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民族文化的心灵抒写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j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汤松波新近出版的诗集《大地星辰》,是一本为民族画像,为时代放歌的精品佳作,让人耳目一新。整部诗集素淡高雅,美观大方,将中国56个民族既配以服饰画像,又辅以各个民族历史、地域、习俗、文化、图腾等方面的注解,这是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和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心灵抒写,用诗歌来表达56个民族内涵,是中国民族诗歌的盛典。
  汤松波注重“境界”的营造。诗歌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达到了“气韵生动”的目的。所谓“境界”,是指通过诗歌语言所创造的一种气象,一种意境,一种格调,以及品赏者通过精神体验、主观感受到的精神高度。他在《蒙古》中这样写道,“马头琴悠扬的内蒙古大草原/马奶酒飘香的内蒙古大草原/那是一幅连黄河也不敢小瞧的/草书//……假若抹去这些草/抹去这一匹又一匹马的狂草/抹去这一匹又一匹马的狂欢/成吉思汗的英名/又岂能流芳千古/横跨亚欧的传奇/定然是杜撰的典故……”他以高昂而明快的抒情诗为主,把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表现出蒙古族人坚韧顽强的性格和正气凛然的风骨,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他以地域为背景,着力描写人的生存环境、生命体验与人生感悟等,既有饱含深情的轻吟浅唱,又有直抒胸臆的豪迈与豁达,更有出奇不意、气象万千的洇染,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情结,表达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独特的审美情感。
  如果诗歌纯粹对客观世界进行描绘,那么,这种“描绘”的功能,诗歌远远不及摄影、摄像便捷而逼真。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其优越性在于能够表达人对客观世界的幽微感受。平时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并不一定就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气场,生生不息,变化无穷,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我们所能感知到的,是“虚幻的事实”,是人类根据已经得知的知识做出的一种判断。只有充分地意識到世界的“虚幻性”,才有可能了解世界的实体性。而“虚幻观”在汤松波的诗歌作品中或多或少有所体现。“那田园/每一棵庄稼/都在凉爽爽的秋风里/鞠着丰收的躬//那溪流/每一颗卵石/都在青凌凌的温柔乡里/做着苔藓的梦”。汤松波在《布依》这首诗里,不仅仅是对布依族的写实,而且以田园、溪流的两件物象在虚幻中传达出布依族无限柔媚的风情。诗歌的虚幻性这种特质的产生,可以让我们悟出诗与生活的正确关系: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诗人的审美感知结构是由感觉、感情、想象、理智等要素构成的。而感情和想象作为审美认知的内在动力,可促进审美动态系统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作定向运转。情感鼓荡想象,想象强化情感,在情感和想象相互作用、螺旋上升中,必然造成诗歌形象的变异。于是,在汤松波的笔下,布依族更是发生了神奇的变幻,“水稻民族/无糯不过节/无糯不成礼/糯香四溢的查白歌节/铜鼓,鼓舞着人心/也鼓舞着/一声又一声/呱呱合唱的蛙鸣。”
