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的电视牵动着中国人的情感,遥控器左右着国人的兴奋与怅然、悲怆与欢歌。2008,电视不仅占据着中国人的客厅,更占据了中国人的生活。曾有人断言,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后电视时代”,新媒体将接过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杖。但2008的中国电视却显示出了自我成长的力量。
2008年的中国电视,50周岁只是告别青春期的开始,这一年,她向我们展示了自我修正的决然,以及新的力量、新的责任——中国电视回归媒体自身属性之途,2008为起点。
直播中国的价值
中国电视的2008,从南方的一场雪灾开始。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将毫无准备的电视推向直播前台。随后,是一次次直播中的中国:汶川地震、奥运、神七飞天、两岸直航、金融危机。中国电视开始了史无前例的“直播之年”。
直播成就了中国电视。央视新闻频道最高收视份额达7.58%,为平素6倍,创下频道开播以来的最高值。五月,东方卫视的排名飙升至卫视第二,四川卫视收视排名毫不意外地成为省级卫视之首。
在大事不断的这个年份,电视的快速、公信力、权威性,让它成为人们最为依仗的媒体,也获得各界高度评价:“震灾的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地震信息透明成了秩序的稳定器”。直播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真实。
直播中的中国,也是与世界同步的中国。
北京奥运开幕式的恢弘场景,我们与全世界20亿人一同目睹;9月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刚刚掀起,央视就立即开始了长达3个多月的大型直播特别报道《直击华尔街金融风暴》。
2008年的中国电视让我们与事实同步,与现场同行。不单是大事件,在新闻细节上,诸如刘翔退赛、范跑跑事件都在电视上酝酿发酵后成为街头巷议的话题。诚如西方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所言: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建设中具有头等重要地位。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最后一位批判理论家,哈贝马斯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开创性地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他认为,“公共领域”是大众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大众传媒自身就是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电视成为这个大众传媒的最佳代表。
2008年的中国电视通过一场场大型直播,把电视观众带入了公共领域,让社会事件得以更加透明地呈现,让越来越多的事件走出“黑箱”,社会的能见度因为电视的曝光和直播而变得透明。反过来,就像白岩松说的:这是一个变化中的中国。
众多的大事件打乱了电视原有的发展步骤,但也成就了中国电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这和更加开放的中国是对应的。
民间的力量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结尾,参加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杰玛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赢得2000万卢比时,守在电视屏幕前的无数印度底层民众爆发出庆祝的狂欢。神奇的戏剧性、“最后一分钟营救”、美满的大团圆……这到底是好莱坞式的梦境、还是戏剧性的现实?影片中,男主角杰玛问女主角拉提卡:“为什么每个人都喜欢《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个节目?”拉提卡答:“这是逃避的方法,不是吗?逃避到另一种生活中。”从电话服务中心的服务生到百万富翁,身份戏剧性转变让《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成了印度贫民的“梦工厂”,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电视就拥有如此神奇的魔力。2008年,中国电视也同样给了我们“生活在别处”的视觉奇观。
当13亿中国人从电视屏幕中看到梦幻的五环从鸟巢中央缓缓升起,仿佛沉醉于好莱坞视觉大片般的“大国之梦”。当航天英雄翟志刚走出太空舱的那一刻,全中国又何尝不是在电视屏幕前屏住呼吸,一同体验了一次英雄壮举。
2008年,中国电视一边记录波澜壮阔的历史,一边为观众制造着令人沉醉的娱乐消费世界。地震的悲壮山河、金融风暴下的惨淡营生,并不妨碍观众纵情投入《我爱记歌词》、《舞林大会》的歌舞升平之中。
伴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的进程,市民阶层的崛起使得民间的审美趣味、贴近百姓生活的节目勃兴。城市阶层、民间大众的生活趣味也被电视反复玩味。既有《文化访谈录》、《读书》这样的阳春白雪、也有《越策越开心》、《饭没了秀》般下里巴人的纵情狂欢。全民K歌《我爱记歌词》、《挑战麦克风》、《谁敢来唱歌》则直接把城市街头娱乐搬上了电视。
