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弱势群体包含三种类型,我国城镇弱势群体子女面临“上不起学或上不了好学校问题、学校生活中的身心健康问题、就业问题等问题,政府、高校、社会、家庭必须联合起来,从法律、政策上根本解决,兼顾教育公平与效率,综合治理,既治标又治本。
  关键词:弱势群体;高等教育
  弱势群体子女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长期以来,无论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社会给予特别关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弱势群体的种类增多了,人数增加了,弱势群体子女的健康成长问题已经关系到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开展的同时,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新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之后,我国城镇有哪些弱势群体子女?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弱”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通过高等教育使弱势群体子女真正由弱变强?本文从城镇弱势群体子女的类型出发,分析弱势群体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城镇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关于弱势群体子女的界定
  弱势群体在西方又叫脆弱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种身体缺陷、心理障碍和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人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认为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是指下岗职工、“体制外”的人、进城民工和较早退体的“体制内”人员。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城镇弱势群体应该包含三种类型:一是我国因病、残、孤、寡、老而致贫积弱的自在性弱势群体;二是我国因下岗失业、“体制外”无业,“体制内”早退而致贫积弱的体制变革性弱势群体;三是我国因进城农民工收入低而致贫积弱的社会结构性弱势群体。虽然长期以来,因病、残、孤、寡、老致贫积弱的弱势群体因为特征比较明显而一直受到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女的受教育权利的保障得到很多关注,但不容置疑的是,他们仍然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仍然是弱势群体;因为社会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岗失业、“体制外”无业,“体制内”早退而致贫积弱的体制变革性弱势群体则因为其带来的社会问题非常突出而在近几年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也是我国城镇中人数众多、影响很大、被剥夺感强烈、容易触发社会问题的弱势群体;而对于进城农民工收入低而致贫积弱的社会结构性弱势群体来说,他们往往因为更多地因为经济原因,自身教育不足,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则更加突出,在我国已经产生了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是越来越突显。
  二、城镇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的“弱”表现
  我国城镇弱势群体子女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弱”主要表现在“上不起学或上不了好学校问题、学校生活中的身心健康问题、就业问题等。
  (一)上不起大学与上不了合适的学校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上大学对有些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而言,入学即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弱势群体子女往往因为经济原因,在好不容易读完了九年义务教育后,再也无力承担高等教育的学费,上不起大学成为弱势群体普遍的现象。最极端的,是“大学录取通知书成为催命符”,为严防此类现象, 教育部要求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必须同时寄送《国家助学贷款指南》等材料。其次,是即使贷款、举全家之力终于可以上学了,但因为经济原因,很多弱势群体子女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根本不敢填报那些比较好找工作、竞争激烈的专业和学校,只能将省钱当作第一需要来选择学校和专业。弱势群体子女要么很早就因为知道无法承担高等教育高昂的学费而却步,要么即使考上了也上不起而辍学,要么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热门的学校和专业,总之,弱势群体子女在高招门前多番辗转,上不起大学与上不了合适的学校成为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道门槛。
  (二)学校生活中的身心健康问题。大学生活中,弱势群体子女往往因为经济拮据、需要勤工俭学,没有经费和时间好好吃饭、穿衣、与同学师生交往,加之我国高校往往设在中型以上城市,周边环境和同学的影响,弱势群体子女在大学的生活往往苍白无彩、孤独封闭、形影相吊。这些外在的原因还会导致深层次的心理健康问题。城镇弱势群体子女较之完全从农村走出来的同学,因为有更多机会见识更好的生活条件,却总是近在眼前而不能得到,在心理上更加敏感,也更加脆弱。我们很容易看出来经济上的困难和身体上的羸弱,也可以及时采取救助措施,但心理上的问题往往更严重,更难以治愈,近年来大学生自杀越来越多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往往跟他们家庭的照料、父母的沟通是分不开的,如果上一代是出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那么是无法保证得到很好的身心照顾的。是否能圆满完成学业,保证身心健康发展是弱势群体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二道门槛。
  (三)就业问题。城镇弱势群体子女大学毕业后,因为家庭背景、社会不良风气等的影响,学校、社会不够重视,无法得到有效的帮助的情况下,其就业现状和前景都不容乐观。上一代是弱势群体,社会资源匮乏;如果找不到大公司,在大城市就业,好像就没有前途的等社会不良风气不断侵蚀;学校简单粗线条的毕业生管理体制,社会上缺乏满足需要的正规职业介绍,加上城镇弱势群体子女自身可能由于自卑或者急功近利、自我定位要么过低、要么过高,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成为城镇弱势群体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三道门槛。
  三、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途径