  汤松波在诗和歌之中行走,他已从懵懂少年走到成熟稳重的中年。对于诗歌,他不离不弃,就因为喜欢。诗歌对他,给予更多的是精神滋养。他谦卑做人,真诚为人,敬字如神,在日常的写作中学会了坚忍;在坚忍中追梦,在追梦的旅程中为灵魂寻觅另一个出口。从他这些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经历了十年的人生积淀和创作探索之后,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命体验,使他的诗歌创作开始走向更高的境地。他富有豁达的人生态度,蕴含着羽化人心的人生哲思。他的诗基调昂奋而明快,感情真挚而深沉,构思独特而精巧,音韵婉转而谐趣,表现手法多变而灵活,语言自然流畅而精美,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构成了他民族化创作的独特风格。诗歌《纳西》就很独特,“是绝唱/是金沙江虎跳峡/万里长江第一湾/这些绝唱/予它以绝妙的营养//穿越时空的纳西古乐/才拥有如此深邃的交响。”在诗歌《柯尔克孜》中,他以雪峰、湖泊、牧场、河谷等为意象,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形象地再现了柯尔克孜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以及热情好客的民族习俗。“说起雪峰,如灵魂一样,耸在高处/说起湖泊,如爱情一样/荡在眼前/说起牧场,如人生大广场一样/踩在脚下/说起河谷,正是避风谷/可安心,可安家”。
  满怀对中华民族的一片赤诚,把一腔热情倾注笔端,因而,汤松波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语言艺术上,作者善于从汉族传统民歌中汲取有益的营养,继承并发扬了“比兴”的优良传统,熟练地运用了夸张、拟人、设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汉》写得韵味十足,“炎黄子孙:汉/龙凤呈祥:且飞且舞的汉/方块汉字:写汉/名与姓:呼汉/中山装、旗袍:美汉/孔孟学说:儒汉/大屋顶:顶汉/四合院:合汉/四大发明:大汉/六礼:礼汉/七大方言:曰汉/八大菜系:品汉/八大名酒:醉汉/十二生肖:十二类好汉//春节:节节开花贺汉/书画:书不尽画不完的汉/中医:医汉,也医非汉/中华武术:强汉……汗水没有白流的/汗/撼动世界的/撼”。他把思想内容与民间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文化礼仪民俗的咏唱,抒发了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其诗用“非个人化”的审美品格,凸显出对民族色彩的把握与深化、对民俗文化的透视与理解,表现出诗人强烈的使命意识。
  从追求形似到神似,这种心灵之境是汤松波诗歌的一种突破。诗人和世界的关系,不是站在世界的对岸来看待世界、欣赏世界、歌咏世界,而是回到世界之中,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一分子,世界的一切都与自己的生命密切相关。由此产生心灵的感悟,产生对世界的独特体验,便是心灵的境界、生命的境界。诗人所写,不是眼睛看到的景物,而是在瞬间生命体验中有所“发现”。心灵之境,是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境界。“你看呀/保山的青山/在昂头/澜沧江的绿水/在昂头//秧苗昂头/棉花昂头/茶香昂头/醉意昂头/一座座竹楼/一盆盆火塘/一阵阵读书声/一串串嬉戏声/一而再再而三地昂头/德昂人的/绚丽刺绣/精湛雕刻/华美彩陶/让你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德昂》)。德昂族在这里不仅仅作为历史的形态而存在,而且超越了具体的时空、具象的形态升华为一种人类追求美、追求理想的象征,诗人摆脱了具象的束缚,沉静于历史长河中,达到对人类命运的整体的反思。汤松波的诗有一种雄浑、悲壮、奔放的阳刚之美,他多层次立体地注视着生活在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命运,把个性生命放到时代和群体的潮流中去把握和展现。   人生行走,天涯万里。离开故乡到异乡谋生,汤松波已把异乡作故乡。他把心中的小愛化作民族大爱,把对各民族的喜爱与眷恋、理解和敬仰,淋漓尽致地挥洒在诗句里。他走的是一条通往心灵的路,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写诗生涯中,总有些日子在四处奔走,不光为了欣赏名山大川,更渴望在山水中放纵自己,在山水中寻找到心灵的安放点,在山水中寻找到点燃诗歌的火焰。