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地回顾和总结了北京大学8年多来所开展的艺术学辅修、双学位的教学培养工作,肯定了它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实现跨学科成才的特殊成绩,同时也阐发了相关的意义与启示。
关键词:艺术教育;辅修;双学位;成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原艺术学系)继承了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光荣传统,在1999年开展了艺术学辅修、双学位的教学工作的,成为全校最早一批开设辅修、双学位的单位之一,深受来自不同专业(约16个院系)的优秀学生的欢迎。辅修、双学位的招生对全校第一学年各门课程成绩均为85分的学生开放。我们先是从98、99级的辅修做起,而后从2000级开始正式实施双学位的教学培养。至今,艺术学院已经开设了包括艺术学、影视学、节目主持艺术以及2007年开设的文化产业管理在内的4个专业方向。所有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都要求学生们在长达3年的周末时间里如期完成。可喜的是,学生们不怨不悔,勤奋而又自主地学习。
8年来,已有五届学生顺利毕业或获得学位(包括1998级、1999级、2000级、2001级、2002级以及2003级),加上目前在校的学生119人,共有近300名同学。粗略统计,前几届学生中有30%左右的同学出国留学,进一步深造,14%左右的同学在国内读硕士研究生。值得指出的是,在继续读研究生的同学中,约有10%的同学都由原来的专业改为从事与艺术有关的专业,包括美术史、文化艺术管理、艺术教育以及艺术传播学等,不少同学顺利进入了像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巴黎一大和四大等这样的名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来自这些学校的一些导师的反馈表明,这些学生基础宽,进步迅速,有很好的培养潜质。
从毕业生学习、就业以及深造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在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趣味、创新素质,结合原专业背景获得对艺术学专业的更为专深的认识方面,还是在新的跨学科的专业方向的发展上,都有精彩的亮点。一些同学获得了非常骄人的表现和成绩,涌现出了出类拔萃的人才。8年多的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辅修、双学位的教学是完全符合已经进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的部分优秀学生的成才需求的。
正是由于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大多出自学生自己主动的愿望,或者是要提升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或者是要延续从童年时代开始的艺术的爱好,或者是要谋求第一学位与双学位的对接以获得新的专业发展方向……因而他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投入程度都超过了一般的水平。他们不仅平时的听课出席率高,课业成绩优秀率高,而且,在完成学位论文方面也全力以赴,其中不乏感人的事迹。令人欣喜的是,他们的毕业论文中有些显然不同于单纯艺术学科毕业的同学的论文,但是往往又有独特的视角和超学科的研究视野,因而不乏优秀的论文。值得一提的是,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周海霞同学曾为了完成一篇关于西藏唐卡艺术的毕业论文,两次自费赴西藏进行实地考察,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的材料,论文的初稿有七、八万字,而最后成文的论文稿的质量完全可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相媲美。
有关的体会有以下三点:
第一,对于那些原本就在学习非艺术学专业的北大学生而言,他们通过辅修或双学位的课程接触和学习艺术,主要不是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而是为了如普林斯顿大学著名教授亚历山大·尼哈马斯所说的那种“幸福的承诺”,也就是说,可以成为一种对艺术有所感动并得到由衷愉悦的人,而不至于譬如到了伟大的艺术博物馆却成了不得要领的过客,进了音乐厅却在美妙的音乐中犯困……在教学中,我们提到了这样的例子:法国大小说家司汤达1817年到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深深地被这一城市中的艺术氛围和浓重的历史感所打动。尤其是当他看到米开朗琪罗的墓、乔托的壁画和布鲁内莱斯基的建筑圆顶之后,更是震撼无比。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一切都如此生动地向我的灵魂叙说。啊,但愿我忘掉……我的心在颤动……我的生命被耗尽。