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过程。教,是教给学生学习能力;学,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又在掌握知识中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才能使他们主动的得到发展,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一、 突出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积极参与
现代教学论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课前我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各一对,课上让学生先用多对三角形摆一摆,拼一拼,看一看能不能摆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分组讨论,同学们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我问学生:“这三种图形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长方形和四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后,再让学生思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當于三角形的高。最后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积极参与
数学中的符号、概念、判断、推理,如果不通过艺术化的讲课,融抽象知识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之中,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去吸引学生,那么学生就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教学时,教师若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有意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启发学生参与。上课开始,我拿着一捆36本的课外读物,从容地进入教室。同学们都好奇的睁大眼睛,各自在想:老是拿着这么多书要干什么?于是我指着这捆课外书说:这36本课外书我要分给三个小组,要求让第一小组分得这捆书的1/3,第二小组分得这捆书的2/6,第三小组分得这捆书的3/9.同学们说说看,这样分法合理不合理,谁分得多了?谁分得少了?结果分完没有?这几个问题一提出,有的说这样分不合理,第三小组分多了。还有的说,这样分很合理,三个小组分得的一样多。同学们争论不休,但都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我分别叫三个小组的组长上来,依次把这捆书分成3份、6份、9份,各自拿去应得份数。通过学生实际操作之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第一小组: ______
第二小组: ______
第三小组: ______
看到我的板书,学生不约而同的喊起来:“分的一样多” “是相等的” “刚好分完”。但全班同学仍然感到新奇轻声议论着“怎么会是一样的,难道这三个分数是一样大小吗?”这时我也故意带着好奇的口吻说:“奇怪,这究竟是什么缘故?”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于是我就抓住了这个极好的教学时机,自然而然的引出了课题。
三、重视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外部的操作活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对促进知识内化、启迪思维有着特殊的功能,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动手操作活动作为教学方式,在小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
四、指导思维程序,让学生循序参与
数学教学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而学生的认知活动又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强思维程序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优化的思维程序,学生才能依序参与,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解应用题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审题,二分析数量关系,三列式计算,四写答并检验的思维操作程序。我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就根据应用题的解答程序,指导学生有条理的分析解答。
五、及时反馈调整,强化学生参与
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信息的反馈很重要。实践表明反馈信息愈畅通、愈及时,教学成效就越大。可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程度、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给予调整。如果教师收到学生对新知识完全理解的信息,就可强化原设计的教学方案;如果受到学生对新知识不理解或者不完全理解的信息,则可调整原设计的教学方案,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根据教材要求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只观察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从感性上认识分数的含义。但学生在做作业时,忽视了对图形所分的份数必须是平均分这一问题。学生学习信息反馈后,我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针对存在的模糊认识,作出必要的剖析,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我在订正时,强化学生参与,即让学生把阴影部分剪下来,与空白部分进行对比,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杜绝了错误再次发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作为主线进行教学,学生才能积极地对待学习,主动的获取知识,形成爱学数学、能学数学、会学数学的氛围和状态,并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一、 突出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积极参与
现代教学论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课前我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各一对,课上让学生先用多对三角形摆一摆,拼一拼,看一看能不能摆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分组讨论,同学们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我问学生:“这三种图形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长方形和四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后,再让学生思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當于三角形的高。最后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积极参与
数学中的符号、概念、判断、推理,如果不通过艺术化的讲课,融抽象知识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之中,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去吸引学生,那么学生就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教学时,教师若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有意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启发学生参与。上课开始,我拿着一捆36本的课外读物,从容地进入教室。同学们都好奇的睁大眼睛,各自在想:老是拿着这么多书要干什么?于是我指着这捆课外书说:这36本课外书我要分给三个小组,要求让第一小组分得这捆书的1/3,第二小组分得这捆书的2/6,第三小组分得这捆书的3/9.同学们说说看,这样分法合理不合理,谁分得多了?谁分得少了?结果分完没有?这几个问题一提出,有的说这样分不合理,第三小组分多了。还有的说,这样分很合理,三个小组分得的一样多。同学们争论不休,但都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我分别叫三个小组的组长上来,依次把这捆书分成3份、6份、9份,各自拿去应得份数。通过学生实际操作之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第一小组: ______
第二小组: ______
第三小组: ______
看到我的板书,学生不约而同的喊起来:“分的一样多” “是相等的” “刚好分完”。但全班同学仍然感到新奇轻声议论着“怎么会是一样的,难道这三个分数是一样大小吗?”这时我也故意带着好奇的口吻说:“奇怪,这究竟是什么缘故?”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于是我就抓住了这个极好的教学时机,自然而然的引出了课题。
三、重视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外部的操作活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对促进知识内化、启迪思维有着特殊的功能,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动手操作活动作为教学方式,在小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
四、指导思维程序,让学生循序参与
数学教学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而学生的认知活动又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强思维程序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优化的思维程序,学生才能依序参与,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解应用题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审题,二分析数量关系,三列式计算,四写答并检验的思维操作程序。我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就根据应用题的解答程序,指导学生有条理的分析解答。
五、及时反馈调整,强化学生参与
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信息的反馈很重要。实践表明反馈信息愈畅通、愈及时,教学成效就越大。可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程度、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给予调整。如果教师收到学生对新知识完全理解的信息,就可强化原设计的教学方案;如果受到学生对新知识不理解或者不完全理解的信息,则可调整原设计的教学方案,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根据教材要求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只观察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从感性上认识分数的含义。但学生在做作业时,忽视了对图形所分的份数必须是平均分这一问题。学生学习信息反馈后,我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针对存在的模糊认识,作出必要的剖析,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我在订正时,强化学生参与,即让学生把阴影部分剪下来,与空白部分进行对比,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杜绝了错误再次发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作为主线进行教学,学生才能积极地对待学习,主动的获取知识,形成爱学数学、能学数学、会学数学的氛围和状态,并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意识。