  在存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不平等的情况下,教育能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高等教育更是缺少社会资源、家庭背景、一无所长的弱势群体子女所能够寄予希望的渠道,它能够显著地帮助弱势者摆脱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因此,增加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增强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能力、扩大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成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国家政府主导,从法律上根本解决。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全社会问题,因此必须由能够宏观调控全社会资源的政府来从根本上解决,主要是完善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关政策。这些法律、法规及政策中,既要有招生、大学教育方面的,也要有就业方面的,让弱势群体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既无经济门槛,也无发展障碍。   近年来,我国高度关注帮扶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出现了一些非常好的发展势头。如对于残疾人, 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确定“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目标之一就是“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依法保障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权利”。我国现有的《残疾人教育条例》颁布近20年,它的修订工作已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教育部正在组织开展修订案的起草工作。”未来残疾人的教育不仅局限于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要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延伸,让更多的残疾学生有机会走进高等学校——不仅走入特殊教育高等学校的大门,更要走进普通教育学校受教育的大门。具体制度设计包括普通学校不得无理由拒绝残疾人入学;提高残疾人随班就读的质量保障体系,对随班就读给予资源支持;扩大残疾人接受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机会,高等学校应扩大残疾人招生专业,对残疾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适当降低对残疾人身体条件的约束等。①
  一些地区政府也开始采取切实的政策或行为。 如从2012年起,江西将初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残疾人家庭子女参加“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的范围由农村家庭扩大到城乡家庭,进一步扩大受益范围,对符合规定的给予每人1600元培训补贴,并且对其中的农村学员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助。②在对残疾人子女教育方面,江西省继续将残疾人家庭子女列入“全省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免费入读技工院校资助政策”的实施范围,每人资助两年,每学年补助学费2000元,同时可与其他学员同等享受国家助学金补助政策,按规定给予每人每年1500元助学金补助。
  (二)兼顾教育公平与效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提高弱势群体支付能力既要依靠公平的增进,又要依靠效率的提高。高等教育收费只要存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就会出现。而我国目前不大可能实现免费高等教育,因此在寻找使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由弱变强的途径时,必须兼顾公平与效率问题。首先,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各个高校在招生时,要抛弃经济基础、城乡差别、家庭背景等条件,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发展潜力来录取;其次,各个高校师生密切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做好大学生活的全程辅导,健全助学贷款机制,帮助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再次,高校、政府和社会要联合建立全方位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体系,落实每一位毕业生的去向,把每一位学生负责到底。
  (三)综合治理,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问题决不是一个单纯、个别的问题,在执行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既治标又治本。既要使现有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更加完善,在全社会保障弱势群体子女无障碍接受高等教育,还要促使社区、高校对弱势群体本身进行再教育,帮助他们教育好子女,杜绝其后代或者更多的人跌入城镇弱势群体中,对于前面提到的三种类型的弱势群体,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去做工作,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加大社会福利保障,让他们认识到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和重要性,让他们乐意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总之,政府、社会、高校、家庭联合,解决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问题,尽量做到让弱势群体子女有学可上,上满意学,读满意书,学有所用。
  [注释]
  ①残疾孩子享受职业教育是一种奢望?,检察日报,2012-02-02
  ②记者秦海峰,大江网讯,江西:残疾人家庭子女读技工院校每学年补助学费2000元,2012-03-28
  [参考文献]
  [1]冯继 谈高校扩招后弱势群体子女之就学与就业,《科技咨询导报》,2007(18)
  [2]明庆华 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3(5)
  [3]彭薇 城镇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
  [4]余新 论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消费与教育公平,《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5]张远新、何先光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权益保障长效机制的构建,《云南社会科学》2007(6)
其他文献
