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依托绘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oyu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有机渗透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想象空间,促使学生养成爱阅读、乐阅读、会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石头汤》一课的教学可以依托绘本,有机渗透阅读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绘本 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09
  我们调查发现:学生到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借阅图书时,绝大部分的学生对文字较多、篇幅较长的书籍很少“问津”,而对图文并茂的绘本读物却情有独钟,绘本成了学生争相借阅的“香饽饽”。这种现象在我们农村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抓住这一特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依托绘本,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以我校一位教师执教的《石头汤》一课为例谈谈做法。
  一、激发兴趣
  要想大量阅读,没有阅读的兴趣是绝对行不通的,而兴趣靠教师激发。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曹文轩说过:“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喜欢绘本读物的这一心理发展特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以问激趣
  绘本故事极为简单,但意境却很深远,如何让学生读出乐趣呢?这需要我们教师创设宽松的环境,使学生能轻松愉悦地阅读绘本故事。教学《石头汤》绘本时,课伊始,教师就问学生:“你们煮过汤吗?”学生有的说煮过鱼汤,有的说煮过骨头汤,有的说煮过冬瓜汤,有的说煮过番茄鸡蛋汤……唤起学生原有的经验后,教师又接着问:“煮过石头汤吗?”这时学生便心生疑问:“石头能煮汤吗?石头做的汤能喝吗?石头怎么能煮汤呢?”在这一连串的疑问下,学生就会带着几分好奇、几分惊喜,走进阅读的内容中。因为有疑问要解决,所以他们肯定会好好地去研究,学起来也会更有兴趣。这样,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就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了学生阅读的愿望和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故事、理解故事。如:“三个和尚边走边说什么?小女孩的妈妈会不会借锅给和尚呢?这些村民的表情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解读故事大意,深入感悟人物内心的变化,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猜读激趣
  讲到精彩之处,学生很想往下读的时候,教师又安排学生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猜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师:在记忆里,他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聚在一起享用过大餐。盛宴过后,他们说故事、唱歌,一直到深夜。他们不再锁上门,而是纷纷热情地邀请和尚们到家里去住,让他们睡得非常舒服。一个温暖的春天的早晨,大家依依不舍地送别阿福、阿禄和阿寿。分别时,你觉得村民会怎么说呢?
  生1:我觉得村民会感谢和尚。
  生2:谢谢三个和尚煮了石头汤,让邻居之间有了友谊,敞开了心扉,能勇敢地和别人交流。
  生3:我觉得村民会很羞愧,和尚来了,让他们明白了分享的快乐。
  师:听了村民这么说,和尚会说什么呢?
  生4:和尚也会感谢村民的热情款待。
  师:你们要说的就是村民要说的,你们要说的就是和尚要说的。(出示原文)
  学生猜读的积极性非常高。猜读后,学生感到自己说的竟然能和作者写的一样,心情自然会非常兴奋,读起来也更投入了。在猜读中,学生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个故事的内涵,分享了阅读的感动,阅读的兴趣也随之而来;在猜读中,学生利用文本中的已知信息,推出未知信息,理解文义,从而有效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推理能力,也使他们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
  二、教给方法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应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观察阅读
  绘本用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叙述故事,它以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的画面,共同为孩子们描绘着美丽的阅读新世界。图画书那种天真的趣味是从它的文字里来的,也是从它的图画的神情里来的。教师应抓住绘本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读图画里的故事,读图画里的神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再指导学生观察画面。
  师:(出示画面)村子里有农民,有茶商,有读书人,有女裁缝,有医生,有木匠……他们有同样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表情呢?
  (学生看不清楚)
  师:来。孩子们,最后一排的到前面来,看清楚一些,看不清楚的都可以上来。看到什么样的表情?
  生1:严肃,没有笑容。
  生2:目光呆滞。
  生3:板着脸,很冷漠。
  师:他们都很勤劳,但是都只是为了自己,所以不快乐。当和尚们出现时,他们早已躲进家中,没有人欢迎阿福、阿禄、阿寿,家家的窗户都关得紧紧的。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观察到村民的表情是没有笑容、冷漠严肃、目光呆滞的。由看到的表情学生再去想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自私、冷漠、傲慢,虽然也都工作,但都只是为了自己,相互间很少来往,一点也不快乐。这样,把观察与分析结合起来,学生们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知道了作者是如何用画面来表现内容的。
  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书的护封,问学生它可以告诉大家什么信息。然后教师介绍封面,引导学生仔细琢磨:“一个小女孩站在一个圆圆的东西上,小女孩低着头,为什么?”并提醒学生读图画书一定要仔细看图,猜猜故事发生在哪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画书的扉页:“扉页告诉我们故事的名称、作者和出版社。”教师一一引导学生去了解这些信息。这样做,无疑是在告诉学生,读图画书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些信息,这就是阅读方法的渗透。
其他文献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活动,是品德课程教和学的基本形式,其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  活动的有效性,是品德课程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作为品德常态课,其活动的内容、形式都要求更实在、更有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中的活动课例,从情境体悟中“动”,时空探
[摘 要]大千世界,一个孩子就是一朵花,以各自的方式绽放,因此教师应俯首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小学生作为刚接触学习生活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各个方面还处于有待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爱护。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是指教师要将“以生为本”“分层教学”的理念充分融入教学之中,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关注学生
《苗音·乐舞》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苗族民歌《苗家儿童庆丰收》,从歌、乐、舞三方面全方位引导学生感受贵州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本文试从《苗音·乐舞》一课的教学实录,浅析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使学生感悟民族音乐的魅力。  一、听民乐,创设浓郁音乐氛围  导入:上课之前,教师先用《丰收锣鼓》的音乐为课堂创设浓郁的民族音乐氛围。热闹欢腾的音乐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为本课即将学习《苗家儿童庆丰收》歌
[摘要]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是引领者和参与者,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有效提升,是评价一节科学课的重要指标。结合实例,从教师的引导、启导、指导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力求通过教师的“三导”作用引领学生思维发展,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关键词]水到渠成;科学探究;引导;启导;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36005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计算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能力,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进行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计算教学;指导;训练;五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0-0022-01  由于小学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学生的运算能力往往反映出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能力
[摘 要]以Logo语言为背景程序设计教学并不是强化Logo语言知识本身,而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抽象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使用logo语言将解决问题的算法落实在与计算机的对话中,初步认识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Logo语言;思维深度;算法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0-0086-02  现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探索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主人”的能力。根据这些观点,我们年级组织了一次“梯形面积公式”公开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如同音乐的前奏、戏剧的序幕,一堂精彩、成功的美术课必然也有一个好的导入设计。新颖、巧妙的导入设计不仅能使学生眼前一亮,还能帮助他们形成持久的注意力,点燃智慧的火花。小学生的学习動力大多来自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如果内容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的导入设计就要承担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任。  笔者经过教学探索,总结了几种新课导入的方法,让孩子们轻松快乐、自主地开始美的探索。下面,笔者就以美术课的教学
对于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而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确实为学生提供了积极的、自主的、活泼的交往态势,也较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不管是研究的问题有价值还是无价值,内容简单还是复杂。只要四五个学生凑在一起,读读资料,讨论讨论,一起进行手工制作……就美其名曰“合作学习”。而这又是否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呢?  第一
[摘要]综合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要想让语文综合性学习真正有实效,教师要走好“整体设计,提前计划”“精测学情,细心指导”“跟踪监控,巧用评价”这三步。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计划;指导;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4000401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习得搜集、整理、策划、合作等语文综合素养的载体,是检验学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