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数学应用的巨大发展是数学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提出、分析和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研究和表述问题,是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
关键字 高中数学 数学教育 应用能力 策略
一、高中数学应用教育的现状
如何贯彻数学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数学教育者应该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然而,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普遍偏低。数学教学被应试教育的落后模式所严重束缚,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法相对落后,公民的科学素质教育也由此受到消极影响。遵循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促进高中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是新时代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迫切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高中数学应用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和数学应用的教学价值,数学应用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三基”教学,正确处理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关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和把握数学之外的生活世界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加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
4.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5. 使学生具有优良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发展其创造能力。
三、高中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一)巧用周边实事
把高中生带入更多的日常生活等实际问题,参与更多的有丰富数学内容的活动,用数学描述问题并参与解决,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开设“数学地谈论”这一课程的做法,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引用。这种做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好“非数学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这种转化能力是数学应用能力所必需的。我们应将数学应用教学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做到细水长流,长年不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定能越来越强。
(二)实际问题引入
数学概念都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大多数有着学生熟悉的实际背景。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得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他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兴趣。不能简单把由“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概念仅仅看作是“引入数学的一种方式”,而应将它看成是现实问题数学化、实际问题数学地思维的训练。教材为引入概念已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对这些实际问题,也有必要再进行深入研究。
(三)拓宽检测形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作业或检测的手段也应该多元化、生活化。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进行一些小调查,写小论文等,培养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丰富现实情景,实现数学实用价值
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五)改变教育观点,增强教育意识
知识从掌握到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在全面推进索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数学教师应该重视中学数学应用的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加强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六)倡导“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教育观念就在于“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目的。近年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表明,“研究性学习”已促使課堂教学在落实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深化,全面提升高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展望
高中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是贯彻“新课改”实施“新课标”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最佳载体,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我们不仅要抓好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而且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兴康.浅谈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J].金色年华(下). 2010(9).
[2]许振峰.高中数学应用问题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16).
[3]李宏福.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应用问题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2).
关键字 高中数学 数学教育 应用能力 策略
一、高中数学应用教育的现状
如何贯彻数学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数学教育者应该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然而,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普遍偏低。数学教学被应试教育的落后模式所严重束缚,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法相对落后,公民的科学素质教育也由此受到消极影响。遵循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促进高中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是新时代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迫切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高中数学应用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和数学应用的教学价值,数学应用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三基”教学,正确处理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关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和把握数学之外的生活世界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加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
4.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5. 使学生具有优良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发展其创造能力。
三、高中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一)巧用周边实事
把高中生带入更多的日常生活等实际问题,参与更多的有丰富数学内容的活动,用数学描述问题并参与解决,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开设“数学地谈论”这一课程的做法,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引用。这种做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好“非数学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这种转化能力是数学应用能力所必需的。我们应将数学应用教学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做到细水长流,长年不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定能越来越强。
(二)实际问题引入
数学概念都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大多数有着学生熟悉的实际背景。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得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他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兴趣。不能简单把由“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概念仅仅看作是“引入数学的一种方式”,而应将它看成是现实问题数学化、实际问题数学地思维的训练。教材为引入概念已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对这些实际问题,也有必要再进行深入研究。
(三)拓宽检测形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作业或检测的手段也应该多元化、生活化。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进行一些小调查,写小论文等,培养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丰富现实情景,实现数学实用价值
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五)改变教育观点,增强教育意识
知识从掌握到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在全面推进索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数学教师应该重视中学数学应用的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加强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六)倡导“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教育观念就在于“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目的。近年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表明,“研究性学习”已促使課堂教学在落实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深化,全面提升高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展望
高中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是贯彻“新课改”实施“新课标”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最佳载体,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我们不仅要抓好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而且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兴康.浅谈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J].金色年华(下). 2010(9).
[2]许振峰.高中数学应用问题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16).
[3]李宏福.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应用问题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