我走着,却害怕倒下。”这是何其特殊的体验啊!无独有偶,1867年8月,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路过巴塞尔时,特意去看了德国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的《墓中的基督之驱》。根据他夫人的回忆录记载,陀思妥耶夫斯基有近20分钟时间伫立在画作前,一动也不动,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事后,作家十分感慨道,“人会因为这样的绘画而失去信仰”,而且,他将这种极为神秘的契机通过其长篇小说《白痴》(1868年)中的人物再次表达了出来。正是因为只有面对艺术的原作才能最为充分地感受艺术的美,教学中,我们尤其注重组织在博物馆的现场教学,尤其是在有重大的艺术展览时,更是设法把学生带到艺术杰作之前领略特殊的美。2004年10月,中国美术馆举办印象派大展,那儿就成了绝好的教学现场,学生的参观体验可能成为其终身难忘的记忆。
当然,就像麦克卢汉所形容的那样,“唱机:没有围墙的音乐厅。照片: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影视:没有围墙的教室”。加上如今的因特网,接受艺术的途径无疑已经变得越来越宽广了,学生们接触到艺术并进而获得愉悦体验,这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所在。
第二,学习艺术,也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所赞美的就是大写的人。读一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关于人类心理世界的美好前景的描述就能理解人文性的非凡意义了。他这样写道:“这个新世界将是更人性的,也将是更人道的。它将探索并发展人心与精神的甘美和潜能。它将制作更完善更完整的个体。它将成为一个更尊重个人的世界,它将更珍惜最宝贵的资源。它将成为一个更自然的世界,一个对自然更爱护更尊重的世界。它将发展一种更具人性的科学,一种奠基在新观念上的而又不太僵硬的科学。新世界的科技将以增进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为目的,而不是助长对它们的剥削。由于个人感受到自己有权、有能、有自由,新世界将得到创造性的解放。”
不少来自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3年的艺术辅修和双学位的学习,就更能深切地体会到任何科学都不是冷冰冰的追求,人文化倾向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科学是人自身的力量的特殊确证,是对人的存在的质量(根本意义上的幸福)的越来越丰富的支撑。因而,作为主体的科学家的人文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最高的意义上说,科学家应当是“名符其实的理想家”,就如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伦琴所坚信的那样,“大学是科学研究和思想教育的培养园地,是师生陶冶理想的地方……对于每一个认真工作的真正的科学家来说,无论所治的学术部门如何,从根本上追随纯粹理想的目标,就是名符其实的理想家。”这位大科学家在就任维尔茨堡大学校长时是这样说的,也完全这样做了。他的生活孤独而又贫困,但他可以将巨额的诺贝尔奖金献给了自己的母校。请不要忘记,伦琴正是富有诗人气质的科学家!同时,因为在量子力学研究上作出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波恩也说过:“科学 家本身是不引人注目的少数;但是令人惊叹的技术成就使他们在现代社会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他们认识到,用他们的思想方法能得到更高级的客观必然性,但是他们没有看到这种客观必然性的极限,他们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判断因而常常是原始的和危险的。”确实,未来科学的发展在伦理上的抉择将越来越受人关注。以生物技术为例,它既可以为人类带来无以估量的贡献,如为药物的制作带来重要的突破;但是,它也可能招致巨大的灾害,如将带毒基因移植到能迅速繁殖或复制的微生物基因里而制成所谓的基因武器,一旦动用这种其密码只有制造这种武器的人才知道的武器,就是一场无声无息的战争,而且会造成无以挽回的惨重伤害。
波恩是一位地道的音乐爱好者,余暇时和爱因斯坦一起拉小提琴,或者和自己的学生联奏钢琴。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对希特勒和一切战争均深恶痛绝。毫不奇怪,他的科学观中充满了绵绵的人文气息:“科学已经成为我们文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和最重要的部分。而科学工作就意味着对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科学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作用,不管一个人自己的工作离技术上的应用有多么远,它总是决定人类命运的行动和决心的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只是在广岛事件以后,我才充分认识到科学在这方面的影响。但是后来科学变得非常非常重要了,它使我考虑在我自己的时代里科学在人们事务中引起的种种变化,以及它们会引向哪里。”
