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knif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内涵的不断扩展,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也面临着崭新的任务和巨大的挑战,为此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现状的分析,构建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质量的保障体系,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党员 质量 保障体系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保障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对高职院校推进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学生积极要求入党的人数在急剧倍增,这使得主要承担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层党组织任务也随之加大。与此同时,在积极要求入党的部分学生中却存在着如随大流入党、为自身将来择业入党等入党动机不够端正的现象;出现了部分要求入党的学生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不足,服务他人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如何构建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健康和谐发展,则成为了当前摆在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构建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中,笔者所在党支部做出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积极思考在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组织广大入党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教育活动,构建客观公平公正的监督评价体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构建了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新体系。
  一、目前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能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程序,使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并能将学生党建工作纳入学校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不断走向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正常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同时,高职院校发展的学生党员数量得到大幅度上升,这也进一步优化和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展。
  二、目前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基层党组织忙于“建党”,疏于“党建”
  近年来,由于各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党建工作十分重视,加上用人单位比较青睐党员毕业生,使得大学生的入党积极性被前所未有的激发了出来,入党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这一状况的出现,给基层党组织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首先是时间紧,党员组织发展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相对于高职学生在校两年或者两年半的有限时间,培养考察工作显得十分紧张;其次是专职党务干部数量普遍偏少,且工作繁杂。这样,一些高校党组织便把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变成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对入党学生的教育培养则往往疏于关心,存在着“等学生进步、等学生成熟”的现象,合格则发展,不合格则晾在一边,其结果则势必将影响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部分学生在对待入党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几年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中显示,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有相当
  一部分青年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其中既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也有功利主义的成分。一些学生把入党仅仅当成荣誉和任务;一些学生将入党作为增强就业竞争力、找到一个好工作的途径;一些学生没有很好地将追求进步、积极要求入党的愿望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言与行出现一定的反差。
  (三)少数党组织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少数党组织对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战略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漠视青年人可塑性强的发展特性,在发展工作中,眼光往往过分地把专业学习成绩和评优评先情况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而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未能给予高度重视,对政治理论学习、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水平的考察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活动内容缺乏创新,一味图形式,走过场,这都将直接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
  三、构建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探索
  在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后,如何与时俱进,构建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则成为关键的问题。近年来,笔者所在高校的党支部作为承担系内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层党组织,通过实践与探索,总结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构建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发展学生党员的管理体系,二是构建发展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体系,三是构建发展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服务体系,四是构建发展学生党员的监督评价体系。
  (一)构建发展学生党员的管理体系,确保党建工作科学、有序
  1.抓好机构建设,完备组织体系
  一是提出了“在校学生以专业为单位、实习学生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党小组的新构想,在校学生以专业为单位建立党小组有利于在专业学习、交流沟通方面形成帮带体系,也有利于学生党员对入党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党员对低年级入党学生的引领作用。同时,实习学生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则有利于实习期间开展入党对象的发展工作,通过一名实习生党员联系一名实习生入党对象的方式,加强对实习生入党对象的培养教育。
  二是成立学生党员服务中心。学生党员服务中心以为入党学生的入党事务提供帮助为目的,以协助党支部及时收集保管入党申请书、入党思想汇报、入党学生考核表,制定党员发展规划等为主要内容。经一段时间的运行,效果良好,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党建工作的科学、有序。
  2.抓好制度建设,夯实制度基础
  一是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人制度和入党积极分子谈心制度。通过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党员和入党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联系的方式,关心入党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特别是入党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问题。
  二是推行入党积极分子挂牌示范制度。通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姓名、班级等资料在学生公寓楼入口处张贴公示,以“我是入党积极分子,请您监督”为口号,开展“入党积极分子星级床铺评比”等活动,强化对入党学生的监督,加强入党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联系。   (二)构建发展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体系,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
  一是着力加强系级党校建设。本着对打过入党申请书报告的全体学生进行党的教育原则,注重并加强系级党校建设。我们规定,院系两级党校,理论实践两手抓。系级党校重点在行为规范与实践能力上,注重培养与训练、考察,聘请具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授课任务,安排的主要内容有解读《党章》、在校学生党员发展流程、聚焦时事政治、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赏析以及社会实践等。
  二是建设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建设“学生党员之家”网站和建立QQ网上红色直通车及书记微博等形式或渠道,为入党学生提供一种全方位、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占领,抢占网络教育的制高点,使网络学习成为引导入党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重要阵地。
  (三)构建发展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服务体系,培养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和情怀
