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面大家都冲在交易的第一线,参加各种博览会,飞来飞去;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因为跟不上这样快节奏的脚步而忧虑。我们已经陷入到商业化的运转中,不停的追逐,而忘了艺术,这不过是个生意。
要是搁六七年前,说起国内的艺术博览会当数“艺术北京”和“上海当代”,搁三四年前,“上海当代”不行了,“艺术北京”还保持着口碑,一直以来国内的艺术博览会总会有一两个冒尖的领跑,但是到了近两年,尤其是去年,这种“独大”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上海的几个年轻的艺博会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是需要一个非常牛的艺博会,还是需要若干个差异化经营的艺博会成为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
不管怎样,一个个博览会成立了,如果我们把视线扩大到世界范围,博览会爆炸式增长的问题依然存在。1970年主要的艺博会屈指可数,除了“科隆艺博会”、“巴塞尔艺博会”、“布鲁塞尔艺博会”,就很难再想起其他的了。2005年艺博会的数量就已经增长到68个了,再到2011年全球共有189个艺博会,据艺术经纪人伊迪·温克尔曼(Ed Winkleman)统计如今全球差不多有220个当代艺术博览会了。从中严选一下,每年值得关注的重要艺博会怎么也有二三十个,艺术经纪人、“独立艺博会”(Independent Art Fair)的创始人伊丽莎白·迪(Elizabeth Dee)曾统计了自己现在每年参加艺博会的开销已经高达25万美金,而10年前这个数字还是2.5~3.5万美金。
艺博会是一个交易的平台,它连接了画廊和藏家两方,画廊借助平台可以拓展藏家群体,这也是顶级博览会的优势和资源所在,藏家也可以在一个博览会上看到不同参展商的作品,这远比去某一家画廊要高效的多。在那些重要艺博会还可以用手指头数得清的年代,参加艺博会的成本相对较低,资源也相对集中,一个画廊可以在博览会上销售掉带去的所有作品,将新买家发展为自己的固定客户,有的时候参加一次博览会的销售额甚至可以超过在画廊守株待兔半年的总额。申报参展的画廊数量远大于艺博会所能容纳的数量,或许也正是在这种刺激下引发了艺博会的爆发式增长。这种增长正是出人意料的产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但是面对着这么多艺博会,不管对画廊还是藏家来说,无疑增加了许多负担,一年到头奔波于各大博览会之间难免疲惫不堪。
以唐人当代艺术中心为例,这个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老牌画廊每年大概会参加六七个艺博会,在国内北京和上海是首选的两个地方,在国际上他们会选择迈阿密巴塞尔、香港巴塞尔、纽约军械库,弗里玆艺博会等,每年在平台的选择上会有调整,但数量上不会有太大出入。这样算来差不多每两个月就会参加一个艺博会,已经是一个相当高的频率。殊不知上海香格纳画廊在2014年度参与艺博会的数量更是惊人——16个,这也意味着随之而来的成本越来越高,当然不可否认艺博会也会带来更多的生意,藏家还是更愿意到博览会上集中购买。从参加艺博会到带来销售这个循环中并不是参加的博览会越多越好,综合来看还是应当有个临界点,一个最高效的比例。
有时候一些新兴的博览会的成立总是需要一些支持,他们会选择邀请一些重要的画廊参展,并免去场租,2014年唐人就参加了第二届“艺术澳门”,展位不仅免费,展方还负责藏家的路费及住宿,对画廊来说成本较低。这也算是业内的互帮互助,包括新兴的“ART021”,除了博览会本身定位准确,注重品质外,也离不开画廊们的支持,但这种支持并不能形成一种常态,或者说这种博览会数量的陡增能否形成气候还需要看能否吸引更多的藏家,毕竟画廊更看重的还是销售,艺门画廊的负责人马芝安女士曾直白的表示过,如果博览会不能帮助画廊卖掉作品,那么他们将不会参加第二次,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面对艺博会发展趋于白热化的状态,也有人士表示艺博会这一形式会让一切变得更复杂,这样一个高效的平台虽然可以迅速达成新的交易,建立新的客户关系,但也打破了原有合作关系的忠诚度,类似超市采购的模式一时间刺激了消费,也取代了以往在画廊里安静的讨论,削弱了经纪人和藏家之间稳固而长久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合作关系应该是不断深入的,而并非艺博会所能建立的表面联系。这一论断不无道理,尤其是在艺博会此起彼伏的今天,我们还是应当把眼光放的更长远。
一方面大家都冲在交易的第一线,成立博览会,参加博览会,飞来飞去;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因为跟不上这样快节奏的脚步,因为不能参与到第一线而忧虑。我们已经陷入到商业化的运转中,不停的追逐,而忘了艺术,这不过是个生意。在2014年12月4日至7日举办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上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实施了倡导“慢下来”的行为创作,她表示,“我希望人们能慢下来,摆脱那些不需要的设备,例如手机、电脑,尝试着把时间尽可能地留给自己。”在一个艺术品销售的平台上做如此的行为,也极具反讽的效果,我想需要慢下来的不只是整天拿着手机、对着电脑的人们,还有急急忙忙的艺博会。
