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生写个性化的作文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h54g45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用真情实感去写作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真情实感,都要求学生写正面的、积极的、高尚的东西,绝不允许学生有一点所谓不健康的东西。教育家叶圣陶《作文论》中提出:我们作文,必须写出真实的自己的话。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写作文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感情,表达对社会真切关注,对生活真情的感受,对美的真挚的追求,积极表现自我个性,表达自己喜、怒、哀、愁,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应注重写真事、诉真情,不说假话、空话,真实是作文的生命。要让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我们应该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接触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作为教师可以带学生去走访社会各界代表人物,了解这些人物人生活。也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感受。还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的收看一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和阅读报纸杂志去了解社会生活。还教学生写周记、随笔、阅读名著写读后感等,让学生随时练笔,题目不规定,形式也不统一,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让学生的内心世界仿佛空山雨后盛开的梨花,不带一点微瑕,把这份难得的真情坦荡地呈现出来,作文不但有血有肉,而且是一个沉甸甸鲜活的生命跃然纸上。
  我们在训练学生作文时,训练的内容尽量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不感到陌生,有东西可写。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认真思考,发现本质的东西。我们知道中学生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只要多加指导,学生最希望表露自己的心声。平时训练学生养成写真文的习惯,让学生感到有物可写,写出来的东西才不会闹笑话。坚决反对“假文”。不过,教师命题要讲究科学,切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段,让学生有事可记,有物可状,有理可说,有情可抒。坚决反对脱离学生的实际去作文,一定要用真情去作文。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想使学生写出个性化的文章,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急于表达,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钻研,乐此不疲,步入灵感顿生的佳境。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是美文。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首次,多鼓励,少批评。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他们都希望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成功之处给予肯定。一旦得到认可之后他们会以更高的热情去追求新的成功,这样就给学生以写作信心。说到作文,有不少学生或多或少有些畏惧心理。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快事,乐事。学生作文难免良莠并存。对于好的作文,当然该表扬,对于差的,千万不可“判死刑”,更不能打击。尽量找到其作文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进行恰当的表扬,往往会激发学生继续作文的热情,使学生不失去写作信心。
  其次,欣赏美文。每周让学生自选一篇满意之作或好的片断作文在小组中阅读,然后推举一至二篇较好由作者在课堂上朗读。优秀作文,会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学生读的方法。要动口、动手、动脑,动口背诵,动手抄写,动脑思考,老师也可以从书报上选一些美文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受到美好的感化、美的熏陶。对学生中优秀的作文老师可推荐到有关报刊上发表或参加作文竞赛,学生作文一旦发表或获奖,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写作兴趣就更浓了。
  再其次,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涉及面广,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大多数学生都会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激发起来了。
  教师教学作文,要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任重而道远。广大教师要积极倡导“我手写我心,”快乐地写作,写快乐的作文。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让学生的作文绽放出个性化色彩。
其他文献
目前来看,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仍然处于一种比较传统的灌输、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中。那么,如何来弥补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不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泼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可见,兴趣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
期刊
《大学》中有言“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也许古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別意于“平天下”。但这里我想把这种“格物致知”的“实践实用精神”引进到我们的课堂中来,使我们的教学课堂生活化、趣味化。我倒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还欠缺这样的东西,或许这正是我们老师烦教,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之所在吧。我想,如果把生活实践与教授知识组合这一起,
期刊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前我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我深深明白,教师的使命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自强,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大厦。  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的孩子,想要了解学生,就要真正学会用心去教育,
期刊
优良的品质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仿佛是体内流淌的血液,有着它自己的运行轨道和方向。但是优良的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不断培养和塑造,这就无可厚非地关系到了德育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与品德教育
期刊
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对于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讲学习写好读后感非常重要,一则可以培养学生学思结合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再则可以让学生从初一开始潜移默化的掌握一些写议论文的技巧,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精华内容充分消化吸收使其成为自己的精神食粮。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一些小技巧:  首先要对原作读懂读透。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是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
期刊
一、诱发兴趣,提高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关注学习。要完成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就必须诱发学生的兴趣,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或对学生形成诱发性刺激,使之产生学习愿望,引起兴趣,集中注意力,因而导语部分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学习《黄河颂》时,我的导语设计是让学生唱《黄河大合唱》(事先请音乐老师教会学生唱),一曲唱罢,学生还沉浸在歌词的意蕴中,似乎
期刊
一、当前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的情况分析  通过参加校本教研、校外专家课堂演示案例和讲座、对本校师生问卷调查、以及日常与本县不同中学同行闲谈,发现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有如下现状:  1、学生认识到语文课堂中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性,有参加交流互动的愿望。  2、语文课堂上,学生比较喜欢问答式的互动。  3、教师设计的互动方式与学生的互动兴趣成反比。学生感兴趣的,教师用得少;学生不感兴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把美育贯穿在语文课的目标体系之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不仅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其思想境界,对提高他们人格品位无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审美的过程中要进行联想和想像,要动用形象思维。审美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而思维过程伴随着语言进行.没有语言也就无法表达思维的内容,因此审美又有助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语文教学的课程之中。现就应用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整合谈谈我的看法。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阅读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速度快慢,讲述抑扬顿挫。有其特有的节奏。教学节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具有活力。然而,有些语文课却因过度开放而导致松散乃至放任自流,从而使课堂教学出现混乱的局面。怎样使语文课堂教学既开放灵活,又有序开展.既松之有节,又紧之有度?  一、要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慢”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依存和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