  一是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在对外志愿服务方面,通过和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共建,与有关社区居委会联系,开展“温情计划”活动,以“一名党员、一名入党发展对象、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为一组与一名“空巢老人”进行每周或者每两周的结对服务。同时,在校内志愿服务方面,成立“先锋”志愿服务队,引导入党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床、门、车出现的小问题进行帮忙维修,并设立了“先锋”志愿服务队联系电话。
  二是创设“三个一”的特色活动日。通过民主讨论创设“三个一”的特色活动日,即把每周一定为“入党自律日”,周二、周四定为“入党学习日”,周三定为“入党服务日”。积极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广泛参与“三个一”的特色活动日,提出了每位入党积极分子每月必须参加一次“三个一”特色活动日的要求,这也真正起到了用规定动作让入党学生在活动中展示风采,显露才华的作用,迸发出入党学生先进性的夺目光芒。
  (四)构建发展学生党员的监督评价体系,加强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和管理
  一是开展“我看我成长”交流座谈会。以“学生党员之家”为载体,每月定期开展“我看我成长”交流座谈会,通过让入党学生相互交流思想动态和参加理论学习后的感悟,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并起到以身边的人教育身边的人的作用,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共同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对党的认识。
  二是开展入党积极分子述职活动。在每学期末开展一次述职活动,各入党积极分子就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情况进行述职总结,并认真听取其他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意见,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从而进一步加强党的内部管理和个人作风建设。
  三是实行党员发展预审制。在“团推优”的基础上,成立“学生党员发展预审小组”,实行“预审制”,通过“入党条件审查—党员答辩—民意调查”三级预审的形式,在公示并经支部讨论后,确立入党发展对象名单。
  四是实行票决制,其主要方式是由原来的“嘴议手举”改为“票推票决”,在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等关键而重大的环节上,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推荐或表决的方式,让师生党员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充分体现民主、公平、公正,真正把优秀学生吸收到党内来。
  四、结语
  高职院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在新形式下保障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新方法,使入党学生自觉发挥模范先锋作用,成为推进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在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10.
  [2]徐向阳等.《构建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证机制》,高校党建.2004年第11期.
  [3]黄睿.《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工作机制研究与探索》,暨南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
  (作者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绍兴)
其他文献
[摘要]毕业设计有别于课程设计(或课程训练),毕业设计答辩考核的重点不再是学生是否学会了某些知识,而是考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否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独立地解决工程领域的某些实际问题。本文基于这种毕业设计答辩的理念,根据多年组织毕业答辩工作的实践,提出一套毕业设计答辩的运行机制,内容涉及毕业设计答辩的组织形式、答辩过程、评价体系、成绩确定方法等。  [关键词]毕业设计答辩 机制 工科  一、毕业设计(论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主动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有意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生物实验 素质教育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
期刊
[摘要]现在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上都下了很大功夫,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又作为研究发展方向。同时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探索创新的模式,“项目教学法”便是在教学中被普遍使用的使学生直接参与完成项目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主要从工程测量技术在课改中应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与自身在实践改造中的思路。  [关键词]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法 重构 课程考核  随着国家关于高职教育16号文件的要求,高职院校在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专业基础课“保姆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不利于学生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培养联想创新思维。本文从“学生实验助理”参与“全程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收获,探讨这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全程式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实验助理 综合素质  实验教学,不仅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
期刊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本文通过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而对中国职业教育进行反思,提出德国职业教育的可借鉴之处,思考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之路,并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关键词]职业教育 对比 思考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德国工业发展的秘密武器。德国和中国的职业教育,无论从社会地位、办学理念和体制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随着国内职业教育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改革的紧迫
期刊
[摘要]中国旅游地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中国旅游地理,达到良好教学效果这个问题,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程重要性、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学是随着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目前
期刊
[摘要]青年时代的袁振英生活在民国初建和新文化运动的大时代中, 他通过著译,提倡新道德,帮助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礼教束缚。他的道德观,体现了在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大转折时期,一个积极进取的青年向往理想社会、呼唤个性解放、摆脱传统束缚的意愿。正是通过千千万万个“袁振英”的呐喊与实践,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  [关键词]袁振英 无政府主义 新道德  袁振英在其翻译的短篇小说集《牧师与魔鬼》中,写过一篇《
期刊
[摘要]园艺专业在我国高校的发展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在我国新兴的民办院校中仅有几年的发展历程,民办园艺专业需要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本文根据商丘学院园艺专业的状况来探讨民办高校园艺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园艺专业 民办高校 现代园艺  园艺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夏商时期周代园圃开始作为独立经营部门出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后,1912年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
期刊
[摘要]社区音乐文化是近年来逐渐进入人们视线并引起重视的新事物,是社区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江西省南昌市社区音乐文化现状调查为内容,通过对结果的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南昌 社区音乐 调查 对策  一、社区音乐文化  一般来说,社区就是若干社会群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而社区音乐文化则是指同一社区群体围绕社区开展的与音乐有关的行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背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建立职业教育素质培养示范模式的意义,结合我院示范性建设方案,提出了建立职业教育素质培养的示范模式的思路及建设模式,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示范性 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 素质培养 建设模式  一、研究背景  (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在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