在地面频道中,最受欢迎的大多是民生类节目。《南京零距离》、《第一时间》等关注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城市电视新闻节目依然大放异彩。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观众自觉参与城市生活和维护社区利益的公共意识。
《小吴帮忙》、《帮女郎 帮帮忙》等地面频道节目的镜头越来越多地对准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电视媒介更多扮演了民众和政府间“中介人”的角色,推动着民主和公共空间的形成。尽管这些节目有着滥用“民生”和“民声”的嫌疑,但并不妨碍它们带着粗糙生命力,用隐秘的视角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来自民间力量的还有逐渐复苏的民营公司。“8年前创立节目公司和电视台合作时,总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二房’。”说这话的是主持人、制作人李静。8年后的今天,她成为了《综艺》年度评选的“年度制片人”,而她的东方风行公司也在2008年获得了红杉资本的首轮注资。李静成为“年度制片人”,无疑是对民营制作公司艰难突围的褒奖。
《美丽俏佳人》等节目的成功,有着另一层深刻意义——经过2007年的惨淡,2008年民营电视公司开始重新洗牌,东方风行、能量影视、大业传媒等新一代制作公司的崛起,让中国民营电视彻底告别了“四公子”时代。民间的资本和力量,通过电视节目,和官方播出平台在2008年又恢复了微妙的平衡。
责任和梦想
“一半是真实力量,一半是娱乐消费”,这两个极端构成了2008中国电视的两个侧面。当白岩松和欧弟站在舞台上领取年度主持人和最具潜力主持人大奖时,这种价值分野的象征意义来得格外强烈。一个是国家权威声音的代言人,一个是大众娱乐消费品的制造者。正如《新闻1+1》与《天天向上》,主流价值的阐释使命和公众消费需求的满足,二者都是电视必须肩负的责任。
难能可贵的是,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主流和民间的两种声音在2008年的中国电视上和谐而巧妙地交织着。这样的平衡,说明了中国电视人智慧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2008中国电视的最大价值在于平衡了国家诉求和民间话语的表达,塑造着公共领域的传媒空间,以更加深度的方式配合着中国民主法制的建设和国民精神的塑造。
2008是中国电视展示力量的一年,但在力量的背后,我们发现了更多需要承担的责任。电视拥有强大的力量,同时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对于中国电视,敢于担当,媒体成为媒体之蜕变刚刚开始,尤其是在新闻实践方面。白岩松也坦言:“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创新,还是一片空地。”
“2008年中国电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A:力量与责任;B:震撼和感动;C:重复和无聊。你的答案会是哪一个?
我们的答案是,D:未来。
“大国崛起”正在梦圆,而电视大国的缔造刚刚开始。2008年 ,是一次艰难、可贵的启程。
2008年的中国电视,50周岁只是告别青春期的开始,这一年,她向我们展示了自我修正的决然,以及新的力量、新的责任——中国电视回归媒体自身属性之途,2008为起点。
直播中国的价值
中国电视的2008,从南方的一场雪灾开始。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将毫无准备的电视推向直播前台。随后,是一次次直播中的中国:汶川地震、奥运、神七飞天、两岸直航、金融危机。中国电视开始了史无前例的“直播之年”。
直播成就了中国电视。央视新闻频道最高收视份额达7.58%,为平素6倍,创下频道开播以来的最高值。五月,东方卫视的排名飙升至卫视第二,四川卫视收视排名毫不意外地成为省级卫视之首。
在大事不断的这个年份,电视的快速、公信力、权威性,让它成为人们最为依仗的媒体,也获得各界高度评价:“震灾的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地震信息透明成了秩序的稳定器”。直播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真实。
直播中的中国,也是与世界同步的中国。
北京奥运开幕式的恢弘场景,我们与全世界20亿人一同目睹;9月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刚刚掀起,央视就立即开始了长达3个多月的大型直播特别报道《直击华尔街金融风暴》。
2008年的中国电视让我们与事实同步,与现场同行。不单是大事件,在新闻细节上,诸如刘翔退赛、范跑跑事件都在电视上酝酿发酵后成为街头巷议的话题。诚如西方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所言: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建设中具有头等重要地位。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最后一位批判理论家,哈贝马斯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开创性地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他认为,“公共领域”是大众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大众传媒自身就是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电视成为这个大众传媒的最佳代表。
2008年的中国电视通过一场场大型直播,把电视观众带入了公共领域,让社会事件得以更加透明地呈现,让越来越多的事件走出“黑箱”,社会的能见度因为电视的曝光和直播而变得透明。反过来,就像白岩松说的:这是一个变化中的中国。
