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他流浪、割耳,作品一度不被世人接受,却始终“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为世界留下《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名作。他曾说:“不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害怕敢冒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他就是文森特·梵高,现代主义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作品是真正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不受外力影响而放弃自己的信仰及追求,是一种精神的永恒。
关键记事:梵高;心理;绘画色调
梵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的牧师家庭。形成了一个带有强烈的同情心、敏锐的观察力、富有创造精神、敢于直面现实又有火一样创造热情的画家。梵高的艺术生涯开始于1879年,当时年轻的梵高已经经历了太多生活的苦难,爱情的失意、事业的困苦、生活的落魄都在这颗年轻而善良的心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就在这一年由于他过度的工作热情、富有的同情心使他失去了教会的工作。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似乎上帝的博爱也无法容纳他那激情四射、无比热情的同情心。由于对现实的失望而把内心的激情、情感转向内在的精神世界、转向对艺术的追求,渴望能够用这种美好的方式来展示他那虽饱经风霜却仍然充满同情与美好的内心世界。
梵高的一生经过三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萌芽期、否定期、癫狂期。
(一)自我的萌芽期
梵高出生在荷兰一个牧师家庭,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夭折后,梵高出生,他还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弟弟提奥是他一生的知己,在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提奥给予他经济支持,在他精神病发作时,给他精神支持,是梵高一生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在第一阶段的梵高,还不能称之为梵高,因为他还没具有众人所周知的梵高的怪诞的性格。在这一时期,梵高还只是一个子承父业的布道者和一个艺术品买卖商,然而这一阶段的经历却为梵高的人生埋下了伏笔。母亲的冷漠是将梵高推向孤独深渊的第一大推手。母亲沉浸在散失长子的悲痛中,对梵高没有给予母亲的呵护和温暖。梵高的父亲是一个布道者,年轻的梵高也做过布道者,他不仅向宗教的集会布道,也向自己布道,他反复阐述着一个主题,那就是哀伤。哀伤是人的本性。梵高断言:“通过外表上的忧郁,可以使内心变得更好,因此,一个人如若是忧伤的,他也总是快乐的。”[1]由于受宗教的影响,他认为忍受痛苦是获得快乐的必由之路。他内心有对人们之间亲密情感的强烈愿望,当他觉察到周围人比他快乐。
(二)自我的否定期
第二阶段随着初步的追求厄休拉受挫到后来离开荷兰前的接二连三的爱情,亲情的挫折,梵高的性格与心理已经开始初现乖张的端倪,幼年时期与父母关系矛盾的伏笔逐渐显现。在与不同女性的关系中,他重复着父母与他的角色关系,想在情人身上找寻早年缺失的爱,然后循环着失败的结局,这样的结局让梵高更加忧郁和孤独。在与厄休拉和凯的关系中,他像是一个孩子,渴望着一个没有爱心的母亲的爱,而与玛戈特和西恩的关系,颠倒了角色成为了一个父亲,他给予了狂热得令人有些退缩的爱,但他的“孩子”却不能接受他付出的关爱。在潜意识中,梵高不自觉地寻找让他痛苦的失败的情境,去重复童年的经历。这不断加深的忧郁和孤独深深地影响着梵高笔下的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都带有忧伤的色彩。如《哭泣的妇女》、《悲哀》等,展示了低垂着头、眼神哀伤茫然的妇女,这些女性在无望中生活,被忧愁和哀伤折磨得憔悴变形。由于梵高与女性交往的失败经历使他无缘和女性亲近,他进入到了另一种状态,他曾在自述中宣称宁可去画一个女人的肖像,也不愿去和她纠缠,因为去描绘她不会有使自己坠入躁动不安和抑郁之中的危险,这抑郁感确实是来源于一种试图拥有她的欲念。妇女的悲惨容貌仍然持续出现在梵高的画中。
(三)自我的癫狂期
第三阶段,到法国后,随着环境的改变,画风的改变,从遇见挚友高更到吵架闹翻,以及其他许多事情,梵高的心理开始呈现出一种极为不稳定的状态,也是疾病最严重的时期,这一阶段也是梵高创造的高峰期。梵高经历了“黄房子”中艺术梦想的点燃,与高更决裂后的割耳事件,精神病发作入院,住院期间的巅峰创作,从高峰到低谷,可以说梵高又经历了一次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这一次是致命的,是其与自己的彻底决裂。“黄房子”可以说是梵高打拼艺术梦想的地方,他用自己最喜欢的亮黄色粉刷,并取名黄色小屋。这期間诞生了许多名画,代表作之一就是《向日葵》。梵高用他惯用的厚重笔触,在黄色背景上画上了黄色的向日葵,花瓣都是一笔一笔勾出来的。向日葵对梵高来说意义非凡,他这样说道:“向日葵称得上是我的东西”[2](P.112),“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我要让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象哥特式的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2](P.120)