摘 要:围绕高职法律专业的生源状况和培养法律应用型辅助人才的目标,确定高职宪法学的课程定位,探讨适合高职专宪法教学的若干教学方法:宪法事例教学;研讨、启发式教学;实践、诊所式教学;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宪法教学;教学方法;宪法事例  现阶段,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体系由以下若干层次构成:法学专科、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以及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法律硕士等。高职法律专业的定位准确与否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对云南省大理州白族传统体育中几项主要运动的形成及特点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大理白族传统体育绚丽多彩、类目众多,它的形成受到军事、教派崇拜、祭祀、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白族体育与其他民族体育具有鲜明的特点,研究表明,对大理白族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的深入研究,将会有利于丰富完善白族传统体育文化史,为白族体育文化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滇西;白族;
期刊
摘 要:师范教育应重视师范生语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系统学习语用学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语用能力训练、通过师德品格修养锻炼,使之具有在教育教学的特定语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关键。  关键词:师范生;语用能力;以言行事;间接言语行为;孔子  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这一概念最先是Chomsky于1980年提出的,他认
期刊
摘 要: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的教育理论、教学理念不断发展,课堂秩序也由权威型转向了自由型。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线教师的苦恼:“课堂混乱”。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所引起的。新型学生观使教师无形中放大了学生的地位、误读了新型学生观的本意,而使教师丧失了该有的权威,而使课堂出现了“无序”状态。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权威而自由的课堂新秩序。  关键词:课堂秩序;教育观念
期刊
摘 要:形式是文学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风格特征,是作者借以表达自己思想内容的工具,是作者思想内容的载体,因而,形式也就具有了作者本人所特有的语言风格。形式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同样重要。在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谈到语言内容,就必然离不开语言形式,因为某种内容必然是要通过某种形式体现出来,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学作品传达了什么,还要关注是如何传达的。然而不少文学翻译工作者得“意”而忘“形”,
期刊
摘 要:教育系统若奉行集体功利主义,则对理性百般痴迷。而潜移默化的受教育者将承继并浓缩这一教育理念,以“理性的”主客二分法践履更为狭隘的利己主义,威胁社会伦理。教育应回归德性,减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理性重负”,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欲使人成其人,教育者就应在明确人的本体论价值、维系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为受教育者解除外在障碍,使受教育者得以自行探察本体禀赋,并积极、主动、开放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
期刊
摘 要: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是否具有可听性,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取决于新闻节目的编排和加工。要做好广播电台新闻节目编排,首先,要有“听众意识”,通过精心撰写提要发挥好“集纳式新闻”功能;其次,稿件选择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视导向为生命;再次,要精心编制新闻节目的内容提要;最后,要重视新闻节目蕴涵在时空中的“节奏”。  关键词:广播电台;新闻节目;编排  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是否具有可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品牌名称已经成为跨国公司进攻中国市场的一大利器。国际品牌名称的命名特点多样化,如何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国际品牌名称的无形竞争力,同时又能为中国的消费者所接受,品牌名称的汉译就不能拘泥于传统文学翻译的“信、达、雅”标准,应该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以部分国际品牌名称的来历为切入点,结合其相对应的汉译进行分析,旨在寻求商品命名和商标翻译的主要特点,对于更多的品牌英汉互译有着现实的
期刊
摘 要:根据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点,意识形态是指一种文化中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并持毫不怀疑态度的信仰或价值取向。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话语权和霸权两方面,在《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中,身为贵族的克里福德是主流社会边缘者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意识形态; 主流社会;边缘者  一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散文家,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劳伦斯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期刊
摘 要:乡村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丽之宝,凝结着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心血与创造力,是乡村孩子的情感之托。面对迅速转型的现代社会,乡村文化被挤压与侵蚀,这个封闭而完整的精神世界被迫打开“农”门,逐步淡出主流文化。置身于其中的乡村孩子生存与成长状态怎样,以及我们如何保护他们的精神家园,本文将对其一一进行阐述。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教育;乡村孩子  教育与文化本出自一家,教育承担着传承文化的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