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忙忙的艺博会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面大家都冲在交易的第一线,参加各种博览会,飞来飞去;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因为跟不上这样快节奏的脚步而忧虑。我们已经陷入到商业化的运转中,不停的追逐,而忘了艺术,这不过是个生意。
  要是搁六七年前,说起国内的艺术博览会当数“艺术北京”和“上海当代”,搁三四年前,“上海当代”不行了,“艺术北京”还保持着口碑,一直以来国内的艺术博览会总会有一两个冒尖的领跑,但是到了近两年,尤其是去年,这种“独大”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上海的几个年轻的艺博会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是需要一个非常牛的艺博会,还是需要若干个差异化经营的艺博会成为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
  不管怎样,一个个博览会成立了,如果我们把视线扩大到世界范围,博览会爆炸式增长的问题依然存在。1970年主要的艺博会屈指可数,除了“科隆艺博会”、“巴塞尔艺博会”、“布鲁塞尔艺博会”,就很难再想起其他的了。2005年艺博会的数量就已经增长到68个了,再到2011年全球共有189个艺博会,据艺术经纪人伊迪·温克尔曼(Ed Winkleman)统计如今全球差不多有220个当代艺术博览会了。从中严选一下,每年值得关注的重要艺博会怎么也有二三十个,艺术经纪人、“独立艺博会”(Independent Art Fair)的创始人伊丽莎白·迪(Elizabeth Dee)曾统计了自己现在每年参加艺博会的开销已经高达25万美金,而10年前这个数字还是2.5~3.5万美金。
  艺博会是一个交易的平台,它连接了画廊和藏家两方,画廊借助平台可以拓展藏家群体,这也是顶级博览会的优势和资源所在,藏家也可以在一个博览会上看到不同参展商的作品,这远比去某一家画廊要高效的多。在那些重要艺博会还可以用手指头数得清的年代,参加艺博会的成本相对较低,资源也相对集中,一个画廊可以在博览会上销售掉带去的所有作品,将新买家发展为自己的固定客户,有的时候参加一次博览会的销售额甚至可以超过在画廊守株待兔半年的总额。申报参展的画廊数量远大于艺博会所能容纳的数量,或许也正是在这种刺激下引发了艺博会的爆发式增长。这种增长正是出人意料的产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但是面对着这么多艺博会,不管对画廊还是藏家来说,无疑增加了许多负担,一年到头奔波于各大博览会之间难免疲惫不堪。
  以唐人当代艺术中心为例,这个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老牌画廊每年大概会参加六七个艺博会,在国内北京和上海是首选的两个地方,在国际上他们会选择迈阿密巴塞尔、香港巴塞尔、纽约军械库,弗里玆艺博会等,每年在平台的选择上会有调整,但数量上不会有太大出入。这样算来差不多每两个月就会参加一个艺博会,已经是一个相当高的频率。殊不知上海香格纳画廊在2014年度参与艺博会的数量更是惊人——16个,这也意味着随之而来的成本越来越高,当然不可否认艺博会也会带来更多的生意,藏家还是更愿意到博览会上集中购买。从参加艺博会到带来销售这个循环中并不是参加的博览会越多越好,综合来看还是应当有个临界点,一个最高效的比例。
  有时候一些新兴的博览会的成立总是需要一些支持,他们会选择邀请一些重要的画廊参展,并免去场租,2014年唐人就参加了第二届“艺术澳门”,展位不仅免费,展方还负责藏家的路费及住宿,对画廊来说成本较低。这也算是业内的互帮互助,包括新兴的“ART021”,除了博览会本身定位准确,注重品质外,也离不开画廊们的支持,但这种支持并不能形成一种常态,或者说这种博览会数量的陡增能否形成气候还需要看能否吸引更多的藏家,毕竟画廊更看重的还是销售,艺门画廊的负责人马芝安女士曾直白的表示过,如果博览会不能帮助画廊卖掉作品,那么他们将不会参加第二次,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面对艺博会发展趋于白热化的状态,也有人士表示艺博会这一形式会让一切变得更复杂,这样一个高效的平台虽然可以迅速达成新的交易,建立新的客户关系,但也打破了原有合作关系的忠诚度,类似超市采购的模式一时间刺激了消费,也取代了以往在画廊里安静的讨论,削弱了经纪人和藏家之间稳固而长久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合作关系应该是不断深入的,而并非艺博会所能建立的表面联系。这一论断不无道理,尤其是在艺博会此起彼伏的今天,我们还是应当把眼光放的更长远。
  一方面大家都冲在交易的第一线,成立博览会,参加博览会,飞来飞去;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因为跟不上这样快节奏的脚步,因为不能参与到第一线而忧虑。我们已经陷入到商业化的运转中,不停的追逐,而忘了艺术,这不过是个生意。在2014年12月4日至7日举办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上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实施了倡导“慢下来”的行为创作,她表示,“我希望人们能慢下来,摆脱那些不需要的设备,例如手机、电脑,尝试着把时间尽可能地留给自己。”在一个艺术品销售的平台上做如此的行为,也极具反讽的效果,我想需要慢下来的不只是整天拿着手机、对着电脑的人们,还有急急忙忙的艺博会。
其他文献
我们了解新媒体,了解新媒体艺术,不是单纯追寻“前卫的”视觉享受,而是将媒介手段收为己用。利己主义是人们交往的前提,承认这一点并不可耻。  成都当代美术馆2014年的展览全都与新媒体有关。4月开幕的“合——迈克尔·频斯基个展”展出英国艺术家迈克尔·频斯基(Michael Pinsky)与社会观察有关的影像和装置,5月的两个展览分别是20位法国新媒体艺术家20年以来近作的群展“时空之间,艺术家作为叙事