他从湖南湘西到广西桂东,乃至整个华夏疆域版图,足迹遍及全国32个省市区。他用诗歌语言,对56个民族都给予热切的关注。草原、雪山、大漠、戈壁、大地、河流、云朵、星辰在他的诗句里跃然纸上;各民族的雄浑与苍凉、壮美与神奇、高迥与超拔,深深地融入到他的血液里,那些情与景、人与事在他的笔下化为一种尖叫,一种嘶鸣。在诗歌《佤》中,“流云在高空临摹了多少回/也临摹不出他们/三千年的崖画……外面的游客/来到阿佤山的竹楼前/情不自禁融入了/阿佤人的格言和谜语里/里里外外都在/神、人、畜分用的火塘边/冒出一种蒸蒸日上的/热气……”汤松波善于在诗歌中把握厚重的泥土气息和生命感悟,挖掘出了那些应该记住的和不该遗忘与丢失的东西,把本土性写作与传统、与历史、与当下紧密地结合起来,显示出他驾驭语言和诗歌创作的能力。诗人在《高山》一诗中他写到:“高山族请站到宝岛的高山上吧/隔海相望,望一望这边的大陆/大陆上有你们的闽越先祖/而我也要站到高楼上/隔海相望,望一望你们栖身的/山地、平原、兰屿……哪一支/渴饮过倭寇和殖民者之血的长矛/它的好胃口是否仍如当初……/我禁不住/要借白云的信笺/寄去比长江还长的/滔滔祝福……”诗人从本真出发,在诗的意象转换中提升了诗的高度,由一种“小我”跨越到了“大爱”的“宝岛”,凸显出他“大爱”写作的精神诉求。
  汤松波站在这片神性的土地上,以一种视频般的镜像摄入方式,审视自己至今仍然生活着的土地和村庄,将视野由眼前琐碎平凡的生活场景,延伸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维度,以独有的审美方式,捕捉着源自生活流动的韵律。这些散发出生命的底色和原初的味道,让人性的光芒再一次得到升华。诗人擅长对自然万物以个性感悟,对生命用诗意解读,对现实和人性以准确把握。他用心体察生活中每一处细微的诗意,将人生的经历幻化成朴素而简约的文字,真诚地书写亲情的疼痛与温暖,生存的代价与尊严,在持续的勤奋和虔诚中努力发出温暖的声音。
  附:汤松波的诗二首
  裕 固
  兰州的人流中
  她是一滴
  源于祁连山的
  水珠
  在这钢筋水泥铸造的省会
  省不去的乡愁
  比那遍地的格桑花还多
  省不去的童趣
  让那满天的白云儿还幽
  省不去的那些草原、帐篷
  省不去的那些马屁、牦牛
  省不去的那些高领长袍、红缨毡帽
  省不去的那些烤全羊、奶茶、青稞酒
  省不去的那些
  削风砍铁的神话和典故
  省不去的那些
  见缝插针的山风和山雨
  一如她曾经佩戴的那条
  名为“沙达尔格”的红布带上
  点缀的玉石和珊瑚
  除了倾听
  我无语
  除了一再把她
  清如雪水的故事倾听
  我还看到“尧呼儿”
  这张古老的名片上
  滴落了一串
  辉映星月的寒露
  今夜,又会有一只
  从传说里蹦出来的神鹿
  嘴衔雪莲
  头顶珍珠
  引领她从人声鼎沸的省会
  梦回乡途
  京
  大海里有珍珠
  大海上有京族
  京族的京
  与北京的京
  是同一个字
  更是同一颗心
  在海疆单位博大开本里
  京族人曾如一个个
  惊叹号
  与黑旗军一起
  与游击队一起
  一行一行
  一页一页
  守护着祖国的一个
  核心章节——南大门
  血旗般的珊瑚
  正是其奋不顾身的
  写真
  这一支
  潮涨潮落不离还的民族
  风吹云走不离天的民族
  大路不断牛脚印的民族
  海上不断钓鱼船的民族
  永远都弹奏着
  独弦琴的清音
  永远都用独弦琴的清音
  与一个国家扬起的天风海雨
  押韵
  王忠民,1976年8月出生。广西作家协会会员,贺州市作协副主席。多次获全国、省级文学奖。作品散见《民族文学》《北京文学》《星星》《草堂》《延河》等,入选《《2020年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选》等选本。
其他文献
有时候,认识一种事物  是从它的死亡开始  贫穷,并没有让所有的倒叙诞生悬念  芦苇是以芦管的形式肃立在我的童年里  它被浸泡被晒干被碾压  被锼被穿,被豁成苇片  然后在煤油灯下,被一双皲裂的手编织  被铺到土炕  每个冰凉的苇席上都爬着一个哭泣的孩子  最后,它因破败被焚烧,以火的形式完成了自己  当有一天,第一次  我在水塘边看到年轻的芦苇  她头戴芦花,站在诗经里  与春水一起,领回古代 
期刊
那一年,一个叫王怀凌的汉人陪着一个叫李敬泽的汉人,漫游在胡风浩荡的西海固。后来李敬泽是如此叙述固原的,“如果我是几百年前的将军,我会久久地凝视固原,血与剑与风的固原,马群汹涌的固原,烽燧相望,坚城高垒的固原。在广大的帝国版图上,固原是一个微小的点,但两千年间,任何一个目光锐利的战略家都会一眼盯住这个点。这是帝国的要穴,是我们文明的一处要穴,他无比柔软因而必须坚硬。你的面前是地图,地图上的北方是无边
