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觐伯先生的新著《乡村旧事——胜浦记忆》,全面记录了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镇在城市化前的江南水乡风情。该书所收马先生的摄影,无论从艺术鉴赏的角度还是从历史学、民俗学研究的角度去欣赏,都非常耐品;每篇文章,都记录了江南独特的历史民俗,也记录了他独特的人生感悟。书中涉及江南音乐民俗的文字为研究江南乡土音乐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关 键 词:马觐伯 胜浦 摄影 民俗 乡土音乐
初识马觐伯先生,是在2008年的9月,那时胜浦文化站与我们相约要进行一项文化共建活动,说是要派车来接。不久后,车果然来了,而且还从车上下来了一位头花花白,看上去年事已高的老人,我跟我单位的同事都感觉很不好意思,觉得由这样一位老人登门来请我们真是礼节过重了。坐上车后,与老人攀谈,才得知他是原胜浦文化站的副站长马觐伯先生。现在虽然退休在家,但是仍然对文化事业痴迷不已,一直马不停蹄地在为乡镇文化事业贡献着。
后来接触久了,觉得这位老马先生真是不得了,首先,他本人就是一位非常有造诣的作家和摄影家,他的文艺创作,如散文、小说、戏曲等,常常见诸报端刊物,如《苏州日报》、《苏州杂志》等,而且在省市各类比赛中都获过奖。他的摄影,影龄已近40年,其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而且被用于多部重要的学术文献中作为配图。其次,他是苏南特别是胜浦地区的“民俗通”,当地水乡服饰、山歌、宣卷,婚丧嫁娶的礼俗细节,他了如指掌,信手拈来。第三,他的精力至今非常充沛,已是年过花甲的人了,还常常拎着个摄像机或照相机到处跑,寻找创作灵感,而且,前不久还去苏州参加了“老年人计算机操作大赛”。平凡的岗位有着不平凡的追求,且业绩骄人。我觉得老马先生真正是令人佩服。
今年5月中旬,胜浦镇搞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胜浦三宝民间文化艺术节”,其中又少不了老马的忙活。他的“水乡服饰摄影展”在苏州图书馆开幕,他的新著《乡村旧事——胜浦记忆》在艺术节上首次公开发行。为了表示我的敬仰,我请马先生为我的赠书郑重签名。随后就回来进行了认真的阅读。
一、美的剪影
马老书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所配照片了。都说现今这个时代是“读图时代”。的确,一幅好的图片可以代替千万句语言的描述,而且感染力更强,给阅者的想象空间更大。马老从1964年开始就玩上了相机,真正开始艺术创作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照此算来,也有三十年左右了(《乡村旧事》)。三十年来,马老积累了不少的作品,有的已成为传世名作,有的虽然在艺术上有些不尽人意处,但是时过境迁、事过境迁,这些当年的留影竟成了可贵的历史资料(《风景旧曾谙》)。
事实上,马老的摄影无论从艺术鉴赏的角度还是从历史学、民俗学研究的角度去欣赏,都是非常耐品的。随手摭拾撷取几例:
该书页眉的一幅耕牛犁田图,好似一幅剪纸作品,它非常准确生动地再现了农人把犁,耕牛犁田的景象,农人手中的缰和鞭、耕牛抬起的右前蹄,像是刻意摆出的造型,然而你不得不承认和信服的是,这是马老抓拍的一幅照片,该作品题为《春耕》(见《在挣工分的日子里》,第75页)。虽然马老在本书中没有叙述这幅作品的创作经过,但是我想,这作品背后的故事一定也是非常吸引人。不知今后马老是否愿意再出一本《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之类的著作?如果是,我想,爱好马老摄影作的读者如我,一定不会放过欣赏阅读的机会的。