期刊
第三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是“海上——上海,一个特殊现代性”,其英文表述是“Shanghai Spirit”,也就是“上海精神”,一方面突出上海的现代性,另一方面也有海纳百川之意,清晰明确的表达了双年展的意图所在。  经过紧张的筹备,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将于2014年11月23日与公众见面,截止到本刊截稿时我们能够看到的关于本届双年展的官方信息依然停留在7月份的那次发布会所发出的消息:展览的总策展人是
期刊
一种真正丰沛饱满、言之有物的境界。  姜国芳(艺术家)  参访时间:10月21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姜国芳是一位低调的画家。姜国芳,对于艺术圈外的人来讲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3个字。但这并不是说他没名气,而是这个人太低调,低调到孤独、寂寞。  然而,姜国芳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与他为人的含蓄安静显得有些不成正比。1978年他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又在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任教长达20年。姜
期刊
2005年在中国双年展的历史上是个特殊的年份,倒不是因为这一年有多么优秀的双年展举办,而是这一年出现了各城市一拥而上举办双年展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暴露的是急功近利和缺乏责任感。  2005年在中国双年展的历史上是个特殊的年份,倒不是因为这一年有多么优秀的双年展举办,而是这一年出现了各城市一拥而上举办双年展的热潮,在这一年我们有机会在不同的城市看到相同的艺术家,甚至相同的作品露面,这些作品“适合”不
期刊
作为个人,我们有敌人,但作为出版人,敌人全是朋友。  创始人:周琦(诗歌、小说写作者) 锤子(摇滚歌手/诗人/小说家)  创建时间:2010年  “不是出版基金”(The Atypical)主要关注当下“有价值”与“无目的”的创作。虽然在“有”与“无”之间没有一个始终的定论与规则,在这个模糊暧昧的空间中,我们也无法预知后果。但是“不是出版基金”仍旧在这个朦胧的过程中,试图用纸本来思考这种状态。  
期刊
按照时间计算,如今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应该开幕了才对,不过今年不会再有,应该是被广东美术馆的扩改建工程所误,不知“广州三年展”这个品牌是否会就此止步。  2000年以后,随着第三届“上海双年展”的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走进官方美术馆和画廊,国内各种双年展、三年展的举办也非常引人注目。2002年11月18日举办的“广州三年展”经过多年的构思和筹备终于“厚重”的呈现在大家面前。之所以说厚重,一方面是因
期刊
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市场,其努力的范围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调整意识形态的权利范围、建立完善的艺术立法、改变旧有的税收制度、建立艺术保险制度、调整画廊管理制度等,这一切的困难程度和艰巨性都是当时参与‘广州双年展’的批评家知道但没有充分认识到的。  ——吕澎  中国最早的双年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是陌生的,因为它只举办了一届就夭折了,那就是1992年在10月23日,在广州中央酒店国际会议厅举办的
期刊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挪威的森林》,书里描绘了少男少女之间的纯爱,带来一种不可附加的阅读体验,文字之间清新得如同少女发梢中青草的气息,这是我对挪威的最初印象。去到挪威之前,我每天都在与朋友诉说对于这个国家的向往与仰慕,蜿蜒磅礴的峡湾、高福利的社会制度等等都让我振奋。当我真正来到挪威之后,各种复杂交错的感情溶于在心,笔下居然难以写出任何文字。纵观地图,挪威是一个莅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靠近北
期刊
伴随《走进天津美院》而来的各种争论声越来越弱,李宝玖离开了学院,这无疑是一个相对偏激的个案,但是却反应了不少艺术专业学生的心态及状态,也折射了高等艺术教育所存在问题,同时也给各方提个醒。  2014年7月份视频《走进天津美院》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视频的作者是天津美院的大三的学生李宝玖,片子的最开始是李宝玖对身边同学的采访,“我觉得我大学三年,在学校里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我想确认一下,我是个例吗?”被采
期刊
让土豪告别土豪,让任性率真任性,让艺术表现艺术,让中国代表中国,让时代不枉时代,让未来期望未来。  ——马未都  在《南方周末》推出的《南周盘点|2014中国热词》中“任性”光荣上榜,任性通常和有钱搭配使用,在南周盘点的例句中第一个便是“刘益谦花了2.25亿买了一个鸡缸杯,泡茶喝”,此举有钱任性。一个艺术界的新闻已然登上大众媒体的年终热词盘点,也足见其影响力,果真还是通过价格才能让更广泛的群众关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