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视频引发的无果争论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u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走进天津美院》而来的各种争论声越来越弱,李宝玖离开了学院,这无疑是一个相对偏激的个案,但是却反应了不少艺术专业学生的心态及状态,也折射了高等艺术教育所存在问题,同时也给各方提个醒。
  2014年7月份视频《走进天津美院》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视频的作者是天津美院的大三的学生李宝玖,片子的最开始是李宝玖对身边同学的采访,“我觉得我大学三年,在学校里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我想确认一下,我是个例吗?”被采访的同学们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带着采访的影像资料,李宝玖找到学院的杨书记,试图让校方了解学生的声音,改变目前的现状。但是在李宝玖咄咄逼人的情形之下,杨书记没能给出合理的回应,为此李宝玖提出让学校对学生道歉的诉求。校方不仅没有道歉,而且视频中被采访的同学均“被谈话”,这让李宝玖非常失望,在多次与杨书记沟通无果后,李宝玖选择退学,以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自今日起,我自愿放弃在天津美术学院就读的权利。且不再接受任何中国体制内教育,以示对当今教育现状的“失望”。
  身边有不少人在大学期间读的是艺术专业,他们不仅有八大美院培养出来的,也有从综合类大学的艺术专业毕业的,许多人最开始看视频时还带着某种自嘲,表示自己也没学到什么东西,视频中的种种问题在自己上学时也曾经遇到过。这个视频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传播的这么广泛,我想一方面是由于退学这一有些极端的行为非常惹人关注,另一方面李宝玖的所作所为也是不少人心中所想,只是没有勇气做罢了。
  这一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业界对“艺术教育”这一话题的普遍探讨,毋庸讳言我们的美术教育本身存在诸多问题,随着进入21世纪全面展开的大学扩招,使得各个专业的毕业生人数都迅速增长,最不好就业的艺术类专业亦是如此,以往最为推崇精英教育的艺术专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也演变为大课堂,以往的亦师亦友变为如今的老师不认识学生。再具体到每个学校,扩招直接导致的便是师资力量不足,有的学校甚至不具备开设某些专业的能力,但是还是硬着头皮开了。另外,一些积极应对的学院也希望在教育上做些改革,比如紧随时代开设新的课程,但是面对一个空白的领域总是会出现没有教学大纲,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等问题,难免会有学生成为试验品。这些都是当下艺术教育的现实,不管是消极的为了钱盲目扩招建系,还是积极的改革应对,都会产生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由来已久。借某一事件对“艺术教育”本身进行责难也很难动摇到教育体制本身,从天津美院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可以清晰的看出这一点,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学院的名誉,想要先把事情压下来,他们找接受采访的学生谈话,以平息事件。随着这个事情逐渐淡出,一切又和以前一样。
  就李宝玖的视频许多业内人士给予了肯定,他们甚至将这个视频当做一个艺术作品来看,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副教授王小箭表示,“这个片子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发泄,因为简单的发泄退学就好了,一了百了。但他后面的一系列的行动,表明这是经过了深度思考进行的拍摄。”青年策展人崔灿灿直接用“作品”来指代视频:“李宝玖把艺术家本人放在一个冲突之中,而不像别的艺术家从远观或者去反省的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再把这个问题物化做成某件作品。整个过程中李宝玖有反应、有互动,有再反应、再互动,作品的完成不是由他个人的意志决定的,而是由冲突双方意志的交锋状况决定了其结果,我觉得在本质上这是一个偏向于反设计的艺术。”李宝玖本人坦言事件的发展已经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他起初从没想过要退学,他也没想把这个视频当作自己的艺术。
  这一系列一度失控的行为也让李宝玖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甚至有教育培训公司来找他做代言,走出校园置身于社会进入了另一种制度,他拒绝了,他虽然特别想出名,但是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安迪·沃霍尔那样出名。
  伴随这个视频而来的各种争论声越来越弱,李宝玖离开了学院,这无疑是一个相对偏激的个案,但是却反应了不少艺术专业学生的心态及状态,也折射了高等艺术教育所存在问题,同时也给各方提个醒。
其他文献
