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向下的向上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死而生”是海德格尔对现代人存在和如何存在的一种本质揭示。他认为“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死亡是必然的、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悬临”。人的存在(此在),一方面是无时无刻地奔向死亡,另一方面则是必然的在死亡到来之前“存在”。人的意义与无意义就产生于死亡之前的存在当中。从字面上看,海德格尔所说的这种向死而生,可能很好理解。如“人在走向死亡中存在”,应是所有人中规中矩的一个字面理解。但要将这种向死而生,当作一种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和个体意义的认知前提,却不是所有人能够做到的。
  杜涯的这几首诗歌中,虽不能直接说她达到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但却展现了与其相似的生命观和诗歌书写特征。我把杜涯诗歌展现出的生命态度与诗写特征,称为“向下的向上”。“向下”即是说在“上帝死了”“重估一切”、去中心、生命虚无的文化语境和人现实性的忙碌、苦难、机械重复的日常生活当中,偶然悲伤、孤独、失落、寂静的人,会产生否定一切的时刻。这种接近死亡的否定,对人而言,即是向下的状态。但对于一个写诗的人来说,即是诗歌产生的张力时刻,是诗意、诗性诞生的建构瞬间。在我看来,杜涯的诗歌写作就明显表现出从这种“向下”的否定时刻、否定瞬间当中,建构其“向上”的肯定诗性、从容及宁静。如她写道“而我必将离去,永别现在和光华/唯有恩赐我这一切者永生,遍布群峰/其下的树巅和人的世界广阔而又柔情/而我将回到我的所来之地。”
  “向下的向上”作为杜涯诗歌写作的特征,在我看来,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杜涯的诗歌写作,到了萨义德所说的具有年龄概念和智慧特征的“晚期风格”。在《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一书中,萨义德说:“我们在某些晚期作品里会遇到某种被公认的年龄概念和智慧,那些晚期作品反映了一种特殊的成熟性,反映了一种经常按照对日常现实的奇迹般的转换而表达出来的新的和解精神与安宁。”杜涯是60后诗人,她的這几首诗主要写于2017年和2019年。从年龄上看,已是“知命”之年的杜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杜涯当下的诗歌创作与审美自然是进入到了知命之年的年龄特征之中。
  如杜涯在写于2017年的《致自然》中写道:“远方的世界又传来莫名的温柔呼唤/南风也吹来,轻抚我的伤心之年/远处的蔚蓝里融会事物的芬芳/大自然的永恒景象显现,深邃安栖。”在这一首诗中,“伤心之年”及之前出现的“脆弱之心”“孤独之年”等建构了杜涯的年龄概念和智慧。在这一时常会伤心和感到脆弱、孤独的年纪,杜涯也呈现只有到了她这个年龄阶段才会感受到的柔软、深邃及永恒。她的这种年龄概念和年龄智慧(柔软、深邃及永恒),使迎面而来的风轻柔,使远处的蔚蓝包容万物、芬芳,看到大自然的永恒。
  第二个前提是,建立在年龄智慧之上敏锐的时序感知。时序感知是一种“伤春悲秋”的触景生情与叙事特征。这种叙事藉由即时的当下之感、瞬间之绪入诗,之后有可能回忆过往,也有可能遥望远方,抑或是止步于即时的当下。其目的是在时间、时序的流转中,呈现诗人个体生命中体现为历史、现实及理想相混杂的困惑、信念、矛盾等。杜涯的几首诗中,无论是直接以春、秋时序为标题的《春中》《晚秋之思》,还是以自然为对象的《致自然》,都在一种明显的春夏、秋冬的时序流转和生命时间的回忆、即时感知当中,表达了她对创伤情绪、时间、生命、存在及一些本质性问题的思考。如《晚秋之思》中写道:“我时常想: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伤心忧悒?/生命一场,我是否已深知永恒和流变?/是否懂得了持久,更高的法则、力量?/落日西沉,为何我还滞留此地,孤独、疼痛、彷徨?”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杜涯诗歌表现出的时序感知、时序体验虽然表达的是她个人即时性、当下性的困惑、彷徨、伤痛,即前面所说的一种“向下”的否定,但本质是“向上”的。这种“向上”的本质与肯定,表现为杜涯在《春中》所说的“城市的十字路口处,车水马龙,人声喧腾/春天中,万物都有一种向上的力量/万物之心的意志是向荣、生辉,是昂扬”。
  质言之,对一个长期进行严肃诗歌写作并形成个人的写作风格的诗人而言,当他们思考、想象个人的诗歌写作习惯、审美倾向之时,就会发现这样的特征:优秀和有生命质感的诗歌作品,往往是在具有“向下”的否定情感之中“向上”的创作而出。这种以“向下的向上”形式呈现的诗歌,关于个人,也关于时代,并赋予人非常积极的生命和生活态度。这就像布鲁姆所说的:“诗表面的软弱,有时候也是它的强大,它退却到你的内心,在底线处发出声音,但却能帮助你生活,让你做个不同的人。”杜涯即是在一种具有她本人年龄特征、时序感知的“向下”之中,以诗歌的“向上”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做了一个“不同的人”。她的这种“向下的向上”,有生命、现实的即时性的悲伤、孤独、失落、寂静,也有朝向生命与永恒的柔软、深邃、诗意。也就是说,她的这种“向下的向上”就是诗。
其他文献