众多的大事件打乱了电视原有的发展步骤,但也成就了中国电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这和更加开放的中国是对应的。
民间的力量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结尾,参加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杰玛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赢得2000万卢比时,守在电视屏幕前的无数印度底层民众爆发出庆祝的狂欢。神奇的戏剧性、“最后一分钟营救”、美满的大团圆……这到底是好莱坞式的梦境、还是戏剧性的现实?影片中,男主角杰玛问女主角拉提卡:“为什么每个人都喜欢《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个节目?”拉提卡答:“这是逃避的方法,不是吗?逃避到另一种生活中。”从电话服务中心的服务生到百万富翁,身份戏剧性转变让《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成了印度贫民的“梦工厂”,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电视就拥有如此神奇的魔力。2008年,中国电视也同样给了我们“生活在别处”的视觉奇观。
当13亿中国人从电视屏幕中看到梦幻的五环从鸟巢中央缓缓升起,仿佛沉醉于好莱坞视觉大片般的“大国之梦”。当航天英雄翟志刚走出太空舱的那一刻,全中国又何尝不是在电视屏幕前屏住呼吸,一同体验了一次英雄壮举。
2008年,中国电视一边记录波澜壮阔的历史,一边为观众制造着令人沉醉的娱乐消费世界。地震的悲壮山河、金融风暴下的惨淡营生,并不妨碍观众纵情投入《我爱记歌词》、《舞林大会》的歌舞升平之中。
伴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的进程,市民阶层的崛起使得民间的审美趣味、贴近百姓生活的节目勃兴。城市阶层、民间大众的生活趣味也被电视反复玩味。既有《文化访谈录》、《读书》这样的阳春白雪、也有《越策越开心》、《饭没了秀》般下里巴人的纵情狂欢。全民K歌《我爱记歌词》、《挑战麦克风》、《谁敢来唱歌》则直接把城市街头娱乐搬上了电视。
在地面频道中,最受欢迎的大多是民生类节目。《南京零距离》、《第一时间》等关注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城市电视新闻节目依然大放异彩。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观众自觉参与城市生活和维护社区利益的公共意识。
《小吴帮忙》、《帮女郎 帮帮忙》等地面频道节目的镜头越来越多地对准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电视媒介更多扮演了民众和政府间“中介人”的角色,推动着民主和公共空间的形成。尽管这些节目有着滥用“民生”和“民声”的嫌疑,但并不妨碍它们带着粗糙生命力,用隐秘的视角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来自民间力量的还有逐渐复苏的民营公司。“8年前创立节目公司和电视台合作时,总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二房’。”说这话的是主持人、制作人李静。8年后的今天,她成为了《综艺》年度评选的“年度制片人”,而她的东方风行公司也在2008年获得了红杉资本的首轮注资。李静成为“年度制片人”,无疑是对民营制作公司艰难突围的褒奖。
《美丽俏佳人》等节目的成功,有着另一层深刻意义——经过2007年的惨淡,2008年民营电视公司开始重新洗牌,东方风行、能量影视、大业传媒等新一代制作公司的崛起,让中国民营电视彻底告别了“四公子”时代。民间的资本和力量,通过电视节目,和官方播出平台在2008年又恢复了微妙的平衡。
责任和梦想
“一半是真实力量,一半是娱乐消费”,这两个极端构成了2008中国电视的两个侧面。当白岩松和欧弟站在舞台上领取年度主持人和最具潜力主持人大奖时,这种价值分野的象征意义来得格外强烈。一个是国家权威声音的代言人,一个是大众娱乐消费品的制造者。正如《新闻1+1》与《天天向上》,主流价值的阐释使命和公众消费需求的满足,二者都是电视必须肩负的责任。
难能可贵的是,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主流和民间的两种声音在2008年的中国电视上和谐而巧妙地交织着。这样的平衡,说明了中国电视人智慧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2008中国电视的最大价值在于平衡了国家诉求和民间话语的表达,塑造着公共领域的传媒空间,以更加深度的方式配合着中国民主法制的建设和国民精神的塑造。
2008是中国电视展示力量的一年,但在力量的背后,我们发现了更多需要承担的责任。电视拥有强大的力量,同时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对于中国电视,敢于担当,媒体成为媒体之蜕变刚刚开始,尤其是在新闻实践方面。白岩松也坦言:“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创新,还是一片空地。”
“2008年中国电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A:力量与责任;B:震撼和感动;C:重复和无聊。你的答案会是哪一个?
我们的答案是,D:未来。
“大国崛起”正在梦圆,而电视大国的缔造刚刚开始。2008年 ,是一次艰难、可贵的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