在这里,我们相信,艺术为造就人的人文理念方面依然有其极为独特和不可忽视的意义。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迄今为止,没有一种社会对自身的运转机制有过足够的了解,并因此而培养对抗新延伸和新技术的免疫机制。今天我们开始感到,艺术也许能提供这样的免疫机制”,而且,“在人类文化史上,还找不到一个例子能说明:人有意识地调整各种各样的个人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新的延伸……早在文化和技术挑战转换的冲击力出现之前几十年,艺术家往往就已经探索出这一讯息。尔后,他就构建模式或诺亚方舟,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变化。居斯达夫·福楼拜甚至说:‘倘若人们读过我的《情感教育》,1870年的战争就绝打不起来了。’”这么说,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了,但却完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了解艺术的非凡的预应和调节的功能。
学习艺术,又是感受人的激情的过程。毫无疑问,从事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一种投入的、献身般的热情。巴甫洛夫就曾经说过:“切记,科学是需要人的毕生精力的。假定你们能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说来也还是不够的。科学是需要人的高度紧张性和很大的热情的。在你们的工作和探讨中要热情澎湃。”在这里,激情作为一种内在地趋近科学的高峰境界的动力。
借助艺术而更敏感于科学发现的美,显得举足轻重。爱因斯坦说:“我们能体验到的最美的东西就是那神秘莫测的,这是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他还深有体会地说过:“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而按照麦克卢汉的感受,“在艺术家的创造灵感中,有一种固有的、潜在的嗅出环境变化的过程。感觉到新媒介使人发生的变化,认识到未来就是目前,并且用自己的工作为将来铺路的人,始终是艺术家。”换一句话说,某种艺术的意识有助于人们纠正自己文化中的无意识的感知偏向,让人们敞开心智的大门,走在时代的前沿,进入创造的真实状态。因而,麦克卢汉很是欣赏画家毕加索的这段话:“我作画时,总是努力创造一种人们拒绝的形象。这就是我的兴趣所在。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我总是试图带有颠覆性。换句话说,我给人们创造的人的形象是这样的:虽然其成分是从传统绘画中收集来的观察事物的一般的方法,但是经过一番重组之后,结果就出人意料,使人不安,使人不能不注意作品提出的问题。”同样,英国画家刘易斯也自信地认为:“艺术家总是从事详细撰写未来历史的工作,因为只有他才能察觉当前的特性。”
总而言之,艺术教育对于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来说,是增强其人文情怀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其专业创新能力的助推力。
第三,第一专业和第二专业艺术学的对接,可以产生新的成才道路。以法学院为例,学生主攻法律,毕业之后从事的大部分工作可能都与一些社会的负面现象有关,学习艺术,起码可以让他们接触到艺术中所表现的人性的光芒与温暖的一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艺术之后,有可能为他们开拓出一种全新的专业天地。设想一下,如果你在一场场的企业纠纷的官司中获胜,你或许有了财富,但是,很少会有人记住打这类官司的人。但是,你如果依照国际法,起诉国外某一大博物馆收藏了在战争期间从中国劫掠的艺术品,或许你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无法打完这类官司,可是,至少中国人会因此记住你的,那是大官司啊!再如,对于目前纷纷以高分进入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学习的学生而言,具备了艺术的专业知识,有可能让他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涉足文化创意经济、艺术品拍卖以及博物馆的管理等,并且脱颖而出。至于像朱成那样的同学属于这种专业与专业对接而获得飞跃式发展的杰出人才。
可喜的是,艺术教育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中国高等教育的诸多环节,我们学校的艺术学院的辅修和双学位教学培养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个案而已。