期刊
把时间分配给一枚硬币  或者不均匀  分配给身体的各个器官  简单的愿望让我  越看  越觉得无懈可击  可是五十年过去了  这么简单的愿望像大地  反复遗忘的一枚词根  准备 用于切割的刀子也  如同一张长满雀斑的脸  谁来告诉我  谁是靠谱的  ——原载《南粤诗刊》2021年3期  推荐语  作者将愿望从简单着笔,并寄托在不起眼的硬币之上,产生一种奇特的意象之境,成为一种精神载体。没有比一枚硬
期刊
某种程度上来说,纯以年代来区分某种文学现象是过于简单的,不过我们越发乐于见此:像“90后诗人”“80后诗歌年选”这样的字眼层出不穷。存在即为合理,不过新教材中像“80后青春写作”这样的名词若不做特殊说明是具有干扰性的。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80后大喷发、集中式的写作,90后的写作就过于沉闷与零散化。《人民文學》曾经评论“90后的文学过于乖巧了”,这话很中肯。  如果说80后的文学是通过小说来张扬生命
期刊
它在那里吃草,吃一口  打一个响鼻  肚子痉挛一下  时光让它的牙齿松动  僵硬,冰冷的生活,越来越难以咽下  但不得不咽进食管,腹腔  它不再闪电一样奔跑  它将在安静中度过余生  它噙在眼里的泪滴  滚烫,透明,像一块晶莹的松脂  我仿佛看见多年后的我  于是,我上前摸了摸它  ——原載《鸭绿江·华夏诗歌》2021年3期  推荐语  与其说诗人是在描摹一匹老马,不如说他是在叙述一个人的一生。诗
期刊
散文诗在当下,逐渐摒弃了虚假的抒情和高蹈,语言和语境都趋于关注现实。苏建平就是这样的探索者。在出版散文诗集《一个人的奥义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第二本散文诗集《阿J》。  散文诗集《阿J》,语言具有实验性,诗意深度与灵魂相应,结构和意象都有挖掘性。在文本和语言体系中,既挑战了传统,又融合了传统。读苏建平的散文诗,感觉到他一直走在一条独特的路上,并自觉地走向诗性的终点。他遵循着自己的本质形态和认知诗学,
期刊
“向死而生”是海德格尔对现代人存在和如何存在的一种本质揭示。他认为“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死亡是必然的、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悬临”。人的存在(此在),一方面是无时无刻地奔向死亡,另一方面则是必然的在死亡到来之前“存在”。人的意义与无意义就产生于死亡之前的存在当中。从字面上看,海德格尔所说的这种向死而生,可能很好理解。如
期刊
现代汉语诗歌诞生已经百年了,它一路走到今天,已得到普遍的认可、接纳,及诸多赞美;但与此同时,它也仍一如既往地被一些人质疑、抵触、不满、批判。质疑新诗产生、存在的合理性者有之,认为诗歌无用者更有之。而在我看来,新诗却是对这些赞美、质疑、抵触、不满、批判等毫不在意、毫不理会的,它一直在走着自己的道路,以后也仍会滔滔向前发展,不可阻挡。它沉稳、自信、坚定、执着,沉着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并自然而然地闪耀着
期刊
黑暗太深。我担心人们会习惯  暴力,甚至愛上暴力,失去了  那唯一可以依凭的,柔软的心。  ——西渡《杜甫》  敬文东曾在《心性与诗》一文中以西渡的《杜甫》《苏轼》为中心,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诗学问题:“诗人的心性是否必须与诗保持某种同一性?”他从西渡的诗中看到完整、统一的心性,这种心性不再是“现代性的终端产品之一”即“单子式的个人,孤零零的个人”,而是共同体和共通感的重建,“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
期刊
一朵野花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作为新月诗人陈梦家最负盛名的作品,《一朵野花》堪称一首中西诗艺的合奏曲,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又嵌入了外国文学元素,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