《河水流过家门前》则是用俯瞰的镜头聚焦门外两个农妇在河埠头洗衣后相帮拧干衣服的场景。河面宽宽的,倒影婆娑、波光粼粼,几只鸭子在悠然凫水。正阳照在院落里,另一位农妇在门墙投影阴凉处洗衣,身后是一些晒货和农具。真是一幅恬静的农人生活图,比之于田园诗,意境有过之无不及(《风景旧曾谙》,第42页)。《正月的檐下》(《听得涛声眠》,第39页),《呼鸡上宿》(40页),赶鹅归来(41页)等,都属于该类型的作品。
作者对劳动场景的抓取最为传神,功力也最深。我们知道,劳动是一个动态极强的过程,需要很强的拍摄技术和不畏艰险的精神。作者本人就是农人出身,对各种农活十分谙熟,所以抓取镜头十分到位,这样的功夫和背景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抢险》(《乡野秋雨》,第119页),也许是夏天暴雨到来之前,农人奋力挑泥加固堤坝的写照,看天上乌云滚滚,眼前枝叶乱摇,农人一个个顶风挑担,心情一定非常急迫。这样的镜头,“专业摄影家”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找到的。
《莳秧》(《秧苗情韵》,第156页),用广角镜头,将农人一字排开争先恐后埋头插秧的场景尽收眼底。《出工》(《在挣工分的日子里》,第77页)则是描写刚刚雨过天晴,闲不住的农人就挑着簸箕下了田。作者对雨后彩虹的摄取显然是十分适时,你可以感觉到画面上那布满花叶的润湿雨水。
《拔秧》(153页)、《抛秧》(154页)《抢种》(76页)等也是稻作勞动的必经场面,但是明显地,画面的构图均衡性或者是色彩均衡性稍微欠缺了些。其实若作者稍加修饰,也会是一流的作品,但是作者没有这样。这也许就是马老的农人本色,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做作,不伪饰。
是的,如果联系起他本是农民这样一个社会身份去重新打量他的这些作品,你会有更深的领悟,你会感到是他对所摄取的每一格画面的强烈的感情(乡情、亲情、友情等)驱使,才使得今天的我们能欣赏到他这些杰作(正如其一篇文章的标题“殷殷乡情入镜来”)。这种强烈感情可以克服身份差别,可以克服创作过程中意想不到的种种困难,特别是来自“人”的种种“非议”和“白眼”。
作者的文字创作也如同一格格美的剪影,如“乡情篇”中的“荷塘”、“渡口”、“航船”、“对联”、“邻里”、“蟹乡”、“秧苗”、“风筝”,“乡思篇”中的“农船”、“土窑”、“旧灶间”、“家乡的桥”、“露天电影”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景,恰恰最真切地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真实的美。作者的叙述方式也不是“强人所难”式的,而是娓娓道来,让才情归于恬淡,在恬淡中展现才情。如: 乡村的夜晚并不宁静,反而热闹起来了。残阳西坠,暮霭昏沉,寒枝掩映,宿鸟归飞,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络绎不断从村外归来。有的牵牛赶羊,有的负犁荷锄,形色匆匆赶回家。在村里的农妇也忙开了,有的招呼贪恋在河浜里的鹅鸭上岸,有的拿了一只鸡罩,在场地上撒了一把鸡食,呼叫小鸡上宿。村中吆鸡呼鸭声此起彼落。浓郁的乡村风情扑面而来,欢快的劳动情感随之流动。如今想起此情此景,仍若昨日。
一到夏日,烈日如焰,蝉声如雷,风如死潭。面对挥之不去扑之不灭的闷热,汗流浃背,衣衫湿透,浑身上下黏糊糊的难受,我无所事事地唤上一群小淘伴,跳进村落里那条澄清见底的河流中淴起河浴来。我们迎着水花起起落落,徜徉在滢滢的河水中,如一尾尾惬意无忧的游鱼。有时,夜来一场滂沱大雨令人措手不及。倒就这样赤裸地暴露在暴风暴雨中,雷电交加,将所有最原始的一面,劈亮得一览无遗。哗哗而落的雨水流了一地,再随着地上的沟隙汩汩流到河里,河水变得浑浊起来。
难得这样的雨夜,情怀潋滟,气氛缠绵而又迷离,思绪也跟着缥缈起来。若然有梦,定是悱恻之极,即使无梦,心也翩然如蝶。……(《听得涛声眠》,第40-41页)