然而高更的离开对梵高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也有了艺术史上最著名的割耳事件好友高更对于梵高来说也是潜意识矛盾的诱发者,其对高更的态度也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将他当作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得到他的赏识,然而在内心却躁动着对他极度的厌恶,因此可能想要袭击他,这种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起源于早年与父亲的关系。梵高内心痛苦的矛盾一直存在于他的作品中,从他作品颜色的选取到作品构图,都透露出他内心深深的忧郁,理想与现实、自我与世界、情感与理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纵使他极力想要调和,得到的结果却是失败和羞辱,他不愿接受如此不堪的自己,却又无力去证明自己,最终退回到自我的躯壳中,封闭起来,唯一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就是创作。
梵高真的在用生命为自己的艺术自传,他短暂的艺术生命也是其自我探索的过程,他那记述自我的自画像,孤独但不乏热情,悲壮但信念坚定,他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梦想,“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我的画,并能通过我的画感受我的内心”,世人从星空和麦田中感受到他的孤独,亦从怒放的向日葵中感受到他太阳般的热情。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梵高的眼神中始终有坚定的信仰,孤独、忧郁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自己,救赎自己,然而自我毁灭并不能代表他的放弃,或许更神圣的信仰只因天国有。
梵高曾说过,“往后他们会承认我的作品,我死后他们肯定会写我。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打算为此作好准备……”[3]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他留下了约 2000幅作品。十年间,他作品中的色彩从灰暗的褐色到夺目的黄蓝红色,他的笔触又从简短笔直到旋转跃动。与其说他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绘画风格,不如说他一直在坚持内在的自我。他将热烈且敏感的情绪、善良却固执的性格、忧郁而苦闷的心理融在自己的画面里。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梵高开启了自我情感表现的大门,其画作中对主观情感的释放、表现性的色彩以及情绪化的线条启发了早期表现主义画家。
参考文献:
[1](美)阿波J·卢宾著,程应筹译.梵高心理传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
[2](荷)梵高著,陶文江、施袁喜译.梵高自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林和生.凡高传——在人性的麦田深处[M].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关键记事:梵高;心理;绘画色调
梵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的牧师家庭。形成了一个带有强烈的同情心、敏锐的观察力、富有创造精神、敢于直面现实又有火一样创造热情的画家。梵高的艺术生涯开始于1879年,当时年轻的梵高已经经历了太多生活的苦难,爱情的失意、事业的困苦、生活的落魄都在这颗年轻而善良的心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就在这一年由于他过度的工作热情、富有的同情心使他失去了教会的工作。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似乎上帝的博爱也无法容纳他那激情四射、无比热情的同情心。由于对现实的失望而把内心的激情、情感转向内在的精神世界、转向对艺术的追求,渴望能够用这种美好的方式来展示他那虽饱经风霜却仍然充满同情与美好的内心世界。
梵高的一生经过三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萌芽期、否定期、癫狂期。
(一)自我的萌芽期
梵高出生在荷兰一个牧师家庭,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夭折后,梵高出生,他还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弟弟提奥是他一生的知己,在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提奥给予他经济支持,在他精神病发作时,给他精神支持,是梵高一生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在第一阶段的梵高,还不能称之为梵高,因为他还没具有众人所周知的梵高的怪诞的性格。在这一时期,梵高还只是一个子承父业的布道者和一个艺术品买卖商,然而这一阶段的经历却为梵高的人生埋下了伏笔。母亲的冷漠是将梵高推向孤独深渊的第一大推手。母亲沉浸在散失长子的悲痛中,对梵高没有给予母亲的呵护和温暖。梵高的父亲是一个布道者,年轻的梵高也做过布道者,他不仅向宗教的集会布道,也向自己布道,他反复阐述着一个主题,那就是哀伤。哀伤是人的本性。梵高断言:“通过外表上的忧郁,可以使内心变得更好,因此,一个人如若是忧伤的,他也总是快乐的。”[1]由于受宗教的影响,他认为忍受痛苦是获得快乐的必由之路。他内心有对人们之间亲密情感的强烈愿望,当他觉察到周围人比他快乐。
(二)自我的否定期
