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状态”在人的活动中显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处于最佳状态,倘若是运动员,就能在竞技场上超常发挥水平;倘若是艺术家,就能获得无穷的灵感;倘若是探险家,就能在绝境中超越生命的极限。通过这一现象,启发我们特别关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师的教学状态支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什么样的教学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学习状态。教师经过认真钻研教材有详实的可操作性的教案,是必备的准备状态。以得体的仪表,亲切、自然的精神状态上课,以准确、生动、丰富、简洁、清晰、流畅的语言上课,操作时教学目标明确、精当,有机整合“三维目标”,教学环节简约,教学方法灵活,就能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友好、大胆合作、实践,就会有较好的生成状态,学生能独立思考,总结学习所得,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伴有满足、成功、喜悦的体验,学习信心更强烈,学到的知识巩固,牢靠,效果显著,就能得到全面发展。
结合几次听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课堂状态,是有效教学状态之“血脉”。血脉流到身体的那个部位,就会给身体的那个部位带来生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之“血脉”,是教学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是贯穿一堂课的脉络,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良好教学状态的前提。如果,教师连自己教什么,让学生学什么都不知道,课堂状态是个什么样子,是可想而知的。 只有在认真分析学生和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的任务导向作用。如:有一位老师教的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始终寓教学目标于课堂教学之中,配合充分体现目标的具体实际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设计突破目标重难点的练习题,层层深入,使学生把各种需求转化为自觉的目标,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动机,变“要我知道”为“我要知道”。这种处在状态中,不受外界的干扰,完全沉浸在所关注的对象里,自我实现的精神現象,是最利于轻松、高效学习的状态。
2.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课堂状态,是有效教学状态之“肌肉”。为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就是教师课堂的精湛操作,就是根据学科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顺学而导,体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生成的资源,恰当有效地运用资料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一次优质课上有一位老师教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中《我心中的老师》一课,先恰当有效地运用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出示关于老师关爱学生生活、学习、健康方面的图片,再利用语文课本《春天的雨点》中老师和学生的故事,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和老师之间感人的故事。从图片、故事再到亲身经历,都是学生直观的、熟悉的、亲身参与的,学生最容易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一种亢奋,激动的状态,能够大胆的陈述,不仅完成了“老师是我最敬佩的,最爱的人”这一主题目标,而且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提出“到教师节准备给老师送什么礼物”这一问题进一步掀起了学生说话,交流的激情,有的说送“花”,有的说“送玩具飞机”等等。特别是“送玩具飞机”,有这一想法,是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了,是孩子童心的再现,是老师和学生合作时平等状态的再现。这时候,要的就是这种良好的状态。她让学生无拘无束轻轻松松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较好的完成了“感恩”这一升华教学。采用符合课文主题的音乐导入和结尾,首尾照应,结构完美。这是一节目的明确,突破教材,选择因地制宜的材料,学生高度参与,教学策略优化,多方位教学,具有创新特色的优质课。特别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活跃的、协调的情绪与氛围,而且弥漫成课堂的整体积极状态。这种群体状态成了一个精神的凝聚,产生出不可忽视的较大的学习效应,同时反过来又激发了个体的学习状态。
3.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状态,是有效教学状态之“筋骨”。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学生热衷学习的一种情感态度。一个人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学生也是有了强烈的动机才会产生热情,才会关注学习内容,才会走进学习状态。肉附植于骨,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可能有课堂教学状态。
在一次课堂上有这样的一个经历: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多次询问学生之后,学生仍然无动于衷,就把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有可能是老师让学生采用交流、互动的形式太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认为直接教授法是高效的教学方法;也可能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其实采用交流、互动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而且是一种学生高度参与的亢奋、激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或静心默读,或全心朗读,或潜心思考,或积极争辩,或大胆陈述……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奉送”,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所以,学生高度参与是最有效的教学之一。比如,在一节英语课上,老师把一个单词故意写错了,一位同学马上指了出来,老师在“惊讶”中改正了过来。这一现象充分说明,这位同学一直在注意状态中,并且她是在思考,分辨后大胆的提出问题的。这种注意状态、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善于发表见解的课堂生成,都是学生良好参与状态的表现。这种参与从不同程度发展了学生,锻炼了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叩开学生好奇心之窗的课堂状态,是有效教学状态之“灵魂”。教师的教学状态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你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好奇,就会产生注意、感兴趣的学习状态。产生兴趣的课堂教学状态,就是有灵魂的教学状态。