美国著名的艺术鉴赏家贝伦森当年的断言依然是振聋发聩的:“每一个感受到人类社会的需要的个人必须学会理解其像对待人生一样地对待艺术的责任。”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关键词:艺术教育;辅修;双学位;成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原艺术学系)继承了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光荣传统,在1999年开展了艺术学辅修、双学位的教学工作的,成为全校最早一批开设辅修、双学位的单位之一,深受来自不同专业(约16个院系)的优秀学生的欢迎。辅修、双学位的招生对全校第一学年各门课程成绩均为85分的学生开放。我们先是从98、99级的辅修做起,而后从2000级开始正式实施双学位的教学培养。至今,艺术学院已经开设了包括艺术学、影视学、节目主持艺术以及2007年开设的文化产业管理在内的4个专业方向。所有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都要求学生们在长达3年的周末时间里如期完成。可喜的是,学生们不怨不悔,勤奋而又自主地学习。
8年来,已有五届学生顺利毕业或获得学位(包括1998级、1999级、2000级、2001级、2002级以及2003级),加上目前在校的学生119人,共有近300名同学。粗略统计,前几届学生中有30%左右的同学出国留学,进一步深造,14%左右的同学在国内读硕士研究生。值得指出的是,在继续读研究生的同学中,约有10%的同学都由原来的专业改为从事与艺术有关的专业,包括美术史、文化艺术管理、艺术教育以及艺术传播学等,不少同学顺利进入了像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巴黎一大和四大等这样的名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来自这些学校的一些导师的反馈表明,这些学生基础宽,进步迅速,有很好的培养潜质。
从毕业生学习、就业以及深造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在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趣味、创新素质,结合原专业背景获得对艺术学专业的更为专深的认识方面,还是在新的跨学科的专业方向的发展上,都有精彩的亮点。一些同学获得了非常骄人的表现和成绩,涌现出了出类拔萃的人才。8年多的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辅修、双学位的教学是完全符合已经进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的部分优秀学生的成才需求的。
正是由于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大多出自学生自己主动的愿望,或者是要提升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或者是要延续从童年时代开始的艺术的爱好,或者是要谋求第一学位与双学位的对接以获得新的专业发展方向……因而他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投入程度都超过了一般的水平。他们不仅平时的听课出席率高,课业成绩优秀率高,而且,在完成学位论文方面也全力以赴,其中不乏感人的事迹。令人欣喜的是,他们的毕业论文中有些显然不同于单纯艺术学科毕业的同学的论文,但是往往又有独特的视角和超学科的研究视野,因而不乏优秀的论文。值得一提的是,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周海霞同学曾为了完成一篇关于西藏唐卡艺术的毕业论文,两次自费赴西藏进行实地考察,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的材料,论文的初稿有七、八万字,而最后成文的论文稿的质量完全可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相媲美。
有关的体会有以下三点:
第一,对于那些原本就在学习非艺术学专业的北大学生而言,他们通过辅修或双学位的课程接触和学习艺术,主要不是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而是为了如普林斯顿大学著名教授亚历山大·尼哈马斯所说的那种“幸福的承诺”,也就是说,可以成为一种对艺术有所感动并得到由衷愉悦的人,而不至于譬如到了伟大的艺术博物馆却成了不得要领的过客,进了音乐厅却在美妙的音乐中犯困……在教学中,我们提到了这样的例子:法国大小说家司汤达1817年到了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深深地被这一城市中的艺术氛围和浓重的历史感所打动。尤其是当他看到米开朗琪罗的墓、乔托的壁画和布鲁内莱斯基的建筑圆顶之后,更是震撼无比。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一切都如此生动地向我的灵魂叙说。啊,但愿我忘掉……我的心在颤动……我的生命被耗尽。我走着,却害怕倒下。”这是何其特殊的体验啊!