第二阶段随着初步的追求厄休拉受挫到后来离开荷兰前的接二连三的爱情,亲情的挫折,梵高的性格与心理已经开始初现乖张的端倪,幼年时期与父母关系矛盾的伏笔逐渐显现。在与不同女性的关系中,他重复着父母与他的角色关系,想在情人身上找寻早年缺失的爱,然后循环着失败的结局,这样的结局让梵高更加忧郁和孤独。在与厄休拉和凯的关系中,他像是一个孩子,渴望着一个没有爱心的母亲的爱,而与玛戈特和西恩的关系,颠倒了角色成为了一个父亲,他给予了狂热得令人有些退缩的爱,但他的“孩子”却不能接受他付出的关爱。在潜意识中,梵高不自觉地寻找让他痛苦的失败的情境,去重复童年的经历。这不断加深的忧郁和孤独深深地影响着梵高笔下的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都带有忧伤的色彩。如《哭泣的妇女》、《悲哀》等,展示了低垂着头、眼神哀伤茫然的妇女,这些女性在无望中生活,被忧愁和哀伤折磨得憔悴变形。由于梵高与女性交往的失败经历使他无缘和女性亲近,他进入到了另一种状态,他曾在自述中宣称宁可去画一个女人的肖像,也不愿去和她纠缠,因为去描绘她不会有使自己坠入躁动不安和抑郁之中的危险,这抑郁感确实是来源于一种试图拥有她的欲念。妇女的悲惨容貌仍然持续出现在梵高的画中。
(三)自我的癫狂期
第三阶段,到法国后,随着环境的改变,画风的改变,从遇见挚友高更到吵架闹翻,以及其他许多事情,梵高的心理开始呈现出一种极为不稳定的状态,也是疾病最严重的时期,这一阶段也是梵高创造的高峰期。梵高经历了“黄房子”中艺术梦想的点燃,与高更决裂后的割耳事件,精神病发作入院,住院期间的巅峰创作,从高峰到低谷,可以说梵高又经历了一次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这一次是致命的,是其与自己的彻底决裂。“黄房子”可以说是梵高打拼艺术梦想的地方,他用自己最喜欢的亮黄色粉刷,并取名黄色小屋。这期間诞生了许多名画,代表作之一就是《向日葵》。梵高用他惯用的厚重笔触,在黄色背景上画上了黄色的向日葵,花瓣都是一笔一笔勾出来的。向日葵对梵高来说意义非凡,他这样说道:“向日葵称得上是我的东西”[2](P.112),“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我要让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象哥特式的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2](P.120)
然而高更的离开对梵高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也有了艺术史上最著名的割耳事件好友高更对于梵高来说也是潜意识矛盾的诱发者,其对高更的态度也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将他当作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得到他的赏识,然而在内心却躁动着对他极度的厌恶,因此可能想要袭击他,这种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起源于早年与父亲的关系。梵高内心痛苦的矛盾一直存在于他的作品中,从他作品颜色的选取到作品构图,都透露出他内心深深的忧郁,理想与现实、自我与世界、情感与理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纵使他极力想要调和,得到的结果却是失败和羞辱,他不愿接受如此不堪的自己,却又无力去证明自己,最终退回到自我的躯壳中,封闭起来,唯一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就是创作。
梵高真的在用生命为自己的艺术自传,他短暂的艺术生命也是其自我探索的过程,他那记述自我的自画像,孤独但不乏热情,悲壮但信念坚定,他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梦想,“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我的画,并能通过我的画感受我的内心”,世人从星空和麦田中感受到他的孤独,亦从怒放的向日葵中感受到他太阳般的热情。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梵高的眼神中始终有坚定的信仰,孤独、忧郁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自己,救赎自己,然而自我毁灭并不能代表他的放弃,或许更神圣的信仰只因天国有。
梵高曾说过,“往后他们会承认我的作品,我死后他们肯定会写我。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打算为此作好准备……”[3]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他留下了约 2000幅作品。十年间,他作品中的色彩从灰暗的褐色到夺目的黄蓝红色,他的笔触又从简短笔直到旋转跃动。与其说他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绘画风格,不如说他一直在坚持内在的自我。他将热烈且敏感的情绪、善良却固执的性格、忧郁而苦闷的心理融在自己的画面里。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梵高开启了自我情感表现的大门,其画作中对主观情感的释放、表现性的色彩以及情绪化的线条启发了早期表现主义画家。
参考文献:
[1](美)阿波J·卢宾著,程应筹译.梵高心理传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
[2](荷)梵高著,陶文江、施袁喜译.梵高自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林和生.凡高传——在人性的麦田深处[M].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