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高兴,交换教育下的母子双赢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u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5岁那年,他提出要一个自己的房间,并在入住前就领他的朋友来参观,大肆炫耀,但正式开始独睡后,他却几乎每晚睡前都把自己的被窝敞开,要我陪他,等他睡着之后再离开。我一上床,他总是先伸出胳膊,使劲抱我一下,接着转身背对我,因为这样可以让他小小的身体最大面积地跟我接触。他爸爸反对我这样做,半是出于“原则”半是出于嫉妒,但我几乎每次都不理会他,应声满足孩子—这时儿子的快乐也许就是这样的,给他一个单独的房间,并在他需要的时候紧紧地拥抱他。
  然而,我认为快乐绝不应这么简单,如果养一只宠物,可以把让它快乐作为养育目的,而孩子却不同,他终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面对世界,那么,他的快乐就变成了有前提的快乐—他至少必须是一个说得过去的学生!我还软硬兼施地让他做了许多事,比如学英语,比如拉小提琴,还强迫他吃素菜、强迫他关灯、强迫他关电脑……我做这些时,可能他并没有得到快乐,但是我没有办法,我是母亲,这是我的权利更是我的责任,我不能放弃。
  我还让儿子参加了一个英语外教班,每周一次,他自然不情愿,所以我必须按时接送,做好后勤保障。但是有一次,我实在有事,只能送他而不能接他,只好满怀歉意地请他自己回家,而且给他留下两块钱,一块钱坐车,一块钱买奶喝,并对回来的路线千叮咛万嘱咐,生怕他回不了家。但是我没想到,因为我对儿子的零花钱一直控制得很紧,所以儿子格外“贪财”,为了省下2元钱,他居然硬是用了45分钟自己走了回来。更让我意外的是,儿子不仅没有一丝抱怨,反而兴致特高,并要求我以后不用再接他了,这样他就可以每周都有2元钱收入。我一想:何乐而不为呢?我省事,孩子又得到了运动、锻炼了身体,多好!这样一来,不仅我不用操心接送他了,他竟然也喜欢去上外教课了,经常回来后兴冲冲地对我说:今天又走了一条新路,节约了3分钟,而且一想到又省下2元钱就更高兴了,是唱着歌回来的。
  从要求他去学习,到他自己唱着歌去学习,多大的差别!
  这件事情启发了我,在其他事情上也可以用这种等价交换的办法让他化苦为乐。对于儿子来说,他已经明白了上学是非上不可的,是非上好不可的,所以在上学的问题上是不再存什么幻想了,但其他的事情则不同,对于我的额外要求,一概表示抵触。比如我让他拉小提琴。拉琴的时候差不多总得催才行,而且出工不出力,能磨则磨,拉上一会就以各种理由歇工,无论怎么劝都没用,说多了他就急了。但对电脑游戏就不同了,平时还好说,一到周末就很难控制他,上手就不想停下来,每次都会为玩多长时间同我发生冲突。而现在我采取了等价交换的办法,不再跟他斤斤计较讨价还价了。我对他说,拉琴自愿,但有一条,拉多长时间琴,就可以玩多长时间的电脑游戏。
  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
  如今,儿子即将迎来自己的12岁,脸上偶尔出现的小痘痘在提醒着我注意他青春的到来。他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早就不再需要我的拥抱和陪伴了。迈过了童年的台阶,他的快乐也必须长大了,不再简单的是一块张开手就能够出现在掌心的糖果,而应当是耕耘之后的果实,当然,也包括享受整个耕耘的过程。
其他文献
《孩子》观点:这是个问题,不是灾难    中国的父母大约是世界上最关心孩子、最紧张孩子的父母了,而且,他们的这种紧张和关心的焦点有极强的阶段性:3岁以前关心身体,谈论的总是怎么喂养、怎么带孩子才能让他们长得白白胖胖、不得病,最好再启蒙智力什么的;3岁以后关心学习,孩子甫进幼儿园,刚坐上小板凳、面对小黑板,家长的目光便倏忽一下集中到了种种与“学习”有关的问题上面。而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期刊
  
期刊