无独有偶,1867年8月,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路过巴塞尔时,特意去看了德国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的《墓中的基督之驱》。根据他夫人的回忆录记载,陀思妥耶夫斯基有近20分钟时间伫立在画作前,一动也不动,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事后,作家十分感慨道,“人会因为这样的绘画而失去信仰”,而且,他将这种极为神秘的契机通过其长篇小说《白痴》(1868年)中的人物再次表达了出来。正是因为只有面对艺术的原作才能最为充分地感受艺术的美,教学中,我们尤其注重组织在博物馆的现场教学,尤其是在有重大的艺术展览时,更是设法把学生带到艺术杰作之前领略特殊的美。2004年10月,中国美术馆举办印象派大展,那儿就成了绝好的教学现场,学生的参观体验可能成为其终身难忘的记忆。
当然,就像麦克卢汉所形容的那样,“唱机:没有围墙的音乐厅。照片: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影视:没有围墙的教室”。加上如今的因特网,接受艺术的途径无疑已经变得越来越宽广了,学生们接触到艺术并进而获得愉悦体验,这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所在。
第二,学习艺术,也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所赞美的就是大写的人。读一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关于人类心理世界的美好前景的描述就能理解人文性的非凡意义了。他这样写道:“这个新世界将是更人性的,也将是更人道的。它将探索并发展人心与精神的甘美和潜能。它将制作更完善更完整的个体。它将成为一个更尊重个人的世界,它将更珍惜最宝贵的资源。它将成为一个更自然的世界,一个对自然更爱护更尊重的世界。它将发展一种更具人性的科学,一种奠基在新观念上的而又不太僵硬的科学。新世界的科技将以增进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为目的,而不是助长对它们的剥削。由于个人感受到自己有权、有能、有自由,新世界将得到创造性的解放。”
不少来自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3年的艺术辅修和双学位的学习,就更能深切地体会到任何科学都不是冷冰冰的追求,人文化倾向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科学是人自身的力量的特殊确证,是对人的存在的质量(根本意义上的幸福)的越来越丰富的支撑。因而,作为主体的科学家的人文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最高的意义上说,科学家应当是“名符其实的理想家”,就如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伦琴所坚信的那样,“大学是科学研究和思想教育的培养园地,是师生陶冶理想的地方……对于每一个认真工作的真正的科学家来说,无论所治的学术部门如何,从根本上追随纯粹理想的目标,就是名符其实的理想家。”这位大科学家在就任维尔茨堡大学校长时是这样说的,也完全这样做了。他的生活孤独而又贫困,但他可以将巨额的诺贝尔奖金献给了自己的母校。请不要忘记,伦琴正是富有诗人气质的科学家!同时,因为在量子力学研究上作出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波恩也说过:“科学 家本身是不引人注目的少数;但是令人惊叹的技术成就使他们在现代社会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他们认识到,用他们的思想方法能得到更高级的客观必然性,但是他们没有看到这种客观必然性的极限,他们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判断因而常常是原始的和危险的。”确实,未来科学的发展在伦理上的抉择将越来越受人关注。以生物技术为例,它既可以为人类带来无以估量的贡献,如为药物的制作带来重要的突破;但是,它也可能招致巨大的灾害,如将带毒基因移植到能迅速繁殖或复制的微生物基因里而制成所谓的基因武器,一旦动用这种其密码只有制造这种武器的人才知道的武器,就是一场无声无息的战争,而且会造成无以挽回的惨重伤害。
波恩是一位地道的音乐爱好者,余暇时和爱因斯坦一起拉小提琴,或者和自己的学生联奏钢琴。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对希特勒和一切战争均深恶痛绝。毫不奇怪,他的科学观中充满了绵绵的人文气息:“科学已经成为我们文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和最重要的部分。而科学工作就意味着对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科学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作用,不管一个人自己的工作离技术上的应用有多么远,它总是决定人类命运的行动和决心的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只是在广岛事件以后,我才充分认识到科学在这方面的影响。但是后来科学变得非常非常重要了,它使我考虑在我自己的时代里科学在人们事务中引起的种种变化,以及它们会引向哪里。”