如何有效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我们要改变传统理念,把提供知识结论,改为提供学习平台,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我们先得摸清学生学习状态的规律,叩开学生好奇心之窗。 好奇心是学生求知的初始状态。没有好奇就不会有兴趣,兴趣表现出好奇的情感态度。凡事有兴趣,就会有探索、追求,去追寻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奥秘或原因,就会有成功。有探索、追求,就会有创造,就会有自我潜能的发挥,产生独特的想象、感受、思路、方法、见解和表达。还是前面讲过的老师故意写错单词的例子,老师的这一设疑,引起了学生的高度注意,好奇之心大增,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这样的教学状态产生的一定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效果。相反,有个别课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有效性不高,其原因是叩窗之功不深,学生自我潜能的发挥机会较少。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教学的影子还是有的,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力,教师苦口婆心,学生掌握不牢。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合作讨论过一次,也没有单独提问过一个学生,全是老师一问,学生一答,而且好多是“是不是?”之类的问题,“是”之类的回答。以自己为主体的“说课”,当然效果不佳了。二是问题突然,学生认知的时间太短,不能照顾到大部分学生。如教数学题时,不读或读题甚少,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弄清题意,反应快点的学生已经说出了答案。老师还说“说得好”,过程匆匆而过。特别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出题多而快,学生有美不胜“收”的感觉。“反应快点的学生”不能代表大部分,全班学生。当然落下了一部分学生不是最有效的教学,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两级分化。
总之,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高度参与,设计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从多方位教学,让合理评价、幽默风趣、诙谐语言、游戏性、戏剧性情境教学等等走进我们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突破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有创新,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特色、高效。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韩家集乡枝高小学)
教师的教学状态支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什么样的教学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学习状态。教师经过认真钻研教材有详实的可操作性的教案,是必备的准备状态。以得体的仪表,亲切、自然的精神状态上课,以准确、生动、丰富、简洁、清晰、流畅的语言上课,操作时教学目标明确、精当,有机整合“三维目标”,教学环节简约,教学方法灵活,就能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友好、大胆合作、实践,就会有较好的生成状态,学生能独立思考,总结学习所得,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伴有满足、成功、喜悦的体验,学习信心更强烈,学到的知识巩固,牢靠,效果显著,就能得到全面发展。
结合几次听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课堂状态,是有效教学状态之“血脉”。血脉流到身体的那个部位,就会给身体的那个部位带来生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之“血脉”,是教学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是贯穿一堂课的脉络,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良好教学状态的前提。如果,教师连自己教什么,让学生学什么都不知道,课堂状态是个什么样子,是可想而知的。 只有在认真分析学生和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的任务导向作用。如:有一位老师教的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始终寓教学目标于课堂教学之中,配合充分体现目标的具体实际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设计突破目标重难点的练习题,层层深入,使学生把各种需求转化为自觉的目标,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动机,变“要我知道”为“我要知道”。这种处在状态中,不受外界的干扰,完全沉浸在所关注的对象里,自我实现的精神現象,是最利于轻松、高效学习的状态。
2.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课堂状态,是有效教学状态之“肌肉”。为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就是教师课堂的精湛操作,就是根据学科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顺学而导,体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生成的资源,恰当有效地运用资料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一次优质课上有一位老师教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中《我心中的老师》一课,先恰当有效地运用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出示关于老师关爱学生生活、学习、健康方面的图片,再利用语文课本《春天的雨点》中老师和学生的故事,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和老师之间感人的故事。