这些作品也表现出“电影性”的特点,一幕幕场景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个神秘的故事,诱惑着观众去遐想、去猜测,隐藏在画面背后的种种可能性。  如果给来自比利时的视觉艺术家汉斯·欧普·德·贝克(Hans Op de Beeck)的作品贴一个标签的话,那这个词肯定非“孤独”莫属。虽然汉斯的作品多种多样,包括了绘画、摄影、动画、雕塑、大型装置、短篇小说、舞台设计等等各种形式,表现内容也繁杂不一,但是贯穿作品始终,
期刊
我每天上班的路上会听飞鱼秀,两个大贫蛋在915轻松调频里叨叨3个小时,很能缓解我这个年龄的听众在堵车的烦躁中起伏的情绪。今早的话题是大家一起说说自己奇葩的老板,一听众说有次和老板一起出差到南美,飞机上空姐问coffee or tea,老板回答要or。喻舟说,哟,老板的听力好好哟,or一般都是轻声,不容易听得到的啊。我觉得雾霾浓厚的天空上开了个透气的小窗口。  飞鱼秀已经有十年了,因两位主持人小飞和
期刊
我们了解新媒体,了解新媒体艺术,不是单纯追寻“前卫的”视觉享受,而是将媒介手段收为己用。利己主义是人们交往的前提,承认这一点并不可耻。  成都当代美术馆2014年的展览全都与新媒体有关。4月开幕的“合——迈克尔·频斯基个展”展出英国艺术家迈克尔·频斯基(Michael Pinsky)与社会观察有关的影像和装置,5月的两个展览分别是20位法国新媒体艺术家20年以来近作的群展“时空之间,艺术家作为叙事
期刊
第三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是“海上——上海,一个特殊现代性”,其英文表述是“Shanghai Spirit”,也就是“上海精神”,一方面突出上海的现代性,另一方面也有海纳百川之意,清晰明确的表达了双年展的意图所在。  经过紧张的筹备,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将于2014年11月23日与公众见面,截止到本刊截稿时我们能够看到的关于本届双年展的官方信息依然停留在7月份的那次发布会所发出的消息:展览的总策展人是
期刊
一种真正丰沛饱满、言之有物的境界。  姜国芳(艺术家)  参访时间:10月21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姜国芳是一位低调的画家。姜国芳,对于艺术圈外的人来讲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3个字。但这并不是说他没名气,而是这个人太低调,低调到孤独、寂寞。  然而,姜国芳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与他为人的含蓄安静显得有些不成正比。1978年他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又在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任教长达20年。姜
期刊
2005年在中国双年展的历史上是个特殊的年份,倒不是因为这一年有多么优秀的双年展举办,而是这一年出现了各城市一拥而上举办双年展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暴露的是急功近利和缺乏责任感。  2005年在中国双年展的历史上是个特殊的年份,倒不是因为这一年有多么优秀的双年展举办,而是这一年出现了各城市一拥而上举办双年展的热潮,在这一年我们有机会在不同的城市看到相同的艺术家,甚至相同的作品露面,这些作品“适合”不
期刊
作为个人,我们有敌人,但作为出版人,敌人全是朋友。  创始人:周琦(诗歌、小说写作者) 锤子(摇滚歌手/诗人/小说家)  创建时间:2010年  “不是出版基金”(The Atypical)主要关注当下“有价值”与“无目的”的创作。虽然在“有”与“无”之间没有一个始终的定论与规则,在这个模糊暧昧的空间中,我们也无法预知后果。但是“不是出版基金”仍旧在这个朦胧的过程中,试图用纸本来思考这种状态。  
期刊
按照时间计算,如今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应该开幕了才对,不过今年不会再有,应该是被广东美术馆的扩改建工程所误,不知“广州三年展”这个品牌是否会就此止步。  2000年以后,随着第三届“上海双年展”的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走进官方美术馆和画廊,国内各种双年展、三年展的举办也非常引人注目。2002年11月18日举办的“广州三年展”经过多年的构思和筹备终于“厚重”的呈现在大家面前。之所以说厚重,一方面是因
期刊
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市场,其努力的范围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调整意识形态的权利范围、建立完善的艺术立法、改变旧有的税收制度、建立艺术保险制度、调整画廊管理制度等,这一切的困难程度和艰巨性都是当时参与‘广州双年展’的批评家知道但没有充分认识到的。  ——吕澎  中国最早的双年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是陌生的,因为它只举办了一届就夭折了,那就是1992年在10月23日,在广州中央酒店国际会议厅举办的
期刊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挪威的森林》,书里描绘了少男少女之间的纯爱,带来一种不可附加的阅读体验,文字之间清新得如同少女发梢中青草的气息,这是我对挪威的最初印象。去到挪威之前,我每天都在与朋友诉说对于这个国家的向往与仰慕,蜿蜒磅礴的峡湾、高福利的社会制度等等都让我振奋。当我真正来到挪威之后,各种复杂交错的感情溶于在心,笔下居然难以写出任何文字。纵观地图,挪威是一个莅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靠近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