要是搁六七年前,说起国内的艺术博览会当数“艺术北京”和“上海当代”,搁三四年前,“上海当代”不行了,“艺术北京”还保持着口碑,一直以来国内的艺术博览会总会有一两个冒尖的领跑,但是到了近两年,尤其是去年,这种“独大”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上海的几个年轻的艺博会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是需要一个非常牛的艺博会,还是需要若干个差异化经营的艺博会成为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
不管怎样,一个个博览会成立了,如果我们把视线扩大到世界范围,博览会爆炸式增长的问题依然存在。1970年主要的艺博会屈指可数,除了“科隆艺博会”、“巴塞尔艺博会”、“布鲁塞尔艺博会”,就很难再想起其他的了。2005年艺博会的数量就已经增长到68个了,再到2011年全球共有189个艺博会,据艺术经纪人伊迪·温克尔曼(Ed Winkleman)统计如今全球差不多有220个当代艺术博览会了。从中严选一下,每年值得关注的重要艺博会怎么也有二三十个,艺术经纪人、“独立艺博会”(Independent Art Fair)的创始人伊丽莎白·迪(Elizabeth Dee)曾统计了自己现在每年参加艺博会的开销已经高达25万美金,而10年前这个数字还是2.5~3.5万美金。
艺博会是一个交易的平台,它连接了画廊和藏家两方,画廊借助平台可以拓展藏家群体,这也是顶级博览会的优势和资源所在,藏家也可以在一个博览会上看到不同参展商的作品,这远比去某一家画廊要高效的多。在那些重要艺博会还可以用手指头数得清的年代,参加艺博会的成本相对较低,资源也相对集中,一个画廊可以在博览会上销售掉带去的所有作品,将新买家发展为自己的固定客户,有的时候参加一次博览会的销售额甚至可以超过在画廊守株待兔半年的总额。申报参展的画廊数量远大于艺博会所能容纳的数量,或许也正是在这种刺激下引发了艺博会的爆发式增长。这种增长正是出人意料的产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但是面对着这么多艺博会,不管对画廊还是藏家来说,无疑增加了许多负担,一年到头奔波于各大博览会之间难免疲惫不堪。
以唐人当代艺术中心为例,这个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老牌画廊每年大概会参加六七个艺博会,在国内北京和上海是首选的两个地方,在国际上他们会选择迈阿密巴塞尔、香港巴塞尔、纽约军械库,弗里玆艺博会等,每年在平台的选择上会有调整,但数量上不会有太大出入。这样算来差不多每两个月就会参加一个艺博会,已经是一个相当高的频率。殊不知上海香格纳画廊在2014年度参与艺博会的数量更是惊人——16个,这也意味着随之而来的成本越来越高,当然不可否认艺博会也会带来更多的生意,藏家还是更愿意到博览会上集中购买。从参加艺博会到带来销售这个循环中并不是参加的博览会越多越好,综合来看还是应当有个临界点,一个最高效的比例。
有时候一些新兴的博览会的成立总是需要一些支持,他们会选择邀请一些重要的画廊参展,并免去场租,2014年唐人就参加了第二届“艺术澳门”,展位不仅免费,展方还负责藏家的路费及住宿,对画廊来说成本较低。这也算是业内的互帮互助,包括新兴的“ART021”,除了博览会本身定位准确,注重品质外,也离不开画廊们的支持,但这种支持并不能形成一种常态,或者说这种博览会数量的陡增能否形成气候还需要看能否吸引更多的藏家,毕竟画廊更看重的还是销售,艺门画廊的负责人马芝安女士曾直白的表示过,如果博览会不能帮助画廊卖掉作品,那么他们将不会参加第二次,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面对艺博会发展趋于白热化的状态,也有人士表示艺博会这一形式会让一切变得更复杂,这样一个高效的平台虽然可以迅速达成新的交易,建立新的客户关系,但也打破了原有合作关系的忠诚度,类似超市采购的模式一时间刺激了消费,也取代了以往在画廊里安静的讨论,削弱了经纪人和藏家之间稳固而长久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合作关系应该是不断深入的,而并非艺博会所能建立的表面联系。这一论断不无道理,尤其是在艺博会此起彼伏的今天,我们还是应当把眼光放的更长远。
一方面大家都冲在交易的第一线,成立博览会,参加博览会,飞来飞去;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因为跟不上这样快节奏的脚步,因为不能参与到第一线而忧虑。我们已经陷入到商业化的运转中,不停的追逐,而忘了艺术,这不过是个生意。在2014年12月4日至7日举办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上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实施了倡导“慢下来”的行为创作,她表示,“我希望人们能慢下来,摆脱那些不需要的设备,例如手机、电脑,尝试着把时间尽可能地留给自己。”在一个艺术品销售的平台上做如此的行为,也极具反讽的效果,我想需要慢下来的不只是整天拿着手机、对着电脑的人们,还有急急忙忙的艺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