二、历史的记录
我个人最喜欢马老书中有关江南民俗的记述文字。这主要是因为职业的缘故,我是一个从事地域音乐文化教学与研究的老师,而地域音乐文化的资料又相当地少。可巧,这本书有很大的篇幅叙述了或者是涉及了江南民俗中的音乐,给我过了一把求知瘾,也为我们研究江南水乡乡土音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集首篇《殷殷乡情入镜来》记述了一次江南婚礼的场面,可以说是江南婚礼的全景记录。不同于一般“调查报告”的是,马老对地方民俗风情了如指掌,因此其叙述详略得当,要言不烦,关键处又稍加点评,极好地处理了“一般情况”和“这一次”的关系。我在这篇文章中既读到了新郎在登上堂船准备迎娶新娘时乐工、鼓手奏《三六》以烘托热闹喜庆气氛,又看到夫妻拜堂时唢呐、二胡等乐手奏乐助兴的场景,从而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民间音乐和重大民俗活动的难以分割的关系。《胜浦又闻宣卷声》、《春台戏怀情》、《胜浦山歌》则分别记述了胜浦和周边地区的宣卷、春台戏和山歌,涉及民间音乐的说唱、戏曲和民歌品种,作者对当地的民间音乐的发生演变轨迹和表演进行过程的了解尤其详细,可以说是笔者今后从事进一步调研和比较研究的极好资料。我想,《流淌的风景》、《包头与肚兜》、《水乡绣花鞋》(均见本书“乡俗篇”)等一组文章对水乡服饰的详尽描述,应当也是民间服饰研究专家非常青睐的一批珍贵资料吧。
其实,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非为某一类人某一类研究专题提供素材,而是对所经历的人事的忠实记录,正如作者自己说的,是“穿越歷史的空间,重新记忆起家乡的一些旧事,寻找渐逝渐远的乡土元素,或感悟,或记叙”的结果(《后记》)。因此,本书追述了建国初“挣工分”、“进大食堂”等历史事件,以纯粹“草根”的视角对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饶有兴味的回忆。作者有意无意中透露了一些信息,给人以深深的遐思,比如,对“工分”计算方式的追述,对“大食堂”从红火到衰败到解散的记述等。这些来自底层人民的回忆,就像历朝历代的“笔记小说”一样,我想离历史真实也许更近,更加值得回味和参考。
作者记述的一些“小历史”也是可读可品的,比如对其父亲的回忆,对家乡物事如农船等的记述等。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过去的景、物都已面目全非,小桥、摇船不再,代之以宽阔的柏油马路和小汽车,“稻花香里说丰年”已成历史的记忆,代之以“苏州工业园区”之类的“现代化工业重镇”。这些改变是好是坏暂且不论,但确实是“脱胎换骨”式的,使人很难跟当年的历史联系起来。这些当时看似无心的记录,就显得非常珍贵了。
三、人生的感悟
作者记述一般都非常平实,议论不是非常多,但是偶尔阐发的一些见解,却非常发人深省。比如,由学背纤感悟到“脚踏实地”(《娄江纤道》,第113页),由夏雨联想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夏雨的畅想》,第124页),由荷塘《荷韵》的创作体会到“艺术创作之美来自生活之美,大自然之美,人心之美”(荷塘情趣》,第131页)等。特别是作者关于麻将的一段论述文字,读来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搓麻将就是这样,当你胜券在握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危险。你既要提防左邻的积累,又要堵塞右舍的方便;你最想要出手的牌,恰恰是别人苦候已久的,你会送给别人机会。有时候控制别人比发展自己更重要。
……