【个 案】  明明的妈妈医科大学毕业,是一位内科医生;爸爸也是大学毕业,在税务局工作。明明出生后,妈妈休了长假,还请了一个蛮有文化的保姆,专心致志地联手对孩子进行精心抚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不敢怠慢,有空就给他放音乐,讲故事,读古诗……;而爸爸呢,每天回家最大的乐趣就是把儿子抱在怀里,看看他又学会了什么。  这么优越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有什么问题呢?您或许会奇怪了。可是,在爸爸妈妈眼中,明明还
期刊
争抢东西的情形在幼儿园实在普遍,每天都要上演好几遍,毕竟人多物少嘛,再加上孩子独特的心理特点:别人不玩时不觉得怎么好玩,别人要玩了,自己也来劲了。  小雨是我们班里一位大个子男孩,佳明是我们班的大力士,两只“小老虎”碰到一起就老是发生“虎斗”,这不,上课前两人又开始了。  “这张凳子明明就是我的。”小雨双手拉着椅背说。  “不对,刚才是我坐的。”佳明也紧攥着椅子不放手。  两人就这么僵持着,脸涨得
期刊
场 景:  “妈妈,给我巧克力!”玩得满头大汗的林林跑回家里,对妈妈说。  “下楼的时候不是刚吃过吗?再吃牙会坏的。”妈妈不同意。  “我就要,就要!”林林跺着脚嚷起来。  “闹!再闹你爸爸回来又该揍你了。”  妈妈虽这么说,还是从盒子里取了一块巧克力递给他。不料林林嫌少,把巧克力一摔,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妈妈无奈地将整个糖盒送到他面前,林林这才破涕为笑,抓了一大把跑出去了。妈妈无可奈何地摇了摇
期刊
  
期刊
在婴幼儿期就要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了,教育的主旨是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危险,怎么避开危险。在日常生活中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防止意外教育    要告诉孩子,什么东西是会给他带来伤害的。譬如,当孩子要去玩暖瓶时,你要告诉孩子,开水会烫到他。但孩子小,不能理解“烫到”的后果,你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倒出少许开水,稍停片刻,让孩子轻轻触摸一下,让他有个感性认识。  孩子都喜欢登高爬低,虽然他们对高也有恐惧,但
期刊
2002年6月,作为访问学者,我带着妻子和4岁的儿子在夏威夷生活了一年。  夏威夷地处太平洋中央,是东西文化汇集地,也是各类人种的汇集地,混血儿随处可见。也许正是因为大家的血融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特别平等。尤其是孩子与大人之间,完全是平等关系,小孩子在这里得到了完全的自由。  进幼儿园的第一天,儿子在路上遇到每位老师都尊敬地立正喊“老师好”,这是他在国内幼儿园受到的正规礼貌教育。谁知,他的这一行为,
期刊
科学的日新月异使人们除了上天入地,还开始到达一些以前根本无法想像的地方,比如妈妈肚子里面的那个小家伙的脑袋瓜里,到底在发生着一些什么样的奇妙的事情?最近,美国《科学新发现》杂志载文揭示了胎儿在娘肚子里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以前研究人员认为,胎儿要晚至7-8个月大,才开始拥有最初级的“学习”能力,故大多数胎教也始于此时。但美国研究者在一项专题研究中发现,胎儿的智力水平远比我们原先知道的要高得多,
期刊
1.当孩子到了入托儿所、幼儿园的时候,正是让孩子系统地参加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体验到入幼儿园和在家里一样亲近。可是有一部分家长常用上幼儿园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手段,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常会说:“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再不听话就把老师叫来。”这种暗示犹如告诉孩子,去幼儿园像受惩罚一样。  2.每天,当家长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孩子是最愉快的时候,而孩子的心情也在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