从图片、故事再到亲身经历,都是学生直观的、熟悉的、亲身参与的,学生最容易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一种亢奋,激动的状态,能够大胆的陈述,不仅完成了“老师是我最敬佩的,最爱的人”这一主题目标,而且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提出“到教师节准备给老师送什么礼物”这一问题进一步掀起了学生说话,交流的激情,有的说送“花”,有的说“送玩具飞机”等等。特别是“送玩具飞机”,有这一想法,是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了,是孩子童心的再现,是老师和学生合作时平等状态的再现。这时候,要的就是这种良好的状态。她让学生无拘无束轻轻松松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较好的完成了“感恩”这一升华教学。采用符合课文主题的音乐导入和结尾,首尾照应,结构完美。这是一节目的明确,突破教材,选择因地制宜的材料,学生高度参与,教学策略优化,多方位教学,具有创新特色的优质课。特别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活跃的、协调的情绪与氛围,而且弥漫成课堂的整体积极状态。这种群体状态成了一个精神的凝聚,产生出不可忽视的较大的学习效应,同时反过来又激发了个体的学习状态。
3.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状态,是有效教学状态之“筋骨”。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学生热衷学习的一种情感态度。一个人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学生也是有了强烈的动机才会产生热情,才会关注学习内容,才会走进学习状态。肉附植于骨,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可能有课堂教学状态。
在一次课堂上有这样的一个经历: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多次询问学生之后,学生仍然无动于衷,就把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有可能是老师让学生采用交流、互动的形式太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认为直接教授法是高效的教学方法;也可能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其实采用交流、互动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而且是一种学生高度参与的亢奋、激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或静心默读,或全心朗读,或潜心思考,或积极争辩,或大胆陈述……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奉送”,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所以,学生高度参与是最有效的教学之一。比如,在一节英语课上,老师把一个单词故意写错了,一位同学马上指了出来,老师在“惊讶”中改正了过来。这一现象充分说明,这位同学一直在注意状态中,并且她是在思考,分辨后大胆的提出问题的。这种注意状态、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善于发表见解的课堂生成,都是学生良好参与状态的表现。这种参与从不同程度发展了学生,锻炼了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叩开学生好奇心之窗的课堂状态,是有效教学状态之“灵魂”。教师的教学状态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你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好奇,就会产生注意、感兴趣的学习状态。产生兴趣的课堂教学状态,就是有灵魂的教学状态。
如何有效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我们要改变传统理念,把提供知识结论,改为提供学习平台,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我们先得摸清学生学习状态的规律,叩开学生好奇心之窗。 好奇心是学生求知的初始状态。没有好奇就不会有兴趣,兴趣表现出好奇的情感态度。凡事有兴趣,就会有探索、追求,去追寻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奥秘或原因,就会有成功。有探索、追求,就会有创造,就会有自我潜能的发挥,产生独特的想象、感受、思路、方法、见解和表达。还是前面讲过的老师故意写错单词的例子,老师的这一设疑,引起了学生的高度注意,好奇之心大增,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这样的教学状态产生的一定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效果。相反,有个别课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有效性不高,其原因是叩窗之功不深,学生自我潜能的发挥机会较少。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教学的影子还是有的,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力,教师苦口婆心,学生掌握不牢。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合作讨论过一次,也没有单独提问过一个学生,全是老师一问,学生一答,而且好多是“是不是?”之类的问题,“是”之类的回答。以自己为主体的“说课”,当然效果不佳了。二是问题突然,学生认知的时间太短,不能照顾到大部分学生。如教数学题时,不读或读题甚少,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弄清题意,反应快点的学生已经说出了答案。老师还说“说得好”,过程匆匆而过。特别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出题多而快,学生有美不胜“收”的感觉。“反应快点的学生”不能代表大部分,全班学生。当然落下了一部分学生不是最有效的教学,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两级分化。
总之,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高度参与,设计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从多方位教学,让合理评价、幽默风趣、诙谐语言、游戏性、戏剧性情境教学等等走进我们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突破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有创新,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特色、高效。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韩家集乡枝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