大凡一些麻将高手,懂得“引诱上家、支配下家、牵制对家”的战术。有时候,不“吃”你,不“碰”你,是有意放你一马,为自己赢得更大的机遇。好比在生活中,有人突然关心你,照顾你,你要警惕,对方可能要利用你,达到他某种利益的目的。这是一个陷阱。麻将,在这种变化无穷的兴奋和悲哀中,培养着人的智商,演示着商界的许多手法,这是麻将发明者的高明之处。
马老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肯定是不容易的,在荣誉和奖杯的背后也许有着更多的喜怒哀乐。我特别感佩其对文化的执着追求和好学不倦的品格。他曾经谈起在农船上看书的往事,水乡农民,一年中有半年在农船上度过,东进上海畚垃圾,西去苏州罱黑泥,南下太湖横茭草,北到阳澄湖轧草泥。过的是“漂泊”的水上生活。在船上生活也非常不容易,两三个人吃住在只有“三五吨”容量的船上,蜷缩在一个逼仄的艄舱中,拥挤不堪。但是作者却常常在漂泊的水上之夜坐在艄舱内被窝中看书,而且他说“当时不少书籍我都是在船艄内读完的”,他说得是那么的坦然和平静(《在挣工分的日子里》,第78页),却不知这种好学精神已经可与“三上”、“萤囊映雪”一类媲美,也给学习环境已大大改善的我辈以警醒。
现在,马老仍然在有滋有味地过着他的日子,有滋有味的在搞他的创作。我在此也不想用什么“老骥伏枥壮心未已”之类的话来形容他,因为,从心理年龄上来看,他根本就没有老,他的创作旺季才刚刚开始。我衷心祝愿他在未来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美影、美文。我读着他的文集,也产生了这样一种漫思,倘若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层出不穷地涌现像马老这样的文化人,那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又会再现诗人灿若星斗的盛唐。我相信这应该不是梦。
作者简介:
王小龙,文学博士(音乐学专业),常熟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本文受助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江苏省乡土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批准号:B-a/2006/01/038)
关 键 词:马觐伯 胜浦 摄影 民俗 乡土音乐
初识马觐伯先生,是在2008年的9月,那时胜浦文化站与我们相约要进行一项文化共建活动,说是要派车来接。不久后,车果然来了,而且还从车上下来了一位头花花白,看上去年事已高的老人,我跟我单位的同事都感觉很不好意思,觉得由这样一位老人登门来请我们真是礼节过重了。坐上车后,与老人攀谈,才得知他是原胜浦文化站的副站长马觐伯先生。现在虽然退休在家,但是仍然对文化事业痴迷不已,一直马不停蹄地在为乡镇文化事业贡献着。
后来接触久了,觉得这位老马先生真是不得了,首先,他本人就是一位非常有造诣的作家和摄影家,他的文艺创作,如散文、小说、戏曲等,常常见诸报端刊物,如《苏州日报》、《苏州杂志》等,而且在省市各类比赛中都获过奖。他的摄影,影龄已近40年,其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而且被用于多部重要的学术文献中作为配图。其次,他是苏南特别是胜浦地区的“民俗通”,当地水乡服饰、山歌、宣卷,婚丧嫁娶的礼俗细节,他了如指掌,信手拈来。第三,他的精力至今非常充沛,已是年过花甲的人了,还常常拎着个摄像机或照相机到处跑,寻找创作灵感,而且,前不久还去苏州参加了“老年人计算机操作大赛”。平凡的岗位有着不平凡的追求,且业绩骄人。我觉得老马先生真正是令人佩服。
今年5月中旬,胜浦镇搞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胜浦三宝民间文化艺术节”,其中又少不了老马的忙活。他的“水乡服饰摄影展”在苏州图书馆开幕,他的新著《乡村旧事——胜浦记忆》在艺术节上首次公开发行。为了表示我的敬仰,我请马先生为我的赠书郑重签名。随后就回来进行了认真的阅读。