雨  [阿根廷]博尔赫斯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  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  或曾经落下。下雨  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谁听见雨落下,谁就回想起  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  一朵叫做玫瑰的花  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  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  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  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  架上的黑葡萄。潮湿的暮色  带给我一个声音,我渴望的声音  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
期刊
张德明,文学博士,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现代性及其不满》《网络诗歌研究》《新世纪诗歌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广东省青年文学奖理论类一等奖、2013年度“诗探索奖”理论奖、《星星》诗刊2014年度批评家奖、首届“名作欣赏杯”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朋友传来了游子雪松的诗集,告诉我这是诗人生前的遗作。我对游子雪松的诗以往关注
期刊
理论性地全面评介一个诗人,那是学术研究。我自知缺少逻辑思维的能力,因而,不如就以一个诗人读者的身份谈谈对另一个诗人作品的印象吧。  “雄鸡吹响小号”——我愿意从何苾的这句诗开始《沉默的脚印》这本诗集的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雄鸡可谓是时间的代名词。雄鸡作为黎明这一特殊时间概念的指代,自古以来亦被文人赋予了一种使命或者责任感。唐代诗人李贺有诗句,“雄鸡一声天下白”;明代画家唐寅有诗句,“平生不敢轻
期刊
孤 独  杨 牧  孤独是一匹衰老的兽  潜伏在我乱石磊磊的心里  背上有一种善变的花纹  那是,我知道,他族类的保护色  他的眼神萧索,经常凝视  遥远的行云,向往  天上的舒卷和飘流  低头沉思,让风雨随意鞭打  他委弃的暴猛  他风化的爱  孤独是一匹衰老的兽  潜伏在我乱石磊磊的心里  雷鸣刹那,他缓缓挪动  费力地走进我斟酌的酒杯  且用他恋慕的眸子  忧戚地瞪着一黄昏的饮者  这时,我
期刊
有时候,认识一种事物  是从它的死亡开始  贫穷,并没有让所有的倒叙诞生悬念  芦苇是以芦管的形式肃立在我的童年里  它被浸泡被晒干被碾压  被锼被穿,被豁成苇片  然后在煤油灯下,被一双皲裂的手编织  被铺到土炕  每个冰凉的苇席上都爬着一个哭泣的孩子  最后,它因破败被焚烧,以火的形式完成了自己  当有一天,第一次  我在水塘边看到年轻的芦苇  她头戴芦花,站在诗经里  与春水一起,领回古代 
期刊
那一年,一个叫王怀凌的汉人陪着一个叫李敬泽的汉人,漫游在胡风浩荡的西海固。后来李敬泽是如此叙述固原的,“如果我是几百年前的将军,我会久久地凝视固原,血与剑与风的固原,马群汹涌的固原,烽燧相望,坚城高垒的固原。在广大的帝国版图上,固原是一个微小的点,但两千年间,任何一个目光锐利的战略家都会一眼盯住这个点。这是帝国的要穴,是我们文明的一处要穴,他无比柔软因而必须坚硬。你的面前是地图,地图上的北方是无边
期刊
把时间分配给一枚硬币  或者不均匀  分配给身体的各个器官  简单的愿望让我  越看  越觉得无懈可击  可是五十年过去了  这么简单的愿望像大地  反复遗忘的一枚词根  准备 用于切割的刀子也  如同一张长满雀斑的脸  谁来告诉我  谁是靠谱的  ——原载《南粤诗刊》2021年3期  推荐语  作者将愿望从简单着笔,并寄托在不起眼的硬币之上,产生一种奇特的意象之境,成为一种精神载体。没有比一枚硬
期刊
某种程度上来说,纯以年代来区分某种文学现象是过于简单的,不过我们越发乐于见此:像“90后诗人”“80后诗歌年选”这样的字眼层出不穷。存在即为合理,不过新教材中像“80后青春写作”这样的名词若不做特殊说明是具有干扰性的。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80后大喷发、集中式的写作,90后的写作就过于沉闷与零散化。《人民文學》曾经评论“90后的文学过于乖巧了”,这话很中肯。  如果说80后的文学是通过小说来张扬生命
期刊
它在那里吃草,吃一口  打一个响鼻  肚子痉挛一下  时光让它的牙齿松动  僵硬,冰冷的生活,越来越难以咽下  但不得不咽进食管,腹腔  它不再闪电一样奔跑  它将在安静中度过余生  它噙在眼里的泪滴  滚烫,透明,像一块晶莹的松脂  我仿佛看见多年后的我  于是,我上前摸了摸它  ——原載《鸭绿江·华夏诗歌》2021年3期  推荐语  与其说诗人是在描摹一匹老马,不如说他是在叙述一个人的一生。诗
期刊
散文诗在当下,逐渐摒弃了虚假的抒情和高蹈,语言和语境都趋于关注现实。苏建平就是这样的探索者。在出版散文诗集《一个人的奥义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第二本散文诗集《阿J》。  散文诗集《阿J》,语言具有实验性,诗意深度与灵魂相应,结构和意象都有挖掘性。在文本和语言体系中,既挑战了传统,又融合了传统。读苏建平的散文诗,感觉到他一直走在一条独特的路上,并自觉地走向诗性的终点。他遵循着自己的本质形态和认知诗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