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与考试制度下,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女生比男生更细心,自控力强,擅长记忆,更容易考出好成绩、进入好学校。而男生粗心好动,在学习和生活等规范方面不如女生,致使男生长期处于劣势,长处难以得到施展。但是,单纯的恢复男中和女中并非解决教育中“阴盛阳衰”问题的唯一方式,男生女生隔离教育需要谨慎对待。
储朝晖解释,早期的男中、女中的确出了不少“大家”,但那与当时传统的男女有别的社会环境有关,如今这样的社会背景已经不存在了。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男女分开教育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可能主要体现在近期的考试分数和学业水平方面,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于男孩健全人格的养成可能会有一定的伤害。
储朝晖指出,以性别划分课程、区别教育,看似是为了解决“男孩危机”,培养“男子气概”,如果单纯地从因材施教的方向考虑,男女分班是一种尝试,但是从培养男子汉的方向考虑,则堕入了性别偏见当中。
其实,无论是针对男性的课本《小小男子汉》,还是给“男生班”额外增加体能训练,都是针对“男性气质”的培养。但现代社会中的传统分工并不像过去一样,有非常明确的“男主外女主内”。尤其人在少年时期,人格还未定型,未来有多重可能,技能和体能的联系不应以性别来划分,而应以兴趣为导向。况且,坚毅、吃苦、担当、认真、责任心强,这些是优秀的社会人共同具有的品性,在这一点上,并不因为性别而产生差异。
此外,不只有“男孩班”,针对女孩子的“淑女班”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因性施教,机械的性别标准会成为学生们发展的桎梏。并且,流水生产线一样培养的“淑女班”、“男子汉班”是否能培养出真正的淑女和男子汉?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就曾说,“单靠开设‘男孩班’恐怕很难从根本上缓解男性危机这个社会性教育难题”。
归根结底是性别不公的产物
不少专家也提到有关男性缺少“男人味儿”的原因,即性教育缺失、独生子女受溺爱、流行文化影响等问题,实质上是当今的畸形家庭教育与社会性格教育缺造成的,与性别其实并无太大干系。
在我们周围,男性中不乏性情温柔平和、喜欢烹饪、不爱出门闯荡的人,也有很多热爱运动、喜欢爬山涉水的女性,做家务、打拼事业、健身锻炼等等,早已退去了“性别标签”。在现代社会,烹饪技能等家务劳动并非女性“专利”,也不能因为女性被认为“擅长”就视之为女性工作。男性分担家务劳动既不是“凑热闹”,也不只是“帮助妻子”,而是个人应有的权利,更是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
“淑女班”或许不是高校设定的称谓,但是对于一个几乎全部是女性参与的、“旨在教会女性做家务”的课程而言,高校通过考评加分的制度化方式进行鼓励,就在客观上强化了女性的服务者角色,并且将家务劳动这一男女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固化为女性责任。这种制度化加分政策,实际上会给女性带来不利的后果和影响,属于间接的性别歧视。而新推出“男生班”、“男子汉班”,同样也是性别不公下的产物。
社会对“男子汉”有什么特殊要求,也一定会有相应的要求加诸女人身上。如果“男子汉班”的男生们从此加深了性别自我认同,更会强化他以男性视角来看待世界和对待女性,有些人或许会在性别歧视的路上越走越远。“男子汉班”、“淑女班”,本着美好的心愿来塑造更好的人格,但往往陷入了性别的刻板印象,从长远看弊大于利。
其实,“男人味儿”的问题是应该得到解决,但其解决的途径可以是通过家长与教师的观念教导,可以是弘扬传统文化抵御畸形审美,可别再让性别遭受这“无妄之灾”。
如何从根本上扭转“男孩危机”
“阳刚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唐超指出,性格塑造的主战场在家庭和社会,而学校在其中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现在许多当爸爸的忙于工作,把孩子的教育抚养全部交给母亲,许多孩子对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根本没有概念”。
唐超说,除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独生子女的教育方式也是一大问题,“一家一个宝贝孩儿,万千宠爱集一身。在父母的溺爱下,许多男性的童年生活缺少磕磕绊绊,也受不到应有的锻炼”。
那么,究竟该如何让“男子气概”回归社会呢?殷飞说,“从教育层面上说,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育体制都应改革,让性别教育浸润到日常教学中,做到常态化。从社会层面上讲,传统上对男女的观念认知需要回归。否则,男性危机的问题不会得到根本上的扭转。”
此外,为了弥补少男少女们身体发育和个性发展的不足,学校和家庭应紧密配合和协作,采取适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弥补和改善。如在劳动、体育训练、社会综合实践等方面对男女生区别对待,以适于他们对运动量、运动素质、个性发展的要求,有效发挥、培养和彰显男女生各自的潜能和特长。
(澎湃新闻网2016.12.19、《南京日报》2016.3.1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