一、美的剪影
马老书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所配照片了。都说现今这个时代是“读图时代”。的确,一幅好的图片可以代替千万句语言的描述,而且感染力更强,给阅者的想象空间更大。马老从1964年开始就玩上了相机,真正开始艺术创作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照此算来,也有三十年左右了(《乡村旧事》)。三十年来,马老积累了不少的作品,有的已成为传世名作,有的虽然在艺术上有些不尽人意处,但是时过境迁、事过境迁,这些当年的留影竟成了可贵的历史资料(《风景旧曾谙》)。
事实上,马老的摄影无论从艺术鉴赏的角度还是从历史学、民俗学研究的角度去欣赏,都是非常耐品的。随手摭拾撷取几例:
该书页眉的一幅耕牛犁田图,好似一幅剪纸作品,它非常准确生动地再现了农人把犁,耕牛犁田的景象,农人手中的缰和鞭、耕牛抬起的右前蹄,像是刻意摆出的造型,然而你不得不承认和信服的是,这是马老抓拍的一幅照片,该作品题为《春耕》(见《在挣工分的日子里》,第75页)。虽然马老在本书中没有叙述这幅作品的创作经过,但是我想,这作品背后的故事一定也是非常吸引人。不知今后马老是否愿意再出一本《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之类的著作?如果是,我想,爱好马老摄影作的读者如我,一定不会放过欣赏阅读的机会的。
《河水流过家门前》则是用俯瞰的镜头聚焦门外两个农妇在河埠头洗衣后相帮拧干衣服的场景。河面宽宽的,倒影婆娑、波光粼粼,几只鸭子在悠然凫水。正阳照在院落里,另一位农妇在门墙投影阴凉处洗衣,身后是一些晒货和农具。真是一幅恬静的农人生活图,比之于田园诗,意境有过之无不及(《风景旧曾谙》,第42页)。《正月的檐下》(《听得涛声眠》,第39页),《呼鸡上宿》(40页),赶鹅归来(41页)等,都属于该类型的作品。
作者对劳动场景的抓取最为传神,功力也最深。我们知道,劳动是一个动态极强的过程,需要很强的拍摄技术和不畏艰险的精神。作者本人就是农人出身,对各种农活十分谙熟,所以抓取镜头十分到位,这样的功夫和背景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抢险》(《乡野秋雨》,第119页),也许是夏天暴雨到来之前,农人奋力挑泥加固堤坝的写照,看天上乌云滚滚,眼前枝叶乱摇,农人一个个顶风挑担,心情一定非常急迫。这样的镜头,“专业摄影家”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找到的。
《莳秧》(《秧苗情韵》,第156页),用广角镜头,将农人一字排开争先恐后埋头插秧的场景尽收眼底。《出工》(《在挣工分的日子里》,第77页)则是描写刚刚雨过天晴,闲不住的农人就挑着簸箕下了田。作者对雨后彩虹的摄取显然是十分适时,你可以感觉到画面上那布满花叶的润湿雨水。
《拔秧》(153页)、《抛秧》(154页)《抢种》(76页)等也是稻作勞动的必经场面,但是明显地,画面的构图均衡性或者是色彩均衡性稍微欠缺了些。其实若作者稍加修饰,也会是一流的作品,但是作者没有这样。这也许就是马老的农人本色,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做作,不伪饰。
是的,如果联系起他本是农民这样一个社会身份去重新打量他的这些作品,你会有更深的领悟,你会感到是他对所摄取的每一格画面的强烈的感情(乡情、亲情、友情等)驱使,才使得今天的我们能欣赏到他这些杰作(正如其一篇文章的标题“殷殷乡情入镜来”)。这种强烈感情可以克服身份差别,可以克服创作过程中意想不到的种种困难,特别是来自“人”的种种“非议”和“白眼”。