在这里,我们相信,艺术为造就人的人文理念方面依然有其极为独特和不可忽视的意义。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迄今为止,没有一种社会对自身的运转机制有过足够的了解,并因此而培养对抗新延伸和新技术的免疫机制。今天我们开始感到,艺术也许能提供这样的免疫机制”,而且,“在人类文化史上,还找不到一个例子能说明:人有意识地调整各种各样的个人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新的延伸……早在文化和技术挑战转换的冲击力出现之前几十年,艺术家往往就已经探索出这一讯息。尔后,他就构建模式或诺亚方舟,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变化。居斯达夫·福楼拜甚至说:‘倘若人们读过我的《情感教育》,1870年的战争就绝打不起来了。’”这么说,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了,但却完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了解艺术的非凡的预应和调节的功能。
学习艺术,又是感受人的激情的过程。毫无疑问,从事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一种投入的、献身般的热情。巴甫洛夫就曾经说过:“切记,科学是需要人的毕生精力的。假定你们能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说来也还是不够的。科学是需要人的高度紧张性和很大的热情的。在你们的工作和探讨中要热情澎湃。”在这里,激情作为一种内在地趋近科学的高峰境界的动力。
借助艺术而更敏感于科学发现的美,显得举足轻重。爱因斯坦说:“我们能体验到的最美的东西就是那神秘莫测的,这是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他还深有体会地说过:“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而按照麦克卢汉的感受,“在艺术家的创造灵感中,有一种固有的、潜在的嗅出环境变化的过程。感觉到新媒介使人发生的变化,认识到未来就是目前,并且用自己的工作为将来铺路的人,始终是艺术家。”换一句话说,某种艺术的意识有助于人们纠正自己文化中的无意识的感知偏向,让人们敞开心智的大门,走在时代的前沿,进入创造的真实状态。因而,麦克卢汉很是欣赏画家毕加索的这段话:“我作画时,总是努力创造一种人们拒绝的形象。这就是我的兴趣所在。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我总是试图带有颠覆性。换句话说,我给人们创造的人的形象是这样的:虽然其成分是从传统绘画中收集来的观察事物的一般的方法,但是经过一番重组之后,结果就出人意料,使人不安,使人不能不注意作品提出的问题。”同样,英国画家刘易斯也自信地认为:“艺术家总是从事详细撰写未来历史的工作,因为只有他才能察觉当前的特性。”
总而言之,艺术教育对于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来说,是增强其人文情怀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其专业创新能力的助推力。
第三,第一专业和第二专业艺术学的对接,可以产生新的成才道路。以法学院为例,学生主攻法律,毕业之后从事的大部分工作可能都与一些社会的负面现象有关,学习艺术,起码可以让他们接触到艺术中所表现的人性的光芒与温暖的一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艺术之后,有可能为他们开拓出一种全新的专业天地。设想一下,如果你在一场场的企业纠纷的官司中获胜,你或许有了财富,但是,很少会有人记住打这类官司的人。但是,你如果依照国际法,起诉国外某一大博物馆收藏了在战争期间从中国劫掠的艺术品,或许你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无法打完这类官司,可是,至少中国人会因此记住你的,那是大官司啊!再如,对于目前纷纷以高分进入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学习的学生而言,具备了艺术的专业知识,有可能让他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涉足文化创意经济、艺术品拍卖以及博物馆的管理等,并且脱颖而出。至于像朱成那样的同学属于这种专业与专业对接而获得飞跃式发展的杰出人才。
可喜的是,艺术教育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中国高等教育的诸多环节,我们学校的艺术学院的辅修和双学位教学培养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个案而已。
美国著名的艺术鉴赏家贝伦森当年的断言依然是振聋发聩的:“每一个感受到人类社会的需要的个人必须学会理解其像对待人生一样地对待艺术的责任。”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