作者的文字创作也如同一格格美的剪影,如“乡情篇”中的“荷塘”、“渡口”、“航船”、“对联”、“邻里”、“蟹乡”、“秧苗”、“风筝”,“乡思篇”中的“农船”、“土窑”、“旧灶间”、“家乡的桥”、“露天电影”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景,恰恰最真切地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真实的美。作者的叙述方式也不是“强人所难”式的,而是娓娓道来,让才情归于恬淡,在恬淡中展现才情。如: 乡村的夜晚并不宁静,反而热闹起来了。残阳西坠,暮霭昏沉,寒枝掩映,宿鸟归飞,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络绎不断从村外归来。有的牵牛赶羊,有的负犁荷锄,形色匆匆赶回家。在村里的农妇也忙开了,有的招呼贪恋在河浜里的鹅鸭上岸,有的拿了一只鸡罩,在场地上撒了一把鸡食,呼叫小鸡上宿。村中吆鸡呼鸭声此起彼落。浓郁的乡村风情扑面而来,欢快的劳动情感随之流动。如今想起此情此景,仍若昨日。
一到夏日,烈日如焰,蝉声如雷,风如死潭。面对挥之不去扑之不灭的闷热,汗流浃背,衣衫湿透,浑身上下黏糊糊的难受,我无所事事地唤上一群小淘伴,跳进村落里那条澄清见底的河流中淴起河浴来。我们迎着水花起起落落,徜徉在滢滢的河水中,如一尾尾惬意无忧的游鱼。有时,夜来一场滂沱大雨令人措手不及。倒就这样赤裸地暴露在暴风暴雨中,雷电交加,将所有最原始的一面,劈亮得一览无遗。哗哗而落的雨水流了一地,再随着地上的沟隙汩汩流到河里,河水变得浑浊起来。
难得这样的雨夜,情怀潋滟,气氛缠绵而又迷离,思绪也跟着缥缈起来。若然有梦,定是悱恻之极,即使无梦,心也翩然如蝶。……(《听得涛声眠》,第40-41页)
二、历史的记录
我个人最喜欢马老书中有关江南民俗的记述文字。这主要是因为职业的缘故,我是一个从事地域音乐文化教学与研究的老师,而地域音乐文化的资料又相当地少。可巧,这本书有很大的篇幅叙述了或者是涉及了江南民俗中的音乐,给我过了一把求知瘾,也为我们研究江南水乡乡土音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集首篇《殷殷乡情入镜来》记述了一次江南婚礼的场面,可以说是江南婚礼的全景记录。不同于一般“调查报告”的是,马老对地方民俗风情了如指掌,因此其叙述详略得当,要言不烦,关键处又稍加点评,极好地处理了“一般情况”和“这一次”的关系。我在这篇文章中既读到了新郎在登上堂船准备迎娶新娘时乐工、鼓手奏《三六》以烘托热闹喜庆气氛,又看到夫妻拜堂时唢呐、二胡等乐手奏乐助兴的场景,从而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民间音乐和重大民俗活动的难以分割的关系。《胜浦又闻宣卷声》、《春台戏怀情》、《胜浦山歌》则分别记述了胜浦和周边地区的宣卷、春台戏和山歌,涉及民间音乐的说唱、戏曲和民歌品种,作者对当地的民间音乐的发生演变轨迹和表演进行过程的了解尤其详细,可以说是笔者今后从事进一步调研和比较研究的极好资料。我想,《流淌的风景》、《包头与肚兜》、《水乡绣花鞋》(均见本书“乡俗篇”)等一组文章对水乡服饰的详尽描述,应当也是民间服饰研究专家非常青睐的一批珍贵资料吧。
其实,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非为某一类人某一类研究专题提供素材,而是对所经历的人事的忠实记录,正如作者自己说的,是“穿越歷史的空间,重新记忆起家乡的一些旧事,寻找渐逝渐远的乡土元素,或感悟,或记叙”的结果(《后记》)。因此,本书追述了建国初“挣工分”、“进大食堂”等历史事件,以纯粹“草根”的视角对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饶有兴味的回忆。作者有意无意中透露了一些信息,给人以深深的遐思,比如,对“工分”计算方式的追述,对“大食堂”从红火到衰败到解散的记述等。这些来自底层人民的回忆,就像历朝历代的“笔记小说”一样,我想离历史真实也许更近,更加值得回味和参考。
作者记述的一些“小历史”也是可读可品的,比如对其父亲的回忆,对家乡物事如农船等的记述等。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过去的景、物都已面目全非,小桥、摇船不再,代之以宽阔的柏油马路和小汽车,“稻花香里说丰年”已成历史的记忆,代之以“苏州工业园区”之类的“现代化工业重镇”。这些改变是好是坏暂且不论,但确实是“脱胎换骨”式的,使人很难跟当年的历史联系起来。这些当时看似无心的记录,就显得非常珍贵了。
三、人生的感悟
作者记述一般都非常平实,议论不是非常多,但是偶尔阐发的一些见解,却非常发人深省。比如,由学背纤感悟到“脚踏实地”(《娄江纤道》,第113页),由夏雨联想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夏雨的畅想》,第124页),由荷塘《荷韵》的创作体会到“艺术创作之美来自生活之美,大自然之美,人心之美”(荷塘情趣》,第131页)等。特别是作者关于麻将的一段论述文字,读来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搓麻将就是这样,当你胜券在握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危险。你既要提防左邻的积累,又要堵塞右舍的方便;你最想要出手的牌,恰恰是别人苦候已久的,你会送给别人机会。有时候控制别人比发展自己更重要。
……
大凡一些麻将高手,懂得“引诱上家、支配下家、牵制对家”的战术。有时候,不“吃”你,不“碰”你,是有意放你一马,为自己赢得更大的机遇。好比在生活中,有人突然关心你,照顾你,你要警惕,对方可能要利用你,达到他某种利益的目的。这是一个陷阱。麻将,在这种变化无穷的兴奋和悲哀中,培养着人的智商,演示着商界的许多手法,这是麻将发明者的高明之处。
马老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肯定是不容易的,在荣誉和奖杯的背后也许有着更多的喜怒哀乐。我特别感佩其对文化的执着追求和好学不倦的品格。他曾经谈起在农船上看书的往事,水乡农民,一年中有半年在农船上度过,东进上海畚垃圾,西去苏州罱黑泥,南下太湖横茭草,北到阳澄湖轧草泥。过的是“漂泊”的水上生活。在船上生活也非常不容易,两三个人吃住在只有“三五吨”容量的船上,蜷缩在一个逼仄的艄舱中,拥挤不堪。但是作者却常常在漂泊的水上之夜坐在艄舱内被窝中看书,而且他说“当时不少书籍我都是在船艄内读完的”,他说得是那么的坦然和平静(《在挣工分的日子里》,第78页),却不知这种好学精神已经可与“三上”、“萤囊映雪”一类媲美,也给学习环境已大大改善的我辈以警醒。
现在,马老仍然在有滋有味地过着他的日子,有滋有味的在搞他的创作。我在此也不想用什么“老骥伏枥壮心未已”之类的话来形容他,因为,从心理年龄上来看,他根本就没有老,他的创作旺季才刚刚开始。我衷心祝愿他在未来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美影、美文。我读着他的文集,也产生了这样一种漫思,倘若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层出不穷地涌现像马老这样的文化人,那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又会再现诗人灿若星斗的盛唐。我相信这应该不是梦。
作者简介:
王小龙,文学博士(音乐学专业),常熟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本文受助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江苏省乡土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批准号:B-a/2006/0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